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京最新接受卡尔森专访{中文版·视频} 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了美国记者的一次轰动性采访

【推】普京最新接受卡尔森专访{中文版·视频} 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了美国记者的一次轰动性采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ZyptqFv1U 普京被曝曾轮番通过非正式渠道提俄乌停火,遭美拒绝(图) 新闻来源: 凤凰卫视 于2024-02-13 俄乌战事即将踏入第三年,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普京曾透过非正式渠道向美国提出停火,冻结战争的建议。而美方回应称,不会在乌克兰不参与的情况下讨论停火,愿意讨论俄美两国关系,但不会讨论乌克兰停火问题。不过有匿名美方官员否认此说法,称两国未曾透过其他渠道进行非正式接触。 3名俄罗斯消息人士透露,普京曾于2023年底透过中间人轮番向美方发出讯号,表示他考虑在乌克兰停火,冻结战争,即俄方将维持对已获得的部分乌克兰领土的控制权。不过美方回应称,美方不会在乌克兰不参与的情况下讨论停火,同时美方也不想向乌克兰施压,因此俄美接触失败。 俄方消息人士表示,在普京做出表态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中情局局长伯恩斯等美国高级官员进行了会谈。沙利文当时曾表示,计划同普京的外交政策顾问(乌沙科夫)交谈,制定下一步行动。而当沙利文于今年1月同乌沙科夫通话时,却表示愿意讨论两国关系,但不会讨论乌克兰停火问题。 不过有匿名美方官员否认两国曾透过其他渠道进行非正式接触,强调华盛顿一贯不会背着乌克兰行事。但未就沙利文与乌沙科夫的通话作出说明。 俄方消息人士认为,美方似乎不相信普京抱有诚意,而普京本人似乎一早预料这个结局,克宫也认为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接触没有意义,因此切断联系。塔克・卡尔森:相信普京准备妥协结束俄乌战争 塔克・卡尔森:相信普京准备妥协以结束俄乌战争(图) 2024-02-13 06:55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大 中 小字 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接受卡尔森的采访。 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接受卡尔森的采访。(图片来源:GAVRIIL GRIGORO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2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东辰雨综合报导)美国政治新闻记者、作家及时事评论员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视频播出之后,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仅在社交媒体X上观看人次就约2亿。在迪拜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World Government Summit)期间,卡尔森称他相信普京准备做出妥协,以此结束俄乌战争。 卡尔森:相信普京准备妥协结束俄乌战争 《新闻周刊》(Newsweek)报导,2月12日,卡尔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Dubai)举行的世界政府峰会的讨论中表示,他相信俄罗斯总统普京准备做出妥协,以结束乌克兰战争。 当埃及记者埃马德·埃尔丁·阿迪布(Emad Eldin Adeeb)在迪拜世界政府峰会上提问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否愿意妥协以结束这场俄乌战争时,卡尔森回答说:“当然。除了单极时期(unipolar period)的美国之外,这个星球上任何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如此。他们的工作性质迫使他们会做出妥协。这就是外交。而他(普京)就是那些愿意妥协的领导人之一。” 然而,卡尔森认为,随着俄乌战争乌克兰前线战斗持续的时间越长,普京可能越来越不愿意进行妥协。这位美国政治新闻记者说:“(普京)他的立场显然正在日益强硬,因为俄罗斯遭到了西方的拒绝,普京希望摆脱在乌克兰的这场战争。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他就变得越来越不会对谈判持有更开放的态度。” 卡尔森表示,在与乌克兰进行潜在和平谈判期间,莫斯科当局不会愿意对一些问题做出让步,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克里米亚半岛。普京为首的莫斯科当局于2014年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经常承诺,收复该国所有领土是他在乌克兰战争中的目标之一。 卡尔森说:“我个人听到美国政府官员说:‘好吧,我们必须将克里米亚归还给乌克兰。’好吧,你不需要成为俄罗斯学者,除非发生核战,否则这不会发生。实际上,这太疯狂了。所以,即使说这样的话也表明你缺乏常识,你不明白根本不了解这个地区,而且你根本不了解存在的可能性。只要我们的领导人,不仅仅是美国领导人,还有北约领导人,我真正指的是德国领导人,若是不花时间去了解什么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我们将一事无成。” 卡尔森称,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还进行了单独的对话,这些不是访谈视频中的内容,但他也没有透露谈话的性质。 普京:俄罗斯将为国家利益战斗到底 路透社报导,在tuckercarlson.com播出的采访视频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月6日在莫斯科接受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访谈。在此次访谈视频中,普京使用俄语,他的讲话被配音翻译成英语。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首次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俄罗斯总统表示西方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不可能从战略上击败俄罗斯,并想了解下一步该做什么。他首先对俄罗斯与乌克兰、波兰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评论。 