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意基金会 中時社論》 宋国诚:国政新思维-赖萧政府的20道课题 15 5 月, 2024 作者:宋国诚 2024年05月16日来源:上报 「蔡規賴隨」不足以應對國際形勢的瞬息萬變,也不足以反制中共的進逼與威脅。(美聯社) 「蔡规赖随」不足以应对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也不足以反制中共的进逼与威胁。 (美联社) 尽管赖总统一再宣称要继承「蔡英文路线」,但8年来的国际情势与「两边关系」(我不称一个中国框架下的「两岸关系」)已经发生很大的关系。 一如副总统萧美琴在美国「国际论坛」的演讲中指出,台湾不仅可以「帮助」,也可以「领导」,换言之,新的赖政府不仅是「蔡规赖随」,而是「赖萧双 领导体制」,应该超越现状、引领发展。 未来在「赖萧执政」期间,我认为赖萧政府将面对20大课题;每一个课题都必须以新思维、新策略与新行动来创新与精进。 换言之,台湾不能固守自封,只能超前迈进。 一,社会领域/内政大改造:「六大幸福社会」的建构 1,「幸福社会」:民生均富、阶级公平、世代正义,是一个人民有福的结构性要件;这包括尽力废除剥夺年轻世代的低薪给付制度,推动「差别税率」(富人税、囤 屋税、资本不当利得税等等)、「公费就业体系」(公益事业政府给付制度)以及「社会扶助体系」(包括妇幼照顾、老龄长照、性别平权等等),创造「庶民幸福感」 。 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必须搭配幸福的公民社会,否则就会变成「特权民主」,而非「庶民民主」。 2,「能力社会」:必须努力推动「三价均衡」(物价、房价、薪资),提升家庭所得与资产消费的可支配力。 消除资产价格与家庭所得之间巨大的差距,推动「平价机制」,推动「公共租屋」以及各种购屋优惠政策。 因为一个人人买不起房子的社会不会是一个健全的社会。 3,「科技社会」:大幅提高科技创新与产业更新(未来新创)的总体报酬率,以及科技红利社会分享机制。 在未来全球竞争的时代,赖萧政府必须主导「跨域性产业布局」,重金培育科技尖子,培养科技公民,普及公民专业教育。 其中更应包括「科技安全的全民素养」,尽快禁止Tik Tok在台湾的营运与通行,建立防堵「中共污染」防火墙与查核据报制度。 换言之,赖萧政府要建立从公民媒体素养到司法惩戒的「反渗透机制」,避免「红色毒素」在台湾的泛滥。 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必须搭配幸福的公民社会,否则就会变成「特权民主」,而不是「庶民民主」。 (图片摘自总统府网站) 4,「未来社会」:扭转传统科举主义的「课纲制度」,走向「未来主义」的专业教育体制。 要培养健康活泼的下一代,而不是死背应考的「小书虫」。 举例来说,如果每天站在一所国中门口,总是看到每个孩子垂头丧气、抑郁寡欢,看不到青春的笑容、年轻的活力,这是因为课纲太重、上课太长、考试太 多。 一个失去求学热情的下一代,就不会有强劲创新的国家实力。 5,「安全社会」:建立「重典型」的社会惩戒制度和「网络型」社会安全保障体制,彻底解决社会三大毒瘤:酒驾、毒品、诈骗,实现一个「安居社会」。 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开心出门、安全回家」的安心社会,一个免于恐惧和消除不安的社会。 6,「服务社会」:建立「服务到人」的基层治理,建立「问题解决」的公务员考核系统。 废除按年资、轮流分配的「假考绩制度」,要解决公务系统怠惰、懒散、混日子的官僚心态,养成敢创新、担责任、全服务的公务伦理体系。 二,两岸领域/台海两边新关系:「五大超越思维」的建构 1,重订两岸关系。 必也正名乎! 台湾从此应把与中国的关系,从「两岸关系」(Two-Coast Relation)改为「两边关系」(bilateral relation)或「台-中关系」(Taiwan-China Relation),从此跳脱中国所设定 的「一国框架」或「话语政治」陷阱,并从名词的改变,实现关系与身分的归正。 这是因为「两岸关系」一词内含了「统/独」二元对立,内含「中心/边缘」、「中央/地方」等级关系,是台湾开展「非二元/全方位」新世界观 的障碍与藩篱。 台湾的前途绝无必要自陷于「非统即独/非独即统」的二元选择,亦不必夹缝生存于「统独」之间的维持现状,台湾应该采取「跳脱统独、跨越两岸、 融入世界」的新世界观。 2,断舍离政策。 除了「统独」话语之外,所有中国所设定的话语体系,诸如「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两岸一家亲」、「两岸融合」、「台湾问题」、「台湾是中国内政」 、「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等等,一概采取不予理会、不予回应、不予申论的「断舍离」-断绝、舍弃、远离。 换言之,台湾应该对中国的对台统战话语,无论其含意与意图为何,一律采取忽略、回避、删除的策略,一律采取漠视、封锁、拆弹的策略,以避免二次宣传或加重统战。 因为一旦对中国的统战术语进行回应,台湾就必然陷入中国的「论述宰制」(domination of discourse)和「命运紧符咒」之中,不仅失去台湾的主动权,也陷入「闻鸡起舞」的被动依赖 姓。 3,建立「台湾论述权」。 基于中国已经在台海两边以及国际社会建立所谓「中国论述权」,也就是对台湾进行霸权定性与片面定位,台湾应该对中国的霸权话语系统进行揭谎、去假、解构、重建与「回归校正 」。 基于「论述即权力」(discourse as power)的观点,在有关台湾地位与角色的定义与诠释之中,不能由中国说了算,不能形成「中国单向定夺/台湾被动接受」的状态! 换言之,台湾议题应该由台湾人自称、自述、自解,也就是「台湾自述」,如此才能矫正国际社会依据「中国的台湾论述」对台湾进行扭曲与矮化定位,如此才能实现台湾的自我认同 与身分自主。 4,划定台湾「三不红线」。 面对中国不断军机扰台和穿越台海中线,乃至于藉由「金门翻船事件」而抹除并霸占金门禁限海域等等,台湾不能被动因应或坐以待毙,必须建立「底线思维」与「终极 禁区」,作为明告中国与国际社会不可跨越的红线。 这是一条以「不委屈、不受辱、不投降」为原则的「和战分水线」。 换言之,台湾应该对中国保持「战略清晰」,明确「反击底线」,并告知世界台湾不可侵略的意志与决心。 5,建立「中国风险意识」。 「台-中关系」实际上并非「正常关系」,而是「危险关系」,最好的状况也只是「竞争性的共存关系」。 赖萧政府必须以各种教育性的公民宣传手段,建立「敌我/风险/避害/防骗」等等全民自觉性的警惕意识,建立「亲中必将亡国」、「谈判就是灭台」 、「交流就是交出政权」的坚定思想;另一方面,赖萧政府也必须建立「抗中法律体系」,健全国安法制,清除假错资讯,抵制「在地协共势力」等等,建立 台湾为「头脑清晰、四肢健壮」的反共堡垒。 三,外交领域/外交大联盟:「四大外交主轴」的推展 1,走向「软实力外交」。 也就是「台湾价值的国际化。赖萧政府应该投资国际宣传,设置国家海外媒体,建立「台湾大外宣」机制,打破中共「一中原则」的话语霸权,自建「台湾论述权」, 全力宣掦台湾文化与民主价值。 举例来说,外交部与文化部应该建立系统性、长期性的「认识台湾」宣导影片,通过各种「融媒体」进行台湾价值的宣传。 