新加坡政治开启新篇章 新总理李显龙5月15日交棒黄循财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5月15日将交棒给黄循财
新加坡如何避免沦为富人洗钱天堂
新加坡政治开启新篇章 新总理李显龙5月15日交棒黄循财
时间:2024-04-16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我国政治开启新篇章 李显龙总理5月15日交棒黄循财
新加坡政治将在一个月后翻开新的篇章。新总理李显龙将于5月15日交棒,正式把他肩负近20年的领导棒子,交给第四代领导团队选出的接班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
总理公署星期一(4月15日)下午发文告宣布李显龙将在5月15日卸任,他也会正式向尚达曼总统提议,委任黄循财为新总理。黄循财将于当晚8时,在总统府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
文告也说:“黄副总理得到人民行动党议员的一致支持。”
按照新加坡首两任总理李光耀和吴作栋交棒的时间表推算,李显龙很可能在5月13日,即15日交棒的两天前,联同整个政府班子一起向尚达曼总统递交辞呈,让黄循财组建新一届政府。黄循财预计会在接受总统的任命时,提呈新的内阁名单。
李显龙星期一也在脸书发文指出,领导层更迭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要时刻,而让新加坡保持良好运转和不断前进是政府不变的首要任务,也是第四代领导团队竭力要实现的目标。
他呼吁新加坡人全力支持黄循财及第四代领导团队,与他们携手为新加坡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李显龙也说:“黄循财与他带领的团队,在疫情期间努力赢得人们的信任,也通过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与许多新加坡人一起更新了社会契约,为新一代制定了国家议程。”
去年11月,身为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的李显龙在该党大会上,宣布将在行动党2024年庆祝成立70周年之前交棒给黄循财,由后者率领行动党出征下届大选。
黄循财是在2022年4月获推选为新的第四代同侪之首,取代在前一年请辞领军者的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
多名部长议员发文 向李显龙表答感谢
多名本地政要在消息公布后也在脸书贴文,高度评价即将卸任的新总理李显龙,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教育部长陈振声指出,李显龙展现的最重要价值观是保持政治制度廉正,以此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挺身为国服务。“我们感谢总理对新加坡的领导与服务,他始终将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我们也会继续努力,秉持同样的精神来为每一代人服务。”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说,她参加国际气候谈判时,得益于李显龙的信誉和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友好情谊。“有了他的领导,新加坡获全世界公认为一个中立、具有独立思维、可信赖且会兑现承诺的伙伴。这些无价的声誉是我在国际舞台上推动新加坡的利益时,极大的助力。”
马西岭—油池集选区、行动党总部执行理事长任梓铭认为,新加坡在李显龙富有远见的领导下蓬勃发展,成为世界地图上闪耀的红点,他巧妙地吸引世界到新加坡来,拓展诸如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不断提升新加坡的国际声誉,也巩固了新加坡作为全球首要商业和创新中心的地位。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则提到,李显龙在废除刑事法典第377A节条文的时候,通过扩大共同空间团结新加坡人,避免潜在的分裂问题。使得这个针对男同性恋者的法律条文最终废除时,得到社会整体的接受,没有出现社会分化的情况。
他也说:“在领导班子的过渡中,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稳健处理方式,这里没有像许多国家那样,出现的权力斗争、内讧或僵局。”
政治观察家、新加坡管理大学杨邦孝法学院副教授陈庆文受访时认为,总理交棒时间点与不断恶化的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不无关系,尤其是上周末伊朗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他说:“在全球紧张局势和不安定因素激增的情况下,这发出信号提醒人们,行动党政府在安全与国防事务上久经考验,可以信赖它在艰险的时代领导新加坡。”
新总理李显龙简历
72岁
再婚,育有一女三子
2004年8月12日至今:总理
1990年11月28日至2004年8月11日:副总理
1984年12月22日至今:德义区/宏茂桥集选区国会议员