在访谈中,普京总统透露,在2022年4月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会谈中,乌克兰曾一度同意结束敌对行动。然而,一旦俄罗斯军队从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撤军,乌克兰就又放弃了自己的承诺。 对此,俄罗斯总统说:“现在让他们想想如何扭转(乌克兰国内外)局势,我们并不反对。如果(乌克兰)不是那么悲伤的话,那就很有趣了。乌克兰无休止的鼓吹动员,歇斯底里的情绪,以及其国内问题,迟早会导致(进行谈判)达成协议。” 普京称,美国自己也有紧迫的国内问题需要担忧。自俄罗斯2022年2月入侵以来,华盛顿已向基辅当局提供了超过1100亿美元的援助,并明确表示无意按照普京的前提条件进行谈判。 普京对卡尔森说:“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不是更好吗?达成协议。我们已经了解了当今局势的发展,并决定俄罗斯将为国家利益奋斗到底。”“我们已经为这次对话做好了准备。”他相信有可能达成协议,释放《华尔街日报》的美国记者埃文·格什科维奇(Evan Gershkovich)。埃文·格什科维奇已在俄罗斯被拘留近1年,正在等待间谍指控罪名的审判。 俄罗斯总统表示,俄罗斯和美国情报部门正在讨论格什科维奇的案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作为回报,莫斯科希望德国释放瓦季姆·克拉西科夫(Vadim Krasikov),后者因2019年在柏林谋杀一名车臣持不同政见者而被定罪,尽管普京没有提及克拉西科夫的名字。 普京说:“这些会谈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也许这也会取得成功,但我们必须达成协议。” 俄罗斯和美国过去曾公开达成囚犯交换协议,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12月。当时,莫斯科当局释放了在俄罗斯被判犯有毒品罪的美国篮球明星布兰妮·格里纳(Brittney Griner”,华盛顿也释放了俄罗斯军火贩运者维克托·布特(Viktor Bout)。 与此同时,普京也表示,俄罗斯无意将这场俄乌战争波及波兰、拉脱维亚等其他国家。 面对卡尔森问及是否可以想像派遣俄罗斯军队前往北约成员国(NATO)波兰的景象时,普京回应道:“只有一种情况,如果波兰攻击俄罗斯。为什么?因为我们对波兰、拉脱维亚或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兴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兴趣。” 在卡尔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访谈之际,美国国会立法者正在争论是否为乌克兰战争提供更多资金支援。卡尔森被认为与美国前总统川普关系密切,川普有望成为今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卡尔森表示,许多西方媒体对俄乌战争的报导都偏向基辅当局。 川普抱怨美国迄今向基辅提供的数十亿美元援助,并呼吁终止俄乌战争,拜登政府大力支持泽连斯基为首的乌克兰政府。 卡尔森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原因 2月6日,在社交媒体X上,卡尔森发布了一个题为《为什么我要采访弗拉基米尔·普京》(Why I'm interviewing Vladimir Putin)的视频,由此证实了他在莫斯科采访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普京也是在俄乌战争期间第一次接受西方记者的采访。 在视频中,卡尔森表示,采访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动机是:这是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工作,媒体的职责是报导事实真相。这是一场重塑世界秩序的俄乌战争,现在已经过去2年了,大多数美国人并不了解这场战争。“大多数美国人不知道普京为何入侵乌克兰,也不知道他现在的目标是什么。” 卡尔森强调,言论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他采访普京,不是因为支持普京,而是因为热爱美国。美国人从未听过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声音,美国人有权了解他们所卷入的俄乌战争的一切真相。 他说:“我们来这里不是因为我们爱弗拉基米尔·普京,我们来这里是因为我们热爱美国......我们并不鼓励你同意普京在这次访谈中说的话,但我们敦促你观看它。” 俄乌战争后首次年终记者会 普京提及和平前提条件(图) 2023-12-15 08:22桌面版 正體 打赏 8大 中 小字 2023年1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Gostiny Dvor展览馆举行年终新闻发布会。 1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Gostiny Dvor展览馆举行年终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 ALEXANDER KAZAKO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2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闻天清编译/综合报导)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首次年终新闻记者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目前战争局势对莫斯科比较有利,只有当俄罗斯军队实现战争目标之后,乌克兰才有可能迎来和平。 普京举行年终新闻记者会 综合路透社、美联社和英国《每日邮报》报导,1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行年终新闻记者会。这是自2022年2月克里姆林宫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以来,普京首次举行年终新闻记者会,也是允许西方媒体参加的正式新闻发布会。 关于俄乌战争 在这场年终新闻记者会上,受到乌克兰战场的胜利、西方对乌克兰援助减弱的鼓舞,普京表示,俄罗斯实现其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之前不会有和平,经过近两年的战斗,莫斯科仍然没有改变这些目标。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当我们实现目标时,就会有和平。让我们回到这些目标:它们没有改变。”克里姆林宫的战争目标是:乌克兰的“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和保持中立国家地位(不加入北约)。 