2,建立「全方位外交」。 推动国会外交、政党外交、特使外交、游说外交、文化外交」等五大魅力外交。 凡是能走出去的,就不能呆坐办公室,凡是有利于台湾的因素,都应统合包裹、精致加工,作为外交资源来运用。 实际上,在当代世界,什么东西都可以「武器化」(weaponization),也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外交化」;台湾只要走出去,去除「偏安意识」与「孤儿情节」,就可以获得国际 社会更广泛地支持。 逐年增加国防预算,目标达到 GDP3%以上的比例应该是赖清德的施政目标。 (美联社) 3,树立「大国外交」:抛弃在小国援助上以数量和中共做竞争的「比价外交」,转向「挺台大国」的深度外交。 举例来说,日前「台诺断交」事件,证明了这些小国(诺鲁人口只有1万出头),就是利用两岸之间的矛盾,进行一种「竞标外交」,谁出价高谁就得标! 所以,与其说这叫「邦交国」,不如说是「讨债鬼」。 再举一例,这次总统大选之后,台湾获得了50个国家的贺电,证明这些国承认了台湾的主权地位。 对此,中共忙得不可开交,纷纷向这50个国家进行交涉。 但实际上,中共是「因小失大」,台湾是「抓小放大」! 所以台湾早已应该抛开类似诺鲁这种无偿援助的「慈善外交」,也就是抛弃「小屁孩外交」,转向「大朋友外交」,以「国际民主同盟」与「世界文明前沿」作为台湾 的外交主轴。 4,「主力外交」:深化美台关系,扩充驻美代表处,建立「政经军一体化对话机制」,增强互访、咨询和军购效率,特别是建构「台美军工联合生产链」, 以彻底解决美国援助台湾在「时间、距离、效率」的三大弱点。 这次总统大选之后,美国立即派出高级代表团来台,不仅表达诺鲁和台湾断交的失望,更反制中共对「1976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编造、篡改和盗用。 这再次证明,美国的全球信誉建立在她对盟国(包括台湾)的持续性支持,以及绝不容忍其他霸权控制印太地区,也显示美台关系依然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所以,强力提升、无止境深化美台关系」,依然是我国进行外交大联盟的杠杆与支柱。 四,国防领域/国防大精实:「全民国防体制」的部署 1,建立「全民国防/平战合一」的国防体制,以及「现役/后备一体化」、「国防/民防整合化」,建立应战布署、全民后勤、防灾救难等等国防安全系统。 除此之外,还应成立「破敌专案研究机构」,专门从事破除中共战略与战术弱点,建构「破敌数据库」,进一步交付新成立的「专打(共军)部队」,形成所谓「 对冲战力」(hedge force),进而形成「坚不可摧」的国防体系。 2,增加军费。 逐年增加国防预算,目标达到 GDP3%以上的比例。 实现「采购/自制」双向质量提升,扩大军校招生与专业士兵的培训,加大「国防科技」(特别是科技兵种)的投资、研发、创新。 3,增建「非军事作战单位」。 也就是建立「非传统作战体系」,从资讯、法律、情报、宣传到政治作战的「全身性刺猬战略」。 制定「台湾版超限战」,将一切资源「反共化」。 因为自保才能不败,强身才能制敌。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建立台湾「饱和式抗中军备」,使中共怯于出兵、惮于启战。 4,建立「军事价体系」。 包括提高军人待遇和福利,同时整治军纪和军人素质。 军人要有自尊与信心,才能保卫国家与人民。 国防不只是靠军备,更是靠士气。 赖政府必须扭转「轻军」为「敬军」的风气,因为爱军才能爱国,敬军才能勇军。 5,落实「不对称战略」。 发展所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反制作战设备,包括无人(机艇)技术、军事科技软体、人工智能作战、太空威吓战略等等军备投资,发展「新型混和战争」的规划和建制。 建立「预警、防骇、反舰、防空、反登陆」五位一体的「多缘/空间作战」体系。 不是「蔡规赖随」,而是「赖萧新政」 「蔡规赖随」不足以应对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也不足以反制中共的进逼与威胁。 台湾人民期待的不是「蔡旧规」,而是「赖萧新政」,也不是「赖主政/萧备位」的单轴领导,而是「正副双架马车」的内外并驾体制。 换言之,台湾必须新型化、永续化、强韧化,台湾必须以新思维应对新挑战,以新体制建构新未来! ※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与国际战略学家 520回顧與展望1 / 8年執政寫歷史 蘇貞昌邱義仁顧立雄剖析小英領導學 2024/5/10 12:00(5/10 14:55 更新) 總統蔡英文(中)將在20日卸任。(中央社檔案照片) 總統蔡英文從政治門外漢到帶領民進黨8年執政,挺過新冠疫情、兩岸緊張、中美貿易戰危機,推行多項改革,把台灣推向國際,締造多項台灣民主史紀錄,但也有未竟之業,520交棒後,將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的機會與挑戰。中央社從10日到20日推出一系列報導,提供讀者多元觀點的完整報導。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10日電)總統蔡英文在2008年民進黨聲勢低迷之際接下黨主席,她作風與過去黨內領袖迥異,不擅激烈選舉語言,不走草根路線,卻讓民進黨走出谷底,開創新局。她在2016年帶領民進黨重新執政,2020年以817萬高票紀錄連任,2024年再完成交棒給賴清德的任務,締造台灣民主史上的「小英障礙」。 原本在綠營眼中「不會選舉」的蔡英文,如何成為屢建奇功的女戰神,中央社取得紀錄片「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訪談內容,從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的訪談,一窺他們眼中蔡總統的領導風格。 「變局下的台灣」記錄蛻變 蔡英文率孤島走向國際 顧立雄:蔡英文是細節控 她正在發飆時我會先閉嘴 內定轉任新政府國防部長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與蔡總統同為法律人,兩人相識甚早,他接受訪問時直言,「看到報紙寫她要接任民進黨主席,我不是跌破一副眼鏡,是跌破三副。」 顧立雄會如此錯愕,其來有自。他印象中的蔡總統早年不愛社交,但政治人物最須跟選民搏感情,「我以前認識的蔡英文,在路上相遇時會低著頭不看人,我過去打招呼她才抬頭。」 顧立雄形容,蔡總統剛開始當政治人物還很「閉俗」(台語指內向),甚至參加喜宴時會直接走上台致詞,講完就離開,完全沒跟任何一桌賓客打招呼,這與民進黨過去領袖的草根路線完全不同。 顧立雄認為蔡總統是「細節控」,對政策用功嫻熟。(「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提供) 顧立雄認為,蔡總統一直不斷精進演講技巧,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透過每次演講向選民呈現理性形象,成為獨有特色,「不同於前總統陳水扁演講時激情式的吶喊,蔡總統證明靠邏輯理性的言論,一樣可以贏得選民支持,她是民進黨內非典型政治人物。」 