新总理李显龙是建国总理李光耀的长子,先后就读南洋小学、公教中学和国家初级学院,能够流利地运用华语和英语,也通晓马来文和俄文。
他1970年代初获颁总统奖学金以及新加坡武装部队海外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并在1974年以数学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和考获电脑科学文凭。
从军期间,李显龙最为人们熟知的事迹是指挥1983年圣淘沙缆车意外的拯救行动,成功救出13名受困缆车的乘客。
李显龙1984年辞去军职从政,当选后负起改革新加坡经济的重要任务,包括在1985年新加坡经济陷入衰退时,领导经济检讨委员会,推动新加坡经济在1986年之后逐步复苏。
他也主导华文教学改革,包括在1999年向国会提出要在培养华文精英的同时,让华文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修读华文B课程。
李显龙曾两度患癌,1992年在副总理任上发现罹患淋巴癌,以及在2015年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他在接受治疗后均已完全康复。
李显龙原本希望在70岁之前卸任,但冠病疫情导致交棒计划一波三折,直到2023年的在人民行动党大会上,宣布将在2024年行动党庆祝成立70周年之前,交棒给第四代领导团队推举出来的同侪之首黄循财。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5月15日将交棒给黄循财
时间:2024-04-15 22:1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李显龙总理5月15日交棒给黄循财
新总理李显龙将在5月15日交棒,正式将他肩负近20年的领导棒子,交给第四代领导团队选出的接班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
总理公署星期一(4月15日)下午发文告,宣布李显龙将在5月15日正式卸下总理职务。
黄循财将在同日晚上8时,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新加坡第四任总理。黄循财是在2022年4月获同侪推举为第四代团队的领袖。
苏文强苏海金案宣判 新加坡如何避免沦为富人洗钱天堂
黄思琪(Kelly Ng)
BBC News发自新加坡
2024年4月12日
A woman rides her bicycle with the Marina Bay Sands hotel and high rise buildings in the background in Singapore on September 4, 2023.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谋求金融中心地位的新加坡因此案陷入了聚光灯下。
新加坡一家法院开始宣判一起引起轰动的案件,10名华人被指控涉及洗钱犯罪,涉案金额高达22亿美元。
这一丑闻涉及银行、房地产经纪人、贵金属交易商和一家顶级高尔夫俱乐部。警方还对一些顶级富人居住区展开广泛的搜查,并在那里发现了价值数十亿美金的现金和财产。这些耸人听闻的细节牵动着新加坡人的心。被没收的资产包括152处房产、62辆汽车、摆满货架的奢侈包包和手表,以及数百件珠宝和数千瓶酒。
本月早些时候,苏文强和苏海金成为第一批因此案被宣判入狱的罪犯。警方称,苏海金当时从一栋房子的二楼阳台跳下,并试图逃跑。两人都将服刑一年多,之后被驱逐出境,并被禁止入境新加坡。另有8人仍在等待法院的判决。
此案是新加坡同类案件中规模最大的一起,尽管已接近尾声,但仍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问题。检察官说,他们在该国(新加坡)奢侈生活的钱来自海外的非法收入,比如诈骗和在线赌博。
这些人有的拥有多本护照,例如柬埔寨、瓦努阿图、塞浦路斯和多米尼克。他们如何如履平地般在新加坡生活和存钱多年的?这引发了对政策的重新审视,银行收紧了相关规定,尤其是针对持有多本护照的客户。
最重要的是,此案突显了这个国家在欢迎超级富豪的同时,又成为非法所得的目的地的两难困境。
新加坡会取代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吗
1MDB:瑞士银行家隐瞒交易在新加坡被判刑
联合国:两家新加坡公司涉向朝鲜供应奢侈品
国籍为啥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
A Rolls-Royce Dawn vehicle seized by police at a residence of Su Jiafeng, one of the suspects in the S$2.8 billion money-laundering case, in Singapore, on Wednesday, Oct. 25, 2023.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警方去年5月在搜查行动中没收的豪车
一夜暴富
常被称为“亚洲瑞士”的新加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吸引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这一时期,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改革已经初现成效,然后在21世纪初,稳定下来的印度尼西亚也出现了财富增长。很快,新加坡就成为外国企业的天堂,出台了对投资者友好的法律、免税和其他激励措施。