普京说:“至于去军事化,如果(乌克兰人)他们不想谈判或达成协议,那么我们就被迫采取其它措施,包括军事措施。顺便说一句,我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会谈期间就这些条款达成了共识,但后来这些共识被(乌克兰)废除了。还有其它可能性:要么达成协议,要么通过武力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将努力的目标。” 对于战场局势,普京称:“在几乎所有前线上,我们的武装部队的战况都有所改善。我们的军队情况正在全面改善。”“胜利将属于我们。” 针对俄罗斯军队第二次征兵可能性的问题,普京回应道:“准备拿起武器保卫祖国的人并没有减少,加上志愿者,应该有大约50万人。到今天为止没有必要进行军事动员。”截至12月13日晚间,共有48.6万名士兵与俄罗斯军方签订了合约。 普京称,俄罗斯军队目前大约有61.7万名士兵,其中包括驻扎在俄罗斯控制乌克兰土地的大约24.4万名士兵。 对于目前俄乌战争的形势,普京强调了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成功,以及美国和西方盟友对基辅当局的援助日渐减少。 俄罗斯总统说:“今天的乌克兰几乎什么都不生产,他们试图在保护一些东西。但免费的援助可能会在某个时候结束,而且显然它正在结束的过程中。” 普京补充说:“敌人已经宣布了进行大规模反攻,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关于与西方的关系 有关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因为俄乌战争爆发后进一步恶化,普京表示,他不反对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但目前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他说:“关于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这不仅取决于我们,因为不是我们破坏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而是他们(西方)破坏了与我们的关系,他们总是试图逼迫我们退让,又忽视我们的利益。” “(西方国家联盟)肆无忌惮地向我们的边境扩张,试图将乌克兰带入北约,这一切导致了这一场悲剧。再加上顿巴斯地区8年来所发生的血腥事件,所有这些导致了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悲剧。他们迫使我们采取这些行动......” 普京认为,当美国及西方国家发生内部变化时,当他们开始尊重他人、其他国家的时候,当他们开始寻求妥协,而不是试图通过制裁方式和军事干预来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这就具备了恢复全面关系的基本条件。到目前为止,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俄罗斯为此已经做好了准备。 普京强调说:“至于‘基于规则的秩序’,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规则。它们每天都在根据政治局势和那些谈论(这样的秩序)的人的短期利益而变化。” 关于俄罗斯经济 在回应有关俄罗斯经济问题时,普京说:“最重要的指标是经济增长。预计年底国民生产总值(GDP)将增长3.5%,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意味着我们已经从去年的跌势中恢复过来,并且我们已经迈出了相对不错的一步。” 普京也承认,俄罗斯国内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到今年年底,预计通货膨胀率将达到7.5%,甚至可能更高一点,增至8%。俄罗斯央行和政府正在采取必要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普京认为,国家的实力展现在俄罗斯社会的团结,金融经济体系的坚韧持久,以及俄罗斯军队力量潜能的与日俱增等方面。 普京宣布参选明年俄罗斯总统大选 俄罗斯国营俄新社(RIA Novosti news agency)、塔斯社(TASS)报导,12月8日,在参加克里姆林宫举行俄罗斯军事人员授勋仪式后,普京告诉俄罗斯军官阿尔乔姆·佐加(Artyom Zhoga)中校和其他获得勋章的军人,他决定参加2024年俄罗斯总统大选。 普京说:“我不会隐瞒,在不同时期我有不同的想法,但现在是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俄罗斯国家电视画面显示,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宣称:“我将竞选2024年俄罗斯总统。” 佐加中校说:“俄罗斯军队前线的每个人都很担心,想知道普京是否会参选2024年俄罗斯总统。”如果有人邀请他的话,他已经准备好成为普京在总统竞选中的助选人员之一。 就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这一消息之前,俄罗斯上议院联邦委员会一致批准2024年3月17日为总统选举日期,从而拉开了俄罗斯总统大选竞选活动的序幕。俄罗斯联邦中央选举委员会(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宣称:“已经批准俄罗斯总统选举为期3天的投票日期,投票将于2024年3月15日至3月17日进行。” 据《莫斯科时报》(The Moscow Times)、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长瓦伦蒂娜·马特维延科表示:“普京关于其候选资格的声明是基于国家及其公民的利益。” 12月7日,被监禁的俄罗斯异议人士阿列克谢·纳瓦尼(Alexei Navalny)敦促俄罗斯人在选举中投票给普京以外的任何候选人。纳瓦尼说:“对普京来说,这次选举是一次对其行为是否认可的全民公投,关于是否批准俄乌战争的全民公投。让我们挫败他的计划。” 尽管普京严格保密其竞选连任计划直到最后一刻,但近几个月来,他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总统竞选活动,举办了越来越多的公开活动,并在俄罗斯境内与普通俄罗斯民众进行面对面交流。 约翰逊:塔克·卡尔森对普金的采访·完全是希特勒的剧本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4-02-12 20:15 已读 171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原文附后】BORIS JOHNSON: Putin's interview with his fawning stooge Tucker Carlson was straight out of Hitler's playbook. I pray Americans see through this unholy charade By BORIS JOHNSON, DAILY MAIL PUBLISHED: 17:09 GMT, 9 February 2024 | UPDATED: 14:17 GMT, 12 February 2024 鲍里斯·约翰逊:塔克·卡尔森对普金的采访完全是希特勒的剧本。 