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交棒篇 ── 2024 賴清德 蕭美琴|總統競選 CF

對联合国就「以巴战争」达成新决议可能的思索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12-10 10:48 已读 2710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對联合国就「以巴战争」达成新决议可能的思索 ----关于“以巴战争”与联合国体制功能拓展的和平建构主义主张 黄永森 引论 简评以巴战争:从希法医院事件 解析双方停火舆和平的条件(要点) 1. 以巴战争的性质 决定了战争走向 {谴责乃至有效遏制哈马斯恐怖主义是首要的和战略性攸关全局的议题;同时,联合国舆欧美政要明确呼吁:以色列节制 要遵循 国际战争舆人道法}----美国务卿布林肯呼吁:世界为此要形成一个声音。 2. “反恐战”舆遵循 “战争舆人道法”的“两难”舆以色列的战略抉择和战术选择 3. “希法医院事件”的两个面向:攻占的理由舆此地是否是哈马斯的重要据点(“人肉盾牌”【民用设施舆恐怖主义的军事据点(掩护)】舆恐怖主义罪的新课题) 4. 以色列的战略目标(消灭哈马斯)舆战术目的(解救人质):决定以巴战争的走向 小结:以巴战争的启示舆以巴和平的可能性{贯彻落实联合国“两国方案”舆如何扩展联合国和平建构功能?如:《联合国宪章》第二章 托管(制度功能)的有效实施等}。{2023-11-21} https://club.6parkbbs.com/other/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435184 美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以色列停火决议之后的辨析 在【简评以巴战争】短文中,预期以色列定义“以巴战争”为反恐战;并揣摩“以色列的战略目标(消灭哈马斯)舆战术目的(解救人质):决定以巴战争的走向!”。从而决定以色列进攻加沙,意在解救人质与铲除哈马斯“恐怖主义”势力。以方宣称:不彻底摧毁哈马斯,以巴之间就不可能有持久和平!10·7恐怖事件(美以等国都称更甚9·11恐怖事件)就有可能再次发生。不管以巴冲突的历史悠久/情势复杂;或哈马斯恐袭是否有大国背后支持,和是否如报道的:与俄乌战争情势有关?甚或与中共侵台图谋势态有某种关联。即哈马斯称:中共会一如以色列轰炸加沙一样,攻击台湾?{常识論,大概率“难以想象”}!而哈马斯此次恐袭的目的:就在于“要改变现状”!等等。 就以色列的战略战术論,拯救人质是必然而基本的战术目标,但似乎并非其战略和最终目标!从目前势态发展看,已经是确定无疑的。 那么,要求以色列停止攻击,实现持久和平的条件是什么?这应该是联合国与提议停火的阿拉伯国家必须首先思考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否则,要求停火,可能就是一厢情愿!至于,以巴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以方的强烈轰炸造成加沙民众的死伤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世界各国已经表达了强烈的谴责与呼吁。从而,在联合国等的斡旋下,已经实现了短暂的停火与{部分人质与囚徒的交换}。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也在此期间运进加沙,部分的缓解了人道主义危机。 对此过程,有两点值得关注与思考:一是,以色列在短暂停火(4天)结束后,和哈马斯再延续停火的条件是:以方提出哈马斯每继续释放十名人质(并交换囚徒/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就继续停火一日。直到所有人质被释放!故此情形下,停火又延续了几日。但随即以色列声称:哈马斯违反了停火协议,遂发动了向加沙南部的第二阶段进攻。 所以,倘若哈马斯准备释放所有人质,那么,在国际施压和有效介入下(必须有比较完整的动议与方案!),以巴战争或许有可能实现停火和进行全面谈判!但这并没有成为现实。因而,失去了一次机会或可能性。 