如今,超级富豪们可以飞进新加坡的私人飞机航站楼,在豪华的码头社区尽情享受,并在全球首个钻石交易所进行投机。就在机场外,有一个名为“自由港”(Le Freeport)的安全级别最高的保险库,为艺术品、珠宝、葡萄酒和其他贵重物品提供免税存储。这个耗资1亿美元的设施通常被称为亚洲的诺克斯堡(Fort Knox)。
根据新加坡市场监管机构的数据,新加坡的资产管理公司在2022年从海外吸引了4350亿新元(约3200亿美元),几乎是2017年的两倍。根据咨询巨头毕马威(KPMG)和家族理财顾问公司阿加雷斯(Agreus)的一份报告,超过一半的亚洲家族办公室,即一种管理私人财富的公司现在都聚集在新加坡。
其中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英国亿万富翁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以及全球最大的连锁火锅店海底捞的老板、新加坡华裔舒萍。
新加坡当局表示,洗钱案中的一些被告可能与获得税收优惠的家族办公室有关。
卡内基中国(Carnegie China)的非常驻学者庄嘉颖说:“新加坡存在一种内在的矛盾。它以廉洁和良好治理为荣,但同时还希望通过提供低税收和银行保密等优势,来迎合巨额财富的管理需求。”
“那些通过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赚钱的人成为了金融业者,这种风险也在增加。”
Infinity pool on top of a hotel in Singapore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分析人士说,新加坡对超级富豪的吸引力伴随着风险。
对于富有的中国人来说,新加坡是首选,因为它以治理和稳定而闻名,并且与中国文化相近。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的资金进入新加坡。
该案件的10名嫌疑人之一因涉嫌参与非法在线赌博,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中国被通缉。检察官声称,他在新加坡定居是因为他“想要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中国当局的追捕”。
“隐藏于众目睽睽之下”
这并不是新加坡的银行第一次卷入金融犯罪。他们被发现在“一马基金”(1MDB)丑闻涉及的跨境洗钱活动中发挥了作用。该丑闻与马来西亚国家投资基金中数十亿美元遭挪用有关。
曾被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称为“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假球集团的头目”的丹·陈(Dan Tan)也与新加坡有着密切的商业联系。他于2013年在这里被捕。
该国对白领犯罪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是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的活跃成员,该工作组是一个打击洗钱和恐怖网络融资的全球性机构。多年来,银行投入巨资加强合规审查,筛选潜在客户,并敦促监管机构报告可疑交易。但这些都不是万无一失的。
首先,监管机构很难在大量高价值交易中发现可疑案件。
“这不是一个大海中捞针,而是在很多大海中捞针,”新加坡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Josephine Teo)去年10月对国会表示。
一些专家指出,新加坡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是“清洗”脏钱的流行手段。这里还有赌场、夜总会和奢侈品商店。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罗启峰告诉BBC:“每天有大量的钱进入新加坡的银行系统。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合法的活动中掩饰他们的洗钱活动。”
Buildings under construction in Singapore, on Saturday, Feb. 17, 2024.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专家们称,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是洗黑钱的渠道之一。
新加坡也没有限制携带现金进出该国的数量,只要求金额超过2万新元时进行申报。新加坡调查研究和风险咨询公司百峰(Blackpeak)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弗·莱希(Christopher Leahy)说,这是一个优势。
“如果你想转移大量资金,你会把它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把它放在开曼群岛或英属维尔京群岛是没有意义的,那里没有什么(可以花钱的)东西。”莱希说。