祈祷美国人看穿这种邪恶的把戏 《光传媒》2月 12, 2024 以琳 作者:鲍里斯·约翰逊 《每日邮报》2024 年 2 月 9 日 转自新世纪 鲍里斯·约翰逊 (Boris Johnson) 当塔克·卡尔森前往克里姆林宫时,他履行了历史上众所周知的职责。他将成为暴君的走狗、独裁者的录音机和新闻业的叛徒。 在他因获得”独家新闻”而阿谀奉承、狂笑、张口结舌的幸福感中,他背叛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听众。 他没有问尖锐的问题。他没有问普京为什么现在仍在使用现代战争中最残酷的手段残害和谋杀无辜的乌克兰平民。 他并没有因为酷刑、强奸、炸毁幼儿园而责怪他——所有这些都是完全不必要和无缘无故的。他甚至没有一次试图阻止普京的谎言。 相反,他对普京所谓的博学多才,傻乎乎地喘不过气来,愚蠢地接受了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半熟的维基百科和彻头彻尾的谎言的混合体——比如波兰对 1939 年的分裂和毁灭负有某种奇怪(且不祥)的暗示——就好像俄罗斯一样没有参加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 他没有质疑英国政府说服乌克兰人在 2022 年春天继续战斗而不是向普京的温柔怜悯投降的荒谬建议。 正如乌克兰政府的每一位成员都会证实的那样,从泽连斯基以下,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阻止那些勇敢的乌克兰人为 自己的国家而战——而且也没有什么能阻止。 在过去的两年里,普京彻底推翻了自己的论点。他的鲁莽和犯罪暴力已经证明他自己完全错了。 他透露,乌克兰不仅是一个国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的愚蠢误判助长了一种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强烈、更难以抑制的爱国情绪。 但塔克·卡尔森当然没有指出这一点。他允许这位俄罗斯领导人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阐述乌克兰历史上不存在的假设,然后滔滔不绝地谈论普京的”百科全书式知识”。 自从乔治·加洛韦前往巴格达赞扬萨达姆·侯赛因的不知疲倦以来,我们还从未见过对暴君如此卑鄙的表现。 在某种程度上,将卡尔森的糟糕表现归咎于他是不公平的。他不是来挑战的。他只是媒介、下水道、软管,通过它可以将未经处理的普京信息浆液喷洒到普京最想要的地方——美国肥沃的中心地带。 向美国人民传达的信息很简单。普京说,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欧洲的问题。别插手这场冲突,让我结束它——很快我们就能重归平静。这是美国人以前听过的信息。 1940年6月,希特勒入侵法国后不久,《WR赫斯特》的报纸就获得了对这位德国独裁者的采访,主要是因为赫斯特长期以来对希特勒表示同情。 被选中的记者是一位名叫冯·韦根的德裔美国人,他已经对元首进行了多次正面采访。 冯·韦根如期被带入一座被占领的法国城堡,在那里他找到了希特勒、冯·里宾特洛甫等人,并在他准备好的详细笔记的帮助下,希特勒向美国报纸记者提供了他不间断的历史智慧。 希特勒说,这是关于欧洲,而不是美国。美国人没有什么好怕纳粹德国的,也没有理由干涉。他说,他并不是特别想征服巴黎。他甚至不想在欧洲大陆发动战争。 他只是想维护德语民族古老的权利。这听起来很熟悉吗? 就像希特勒一样,普京现在喋喋不休地谈论他的母语使用者所遭受的所谓不公正待遇。听普京谈论顿巴斯的俄语国家或乌克兰西部的匈牙利语国家,你可以听到希特勒谈论苏台德地区或阿尔萨斯-洛林。 当然,普京以半小时的独白开始了采访,内容涉及智者雅罗斯拉夫和留里克以及九世纪的事件;因为他想给美国观众和选民留下这样的印象:这都是一些令人困惑的欧元问题,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问题中的六分之一,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那些年,真相就像普京本人一样赤裸裸。 这位俄罗斯领导人选择入侵一个主权独立的欧洲国家,除了他傲慢地想要摧毁这个国家并重建苏联之外,没有任何理由。和希特勒一样,他当然对自己的未来意图撒了谎。 毕竟,他对自己入侵乌克兰的意图公然撒谎。他告诉全世界,他亲自告诉我,他不会入侵乌克兰,就在下达坦克开进命令的几周前。 到底为什么现在应该相信他会尊重任何和平协议——即使乌克兰人试图达成一项和平协议?显然,他在波兰、波罗的海国家或前苏联广大周边地区的任何地方都不值得信任。 所以我祈祷美国人民能够识破昨晚的邪恶采访骗局。我知道有多少美国国会议员是塔克·卡尔森的粉丝,我说:想想查尔斯·林德伯格,想想那些只顾美国第一的人,想想有多少美国立法者最初反对参与与希特勒的战争。 当年他们错了,而塔克·卡尔森派今天对普京的看法也是严重错误的。我对所有目前阻止对乌克兰援助的共和党人说,看在上帝的份上,别忘了你的身份。 你们是罗纳德·里根的继承人,地球上最后最好的希望(last best hope)的领导人。你不能通过出卖乌克兰并允许普京使用暴力重建苏联帝国来让美国再次伟大。 (原文网址https://www.dailymail.co.uk/columnists/article-13066311/BORIS-JOHNSON-Putin-Tucker-Carlson-interview-stooge-Hitler-charade.html) 附: Exclusive: Tucker Carlson Interviews Vladimir Putin BORIS JOHNSON: Putin's interview with his fawning stooge Tucker Carlson was straight out of Hitler's playbook. I pray Americans see through this unholy charade By BORIS JOHNSON, DAILY MAIL PUBLISHED: 17:09 GMT, 9 February 2024 | UPDATED: 14:17 GMT, 12 February 2024 When Tucker Carlson went to the Kremlin he had a function well known to history. He was to be the stooge of the tyrant, the dictaphone to the dictator and a traitor to journalism. In his fawning, guffawing, slack-jawed happiness at having a ‘scoop’, he betrayed his viewers and listeners around the world. He didn’t ask tough questions. He