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本大使回憶錄(上)|威迫召見裝偷聽器拘外交官 垂秀夫揭北京不禮貌對待
2024.02.13
Share
前日本大使回憶錄(上)|威迫召見裝偷聽器拘外交官 垂秀夫揭北京不禮貌對待
垂秀夫唯一的「交流空間」,是2021年11月訪問黃檗山萬福寺。
微訊相片
00:00/05:06收聽節目 聲音下載
被喻為「中國最害怕的男人」的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於去年(2023年)12月卸任,回到日本不到一個月已密鑼緊鼓接受訪問,分析中國形勢。踏入2024年,垂秀夫應老牌雜誌《文藝春秋》邀請,一連兩期著寫數萬字的回憶錄,文章細數他在任4年間,受到中方多次不禮貌的待遇。包括「女戰狼」華春瑩向他訓斥日本軍國主義屠殺台灣人;中方亦違反《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拘日本外交大使;並在大使熟悉的日本料理店安裝偷聽器。垂秀夫在回憶錄毫不客氣批評,中國的「戰狼」外交做法正破壞中日關係。
《文藝春秋》一連兩期刊載垂秀夫的回憶錄。(李子俊攝)
《文藝春秋》一連兩期刊載垂秀夫的回憶錄。(李子俊攝)
與「女戰狼」交戰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日本一定成功舉辦東京奧運會」,2021年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的新年賀詞,以流利的國語向中國人宣讀自己的願望。
出身於日本外交部「China School」 (中國派)的垂秀夫,三次在中國擔任外交工作,2020年獲委任日本駐中國大使。被喻為「中國最害怕的男人」的他未能連任4年,於去年(2023年)卸任後,先後接受日本多間雜誌訪問,2月起在《文藝春秋》連載他在任時的回憶錄,詳細描述他與中國外交部要員多場的衝突事件,揭露中日雙方「火花四濺」。
在回憶錄中,垂秀夫先分享上任一年後舌戰「女戰狼」華春瑩的經歷。2021年12月1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應邀出席台灣智庫國策研究院的「影響力論壇」,在視像會議上談到台灣的安全問題,發出「台灣有事(日語「有事」是指軍事、經濟上的脅迫、侵略的緊急事件」)等同日本有事」的論述。此番言論一出,中國外交部立即召見垂秀夫,當時垂秀夫先著下屬「不要理會」,但中方立即以「你若不來,以後拒絕你們所有的會面」威脅他到場。
垂秀夫迫於無奈下走入中國外交部,聽罷華春瑩的長篇嚴詞,禮貌地先恭喜華春瑩晉升為外交部部長助理,惟華春瑩依然板起臉,並開始敍述中方的歷史觀。華春瑩向垂秀夫說因為日本「日本軍國主義」而屠殺大量台灣人,曾經駐台灣的垂秀夫即反駁:「沒有人比我了解『台灣問題』,日本曾統治台灣的歷史與軍國主義是無關的,這是『日清戰爭』簽下條約(馬關條約)下的結果。」
垂秀夫形容華春瑩表現得有點詞窮,只反駁:「亦有人說,日本軍國主義是由19世紀開始的,你這些『新說法』真的不能接受⋯⋯」
在回憶錄,垂秀夫形容華春瑩「立場行先」,對她印象很差。(TBS News截圖)
在回憶錄,垂秀夫形容華春瑩「立場行先」,對她印象很差。(TBS News截圖)
違反《公約》 大使被拘
「台灣有事」被召見後,幾個月後垂秀夫面臨更大的挑戰。據報道指,2022年2月21日,中國共產黨黨報《光明日報》評論部副主任董郁玉,在北京新僑飯店被捕,與董一同進午餐的一名日本外交官被帶走,一度被拘留。
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向記者說:「外交人員在中國從事了與身分不符的活動,中方有關部門對此依法依歸,對人員進行了調查與詢問。」
垂秀夫在回憶錄指,涉事的外交官已向國安展示了護照與工作證件,中方的拘捕行為已違反了有關保護大使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當時垂秀夫立即向中國外交部提出抗議,今次與他會面的是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吳向垂秀夫稱「日本外交官做了些不尋常的會面」,這句話惹怒了垂秀夫,垂秀夫大罵對方說法是「指鹿為馬」,又聯同13國家大使提出反對,最後被拘捕的日本外交官獲釋放。