至於內向的蔡總統,為何決定突破自我成為公眾人物,顧立雄笑稱只能提供「非專業心理分析」,他觀察到一個有趣的反差現象,蔡總統愛開快車,買的卻是小車Mini Austin,似乎反映蔡總統為人處事哲學:「在充滿框架的人生裡,展現接受挑戰的勇氣」。 蔡總統(前右)4月26日參觀台灣電子遊戲機國際產業展,並體驗賽車遊戲機台。(中央社檔案照片) 蔡總統接受挑戰的勇氣,充分顯示在她積極推動的各項改革中。她曾被已故獨派大老辜寬敏質疑「穿裙子的不能當三軍統帥」,但在她任內,陸續推動義務役期恢復一年、潛艦國造等艱困重大國防政策。 顧立雄認為,蔡總統在國防改革方面確實「下了苦功、花很多心思」,她注意到細節,包括改善軍人待遇、住宿環境等,也宏觀戰略面,積極與美方合作,提升台灣的不對稱戰力。 但蔡總統對政策的用功嫻熟,也讓共事者戰戰兢兢。顧立雄坦言,蔡總統是有名「細節控」,常把幕僚逼問得招架不住。他打趣分享自己和蔡總統的溝通秘訣,是察言觀色、不要硬碰硬,「她是個可以接受別人看法的人,但她正在發飆時我就會先閉嘴。」 蔡總統(左)2015年11月24日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出席2016第九屆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提名人記者會,與顧立雄(右)握手致意。(中央社檔案照片) 蘇貞昌:從「可敬對手」變「可靠戰友」 談完公事談心事 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曾在2012年總統黨內初選中,與蔡總統競爭提名,因此傳出「蔡蘇情結」,但在蔡總統執政8年中,蘇貞昌深受倚重,擔任閣揆長達4年餘。面對外界常謠傳心結未解,蘇貞昌透露,兩人不僅早已從「可敬對手」變「可靠戰友」,蔡總統現在還能跟他「談心」。 蘇貞昌接受訪談時,對蔡總統領導能力給予高度肯定,他認為貶抑女性參政完全是過時觀念,「蔡總統的國際觀與見識,遠勝古今許多從政者,都是源於她的專業與用功。」 蘇貞昌舉例,蔡總統知道有人對女性擔任三軍統帥心存質疑,為了打破刻板印象,她不辭勞苦一再下部隊,鼓勵前線士兵;她推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政策都已取得初步成效,這些遠見與性別無關,是跟她的歷練、魄力、用功有關。 蘇貞昌說,把義務役期從4個月恢復到1年,要說服社會並不容易,蔡總統甚至親自寫稿,親自主持各種記者會,「她的成功不是偶然,她是真的用功。」 蔡總統(中)2月6日上午前往新竹犁頭山營區,勗勉陸軍步兵第206旅步四營,視導首梯1年期義務役新兵的營舍環境和訓練情況。(中央社檔案照片) 蘇貞昌言必稱蔡總統「用功」,蔡總統推動多項政策除了靠「認真魔人」個性,她長期擔任國際經貿談判專家的背景,也讓她擅長在高壓下尋找解方。 蘇貞昌認為,蔡總統有強大心理抗壓性,以推動同志婚姻合法化為例,蔡總統不只要面對競選連任壓力,身兼黨主席,還要負責黨內立委選舉成敗,必須擔得住這些壓力才能支持推案。 談到和蔡總統工作互動,蘇貞昌坦言,兩人出身、生活作息皆不同,他2006年首次當行政院長時,蔡英文是副院長,當時任期短來不及磨合,難免帶來尷尬痛苦,但仍有趣味回憶,「某次為了演練雪隧通車典禮,我還曾開吉普車載蔡英文在行政院繞行。」 蘇貞昌分享,他與蔡總統早已從可敬對手變可靠戰友。(「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提供) 蔡總統2019年延攬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外界認為兩人曾是初選競爭對手難以合作,但「蔡蘇體制」穩健運作4年多。蘇貞昌認為,兩人都是成熟政治人物,知道如何互補,「她完全尊重我,放手讓我盡情發揮,我也尊重她,重大事情都會向她請示。」 蘇貞昌說,他當閣揆時和蔡總統每週都有「一對一」時間深談,談完公事談心事,彼此愈認識就愈談得來,「當總統要跟人家談心事不容易,但蔡總統慢慢發現不管說什麼,我都不會拿出來賣,所以就可以愈談愈多。」 蘇貞昌說,他出版「護國四年」,蔡總統寫序時,許多描繪讓他感動。尤其蔡總統在文末說,卸任後盼邀他結伴同行,看看兩人一起改變的更好台灣,讓他感覺和蔡總統攜手為國為民努力,是他畢生榮幸,「我覺得蔡總統沒有辜負任何一張投給她的選票,她是值得的。」 蔡總統(左)2015年4月23日至超越基金會拜會蘇貞昌(右)。(中央社檔案照片) 邱義仁:蔡英文歷史定位是改革 對政治從無知變專家 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曾在扁政府時期與蔡總統共事,見證蔡總統從參政之初的生嫩,到如今的成熟。他認為最微觀的體現,就是蔡總統現在與市井小民互動時,表情自在,「她現在可以輕鬆應對各種跑攤行程,以前這些離她的生活很遠。」 談到蔡總統執政8年的政績,邱義仁給予極高評價,他認為蔡政府留下的關鍵字是「改革」,任內台灣社會幾乎每個面向都啟動了改革,「改革完成之路可能還很長,但從來沒有一個總統敢啟動這些改革。」 邱義仁舉例,蔡總統不僅推動年金、轉型正義、一例一休、長照、同志婚姻平權、義務役期等改革,還扭轉台灣產業結構,把台積電推到不可取代的護國神山地位。 邱義仁認為,當總統要推動這些改革,不只需要膽識,更大問題是每個改革背後都涉及極複雜的決策過程,「蔡總統正具備這樣的性格,她願意花很多時間思考,去做極細膩的操作執行過程」。 邱義仁認為蔡政府留下的關鍵字是「改革」。(「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提供) 談到蔡總統作為「選舉商品」,常被喻為綠營選戰頭號操盤手的邱義仁則坦言,「民進黨傳統認為好的候選人條件,蔡總統是沒有的。」她的言談不是特別有趣,沒有跑鐵人行程的行動力,演講魅力、勤快、草根接地氣這些特質她都沒有。 不過蔡總統的「非典型民進黨人」特質,反而讓她在2020年競選連任時,創下817萬高票當選紀錄。 蔡總統(前中)2月11日前往台北市關渡宮參香,並發放龍年福袋給民眾。(中央社檔案照片) 邱義仁說,輔選蔡總統不能用傳統戰術,蔡陣營先前使用許多網路、社群媒體,吸引大量年輕支持者,是很好的操作,靠黨機器可吸引傳統選票,蔡總統再透過個人特質吸引中間選民,讓她可以得到更多選票。 邱義仁分析,蔡總統選舉最大優勢是政策,每個候選人都可以妙筆生花發表觀點,但她就是能把問題核心點出來,讓別人跟著她講,這是她獨特的專長。 觀察蔡總統擔任總統前後的變化,邱義仁認為,最大改變是「她以前可說對政治是很無知的,現在從她去市場攤販與人互動的表情就可看出,她對政治已極其了解。」(編輯:楊凱翔、楊蘭軒)1130510 #邱義仁#蘇貞昌#顧立雄#蔡英文#蔡總統 延伸閱讀 義務役2024年起恢復為1年薪資2.6萬 總統:困難決定但無可迴避 國造潛艦海鯤號下水 蔡總統:守護國家具體實踐 同婚專法通過 蔡總統:台灣值得驕傲的一天 蔡總統談年改:深刻體會馬英九當年猶豫原因 顧主權拚經濟 小英擄獲年輕人中間選民 民進黨:國民黨對俄烏戰爭立場反覆 缺乏核心思想 2024/5/6 12:45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6日電)傳國民黨辦晚宴邀俄羅斯外交官,引發歐美駐台代表抵制。