didn’t ask Putin why even now he is using the most brutal means of modern warfare to maim and murder innocent Ukrainian civilians. He didn’t take him to task for the torture, the rapes, the blowing up of kindergartens — all of it wholly unnecessary and unprovoked. Not once did he even try to dam the flow of lies from Putin. Instead he gasped fanboyishly at Putin’s alleged erudition, boneheadedly accepting the Russian leader’s mixture of semi-masticated Wikipedia and outright falsehood — such as the bizarre (and ominous) suggestion that Poland was somehow responsible for her own partition and destruction in 1939 — as if Russia had had no part in the Molotov-Ribbentrop Pact*. He did not challenge the ludicrous suggestion that the UK government persuaded the Ukrainians to fight on, rather than surrender to Putin’s tender mercies, in the spring of 2022. History Corner *Molotov-Ribbentrop Pact: A secret 1939 agreement stipulating mutual non-aggression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The Schieswig-Holstein Question: A complex 19th Century diplomatic controversy between Denmark, Prussia, and Austria over the status of two duchies, Schleswig (Danish in the north and German in the south) and Holstein (German) As every member of the Ukrainian government will confirm, from Zelensky down, nothing and no one could have stopped those lion-hearted Ukrainians from fighting for their country — and nothing will. In the last two years Putin has conclusively demolished his own thesis. By his reckless and criminal violence he has proved himself completely wrong. He has revealed that Ukraine is not only a country, but a great one, and by his stupid miscalculation he has helped engender a patriotic feeling that is stronger and more unquenchable than any in the world. But of course Tucker Carlson didn’t make that point. He allowed the Russian leader to dilate for half an hour on the supposed historic non-existence of Ukraine then gushed about Putin’s ‘encyclopaedic knowledge’. Not since George Galloway went to Baghdad and hailed the indefatigability of Saddam Hussein have we seen such a display of bum-sucking servility to a tyrant. Ukrainian artillery fires towards the front line near Bakhmut during the war against Russia. Nothing could have stopped these lion-hearted Ukrainians from fighting for their country - and nothing will In a way it is unfair to blame Carlson for his abject performance. He was not there to challenge. He was just the medium, the sewer, the hose by which the untreated slurry of Putin’s message could be sprayed where Putin wants it most — over the fertile heartlands of America. The message to the American people was simple. This is not your problem, Putin was saying. It’s a European problem. Stay out of this conflict, let me finish it off — and soon we can all be at peace. It is a message that the Americans have heard before. In June 1940, shortly after Hitler invaded France, the newspapers of WR Hearst secured an interview with the German dictator, mainly because Hearst had long shown sympathies with Hitler. The chosen journalist was a German-American called Von Wiegand, who had already conducted several positive interviews with the Fuhrer. Von Wiegand was