日記者:中方將垂秀夫變作「絕緣體」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駐北京記者向本台透露,自垂秀夫上任以來,中方加強對日領事的監控,之前中共會派國安跟蹤大使,現在連民間的「中日交流活動」也禁止日本外交官參與,基本上日本外交官包括大使垂秀夫是被「隔絕」的狀態,目的是要日本外交官成為「絕緣體」。
垂秀夫在回憶錄進一步印證這些新聞界的消息。他說上任之後邀約多名相熟的中國知識份子食飯,他們均拒絕應約。垂秀夫只能拍攝桌前美食跟這些拒絕一同進餐的「好朋友」分享。另外垂秀夫亦知悉,他們相熟的日本料理店也被安裝了偷聽器,縱使與駐北京的日本記者食飯,也只能風花說月,避談政治。
每年3月天皇生日慶典也會邀請嘉賓入日本大使館交流,垂秀夫指近年發函邀請數十人,每個被邀請的客人也受到國安壓力,最後也沒有到場。垂秀夫工餘愛攝影,在中國愛拍攝山水美景,他亦自言是一名攝影師。垂秀夫在任期間,曾舉辦攝影展,一開始被外交部阻止,之後改以個人身分舉辦,換來十多名公安在門外把守。公安更把門封鎖,禁止市民進入,並取去相框內的「攝影作品」,垂秀夫認為此舉「是要令我感到不愉快」。
剛上任為中國大使垂秀夫於2020年仍然對中國客氣,表示對中國有感情。(ANN News截圖)
剛上任為中國大使垂秀夫於2020年仍然對中國客氣,表示對中國有感情。(ANN News截圖)
「六四」之後第4天 赴北京擔當外交工作
垂秀夫是日本外交部資深的「中國通」,他透露自己先後3次在中國擔任外交工作,第一次是1989年6月4日之後第4天上班,當時入住的宿舍仍留有槍彈孔的痕跡,至今仍然記憶猶新。他亦特別提到,一般駐中國日本大使一職均任職8年,他在職4年便要離開,他曾向日本政府稱「要我回來便回來」,他既沒有眷戀亦不感意外。
記者:李子俊 編輯:溫曉平 網編:江復
前日本大使回憶錄(下)|垂秀夫評習近平:曾謙厚的「獨裁者」
2024.02.14
Share
前日本大使回憶錄(下)|垂秀夫評習近平:曾謙厚的「獨裁者」
垂秀夫於去年12月卸任中國大使一職, 隨即上電視台拆解中日關係,有日媒編輯指垂秀夫太快曝光,難言這對中日關係是好是壞。
ANN News截圖
00:00/00:00收聽節目 聲音下載
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在《文藝春秋》一連兩期撰寫回憶錄,除了揭露日本外交官在北京受到不禮貌的待遇,也詳盡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十年對中國的改變。垂秀夫指,鄧小平的高度經濟發展路線已走到盡頭,習近平在經濟發展與強國獨裁的路線上,選擇走回毛澤東的獨裁路線,縱使他強推的國安政策與中國的經濟模式相違背,但仍一意孤行,令各國大使摸不著頭腦。有日媒國際版編輯分析指,垂秀夫卸任兩個月後便高調「爆料」,令剛上任的大使金杉憲治難做。
習近平任國家主席後「氣場改變」
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在《文藝春秋》撰寫回憶錄,記下對習近平的印象。回憶錄中,垂秀夫回想2009年當時還是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首次訪日見天皇的情景。當時由時任中國蒙古課長的垂秀夫,負責安排嘉賓到總理官邸參與晚宴。垂秀夫逐一接待70名嘉賓令時間超時,身為嘉賓之一的習近平苦等期間,臉上沒有展露絲毫不滿,因此在垂秀夫心中留下謙厚的印象。
事隔6年,垂秀夫於2015年陪同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訪中,重遇已成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當時垂秀夫感到「習近平的氣場已完全改變」,習近平身邊有多名侍衛保護,保安戒備明顯比上任主席胡錦濤高,很難近距離接觸他。
2015年親中派二階俊博率3000人訪中,仍未能修補中日關係。(ANN News截圖)
2015年親中派二階俊博率3000人訪中,仍未能修補中日關係。(ANN News截圖)
2015年自民黨二階俊博與習近平握手,日媒當時對中日關係有所期望。(ANN News截圖)
2015年自民黨二階俊博與習近平握手,日媒當時對中日關係有所期望。(ANN News截圖)
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習近平目無表情。(ANN News截圖)