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李問今天說,國民黨昨天又赴歐洲節活動,突襲式「關心」烏克蘭攤位,國民黨對於俄烏戰爭的態度反覆,「只會讓人覺得精神錯亂,凸顯其缺乏核心思想」。 李問今天透過臉書發文表示,最近新聞報導,國民黨邀請俄羅斯駐台人員參加外交餐敘,遭受到其他歐洲國家抗議抵制,後來又退回對俄羅斯的邀請,過程曲折離奇、反覆無常。 李問表示,昨天早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突襲帶著大批媒體跑去「歐洲節」活動,跑去烏克蘭團體的攤位。事實上,國民黨在今年2月,完全沒有派人參加烏克蘭戰爭兩週年的紀念遊行,平時也沒有對烏克蘭表達關注。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甚至詆毀台灣外交部援助烏克蘭的計畫,無中生有,亂扯一通。 李問指出,正當國際社會譴責俄羅斯的侵略暴行,國民黨卻一再與威權國家糾纏不清。現在,因為受到歐洲國家批評,國民黨在沒有事先告知主辦人的情況下,突襲式「關心」烏克蘭攤位,只會讓人覺得精神錯亂,凸顯其缺乏核心思想。 李問表示,對民進黨來說,支持烏克蘭不會臨時抱佛腳。民進黨堅信台灣基於民主自由的理念,持續聲援烏克蘭,和烏克蘭團結站在一起。堅持反對威權,也堅定聲援受到無情侵略的民主夥伴。 他說,日前民進黨「堅韌之島」系列國際講座,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親自出席致詞,表達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態度。講座中邀請來自烏克蘭的青年團體經驗分享,希望創造更多烏克蘭與台灣之間的草根連結,深化雙方友誼。(編輯:翟思嘉)1130506 蔡英文下台倒计时 民调:留下三大烫手山芋给赖清德(图) 新闻来源: 海峡导报 于2024-05-05 20:15:07 大字阅读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将于本月20日卸任,针对其8年的总体评价,“台湾民意基金会”5日就曝光了蔡英文八大施政作为,民众对其满意及不满意的最新民调,其中三个巨大烫手山芋分别为“司法改革”、“经济增长”、“两岸关系”。 “台湾民意基金会”5日在脸书上发布民调称,蔡英文八年来八项重大施政表现“满意排行榜”前十名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为,防务表现(52%)、没收国民党党产(51.7%)、年金改革(50%)、同性婚姻合法化(49.8%)、外事表现(48.5%)、经济表现(46%)、两岸表现(45.4%)、司法改革。 再来是蔡英文八年来八项重大施政表现,“不满意排行榜”前十名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为,司法改革(54.6%)、经济表现(49.9%)、两岸表现(48.1%)、外事表现(46.3%)、同性婚姻合法化(42.7%)、防务表现(40.7%)、没收国民党党产(36.2%)、军公教年金改革(35.8%)。 “净满意排行榜”前十名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为,没收国民党党产(15.5%)、军公教年金改革(14.2%)、防务表现(11.3%)、同性婚姻合法化(7.1%)、外事表现(2.2%)、两岸表现(-2.7%)、经济表现(-3.9%)、司法改革(-19%)。 “台湾民意基金会”最后更指出,“再过十几天,蔡英文八年执政就结束了。根据眼前的研究显示,蔡英文下台时留下至少三个巨大挑战,或三个巨大烫手山芋给继任者赖清德,那就是司法改革、经济增长与两岸关系”。 傅崐萁开记者会说明访问大陆成果 呼吁台湾候任总统赖清德改善两岸关系 庄慧良 发布 /2024年4月29日 11:40 PM 台湾在野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傅崐萁,星期一(4月29日)说明上周末率团访问中国大陆成果,强调此行降低两岸紧张气氛,更让两岸同胞全面交流,也打开农产品销往大陆之门。他呼吁候任总统赖清德改善两岸关系,让2300万民众安居乐业,这是他们此行最重要的意义。 不过,台湾政府的大陆委员会冷淡回应称,陆方以附加条件的方式,回应台湾全面恢复两岸观光客组团双向交流等建议,既不符合对等开放原则,也非观光旅运常态,后续待陆委会和交通部等部门进一步厘清再作决定。 随傅崐萁等人访陆的台湾国安会前副秘书长、文化大学讲座教授杨永明认为,该团沿续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初二次会面后,更进一步推进两岸交流与交融。但继蔡英文政府近八年“结冻”两岸关系后,未来的赖清德政府“解冻”可能性低,会否继续“结怨”,仍有待观察。 傅崐萁4月26日到28日带领16位党籍立委访问大陆,大陆官方随后宣布重启福建居民到马祖观光、北京和上海等20个城市可在网上申办补发赴台“入台证”,并恢复开放台湾文旦柚进口等。 傅崐萁星期一在立法院举行“两岸破冰和平之旅,振兴台湾百工百业”记者会指出,列在美国援外法案之中的乌克兰在俄乌战争死伤上百万人,巴勒斯坦也在与以色列战争中伤亡数十万人。国民党担忧台湾成为第三个世界火药库,故勇于承担,不只要推动观光、交流和推广农产品市场,更要降低两岸紧张氛围,盼望赖清德能与大陆交流,改善两岸关系。 延伸阅读 王沪宁会见傅崐萁 称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 傅崐萁率团访陆 北京释旅游农渔善意 他以观光为例说,以前一年有500万陆客来台,平均每天有1万5000人;但现在陆委会和交通部观光署规定每天仅有2000人可进入台湾,不符实际需求。为振兴台湾经济,应该让大陆每天1万5000人至2万人到台湾,“唯有交流,才有办法降低过去八年累积的摩擦与恶意”。 蔡英文政府2016年上台,因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官方正式沟通管道完全中断,来台陆客自2018年起急遽锐减;内政部移民署又因疫情于2020年2 月公告中止陆客团来台旅游,台湾观光业严重受创。 傅崐萁此次率史上最多立委访问大陆,获得陆方快速且善意回应。 民进党籍的台南市长黄伟哲肯定这是正向讯息,更希望台湾优质的凤梨、芒果都有机会让大陆广大消费者品尝。 但民进党台南立委郭国文认为,从文旦的禁止到开放,显见“放毒的是中共,解毒的也是中共”。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抨击,傅崐萁所率领的访问团本质上就是卖台之旅。 他指责傅崐萁大言不惭代表百工百业,实则是配合大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的一个中国政策,以商逼政,地方包围中央,却无视大陆战机继续绕台,甚至越过海峡中线,后续还将再修《反渗透法》、国安五法等。 兼任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日前在民进党中执会,曾提及“两岸执政党”应负责任地展开良性对话。