其二,从哈马斯释放的部分人质的情形来看,哈马斯10·7恐袭中,极端残忍的枪杀事件,也可能只是部分/少数极端恐怖分子所为。因而,哈马斯宣称的:意在打破“巴以冲突的现状”,以及以此获得交换被囚巴勒斯坦人,也是部分可以相信的。如果,哈马斯确实“善待”了大部分被掳的人质,保证了其生存与安全,那么,以巴战争就有可能朝向避免最坏的结果发展! 但目前仍然不能获得证实。这也是国际思考以巴战争走向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当然,联合国之前的人道救援决议,与搓成短暂停火等,都是在实践国际战争与人道法,为了拯救被战争无情剥夺生命和生存权利的加沙无辜的平民和妇孺儿童。这是值得赞赏和支持的! 但是,这些都是在承认以色列被严重恐袭之后,具有战争权利和反击乃至根除恐怖主义哈马斯的正当合法理由的基础/前提之上,实践国际人道法的必要之举! 但是,这次联合国启动的安理会决议草案表决,正如古特雷斯所表示的,加沙冲突“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提到敌对行动蔓延到“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属实”。但美国的一票否决,行使了其常任理事国的权力;而其阐述的理由:一是,决议不平衡,缺少了对哈马斯的谴责与实现有效控制的内容等;甚至连哈马斯必须无条件迅速释放所有被掳人质都没有。其二,只是迫于情势的一种没有有效平衡以巴双方诉求;和实现停火的可以被接受被推崇的片面性提案。所以,被否决是在意料之中的。 如何实现以巴战争的有效停火? 那么,如何实现以巴战争的有效停火?并有可能朝向以巴谈判,正确解决长期以来以巴冲突的方向推进呢? 对此,必须思考基本与符合事实的条件/或前提是什么?同时,寻求符合联合国宪章和战争·冲突法的,能够平衡双方诉求,尤其是确实能够控制和有效消解恐怖主义哈马斯,防止恐袭悲剧再次发生的必要保障!所以,历史的以巴冲突问题,应该先行搁置,而致力于当下战争情势的现实危机的有效·平衡·急迫性难题的“求解之道”!换言之,10·7恐袭的发动方和责任者哈马斯武装,必须无条件尽快释放所有人质,以为全面停火创造必要条件!同时,呼吁国际世界依据国际法与启动联合国宪章:维和与托管机制等,发挥有效维持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功能,作出非常之举和确实可行的有效行动! 对此,似应该首先要强调:强烈谴责打破或挫败以巴战争之哈马斯恐袭的背后黑手,以及与此关联的“籍此非法改变现状”的任何发动战争的图谋!从而,形成真正的国际社会的“新共识”:继续有效遏制·防范乃至摧毁国际恐怖主义哈马斯;同时,提出有效可行的以巴持久和平方案及其有效实施的步骤! 针对当下情势,在强调联合国作此全面完整有实践执行力方案的改革方面,特别提出:以巴战争与俄乌战争的关联性议题!以及与任何其他地区·冲突热点如台海危机的相关性问题。 整合思考并寻求联合国体系与功能扩展性建构的可能性,以及有效拓展的路径和方式方法: 具体而言,对联合国三大常任理事国美俄中的地位作用,应该有相应于其至高权力的对称性建构:与其对重大国际危机事件的否决权力,必须有相对称的“责任与义务”的新的制度体系性设定!既建构一种“复式权力与责任”的构设:规定常任理事国不能只片面的行使“一票否决权”! 对于重大·国际危机·战争冲突等问题,必须在行使“一票否决权”的同时,重新提出否决理由和修改提案或提出决议案的新的版本或建议。再次提交安理会讨论与表决。如果再次出现另外的“一票否决权”,应以此类推,由新的否决者修改并形成新的提案或决议草案,提交安理会讨论表决!当然,这只是建构一种联合国决议的“权责对称”的体制机制。从而,形成一种制度性重大决策达成的可能与必然要求。具体建构与实践,还需要更加精细·准确·和有效实施的条款规则。从而,避免联合国在重大危机时刻议而不决或几无可能达成有效决议的历史现实状况。 相对于联合国体系与广泛的国际法制度规则而言,其实,当下的国际社会,应该视联合国为一准“世界政府”的实质存在!同样,在国际法体系之下,主权国家的权力,无论名义上还是实践中,都是被某种程度上的“国际法和规则”和当代国际伦理的限制与约束着的。不同的是,实际上是受到“大国政治”或超级大国所左右和掌控的!如战后国际体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五常)的“集体决”或“一票否决”制的限制。