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習近平目無表情。(ANN News截圖)
中共面臨「統治正統性」的挑戰
垂秀夫在回憶錄除了著墨他在任期間的所見所聞,亦用一半的篇幅分析習近平年代的政策改變。垂秀夫用3個觀點分析,其一是他指出習近平上任後,中共統治的「正統性」受到考驗。垂秀夫指出,鄧小平的經濟年代只是個幻影,習近平上任後,「對於沒有民主制度的中國,人民會思考『為何要給中國共產黨』去統治?」
垂秀夫續指,在80年代鄧小平改革開放之後,經歷30多年繁華,貪腐問題日益嚴重,目前失業率估計高達40%。在這方面垂秀夫理性地指出,習近平正處於一個分岔口,一是選擇鄧小平的經濟高速度增長路線,另一條路是走回毛澤東的「強國」路線,最後習近平的行動證明他選擇了後者,以高度集權令中共的正統性得以延續。
一人集權 黨、軍一致服從習近平
垂秀夫未任大使之前,已感受到習近平高度集權的速度,令黨、軍一致服從他。垂秀夫在回憶錄透露他上任前後所看到的「變遷」:「上任之前數年,已知道『政治局常委』年末須向總書記(習近平)交出報告,政治局常委坐過的專用列車或特別飛機,必須得到『總書記事務所』嚴格監查,換言之,政治常委只是習近平的『下屬』。」
垂秀夫特別指出,有時事評論員稱由習近平一手擢升的「親信」外交部長秦剛,與國防部長李尚福也急急下台,證明習近平政權不穩,但他反指出這些「落馬」事件,證明習近平比之前緊握大權。
「國家戰略目標」改變 置國安於首位
2015年起至今,已有17名日人在中國被控「間諜罪」或其他國安罪名。去年中國就一宗日本間諜案審判,一名製藥公司職員被判囚12年,垂秀夫多番交涉。垂秀夫指出,習近平上任之後,「國家戰略目標」完全改變,他置國安於首位,甚至比經濟更重要,因此習近平將原先的11項國家安全增至14項。
可是,在垂秀夫眼中,習近平重視國家安全的政策,與今日中國的經濟模式相違背。在回憶錄中,垂秀夫便透露:「跟歐、美大使閒聊間,都認為習近平是犧牲經濟達成國家安全的目的,所以他修訂《反間諜法》、加強入境管治。但這些也是與經濟發展矛盾的事,歐、美大使對此也是大惑不解。」
垂秀夫稱,習近平目前已年過70歲,他一旦離世會否令中國政局不隱是未知之數,但作為鄰國,要為「後習近平」年代做好「政策改變」的準備,例如引進如富豪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來日本,更重要是多吸引中國人來日本旅遊,令中國人對日本有好感。
日編輯:爆料難免令新任大使難做
日媒資深國際版編輯佐藤(化名)讀畢垂秀夫在《文藝春秋》著寫的回憶錄全文,他分析指,回憶錄的內容比想像中仔細。佐藤指出,大使每月均會跟駐北京日本記者茶敍,而茶敍閒談的內容是不能報道,依他所知,垂秀夫在任時對記者說話比較謹慎,例如他以個身分在北京舉辦攝影展受辱一事,當時沒有告訴日本記者,他是閱讀《文藝春秋》的文章才知悉事件。
佐藤說:「我覺得垂秀夫說得太多了,目前中日關係不太好,但中日關係亦是很重要的。雖然,我相信他的出發點是為中日關係好的。」
佐藤指出,在日本政治圈,大使卸任後言論只要不觸及國家秘密,一般也可以評論時政,但卸任兩個月便寫回憶錄「實在有點快」,今次「爆料」難免令剛上任的外交部前輩金杉憲治更難處理中日關係。
記者:李子俊 編輯:溫曉平 網編:江復
习近平的反腐斗争为何永无休止
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
BBC驻中国记者
2024年2月12日
习近平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习近平最新一波反腐行动伸向金融高层和火箭军,外界开始质疑反腐行动何时结束。
简单答案是:不会。
反腐行动已成为中国领导人管治体系的核心支柱。
习近平利用反腐运动来整肃异己,他的反腐行动更像是失控的斯大林式的清洗运动。
但也有人不这么看。
佐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中国研究学者魏德曼(Andrew Wedeman)说:“习近平可能对高层腐败有偏执,但他的恐惧并非妄想。”
“他担心的腐败肯定是真实存在的。当然,习近平利用镇压行动来获取政治优势也可能是事实”。
李尚福与秦刚双双遭罢免,对习近平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的反腐运动:范围有多广?目标是什么?