傅崐萁以此反呛柯建铭,“若交流就是出卖台湾,那赖清德不是也准备出卖台湾? ” 订阅《联合早报》数码配套个人版,解锁订户(VIP)专享内容、畅享所有福利,更可阅读长达两周的电子报! 中国司法部原副部长刘志强落马 学者:被查中管干部人数大概率将创新高 杨丹旭:三中全会终于要开了 率團訪問中國 傅崐萁:國民黨一小步兩岸一大步 2024/4/29 10:35(4/29 11:32 更新)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前中)結束訪中行程返台,29日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宣布此行成果。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3年4月29日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29日電)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率團出訪中國,傅崐萁今天表示,此行順利完成「兩岸和平破冰」、「兩岸觀光全面開啟」、「台灣農漁產品拓展市場」等主要任務,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兩岸斷線8年後的一大步,國民黨團傾聽民意,勇敢承擔,不會憂讒畏譏。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等17名國民黨立委26日前往中國北京訪問,會見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拜會中國文旅部及中國海關總署,並於28日深夜返台。中國文旅部28日宣布,將率先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旅遊,並在平潭到台灣的海上客運復航後,恢復福建居民赴台團隊旅遊。 傅崐萁今天上午率訪團成員在立法院議場前召開「兩岸破冰和平之旅,振興台灣百工百業」成果豐碩記者會。 傅崐萁表示,此行順利完成「兩岸和平破冰」、「兩岸觀光全面開啟」、「台灣農漁產品拓展市場」等主要任務,呼籲各政黨基於愛護台灣,更要能身體力行,為全民爭取和平發展跟安居樂業。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不容抹滅,國民黨團傾聽民意,勇敢承擔,不會憂讒畏譏。 傅崐萁指出,此次兩岸和平破冰之旅,不只降低兩岸緊張氣氛,更讓兩岸全面交流。此行雖然是國民黨的一小步,卻是兩岸斷線8年後的一大步,為台灣人民帶回的豐碩成果,包括中國大陸啟動30個主要城市與台灣直航、4大直轄市等20個人口密集都市開放上網申請入台證,台灣農漁產品拓展中國大陸市場等。 傅崐萁表示,對於兩岸最關心的觀光課題,此行已經順利打開觀光之門,中國大陸宣布福建省對馬祖全面開放旅遊,在平潭到台灣的海上客運復航後,恢復福建居民赴台團隊旅遊,希望台灣方面能夠立刻回覆,再加上開放重要城市為直航航點,代表未來中國大陸會開放各省來台觀光旅遊。 傅崐萁指出,現行台灣方面設定陸客一天不能超過2000人,而中國大陸有30幾個省份,如何分配這2000個名額,這是耐人尋味的問題。過去兩岸觀光交流,中國大陸居民來台人數1年將近500萬人次,每天有1萬5000人進入台灣,現行陸委會、觀光署所設定的一天2000人,不符實際需求、杯水車薪。 傅崐萁表示,對於推動兩岸全面觀光交流,降低兩岸兵凶戰危對峙的氛圍,行政院應該加把勁,回復到過去兩岸和平昌盛的榮景,一天開放1萬5000名到2萬名陸客來台,讓更多觀光客走進台灣,認識台灣。唯有交流才能夠減低因不了解所產生的摩擦,尤其兩岸經過8年不斷的惡意累積,造成今天雙方有很大的誤解。 傅崐萁指出,今天國民黨團傾聽民意,勇敢承擔,就是要讓人民過得更好,不希望台海成為戰場。 對於綠營批評國民黨立委成為對岸統戰棋子,傅崐萁表示,連總統當選人賴清德都表示希望共產黨可以跟民進黨對話,如果兩岸交流就是出賣台灣,民進黨是否也準備出賣台灣。呼籲大家勇敢面對台灣主流民意,為台灣人民做實事。(編輯:蘇志宗)1130429 两岸已谈妥,抢在赖清德上台前,国民党打破常规,解放军战机起飞 2024-04-29 12:53:39 国际旅游岛商报 4月26号,新任中国国民党“民代机构”总召集人傅崐萁率团访问大陆,并在27号会见了大陆高层,此事随即引发了岛内舆论热议。岛内舆论关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是傅崐萁率团访陆的规模很大,那到底有多大呢? 据悉,傅崐萁此次访陆代表团包括王鸿薇、陈玉珍、郑天财等17名国民党籍的“民代”,而2024国民党的“民代”总数不过52名,也就是说此次该团人数占了国民党籍“民代”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第二是傅崐萁率团访陆的时间很“特殊”,主要表现在两处:首先是傅崐萁率团访陆的时候,台立法机构还在开会期间,用岛内舆论的话讲,国民党这是打破了“常规”,作为国民党“民代机构”总召集人,在台立法机构开会期间访陆,这“不符合规矩”。其次,傅崐萁访陆的时间是紧随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访陆之后的,两者相差仅半个月的时间。 台湾国民党立委访团北京见王沪宁 大谈两岸是一家人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傅崐萁率16名党籍立委访问中国大陆,访团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大陆政协主席王沪宁。傅崐萁表示,希望两岸可恢复大交流、大繁荣、大和平,让台湾百工百业感受两岸是一家人。王沪宁也说,「我们都是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常来常往、经常交流,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发表时间: 28/04/2024 - 01:14 3 分钟 4月27日,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会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傅崐萁。 4月27日,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会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傅崐萁。 © 网络图片 作者: 台北特约记者 罗苑韶 广告 傅崐萁说,看到过去两岸8年的断线,要再次表达台湾百工百业非常欢迎大陆同胞走进台湾、认识台湾、爱上台湾。 傅崐萁是花莲区域立委,曾担任花莲县长。他这次访问中国,多次提及要争取大陆开放陆客团到台湾观光,有助花莲灾后重建振兴。花莲自4月3日发生规模7.2强震以来,余震不断,至27日上午已经累计1303起余震,规模6以上余震有5起、规模5到6余震有63起。花莲县境需要安置受灾户估计达1900户。