这当然是由于国际社会的复杂性与世界事务的难度等所决定的。有其国际政治的现实合理性合法性。但这在冷战时期阵营与体系性对抗的状态下,可能是一种稳定的要素与世界安全和平的保障(平衡吧)。 但经历了将近八十年的变迁和后冷战全球化时代的洗礼。在当下重新爆发的种种世界危机和战争冲突等挑战的危险国际情势下,是到了调整·改革·完善·健全联合国权力体系机制的时刻。其中突出的课题是,如何从法的规制和建构更加有效的制度和保障安全与持久和平的“权责相称”的架构与规则?可能是有效思考相关危机课题的理路和变革之道所在。 就当下而言,俄乌战争与以巴战争的难题解决,应该说是重中之重的课题!以此也提供了以上构想或联合国功能改革建议的一种可尝试的实验性体制建构的可能性! 俄乌战争方面, 联合国形成的两次决议已经非常明确。 但并非具体和可行的方案。 所以, 责成俄罗斯·普京提交一份可行的旨在遵循联合国决议的俄罗斯方的实现俄乌持久和平的方案{草案}给联合国与安理会讨论·修改·表决,可能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性的举措! 也可以包括责成乌克兰方同时提出乌克兰方案,共同让联合国研究讨论·修订。在时机条件成熟时进行表决! 或者两者交叉论辩,折中调和,形成实践中可行的方案, 供联合国议决并执行! 当联合国是次以巴停火决议提案赋之表决时, 我们看到俄方的赞成陈述,不禁会问: 俄罗斯如何将俄乌战争与以巴战争作确实的比较,并提出俄乌战争的解决方案呢?是否愿意将侵占乌克兰的领土,提交联合国【托管】和维持持久和平? 由此, 对以巴战争和平解决和联合国“两国方案”决议的实施,正如本文以上强调的:将当下情势与历史的以巴冲突做一个必要的区分;从现实当下难题着手,立足于长期持久和平的解决!可能是务实有效的化解以巴冲突的可资思考探索的正确之道。 为此,可以先行反思审视英国【托管巴勒斯坦领土】时期的经验教训。然后思考联合国{托管制度}的长期·甚至持久的权力责任与体系性保障的功能与可行性。为以巴两国的持久和平,发挥联合国最大可能的功能作用!甚至,可以采取大国责任承担的联合国“征召或委托制度”,让有实力皆能够为以巴双方共同接受的“大国”,来协助以巴共建战后和平体系架构关系。当然,诸大国采取开放式“共同管理”与参与也无不可!总之,以真实有利于以巴和平建构目标为准绳!以此,推动联合国国际安全与和平保障·维护体系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与拓展。 由此,既可能会牵动联合国作用与制度体系国际功能的一系列扩展与加强;又会引致诸如:是否和怎样开征“世界税”?(以解决联合国资金来源和项目课题等);再如如何建立“世界公民”身份?等一系列超越性重大课题的国际建构问题的探索!显然,如何赋予和有效拓展联合国体系功能?如何建立健全联合国“权责对称/一致”的安全理事会(及常任理事国)的大国功能作用体制?在在都是应对当前世界危机挑战的不能回避的重大议题。 本文主旨即在于思考完善二战后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功能机制,强化联合国真正行使【准世界政府】的功能作用:从而超越传统主权国家理论和国际纷争冲突无解的世界历史宿命!迈向世界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建构! 这些无疑也是对中国面临的诸难题深具启示的!就中国的历史现实面临的挑战与危机难题而论:仅就中日“钓鱼岛争议”;南海主权争议;以及台海危机问题論且如此。 倘若中日两国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荒岛归属争议而发生战争,那不是“滑天下稽”的愚蠢之举?如果联合国能够统一对诸如此类的国家间争议问题,进行科学权威的裁判决断的程序标准与制度范式。那么,整个国际社会将会变的更加和谐安全和繁荣发展的世界? 南海争议也如是,倘若联合国不能够对此作出权威和实质有效的裁判,那么,南海之争/大海战似乎就不可能避免!而某种程度与特定意义上类同于俄乌战争或以巴战争的危险之地“台海冲突”似乎也绝难排除战争,甚至引发世界大战的可能!在此仅作提示之议论。 