有分析人士评论说,新加坡作为金融之都的优势也吸引了赃款。当被要求对这一评论作出回应时,当局向BBC引述去年当地一家报纸对法律和内政部长的采访。
“你想关窗?不可能吧!窗户须持续开着。我们的金融中心得像个金融中心,把钱转来新加坡必须是件容易的事。窗不能关,否则合法资金进不来,也让正当生意人难做。”尚穆根(K Shanmugam)说。
“最终当你成功,成为主要的金融中心时,许多钱涌入,一些苍蝇也跟着进来,”他补充说,这是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编者注:邓小平曾说,改革开放就好比打开一扇窗户,苍蝇蚊子也是会飞进来的。)
卡耐基中国的庄博士说,新加坡必须决定能接受多大程度的“各种灰色地带的资金”。
他表示,尽管加强监管会有所帮助,但透明度面临更大的挑战:“透明度违背让许多财富管理中心蓬勃发展的模式:保守秘密。”
一些分析人士说,这很可能是新加坡为保持其金融中心地位而愿意付出的代价。
“毕竟,绝大多数基金都是合法的,”莱希表示,“但成为主要金融中心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
韩咏梅:讲硬道理到啃硬骨头——李显龙主政的两个阶段
时间:2024-04-21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韩咏梅:讲硬道理到啃硬骨头——李显龙主政的两个阶段
李显龙总理用了他的方法建立一套政治框架,在国会中设反对党领袖,让可能不断增加的反对党人接受和执政党一样的检视。这个方法究竟能不能有效地建立新加坡式的良好政治,大概会成为几十年后,政治历史学者评价李显龙时代的一个角度。
关于李显龙总理主政的20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4年到2011年,第二个阶段是一直以来被视为新加坡政治分水岭的2011年5月7日大选之后。
2004年8月12日,李显龙带着从政20年的经验,以果敢的姿态开始他主政的上半场。上任10天后就举行他的第一场国庆群众大会,他以马来语、华语和英语发表了3小时20分钟的演讲。当晚宣布了不少重要政策,比如实行五天工作制、把产假从8周延长到12周、第四胎也能获得婴儿花红等等。经济发展还是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之一,之前多年主管经济和财政政策的他也身兼财政部长,提出了兴建两个赌场以加强经济的活力。
“新加坡虽是个小国,但是我们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只要我们还是东南亚地图中的小红点,必将向全世界证明我们会不断做出尝试,永不气馁。只要保持这样的精神,未来将由自己开创。”
他踌躇满志地以这句话,结束这场很长的演讲。还好我当年是《新明日报》的记者,不用赶着当晚截稿,可以从容地观看,而需要赶稿的日报同事们听他讲到快11点,截稿时间将近,心急如焚。
那年新加坡刚度过沙斯疫情,经济正走出低谷,2004年他接棒时新加坡人均GDP是2万7608美元。在励精图治下,五年后,人均GDP上升到3万8926美元。在2014年,李显龙主政10周年的时候,这个数字上升到5万7564美元,新加坡迈入富裕国家之列。
然而,国家经济增长和国内的支持度在李显龙时代一直不成正比。2006年5月,举行李显龙领军的第一次全国大选,人民行动党的支持率从2001年75.49%骤降到66.6%。
在他带领下,新加坡延续过去前面40多年以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的趋势,大家享受了一段时间生活素质的飞跃式进步。人均所得增加了一倍,却不意味每个人的收入增幅都一样大。经济发展的硬道理受到质疑,社会层面的其他问题也开始出现,一些过去被视为十分敏感的课题包括种族、历史、政治、语言、性别等等,在公正、平等、透明等大原则下受到挑战。
熟悉新加坡政治发展的人都知道2011年那场分水岭大选。在选战最后几天,执政党感受到形势非常不利,在著名的浮尔顿午间群众大会上,李总理公开向国人道歉。
“没有一个政府是完美的。我们向来是尽力而为,但还是出现一些疏漏……我们犯了错之后必将承认错误,并向民众道歉,承担责任和纠正问题。如果须要采取纪律行动,我们也会这么做。而且我们必须汲取教训,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理的道歉挽不回狂澜,工人党攻下第一个集选区,执政党折损了两个部长、一个高级政务部长还有一个未来部长,人民行动党的总得票率进一步下降到60.14%。之后,两位前总理李光耀和吴作栋,卸下所有内阁职务。李显龙总理带领多位首次登场的第四代领导班子成员,开启了李显龙时代的下半场。
建国总理李光耀有话直说,不回避硬道理的领导风格,新一代新加坡人未必能接受,不同世代的人感到最迫切的问题也不一样。一些社会中潜在矛盾还没淡化、历史遗留的问题也因为参与者还健在,难以客观处理。吴作栋时代比较协商式的治国方式,虽然调整了新加坡领导姿态,但是长期一党独大的环境,不符合新世代追求多元开放的理想。
除此以外,当时59岁的李总理也得准备下一个梯队,还得考虑要留下一个怎么样的新加坡交给建国后出生的新加坡人。大家还能接受政府对种族、宗教、语言等话题的论述吗?受过不同教育,接触各种史观的新加坡人会怎么解读政治历史?政治多元的诉求难以避免会换政府,要等到那天之后大家才学习适应和调整,还是在那天到来前,现任政府先力求严以律己,建立一套新加坡政治领袖的共同标准?
