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说】深度解读俄乌冲突根源:克里米亚属于谁?留给世界的三大警示

丁一凡:我曾和西方商业精英开玩笑,“千万别把俄罗斯推到中国怀里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前副所长 2024-02-25 09:01:30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阅读 80223 最后更新: 2024-02-25 09:01:31 【导读】 本文根据作者在2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2024年春季)全球治理论坛演讲整理而成,已经作者审定并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文/丁一凡】 俄乌冲突爆发后,出现了许多经济制裁与反制裁,其背后有着各种各样原因。如何从这些制裁与反制裁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为重要。 2023年俄罗斯经济发展得还不错。根据最近公布统计数据,2023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比例算,俄罗斯的GDP规模超过德国,达到了5.6万亿美元,成为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这与2022年冲突初起时的各种舆论预测结果完全相反。 冲突刚爆发时,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的确遭遇很大困难,出现了资本大量外逃、卢布大幅贬值等问题。所以那时西方媒体鼓噪说,俄罗斯的经济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毫无胜算。可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俄罗斯经济创造出了巨大的需求。 《俄罗斯的全面崩盘近在咫尺》,现在看来,俄罗斯崩溃论几近崩溃(图片来源:《电讯报》截图) 在过去,俄罗斯经济的问题是需求不够,然而俄乌冲突却“打出了巨大的需求”。2023年,俄罗斯经济延续了2022年的发展情况,越打需求越大,经济发展得很好,并未陷入西方媒体所预测的那种困境。 俄罗斯是如何逃过西方如此规模巨大而全面的经济制裁?事态究竟是如何发展演变的?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面对制裁,俄罗斯没有按西方希望的套路出牌,而是遵循了当年毛主席的方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不跟着你打。 西方刚开始发起金融制裁时,俄罗斯确实遇到了大量资本外逃的问题,汇率骤跌一半以上。此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汇率危机应对方式,拿外汇储备维持汇率,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就会随之被拖垮。当时俄罗斯央行确实数次提高了利率以阻止资本外逃,都收效甚微。先前无数次类似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用保卫汇率的办法来防止资本外逃,基本毫无胜算,全部被拖垮,俄罗斯如果这么做也将不可避免失败的结局。 点击查看大图 外国企业在俄状态(截至2024年2月2日) 图表来源:人大重阳报告《撤资浪潮之后:在俄外企情况、俄方应对及对我启示》 此后,俄罗斯不按规矩出牌,并没有去保卫它的汇率,而是要求所有不友好国家进口俄罗斯能源与资源时,都以卢布作为结算工具。由于这些国家没有卢布储备,必须到国际市场购买卢布,市场上卢布需求急剧上涨,促进了汇率回升。此番操作下,即使俄罗斯没有主动保卫它的汇率,卢布汇率也回归了正常。俄罗斯央行顺势就把利率也降了下来,投资与消费则未受太大影响。 这件事情提醒我们,遭遇类似金融制裁时,也可以尝试跳出别人设计的应对之策去对付别人的制裁。如果需要保护人民币汇率,西方国家对卖出美元买进人民币的传统方法自然是了如指掌。它们若在前面设计其他方案,我们就可能掉入陷阱,效果反而不如俄罗斯的办法那么有利、有效。 俄罗斯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实质并不是金融上的得失,所以纵使卢布的汇率短期大幅下降,它仍然可以靠印钞票维持甚至促进经济发展。西方资本开始大幅撤离俄罗斯市场,反倒给俄罗斯的本土企业以及像中国这样的外国企业创造了新的机会。俄罗斯想办法稳住了这些资本,同时收购这些企业,让本土企业去接管,迅速弥补了西方资本撤出后留下的空白,带动俄罗斯的实体经济迅速恢复。 俄罗斯看破了资本金融的撤离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想办法维持经济正常运转。到如今,很多经济学家仍然感到十分困扰,一说到西方制裁就认为天塌下来了,毫无办法应对。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对主权国家来说,货币就是印票子,维持经济正常发展才是实质性的问题关键,而俄罗斯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维持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做好战时经济准备,非常必要且关键。 近年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非常单一,我们去俄罗斯访问时就曾发现,俄罗斯对能源开发和出口的依赖性非常大。所以在冲突初期,俄罗斯的供给难以为继,用老话讲,俄罗斯打得十分拉垮,后勤补给、军需补给、炮弹供应统统都跟不上。 但是俄罗斯很快就重建了自己的产业链,其效果远超西方国家想象。俄罗斯现在一天可以打五六万发炮弹,而乌克兰只能打一万发炮弹,实现了军需产业链上的自给自足。西方国家发现,俄罗斯已经越来越厉害。除此之外,整个俄罗斯的生活秩序、经济发展、城市供给都完全没有问题。换言之,俄罗斯的产业链已经全面恢复,所以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可以正常继续。 由此可知,打造产业链是非常重要的议题。遇到西方金融制裁时,俄罗斯优先考虑的不是如何去应对金融资产的流失,而是如何保证供应链体系并正常运转。而这对中国同样非常重要。如果中国遭遇金融制裁,国家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保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性。保障供应链安全,就是在遇到金融制裁和资本撤离时留下回旋的余地,俄罗斯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扩大朋友圈,保证同非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安全与通畅。 很奇怪的是,在冲突初期,联合国大会有很多国家投票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这场特殊军事行动。但是在西方对俄罗斯发起全面经济制裁后,没有任何一个南方国家参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保证了俄罗斯的贸易仍可以顺利进行并维持继续经营。 在此期间,印度其实还大赚了一笔。最近美国和欧洲的媒体还批评印度在俄乌冲突上展现出两副面孔。