综括而论,在在都呼唤国际政治领域,需要世界权威治理和联合国体制功能的强化与引领,让人类理性的力量超脱传统政治和主权国家利益纷争的历史危害,以共同应对整个世界所面临的深层危机与严峻挑战!这就是中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以巴战争+台海危机等等,给予我们的重大启示。祂启示人类超越传统与自我,摒弃政治执念,探寻体制性共同应对世界所面临的国际-国家间的冲突危机之道。 贴主:Haisen2023于2023_12_10 10:56:48编辑 APEC 旧金山峰会后的几点思考 - Haisen2023 (6826 bytes) 11/21/23 (3590 reads) 『原』 APEC 旧金山峰会“拜习会”透析 - Haisen2023 (141 bytes) 11/23/23 (1128 reads) 【最新】白宫确认拜习还会再次会面,为拜登明年访华埋下伏笔! - Haisen2023 (224 bytes) 11/22/23 (1163 reads) 主题:解析中美大国战略竞争、兼对“台海问题”的只言片语 - Haisen2023 (294 bytes) 11/21/23 (1203 reads) 从根本上思考“统合台海”、赢得台湾民心、说服世界的制度变革代价 - Haisen2023 (210 bytes) 11/21/23 (1205 reads) “体制变革”的“成本舆代价”!是个真命题 - Haisen2023 (60 bytes) 11/21/23 (1204 reads) 主题:解析中美大国战略竞争、兼对“台海问题”的只言片语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11-21 20:56 已读 1204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回答: APEC 旧金山峰会后的几点思考 由 Haisen2023 于 2023-11-21 16:59 主题:解析中美大国战略竞争、兼对“台海问题”的只言片语;呼吁中共当局,彻底丢掉“武统的幻想”!从根本上思考“统合台海”、赢得台湾民心、说服世界,中共国要为此先行付出的“体制变革”的“成本舆代价”! APEC 旧金山峰会后的几点思考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11-21 16:59 已读 3594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APEC 旧金山峰会后的几点思考(提要) 主题:解析中美大国战略竞争、兼对“台海问题”的只言片语;呼吁中共当局,彻底丢掉“武统的幻想”!从根本上思考“统合台海”、赢得台湾民心、说服世界,中共国要为此先行付出的“体制变革”的“成本舆代价”! 一、従“巴厘岛”到“旧金山”:{引语:旧金山拜习会前,大陆“新华社”刊发了五篇短文,即以此为专题:称従“巴厘岛”到“旧金山”;之后就有了中美关系“再出发”之说。此为反其道而論之!剥去其“华丽的辞藻”,透析事实舆势向}。 有无“巴厘岛共识”?究竟是什么样的“共识”?(中方称:拜登总统的“四不一没有”即坚持“一中政策”舆“不支持台独”承诺;其实,明智理性者皆明白:美国是民主法治国家,《台湾关系法》高于任何一届政府的政策方针,才是中共必须严肃思考面对的“难题”即:要遵循台湾民主和台湾人民普遍的意志意愿!彻底丢掉“武统的幻想”!从根本上思考“统合台海”、赢得民心、说服世界,中共国要为此先行付出的“体制变革”的“成本舆代价”!)。故此,听从拜习会拜登总统的“善意劝说”:不要干预台湾民主选举的程式!延申而论,就是要从现代民主舆法治的思维,改变对台湾民主和人民的不尊重的“恶习”!套用大陆官方的话语推之即:台湾,下一回,依然是台湾! 回望巴厘岛峰会“美印双赢”举手式(拜登舆莫迪);从这一年来中美关系的“胚变”事实舆美国政府全方位高科技封杀-遏制势态早已显明。再到“旧金山峰会”结束时:拜登手按习肩照、“独裁者”称谓和“元首大合影的‘边缘化’习”等。在这个“乱世景观”的世界体系性冲突危机时刻,世界老大哥“美帝”元首拜登总统的“幽默”舆老成自信,著实富含深意舆启示! 二、战略竞争舆竞争战略的区别:全方位的“战略竞争”舆一般国际关系中国家间的“竞争战略”之区别;从“俄乌战争”到“台海危机”再到“以巴战争”(中共的角色:共谋、同谋?