这些都不是硬道理,而是硬骨头。李总理起初也不太懂得啃硬骨头的方法,他先用警告的方式说,如果国会里有更多反对党,他得耗尽时间想着怎么对付他们(to fix them)。人们对这种方式显然不买账。
政治本来就不是客气的,不容得天真地以为可以像“”排排坐,吃果果”一样,你一次,我一次。正常情况下,执政党领袖不可能刻意送机会给反对党壮大,但如果执政党不能永保自己不衰败,那当下的好领袖就要确保民主的选择是最后防线。需要让选民清楚自己要的领导素质,再让选民监督未来可能执政的政党。
李显龙总理还是用了他的方法建立一套政治框架,在国会中设反对党领袖,让可能不断增加的反对党人接受和执政党一样的检视。这个方法究竟能不能有效地建立新加坡式的良好政治(good politics),目前还难以下定论。这大概会成为几十年后,政治历史学者评价李显龙时代的一个角度。
李显龙以亲民的形象走入人群,从10岁开始决心报效国家,他的成长历程、留学成绩、组织家庭、抗癌经历,甚至手足不和的难堪,都晾在太阳底下。但是有一点他相当低调,那就是个人对慈善的捐献。
很多人诟病新加坡部长的百万年薪,实际上这不是个人赚多少钱的问题,所以总理好几次把自己的加薪和其他收益捐出,他从来都保持低调。我偶然发现,总理设立的慈善基金帮助了实际需要的人,包括低收入家庭、年长国人,还有让一些人完成他们的小众梦想,而受益者大多都不知道捐款者的身份。
虽然一生都处于权力之颠,生活却和一般新加坡人一样简朴,例如到小贩中心吃饭自己排队,父母过世治丧期间和一般小市民一样穿简单的白色T恤和黑色长裤。未来可能出现比他聪明能干的总理,希望都能坚持一种新加坡式的领袖生活风格。
李显龙主政的20年,功过未来自有评论,我借用20岁的他写给剑桥数学教授表明自己要回国服务的一段话,感念这位把青春都献给国家的总理。
“我宁可选择办事而同时可能被别人咒骂,这总比只能咒骂他人而自己却无法办事来得好。”
(作者是《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
严孟达:李显龙的成绩单
时间:2024-04-21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严孟达:李显龙的成绩单
他的成长经历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命运注定;他的天赋和努力,则是这个小岛国的福气。
是李显龙选择了政治,还是政治选择了他?
小时候李显龙常随父亲、建国总理李光耀下乡访问,出席基层活动,小学未毕业即开始接受政治洗礼。他的政治启蒙始于新加坡的动荡时代,是李光耀的刻意培养,也是由于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治基因。
他1970年代初获颁新加坡总统奖学金以及新加坡武装部队海外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并在1974年以数学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考获电脑科学文凭。他放弃成为数学教授的机会,回国从军。他在1984年投身政治,随即负起改革新加坡经济的重要任务。1985年新加坡经济陷入衰退时,李显龙领导经济检讨委员会,推动新加坡经济在1986年之后逐步复苏。这些都是李显龙才干的试金石。
他在政治生涯中接受的考验和挑战接二连三,个人方面也面临多次的危机,包括丧妻之痛,加上两度患癌——1992年在副总理任上发现罹患淋巴癌,以及在2015年诊断出患上前列腺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出自孟子的话,用在李显龙身上最恰当不过。
他的成长经历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命运注定;他的天赋和努力,则是这个小岛国的福气。
李光耀是创业者,吴作栋是守业者,李显龙是提升者,他把新加坡提升到另一层次。
72岁的李总理4月15日下午宣布在5月15日卸任,举国上下没有震荡,也没有悲伤,有的是向李总理献上深深的祝福和感激。没有震荡,因为新加坡的政治、经济体制稳定,有可预测性,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换班而引发社会的不安。没有悲伤,是由于李显龙为国家鞠躬尽瘁,没有眷恋权势,新一代顺利接班,是李显龙的另一贡献。政治领导的更迭无缝接轨,已有两个先例,这回再次顺利过渡,显见已成传统。
多位政务官及国会议员纷纷在脸书上贴文,感谢李总理的多年领导,也对即将接棒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表达祝福与支持。从大家的留言来看,许多人赞赏李总理治国富有想象力、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冷静、沉着、始终保持大将之风、以德以才服人、知人善用,以及能择善而固执,但又不冥顽不化。