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7日傍晚发布新闻稿,提到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一家人,呼应傅昆萁、王沪宁稍早说法。朱凤莲表示,经瞭解,花莲灾区民众希望尽快有较为安定、及方便舒适的组合屋住所。大陆方面愿意提供帮助,将透过两岸红十字组织捐助,希望相关物资尽快顺利入台送给灾区民众。 台湾大陆委员会晚间未做出回应。 国台办在花莲月初发生强震当天便表达愿提供救灾协助;陆委会当时即刻回应,不需要中方协助救灾。 傅崐萁率团访北京: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契机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4-04-30 11:57:30 微信图片_20220517092659 作者 蔡鎤铭 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傅崐萁北京行:引发两岸关注 台当局立法机构国民党总召傅崐萁在4月26至28日率领16名国民党民代组团访问北京,引发了两岸关系的关注与期待。这一访问不仅代表着国民党高层与大陆进行高级别交流的重要事件,也展现了两岸关系的动态发展和互动。 在傅崐萁率团访问北京的背景下,大陆宣布了一系列善意措施,如恢复福建居民至马祖旅游和允许台湾文旦柚登陆等。这些措施体现了大陆对台湾的友好和善意,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此外,大陆提出开放更多旅游通道的期望,为未来两岸交流合作的拓展指出方向。这种积极的姿态有助于缓和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推动两岸关系向更加和平发展的方向迈进。 大陆善意回应:展现和平诚意 大陆对台善意措施的展示体现了大陆愿意改善两岸关系、促进和平发展的诚意。恢复福建居民至马祖旅游和允许台湾文旦柚登陆,不仅是为了增进两岸民众的往来交流,更是为了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些措施的提出,体现了大陆愿意在行动中落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为未来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恢复福建居民至马祖旅游,可以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促进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允许台湾文旦柚登陆,则体现了大陆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开放姿态,为台湾农产品拓展大陆市场提供了机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之间的感情,减少误解和隔阂,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大陆提出开放更多旅游通道的期望,显示了大陆愿意通过实际行动推动两岸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增加两岸经济交流,还有助于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大陆对台善意措施的提出,体现了大陆愿意通过务实合作来改善两岸关系的决心,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台湾当局友善回应:期待和平发展 据岛内媒体4月30日的报导:台湾当局对大陆善意措施的回应: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表示,台湾当局已经准备好了对大陆善意措施的回应。这一表态展现了台湾当局对两岸关系的重视和愿意促进交流的决心。陈建仁强调,台湾当局欢迎并乐见大陆的开放举措,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他希望这些举措能够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他呼吁双方尽快回到原有的平台进行对话和交流,以确保两岸关系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一回应体现了台湾当局积极应对大陆善意举措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台湾当局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待和努力。 傅崐萁勇于面对:推动和平共赢 傅崐萁勇于面对岛内来自各方的阻力,仍然坚定地率团访问北京,这显示了他对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视和决心。在面对民进党等势力的冷淡和批评时,傅崐萁并未退缩,而是坚持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 他的勇气和决心不仅体现在此次访问事件中,更体现在他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持续关注和努力推动中。尽管面临着种种压力和阻力,但傅崐萁始终秉持着为台湾繁荣发展、花莲灾区重建及两岸人民福祉着想的初心,不断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前发展。 他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我们看到了傅崐萁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贡献和必要性。在他和随行16位国民党民代的努力下,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傅崐萁率团访问北京事件中,双方高层交流的展开为两岸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这一事件将对两岸关系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台湾当局和民进党态度的调整值得关注,从陈建仁积极回应大陆的善意举措,似有放下过去蓝绿的攻防心态,而表现出愿意从两岸大局出发,寻求共赢的态度。这种态度调整显示了台湾当局和民进党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同时,大陆也展现了战略的灵活性。通过善意的举措和温和的措辞,大陆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加积极的氛围。随着各方态度的调整和互动,期待未来两岸关系能够迎来更加稳定、和谐的发展。