duly ushered into a captured French chateau, where he found Hitler, von Ribbentrop and others, and with the help of detailed notes that he had prepared Hitler gave the U.S. newspaper reporter his uninterrupted historical wisdom. This is about Europe, not America, said Hitler. The Americans have nothing to fear from Nazi Germany and no reason to interfere. He didn’t particularly want to conquer Paris, he said; he didn’t even want to be waging war on the European continent. He just wanted to vindicate the ancient rights of the German-speaking peoples. Does that sound familiar? READ MORE: Tucker Carlson's Vladimir Putin stunt was like interviewing Hitler without asking about the concentration camps. It confirmed the Russian President is mad, bad and dangerous... and his interlocutor is a fool, writes ANDREW NEIL Exactly like Hitler, Putin now drones on about the alleged injustices suffered by speakers of his native tongue. Listen to Putin talking about Russophones in the Donbas, or Hungarophones in western Ukraine, and you can hear Hitler talking about the Sudetenland or Alsace-Lorraine. Of course Putin kicked off the interview with his half-hour monologue about Yaroslav The Wise and Rurik and the events of the 9th century; because he wants to give American viewers and voters the impression that this is all some baffling euro-problem, some six-of-one-half-a-dozen-of-the-other Schleswig-Holstein** question that goes back hundreds of years, when the truth is as bald as Putin himself. The Russian leader chose to invade a sovereign and independent European country — with no justification other than his arrogant desire to crush that country and to rebuild the Soviet Union. Like Hitler, he is of course lying about his future intentions. After all, he lied bare-facedly about his intention to invade Ukraine. He told the world, he told me personally, that he wasn’t going to invade Ukraine, only weeks before giving the orders for the tanks to roll in. Why on earth should he be trusted now to respect any peace deal — even if the Ukrainians tried to do one? He obviously can’t be trusted over Poland, or the Baltic states, or anywhere in the vast periphery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So I pray that the people of the U.S. are able to see through last night’s unholy charade of an interview. I know how many U.S. congress men and women have been fans of Tucker Carlson, and I say: remember Charles Lindbergh, remember the America Firsters, remember how many American legislators at first opposed involvement in the war with Hitler. Well, they were wrong then, and the Tucker Carlsonites are grievously wrong about Putin today. To all those Republicans who are currently blocking aid to Ukraine, I say, for God’s sake remember who you are. You are the heirs of Ronald Reagan, the leaders of the last best hope of earth. You cannot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by selling out Ukraine and allowing Putin to use violence to rebuild the Soviet empire. Vladimir Putin told Boris Johnson personally that he wasn’t going to invade Ukraine, only weeks before giving the orders for the tanks to roll in On the contrary, by investing only a fraction of the U.S. defence budget, you can