李显龙任财政部长时,有一回请《联合早报》三名同事到禧街财务大厦(The Treasury)进行午餐交流,吃的是打包来的鸡饭。饭桌上说了什么已无法记得,只记得那是我生平吃过的最难吃的鸡饭,至今难忘。后来我私下跟他的一名官员打听鸡饭是哪里买的,原来是财务大厦内的一家餐馆。那其实是训练厨师和服务员的实习餐馆,难怪食物味道“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李显龙为了支持他们,常跟他们打包外卖。这件事让我看到他身居高位却不失人情味的一面。
李显龙身上体现出一项李光耀的品质:重视事实与数据(facts and figures),他不会根据传闻和揣测作判断和决定。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说,李总理对数学、经济学、科学和科技的掌握让她折服。“这让政府的专业团队明白,领导人关注他们的工作内容,也会协助他们克服困难,把事情办好。”
他冷静客观,不感情用事,但在国会辩论中说到动情处,也会不禁哽咽,如现在网上热传的去年11月人民行动党大会上的告别演说。当他提到自己有幸在成年后,一生为国服务时说:“能为国家服务是我莫大的福气……”他强忍着泪水,说不出话的40秒,是一种无言的激动和强烈的不舍。他难以平复的情绪感染了整个会场,也感染了看视频的许多人。
李显龙在许多重大政策上的改革显而易见,一些细微的应变之道值得在此一提。如他在2004年接任总理之后的第一次国会辩论中发现,一些双语能力很强的国会议员,发言都不讲华语。因此,他过后建议修改国会议事条规,准许国会中的发言可随意转换双语。就因这一小小的修改,国会中随即出现新的双语风气。
更多在新加坡双语教育制度下成长和特选学校出身的双语人才进入国会,是李显龙对提倡双语教育的一大支持。他的华语演说经常在网上被转发。他在国会、年度国庆群众大会和许多社交场合中,用多种语言流利演讲,多语才华令国内外人士印象深刻。
此外,国会里的女性部长和代议士不断增加,也是他的一项政绩。
彭博社给李显龙总理开出一份在位20年的成绩单,从2004年到2024年期间各项关键数据,包括常年国内生产总值、资产管理、人口、组屋价格指数、私人房价指数、基尼系数、失业率、女性董事百分比、预期寿命和总生育率等等。各项指标都显示新加坡20年间的明显变化,变得更富有、疫后经济复苏步伐强劲、贫富差距缩小、国人更长命;唯独总生育率,从1.26惨跌至0.97。
总生育率不断下跌,“非战之罪也”,鼓励生育政策推陈出新,政府也好话说尽,无奈新加坡就跟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年轻一代视养儿育女为畏途。
新加坡经常令外人惊奇的是,这个弹丸之地还有什么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年轻一代不听话,不多生育,便是政府有心仍办不好的一件事。
51岁的黄循财从李显龙手上接过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庆幸感激之余,想必难免战战兢兢。李显龙的成绩单对他是一个不小的鞭策。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
韩咏梅:讲硬道理到啃硬骨头——李显龙主政2024-04-21严孟达:李显龙的成绩单2024-04-21刘柳:新加坡教育到底卷吗?2024-04-21薛之白:夺回掌控权2024-04-21西媒评论:西方对中国的最大误解2024-04-20评论:印度大选开锣 莫迪若连任对中国和世2024-04-20陈留俊:不应忽视美国的孤立主义2024-04-20小峰隆夫:日本GDP将再次超越德国2024-04-20王彼得:饥饿式种族灭绝:不一定马上要你死2024-04-20劳静仪:天马行空之数学看人生2024-04-20
相关主题内容
银行业
中國
新加坡
更多相关内容
示威者
新加坡会取代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吗
2019年9月9日
Jens Sturzenegger
1MDB:瑞士银行家隐瞒交易在新加坡被判刑
2017年1月11日
N Korea Singapore
联合国:两家新加坡公司涉向朝鲜供应奢侈品
2018年3月13日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国籍为啥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
2017年6月24日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