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左秋子 相关文章 傅崐萁率团访北京: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契机 台岛夜话2024-04-30 11:57:30 【台岛夜话】民进党吃相难看犹如现代版官场现形记 台岛夜话2024-04-29 09:37:09 透视美国军援乌克兰、台湾与地缘政治的诡计 台岛夜话2024-04-25 11:59:01 “科技外交”能帮台湾交到不被“断交”的“朋友”吗? 台岛夜话2024-04-25 09:20:35 看清来自美方的认知战略:台湾警惕阿奎利诺的挑衅言论 台岛夜话2024-04-24 16:10:28 【台岛夜话】“赖友友”关系大于专业 令人忧心 台岛夜话2024-04-23 09:39:34 【台岛夜话】民进党错误能源政策的后座力即将引爆 台岛夜话2024-04-22 22:25:23 民进党当局差别对待 地方政府财政短缺下治理困境 台岛夜话2024-04-18 15:05:46 民进党“以震谋独”的认知作战 台岛夜话2024-04-18 09:25:55 台湾地方公职人员补选凸显绿白基层经营困境 台岛夜话2024-04-16 09:21:23 李顯龍的忠告 賴清德有聽到嗎? 22:002024/04/29 言論 主筆室 中國時報社論 台灣新舊總統520即將交接,新加坡同時進行權力交班,迭代更新領導核心,掌權將近20年的李顯龍辭去總理職位,51歲的黃循財成為第四代領導人。 洞察強權企圖 不選邊站 李光耀父子經營新加坡卓有成效,他們務實而睿智,洞見各方面的問題,採取諸多務實措施,不僅妥適應對現實,更規畫於機先,所以能帶領新加坡晉身世界最先進國家之林。有人戲稱,如果諾貝爾獎有治國獎,20世紀最當之無愧的是李光耀;李顯龍繼承權位後,表現也可圈可點,治績堪稱卓著。 新加坡建國之際,強鄰環伺,必須保住命脈,同時必須尋求強國的奧援,從中獲取發展資源。因此,如何洞察強權的企圖、需求與價值,建構與其應對的最佳發展之道,設法借力使力,乃成為他們治國的核心課題。他們確有卓識與遠見,深諳利用政經強權壯大自己的發展策略,早期看出美國基於比較利益原則的全球化策略,以及日本與後進國家之間經濟「雁行」關係,而能制訂最能利用良機發展的策略,擠身「亞洲四小龍」,快速脫貧致富。 近40年來適逢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積極參與,從中吃香喝辣,獲利良多;新加坡是投資中國的最大國家,也是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最大獲益國。近幾年香港情勢丕變,中國大陸也出現新難題,新加坡設法吸收其錢財與人才,促使其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陡升,同樣令人刮目相看。 李光耀對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發展看得遠、看得深。他預見中國發展的強大勢頭不可擋,統一台灣是大勢所趨,台灣必須務實面對與接受,不可心存幻想。他曾斬釘截鐵地指出:「台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事實上,台灣的國際命運早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就被確定了。」台灣民眾多數無視於此,民進黨極盡哄騙能事,美國則作態將支援台灣,於是形成民意可以阻擋統一的夢幻。 在務實的李光耀看來,不願統一不會阻卻統一,統獨民調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台灣的前途不是根據台灣人民的意願確定,而是由台灣與中國力量對比的現實,以及美國是否打算進行干預來確定的。這不是以民意調查來決定。」 目前美國實力仍然強過中國,難道不能阻擋兩岸統一?李光耀指出,獨派依靠美國的祈願不會成真,因為「美國不會願意為了台灣獨立而與中國交戰」。相對地,台灣為中國一部分是中共絕不退讓的底線,所以「即使中國在第一仗打輸了,也會返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直到勝利。」 他認為,台灣企圖脫離中國的想法,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只會使台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 認清兩岸大勢 務實以對 這些話說得直白,但透察問題本質,有何理據加以否認?看看烏克蘭現在外援瀕臨斷絕的窘境即可明白。台灣人如果不能理性面對「李光耀預言」,不但無法讓不可逆轉的歷史道路平順進行,最終可能被迫承受「更加痛苦」的統一過程。 李顯龍對於與強權相處之道也瞭然於心。近年中美戰略對抗,迫使許多國家選邊站,民進黨政府更加將親美反中推到極致。在李顯龍看來,選邊站不是明智抉擇,因為「中美競爭在所難免,一些國家自然會想要靠攏其中一方,但多數國家不願意被迫選邊站」。而「亞洲國家若被迫選邊站,分成親中或親美兩個陣營,這不會有好結果。」換句話說,一面倒絕不是安全的護身符。 李顯龍反對在國際事務中「非黑即白,選邊站隊」,而身處兩強爭鬥漩渦的亞洲國家,更應「共同守護好地區和平紅利」,並「堅決反對霸道霸凌,明確抵制脫鉤斷鏈,不允許任何國家剝奪亞洲人民追求更美好幸福生活的權利。」李顯龍強調要認同「一個中國」政策和「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並表示鼓吹「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嚴重後果,因為國際問題與內政問題判然有別,兩者不可比擬。他對兩岸問題的看法基本上和李光耀類似,就是認清大勢,務實應對,不要心存幻想。旁觀者清,民進黨政府願意聽嗎? 時評》兩岸融冰一念間 18:462024/04/30 言論 主筆室 準總統賴清德520即將上任,兩岸觀光也在大陸文旅部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後出現轉機。儘管這扇門是藍委去打開的,但兩岸能否融冰,關鍵仍在執政黨的一念之間,只有相互釋出善意,才有望逆轉雙方的敵意螺旋。 大陸此次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附帶但書,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恢復後,再開放福建民眾來台團客旅遊。雖然陸方開放幅度不大,但很明顯是釋出善意的信號球,就看我方如何接招。 由於這顆信號球,是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帶團訪陸的成果,府院及民進黨認定是對岸故意作球給藍營的「政治操作」,是否接球,內部看法不一。 行政院長陳建仁4月29日受訪表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政府已準備好相關回應,態度朝向開放;但30日又向對岸喊話,「如果要春暖花開,就不要陰晴不定」。民進黨中國部和陸委會也以大陸修訂通過的《保守國家祕密法》5月1日起施行為由,提醒國人「非有必要,暫勿前往中國」,態度再度縮回。 