help those valiant Ukrainians to turn the tide, put Putin back in his box — and therefore help secure the Euro-Atlantic area for a generation, without actually risking a single U.S. soldier. You can show the world that trying to change borders by force will lead to disaster; because the greatest lie of all — and the one Putin hoped most to project by his interview — is that the Russian leader is bound to win. He is no more invincible than Adolf Hitler; in fact, he is bound to lose. He has already suffered colossal losses, but that is not the point. Whatever Ukrainian territory he temporarily occupies, he can never conquer their spirit. I hope and believe that if President Trump is elected again he will confound his critics, turn his party round and complete the work that he began when he became the first U.S. President to give arms to the Ukrainians. I say that because in the end all U.S. Presidents know that our collective security is indivisible. In the end the Americans can be relied upon to do the right thing, having exhausted — as the old saying has it — all the available alternatives. Tucker Carlson did us all a favour last night in the sense that he proffered the alternative — a Putin victory, the destruction of Ukraine and the descent of much of Europe, once again, into darkness and fear. It cannot and must not happen. Share or comment on this article: BORIS JOHNSON: Putin's interview with his fawning stooge Tucker Carlson was straight out of Hitler's playbook. I pray Americans see through this unholy charade 卡尔森采访普京,关于中美俄大三角关系! 后沙月光后沙月光官方账号昨天 08:37 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了美国知名媒体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的专访。 500 2月9日,卡尔森本人与塔斯社、俄通社都发布了采访视频,网上有多种文字的版本,影响力非常大。 作为一名经常发表反华言论的美国主持人,卡尔森在采访时,也没有忘记中国,想挑拨一下中俄关系。 但普京很警觉,回答得干脆利落。 卡尔森问普京:你是否担心金砖国家组织被中国经济完全主导? 普京笑着回答,“我们听过这类鬼故事,这次又来了,是通过委婉的方式,但仍然是同样的鬼故事。(各国)与中国的合作在加深,欧洲与中国的合作基础在扩大,比中俄合作水平更高更大。问问欧洲人,他们害怕吗?” 普京将话题拉回到美国身上:“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存在更少吗?是的,这是美国的政治决定,想要限制与中国的合作,那可是你们自己的损失啊,卡尔森先生,你们在限制自己与中国的合作,你们这是在伤害自己。” 关于中国话题,普京没有给有心人留下更多发挥的空间。 但在网络上,只要普京无论在何种场合提及了中国,有的人就要作文章。 来来去去无非是这些话术:美国要联俄抗中、俄罗斯仍想融入西方、特朗普上来中俄关系就麻烦了…… 他们不去看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只活在自己的臆想里。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配合美国在中国网络上挑拨中俄关系。 中俄是什么关系?叫“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在2019年6月5日确立的,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没有高度的政治互信、战略互信、安全互信,这种关系是不可能建立的。 两个国家没有互信,能不能合作? 当然可以,比如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合作,但这种合作只能局限于在某领域,而不可能是全方位的,并且很脆弱。 500 中俄互信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末期,中俄(苏)关系趋向缓和,双方不再在边境陈兵百万,紧张对峙。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迷茫和混乱中渡过了九十年代。 在美国眼中,俄罗斯是无能和虚弱的,只要给它一点微薄的援助,就可以对它颐指气使。 然而,认为自己已经“民主化”俄罗斯,不但得不到西方的尊重,甚至战略生存空间都出现了问题。 500 叶利钦与西方打交道时,就像是一个傻乎乎的摆设。 普京这次也提到了叶利钦,他说,“我向您保证,他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普京暗示叶利钦是在国际问题上装傻,但叶利钦只能忍着。 当俄罗斯在欧洲无力”威胁“美国时,美国就在亚洲折腾中国了。 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贝尔格莱德“炸馆事件”、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 500 哪一件事,中国人会忘记? 中俄很自然地靠向对方,当然,那时候中俄互信程度远不如现在。 1996年叶利钦访华,发表《中俄联合声明》(第三份),解决了中俄之间的一些长期争端,为中俄在国际事务上合作打下了基础。 