中国高考作文首现“习近平语录” 要求考生按命题“体现思考”
在毛主席时代,只要培养爱党情绪就可以减少贪腐。
随后在邓小平和江泽民时代,一种理念深入人心,即如果让人们生活变好,他们就不会有太多动机去腐败。
到了胡锦涛时期,大多数中国人生活变好很多了,但也有一些人想要更多,并准备不择手段地获得更多,这再次助长了大规模的欺诈行为。
现在,人们感觉习主席又回到了毛泽东的行事方式,大力强调对党忠诚。
这些反腐行动都是从党内发起的,调查围绕涉嫌违反党纪的行为展开。实际上党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展调查。
“人就那样消失了”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中国社会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大多数人都是共产党员——无论是在金融机构、体育组织、政府部门还是大学。
一旦成为党员,就有可能触犯党纪,而党纪指控有时非常模糊,可以是涉及个人道德问题和败坏党的声誉。
在中国社会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大多数人都是共产党员。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在中国社会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大多数人都是共产党员。
在调查过程中,令人生畏的中纪委会让人消失。
理论上,受查人士被带到秘密地点接受审问之前,他们的家人应该会收到通知,但谁也不能保证这会发生。
有一天你不再公开露面,下一天你就会被认为受到了无限期的调查,没有法律代表或外部问责。
反腐行动本应是为了扫除阻碍经济的障碍,使经济运行更加顺畅,但打击行动很可能会产生反效果。
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慧玲(Lynette Ong)对BBC说:“这削弱了对创新、创业和冒险精神的激励,而自1979年以来,创新、创业和冒险精神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今天的中国,你经常听到“躺平”这个说法。有时,它指的是那些20多岁就退出“内卷竞争”的人,他们住在父母家里,玩电子游戏消磨时间,对生活没有大的抱负,因为他们看不到前景。
但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国有企业或私营部门的官员,他们工作只是为了保住饭碗,仅此而已。在他们看来,推动创新或过于雄心勃勃地去追求脱颖而出,实在风险太大。
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刊《学习时报》编审的邓聿文说:“习近平希望官员廉洁勤政。”
“但在习近平重点关注腐败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躺平’。当然,习先生不允许这样,他要求他们努力工作,免得他们的腐败行为被曝光。但打击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官员们已经习以为常。如果你追着我干活,我就会多花点力气。如果你不再用鞭子抽我,我就会放松一段时间,‘躺平’”。
巨额资金,巨额贿赂
不过,几个月来在金融领域发生的高调落马事件则是另一回事,其矛头直指那些被指控因错误原因而过于活跃的高管。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而受到牵连的人包括大型银行的前董事长和曾经的监管者。过去一年已有100多名金融部门官员受到处罚。
“几十年来,太多官员卷入了金融腐败。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清理干净,”邓聿文说。“银行业是去年的主要目标。今年也是,明年也是。”
韦德曼教授认为,“我们应预料到银行业会出现大量腐败现象,毕竟银行是巨额资金的所在地”。
如果说中国的钱在银行业,那么最终权力是在军队手中。
人民解放军不是国家的军队,而是党的军队,党对军队拥有绝对控制权。
因此,火箭军将领及国防部长李尚福下马,就显示出中国的反腐斗争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据报道,不道德的采购过程将有缺陷的装备一路推入核武库。
中国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中国前国防部长李尚福。
加拿大智库瑟希斯集团(Cercius)首席执行长亚历克斯·帕耶特(Alex Payette)说:“我们谈论的不仅是挪用资金或收取回扣的问题,而是购买劣质军事装备并可能在解放军使用的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则说,火箭军中的腐败会给习近平带来沉重打击。
他对BBC说:“他对火箭军寄予厚望。如果我拥有非常强大的火箭军,那么将来与台湾开战,绝对会发挥重要作用。”
他是否认为重组人民解放军这一关键组成部分,实际上可以推迟任何武力夺取台湾的行动?