在俄乌冲突期间,印度继续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原油。而且近年来,印度加大了炼油方面的投资,将从俄罗斯廉价进口的原油提炼成煤油、柴油、汽油,再转手卖给欧洲和美国,借此从中赚取巨额利益。 点击查看大图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到访的印度外长苏杰生(图片来源:IC photo) 除印度外,还有许多国家与俄罗斯保持正常贸易,起到了转口的作用。它们进口的许多产品都经过再加工转手又卖回俄罗斯,保证了俄罗斯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转。 所以说,保持与非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非常重要。这两年,在“脱钩断链”和“去风险”的过程中,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出口已开始大幅下滑,可与此同时,中国跟非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得非常迅速,自2019年以来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非之前的欧盟。疫情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量已经超过了与美欧日的贸易量,这很能说明问题。 第四,要保证国际贸易与跨境支付的通畅,减少对美元、欧元等西方货币的依赖。 国际贸易领域对美元、欧元的依赖太大了。因此,大家都意识到,在面临西方全面的经济战与经济制裁时,这种依赖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发展。由于受到了制裁,俄罗斯不能拿美元、欧元等西方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展开交易,所以在俄罗斯的国际贸易中,大量是排除使用美元和欧元结算的国际贸易。 实际上,俄罗斯的国际贸易从2022年到2023年都发展得还算不错。以中俄间的贸易为例,2023年,中俄贸易已超过2千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高速发展。这些非美元的交易支撑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也保证了俄罗斯的金融安全。 中俄在非美元、非欧元的跨境交易中取得的进步,意义非常深远。两年前俄乌冲突刚刚爆发的时候,美国就开始把中国和俄罗斯相提并论,言必“中国和俄罗斯”,将中国和俄罗斯紧密捆绑。有一次我在与西方商业精英谈话时,开玩笑地警告他们说,你们千万别把俄罗斯推到中国的怀里来,这个后果对你们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你想想,一个全球资源最多的国家——俄罗斯,和一个全世界拥有最大制造业的国家——中国,将这两个国家捆绑到一起,对你们来说不是灾难吗?” 目前,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力量,有这么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俄罗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加工,二者合作很有可能把全世界市场都拿下来。当时那些西方人非常骄傲地跟我们说:“你们拿什么结算?”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只要西方断了中俄之间贸易的结算货币,中俄之间是没办法合作的。我说,一个最大的工业制造业和一个最大的资源供给国,两国之间的合作还需要什么货币结算吗?打白条就完了,这个事情还不容易吗?其实,这就是中俄之间非欧元、非美元结算的历史意义。 去年在南非金砖国家召开的领导人会议上,本来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去美元化”的发展。后来因为金砖扩员的原因,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深入的讨论,但是金砖国家的智库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中俄用非美元来保持双边贸易增长的做法非常成功,未来也会成为金砖国家之间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的主要手段。 点击查看大图 金砖五国GDP购买力超G7(图片来源:《逆流》网站截图) 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金砖国家的GDP已经超过了7国集团。如此庞大的交易量,如果摆脱了美元与欧元交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会巨大。如果金砖国家之间可以形成这种非欧元、非美元的贸易合作和跨境交易的话,未来整个全球南方都可以参加这种交易活动。可见,在金融制裁的问题上,我们也要想到以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拔掉西方国家金融制裁的牙齿。 所以,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已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吸取许多经验教训,未来应对西方的金融制裁和经济制裁时,也可以更加从容一点。 被制裁两年俄罗斯没垮,“西方不再拥有决定性的经济力量” 杨蓉 yangrong@guancha.cn 2024-02-24 21:30:50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阅读 199219 (观察者网讯) 2月24日,俄乌冲突升级届满2年。拜登政府当地时间23日对俄罗斯祭出超过500项新制裁,声称将确保俄总统普京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不过,美国《华盛顿邮报》同日报道认为,鉴于俄罗斯过去两年间在美西方制裁战中表现出的“韧性”,美国新一轮对俄大规模制裁不太可能奏效。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西方采取多轮制裁试图从经济上击垮俄罗斯。报道称,美国官员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将使俄罗斯更加贫穷、技术更加落后、更加依赖国家推动经济发展。 但报道指出,美西方的金融和贸易限制并未导致俄经济崩溃。相反,两年后的今天,俄罗斯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超过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月将对俄罗斯2024年经济增速预测大幅提高到2.6%,美国仅为2.1%。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IMF对欧元区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值下调至0.9%,其中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下调至0.5%,法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1%。 “目前的局势并不在白宫或其欧洲盟友的预料之中。”报道认为,鉴于俄罗斯过去两年间“在全球贸易和金融战场上不断升级的冲突中表现出的韧性”,拜登政府23日为回应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之死而公布的大规模制裁,也不太可能对俄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美西方制裁的)冲击是严重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击逐渐消失了……这是第一次没有亚洲主要经济体参与的地缘政治危机,西方不再拥有决定性的经济力量。”制裁专家、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家尼古拉斯·穆尔德(Nicholas Mulder)说道。他也是《经济武器:制裁作为现代战争工具的崛起》一书的作者。 2024年1月31日,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视察了制造火炮系统的乌拉尔transmash工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家美媒提到,2022年春季对俄制裁实施后,欧盟对俄罗斯的出口急剧下降。但根据华盛顿行业组织国际金融研究所(II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Robin Brooks)分析的贸易数据,“几乎所有欧盟国家对中亚的出口都大幅增长”,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俄邻近小国的欧盟进口数据同时攀升。 在有最新数据可查的2023年前10个月,欧盟向俄罗斯出口了320亿美元的商品,低于冲突前2021年同期的82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欧盟出口到中亚国家的货物大幅增加,从大约180亿美元增加到近310亿美元。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欧洲货物继续通过中亚运往俄罗斯,它们将弥补制裁给俄罗斯经济造成的约四分之一的损失。 美国《纽约时报》22日分析说,俄罗斯固有的实力源于其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这为其在金融和政治上的韧性提供了动力。报道称,中国、印度和巴西正以折扣价大幅购买俄罗斯石油。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印度目前每天从俄罗斯购买190万桶石油,这一数字在2021年时几乎为零。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在冲突前便是俄油的重要客户之一,如今购买量更大,达到230万桶/天。此外,2023年,中俄提前超额完成两国元首提出的贸易目标,全年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中国连续14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是俄罗斯第一大机电产品进口来源国、第一大牛肉和海产品出口目的国。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俄财政部数据,2023年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收入将达到约9万亿卢布,大致与2021年水平相当。基辅经济学院负责外交政策的副院长、经济学家叶琳娜·里巴科娃(Elina Ribakova)说,这让普京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经济和军队,“这种情况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2023年12月13日,俄罗斯石油管道巨头Transneft的一个油箱的抽油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盛顿邮报》分析,俄罗斯令人惊讶的经济耐力的关键也在于大量的国防开支。据芬兰银行估计,俄罗斯今年的国防开支预计将占到政府预算的28%,这一数字是美国政府军费开支的两倍多。报道称,这些资金促进了俄军火厂生产,同时也为数百万俄罗斯人提供了薪水,这些人进一步通过消费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与别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也让其外交关系日益紧密,这些国家自然包括美国一些盟友。美媒注意到,普京去年10月访问了北京,去年12月底在莫斯科接待了印度外长;几周前,普京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受到了热情接待。总部位于伦敦的皇家联合军事研究所(RUSI)一份新报告称,俄罗斯在非洲影响力也持续扩大。 在联合国,美国领导的谴责俄罗斯的决议在盟友以外几乎没有得到支持,报道称,这表明它们不愿被迫在这场冲突中站在任何一边。“这些国家担心被视为大国竞争棋盘上的棋子,”欧洲政策分析中心主席阿丽娜·波利亚科娃(Alina Polyakova)说,“上届(美国)政府对我们与其中许多国家的关系造成了很大损害,我们一直没有被视为可靠合作伙伴。” 2024年2月23日,美国纽约,在纪念俄乌冲突两周年的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纽约时报》说,在一些俄罗斯问题专家看来,美、欧领袖的认知与现实落差不小。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专家尤金·鲁默(Eugene Rumer)与安德鲁·韦斯(Andrew S.Weiss)去年11月为《华尔街日报》撰文,指责西方对普京所处困境的认知是“异想天开”。 “俄罗斯绝没有受制于人,”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国务院官员的美国天主教大学冷战历史学家迈克尔·金马奇(Michael Kimmage)也表示,“它没有在经济上受到限制,也没有在外交上受到限制,而且还通过战争传达了自己的信息。” 在奥巴马政府时代任职美国国务院并在2014年后负责督导对俄制裁的爱德华·菲什曼(Edward Fishman)坦言:“当前对俄制裁效果不如人意……不幸的是,俄罗斯现已建起某种程度的替代供应链。” 菲什曼表示,拜登固然能再下重手打击俄罗斯能源出口、引进技术,但如此会损及与像印度、土耳其、阿联酋这些美方盟友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不是已成俄油大买家,就是与俄罗斯有科技生意。在他看来,最麻烦的是美国11月将大选,打击俄油出口会再拉高全球油价,“做任何可能扰乱全球石油市场的事都会让人紧张,尤其是在选举年”。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目前的地位得益于拜登政府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的支持。许多国家领导人认为,美国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平民区和基础设施的袭击是虚伪的,他们并不接受以色列在努力避免平民伤亡、俄罗斯故意针对无辜者的说法。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