2000年3月,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2001年7月,他就与中国签定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表达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决心。 日本人在80年代不也跟中国说过“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吗,但日本人说完就配合美国跟中国搞三搞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当时,国际社会并不了解普京,中国也一样。 但时间证明,莫斯科是守信用的,北京也是守信用的,双方都没有玩弄外交花招,不搞明一套,暗一套,真诚合作。 24年时光一晃而过,中俄关系始终健康向上,合作范围日益扩大。 那些想离间中俄关系的人,不妨先看看它们主子的诚信保质期,不要说24年 ,连24天都坚持不到。 美国没少想破坏中俄关系,911之后,小布什大谈美俄关系重要性,将俄罗斯拉入G7集团,G7变成G8。 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又抛出中美G2概念。 美国这样来回拉一个,打一个,有什么用?中俄互信在一步步加深。 而中美互信,俄美互信则一降再降。 问题不在于中俄,而是在美国身上,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向来没有诚信,也不存契约精神。 2012年6月,普京访华,中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这时国际背景是美国在中东制造了“阿拉伯之春”。 接着,中俄在国际问题上显示了威力,多次联手否决了美英提出的军事干涉叙利亚草案。 安理会五大善人出现了2对2的形势,法国倾向美英,但有时会振作一下。 美国又挑起了伊朗核问题,企图引爆中东最大的地缘政治“炸弹”。 500 中俄主动参与斡旋,并与英法德三国一起促使奥巴马政府在2015年签下了《伊朗核协议》,避免了中东地区最大的危机爆发。 2014年,乌克兰再度爆发颜色革命,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2015年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祭出制裁大棒,而中国并没有趁机要挟俄罗斯。 在南海建岛,维护中国海权等问题上,俄罗斯用实际行动力挺中国。 2015年5月俄海军帮中国人民海军带路,到地中海游一游--“海上联合-2015(1)”联合军事演习。 500 路线: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市、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地中海。没有走苏伊士运河或直布罗陀海峡。 这是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次远赴地中海进行军事科目演练。 8月,中俄联合舰队再赴日本海,当时日本人叫得很大声。 现在中俄联合舰队在津轻海峡进进出出,日本人还叫吗?不叫了,习惯了。 在经济贸易方面,中俄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大毛有能源,我们有强劲的制造业经济。2023年,中俄提前超额完成贸易目标,全年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俄罗斯有着仅次于美国的核武库。中俄保持战略合作,绝对是美国和它的狗狗们的恶梦。 美俄为何无法建立互信? 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美国先是愚弄了戈尔巴乔夫,再愚弄了叶利钦,直到遇上了普京。 美国对俄(苏)郑重承诺过北约决不会扩张到原华沙条约成员国,然而从1997年北约马德里峰会后,北约连续进行了三轮东扩。 美国不但将波兰,罗马尼亚纳入北约,甚至企图将乌克兰收入囊中。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俄罗斯经济崩溃, 国内80%交易是用“以货易货”的中世纪般交易方式进行。 卢布失去了可信度,全国只有三分之一公务员能拿到全额工资,消费品远比苏联时期匮乏,中产阶级存款蒸发一空。 美国和俄罗斯的犹太寡头们用虚无的“民主”换取了俄罗斯人民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原材料……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美国还有意将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去工业化”。 到了1999年底,“休克疗法”阵痛还在痛,但西方舆论界又换了一套说辞,克林顿反而指责是俄罗斯的腐败造成了这一悲剧。 普京打击车臣叛军,美国就拿起“人权”大棒,威胁俄罗斯,要俄罗斯尊重车臣人权,而车臣叛军的背后支持者就是美国和欧洲。 普京怎么可能信任一个处心积虑分裂俄罗斯的美国? 美国想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 无核武器、无机床制造业、无建筑机械、无大型农机产品、无电子工业、无工具制造、无国防工业、无通讯科技的一个廉价能源提供者,而且最好能再被肢解一次。 然后再扶持一个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傀儡上台,这样的俄罗斯必成为美国小跟班。 但普京不可能允许这种局面出现,俄罗斯必须是一个独立自主国家。 所以,普京就变得很可恨。 在刚刚结束的阿塞拜疆大选中,阿利耶夫以97.3%的得票率连任总统,他已经当了21年总统,还不算他老爸的总统任期。他老婆是副总统,儿子准备参选下届总统(议会为此调低了总统候选人年龄门槛) 美国有指责阿塞拜疆“不民主”吗?欧洲有要求其重新选举吗?照样热烈祝贺。因为美国需要在高加索地区拉住阿塞拜疆。 而美国却一天到晚琢磨着如何在莫斯科搞颜色革命,颠覆俄罗斯政权。 卡尔森主动采访普京,是在为共和党和特朗普的竞选助力,这一点,采访者与受访者都心知肚明。 美国最大病根在国内,它的制造业已经空心化,美国GDP结构中,有80%以上是非实体经济,包括金融、保险、法律等各种服务。 为了掩盖这一切,民主党全力折腾LGBT、黑命贵等虚头八脑的议题。 一旦失去美元霸权,美国会不会成为一个大型农业国? 特朗普想要美国重返实体经济,重返制造业强国行列,“让美国再次伟大”。 卡尔森只是想通过普京之口去告诉美国人:今天美国问题的真相到底在哪里? 500 但特朗普的王八拳救不了美国,因为对内提振美国制造业,对外破坏中俄关系,都不是靠一张嘴哔哔哔就能实现的。 500 然而,美国现在也只剩下这些嘴了,这是美国目前最大的优势之一。 黑中国的有一群职业写手,黑俄罗斯的也有一群职业写手,其实卡尔森也是一张嘴。 然而,蚍蜉撼树谈何易! 中俄关系健康发展,将告诉这个世界,多极世界是可以存在的,霸权主义终将被唾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