“当然,当然!”
然而,观察中国反腐斗争的分析人士发现,习近平的做法存在一个明显缺陷,那就是完全缺乏系统性变革。
中国问题专家帕耶特说:“尽管共产党努力发展其监管机构和纪律检查规则等,却未能遏制腐败。只要共产党仍然是获取国家资源的唯一机构,它就无法遏制系统性腐败。”
其他国家引入了真正独立的反腐败机构,提高透明度,改善法治,并让独立媒体报道腐败现象。中国没有做这些事情。
相反,共产党是在自我监督。剩下的就是永无休止地寻找“害群之马”,却没有从一开始就阻止它们出现。
除此之外,中国研究学者魏德曼教授认为社会观念也需要彻底改变: “减少和控制腐败不仅需要法律、法规和监督方面的变革,还需要官场文化和新一代的社会化发生了更深层次的变化,对他们来说,腐败和徇私舞弊不再是标准的、可接受的做法。”
习近平大刀阔斧的反腐行动,也有可能让一些官员不敢表达意见,尤其是那些与他关系密切、本应向他提出坦率建议的官员。
对许多人来说,在经历了三年新冠疫情后,这一点变得更明显。当时世界各地已经重新开放,中国却依然封闭,即使经济低迷也受到严格限制。
中国在世界各地重新开放后仍坚持清零政策。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中国在世界各地重新开放后仍坚持清零政策。
政治学教授王慧玲说:“毫无疑问,他(习近平)身边有很多聪明人,但他坚持‘清零’,直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为止。这让我觉得,他并没有听进去那些懂经济的人的话。”
其他中国观察家担心,习近平身边都是“唯唯诺诺的人”。
“在这一点上,习近平并非是在寻求坦诚的建议。他要的是忠诚,”中国问题专家帕耶特说。
“习近平似乎陷入了被只想升官的干部不断赞美的境地。纵观中共早期历史,他应该知道,党的干部为了避免被清洗以及升上党和国家机构的上层,都会阿谀奉承。”
某种程度上,人们认为所有官员都是腐败分子(不管是高层的 “老虎”还是基层的“苍蝇”),而那些被挑出来的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对习近平的威胁。
在这场反腐行动中,估计有50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其中一些人受到警告或罚款,另一些人则被判处重刑甚至死刑。
但许多人认为,这不仅没有让民众相信国家有更好的治理,反而损害了党的声誉。
正如魏德曼教授所说:“我猜想,十多年的打贪和似乎无休止的‘笼中虎’游行,很可能加深了公众的犬儒情绪。”
“很简单,如果你花了十年时间与老虎展开一场‘生死之战’,而在打老虎十年之后,你抓到的老虎数量与你开始打老虎时的数量一样多,这强烈表明你并没有把老虎打到灭绝的地步,甚至可能没有显着减少老虎的数量。”
相关主题内容
Li Shangfu in June
李尚福与秦刚双双遭罢免,对习近平意味着什么?
2023年10月26日
微博标志
中国股市暴跌后,美国驻华使馆微博成网友“哭墙”
2024年2月5日
一名中国女子手持新年装饰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速度不均 2024需消除“信心赤字”
2024年1月22日
美国总统拜登(右)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晤后一起散步。
美中峰会取得多方面进展,但争议为未来双边关系蒙阴影
2023年11月16日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