說穿了,民進黨政府就是不願兩岸政策主導權旁落,讓對岸把國民黨當作對話管道,也讓國人認為,比起民進黨,國民黨更能成為兩岸溝通橋梁。 無論是蔡英文還是賴清德都曾表示,如果對岸可平等有尊嚴地對待台灣,願意坐下來對談合作。兩岸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論溝通的門由誰打開,能否走進去,關鍵還是在執政黨,與其斤斤計較開門的人,不如化被動為主動,先從恢復兩岸觀光旅遊著手,只有你來我往,一步步釋出善意,兩岸融冰才有希望。 中時社論列表 時評》兩岸融冰一念間 時評》兩岸融冰一念間 18:462024/04/30 中時社論  準總統賴清德520即將上任,兩岸觀光也在大陸文旅部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後出現轉機。儘管這扇門是藍委去打開的,但兩岸能否融冰,關鍵仍在執政黨的一念之間,只有相互釋出善意,才有望逆轉雙方的敵意螺旋 中時社論》李顯龍的忠告 賴清德有聽到嗎? 中時社論》李顯龍的忠告 賴清德有聽到嗎? 22:002024/04/29 中時社論  台灣新舊總統520即將交接,新加坡同時進行權力交班,迭代更新領導核心,掌權將近20年的李顯龍辭去總理職位,51歲的黃循財成為第四代領導人。  李光耀父子經營新加坡卓有成效,他們務實而睿智,洞見各方面 時評》柯建銘別罵錯人 時評》柯建銘別罵錯人 20:092024/04/29 中時社論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率團訪問北京,大陸趁機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並將檢核批准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大陸。國民黨團宣傳成果豐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酸溜溜猛批是「賣台之旅」。如果國民黨此行 中時社論》賴清德應以自信開創兩岸新局 中時社論》賴清德應以自信開創兩岸新局 22:002024/04/28 中時社論  在520新總統賴清德即將正式就職之際,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等17名藍委赴陸展開「和平破冰之旅」,希望此行能降低兩岸對立緊張的氣氛,讓兩岸恢復農產品與觀光客的全面交流,重現和平回春的景象,而大陸當 時評》NCC不如廢了 時評》NCC不如廢了 18:332024/04/28 中時社論  NCC委員人事案傳出提名髮夾彎,原被內定為新主委的劉柏立遭綠營窩裡反,認為「不夠綠」而落馬;業界還傳出有媒體大亨致電介入。倘若提名小組無法給出明確交代,一個不具備公信力的獨立機關,不僅無法打掉重練, 中時社論》賴政府的NCC 能期待嗎? 中時社論》賴政府的NCC 能期待嗎? 22:002024/04/27 中時社論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新人事流言紛紛,竟傳出內定人選被民進黨自家否決的消息,這個原應超然獨立的機構,背後政治黑手的操弄昭然若揭,但社會已無法再容忍NCC的胡作非為,民進黨最後端出的人事案若不能 時評》柯文哲的人才庫 時評》柯文哲的人才庫 18:492024/04/27 中時社論  成立於2019年的民眾黨,黨齡不過5年,柯文哲卻已喊出啟動「第三代計畫」。至於三個世代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誰?他說,第一代是他本人,第二代是黃國昌,第三代是新北市議員陳世軒。如果他的傳承計畫真是如此,這 中時社論》善用中華文化 敢對美國說不 中時社論》善用中華文化 敢對美國說不 22:002024/04/26 中時社論  大陸土地是台灣的264倍,人口是台灣的65倍,GDP是台灣的23倍,軍費是台灣的16.5倍。自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中共從未放棄「國家統一」的目標,但台灣是一塊寶地,兩岸周旋75年,不但未 時評》顧立雄領軍的背後 時評》顧立雄領軍的背後 19:082024/04/26 中時社論  準總統賴清德25日公布國安團隊人事布局,證實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將接掌國防部。外界好奇的是,《經濟學人》指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竟推出文人來領軍,這究竟展現什麼戰略思維?讓外界不得不懷疑, 中時社論》民共各自解套 促成良性對話 中時社論》民共各自解套 促成良性對話 22:002024/04/25 中時社論  準總統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執會上表示,希望兩岸之間可以理解、諒解,並尊重各自的立場,也要重視珍惜彼此的善意,呼籲由兩岸執政黨負責任的展開良性對話。民進黨與共產黨之間立場南轅北轍,但只要以人民 時評》賴清德拉扁制蔡 時評》賴清德拉扁制蔡 19:422024/04/25 中時社論  準總統賴清德連續公布6波新內閣人事,執政團隊全員到齊,一共34人,其中26位男性、8位女性,平均62.5歲,更有4名閣員超過70歲。最年輕的是46歲的發言人陳世凱,比時任最年輕閣員唐鳳還大了10歲。 中時社論》核電延役 朝野共同責任 中時社論》核電延役 朝野共同責任 22:002024/04/24 中時社論  隨著520賴清德政府即將上任,台灣電力的未來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甚至連國際媒體都紛紛對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提出質疑。日前彭博社指出,蔡政府失誤的綠能政策,造成「台灣民眾和企業得為未來更多的停電做好準備」。 時評》大法官是上帝嗎 時評》大法官是上帝嗎 19:522024/04/24 中時社論  針對37名死囚聲請大法官解釋死刑是否違憲,憲法法庭23日召開言詞辯論庭。法務部主張,反對廢死的民意遠遠超過支持者,死刑存廢應由行政或立法機關決定,不應透過違憲審查的方式處理;大法官詹森林則嗆法務部, 中時社論》監委清算侯友宜 賴清德別坐視 中時社論》監委清算侯友宜 賴清德別坐視 22:002024/04/23 中時社論  準總統賴清德剩不到1個月即將正式就任,監察委員高涌誠、林郁容卻莫名其妙地約詢新北市長侯友宜,調查1989年發生的世台會總幹事羅益世回台遭強制驅逐出境案。這樁發生在35年前的陳年舊案,竟在此時既詭異又 時評》重審中天以自清 時評》重審中天以自清 20:252024/04/23 中時社論  今年7月底NCC包括主委陳耀祥在內,將有4位委員任期屆滿,傳出新任主委提名人選內定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4所所長劉柏立,理由是具專業且較無強烈政黨色彩。顯然,準總統賴清德很清楚,NCC過去淪為政黨機器已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