还是试图鼓噪的“改变世界秩序”的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之一环?);中美战略竞争的态势已然成形;元首间直接联系(连线)、军方接触管道、官方高层级交流等旨在冲突管控;关键议题:大陆中国“崛起梦”(穷兵黩武“陷阱”)的体制反思舆解决之道! 三、中美关系的复杂态势舆“骤变”趋势的焦点:不仅仅只是“台海”!“南海”舆周边也是关键;中共已经“放弃攻台”图谋?习说:中共没有2027甚或2035的攻台计划?是“蒙骗世界”还是“自欺欺人”? 由于,近年来一再的大批量军机扰台等,整个世界都知道:台海成为世界危机最热点!中共的“司马昭之心”世人皆知啦!美国拜登总统数次明白无误的宣誓:坚定保卫民主台湾!世界各国政府政要也都一再表达:密切关注台海情势!前不久美国军方“末日景象”和可毁灭1000个大陆军事目标(第一波)的严重警告!都表明了:不能“武统”和禁止“非和平改变现状”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红线”!而台海两岸的和平,关键在大陆中共国的体制变革(两岸舆世界人民的“民心所向”和世界大势之所在)。 四、超越“中共思维”舆一般性“认知偏差”: 诸如:“不竞争”,可能吗?还会有“合作共赢”?(不免又想起:余教授高论“中共要的是‘赢两次’”笑!);其实,中共国舆欧美乃至世界的“断链脱钩”早已在路上,要管控的是这个过程中“骤变风险”和“极端冲突事件”的突发! 所以,旧金山峰会“中共的转向”说舆中美关系的修复论,都只是“虚幻的假象”;“互不改变”也只是“中共的一厢情愿”;“世界秩序”舆“人类共同体”的基础,以及世界人民的真实心声舆愿望究竟是什么?在哪里?这是和中共国日益倒行逆施的“独裁体制”舆内外交困的危局,乃至舆世界人心悖逆险状的根因,是正确判断当今世界大势舆思考“解决之道”(钥匙)所在。 五、中美大国“制度舆体系性”战略竞争的全方位走向剖析舆前瞻(略) 结论(人民爱好和平、追求自由民主之势不可阻挡;国家制度体系性变革是大陆中国生存发展舆世界继续融合的唯一出路!) 贴主:Haisen2023于2023_11_21 21:17:09编辑 如何观摩台湾2024 大选?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11-25 19:45 已读 3163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如何观摩台湾2024 大选? ----一位局外人的一点思绪 引言:本人对台湾知之甚少,故从不敢妄断台湾内部事宜;有鉴于关注台海议题,是中华学人的一种本分,故虽作过一些肤浅的系列研究,但自认秉持理性良知舆客观超然的学术态度。在此,以平常心,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民主台湾大选的议题。 这与大陆舆海外华人报刊网络世界一些评击妄论甚至攻击台湾民主的论调,形成一种反差。表面上看,可能只是理念政治偏好上的认知区别或立场不同?但其实是一种关乎当代政治伦理和大众心性,乃至学识道德水准的深层文化问题。 由于台湾2024大选各组候选人底定,三方竞争态势已经明朗,大选进入倒计时!值此台海情势复杂、势必牵动着两岸舆整个世界之际,谈谈局外人应该持有的认知态度。 首先,强调观赏者的学识、经验、人格素质舆心态、认知水平、政治理念追求和自身秉持很重要: 怎么看?取怎样的态度、心态很关键;做局外人、持超然的态度,平常心看待,方显格局舆品位。 其次,要正确评判台湾民主情势,须对于台湾民主政治博弈舆社会角力场乃至民情的实际状况,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舆把握;否则,就只能置身事外,这就是为什么文明人应该秉持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的态度! 三、政治理念学养决定着基本判识:显现出对民主政治的本质舆政治现实趋向的理解舆综合研判的功力; 一般而论,其实我们对民主实践及其精髓的认知很表面、很肤浅(事实上是知识理念文化的隔阂历史所致),虽然,可能也很“实际”?但是,倘若我们能够从《联合国宪章》舆国际法理秩序的精义:民族自决原则舆地方人民自治法则等等来思考评判,人们应该能够从人类历史的原初境况,认知理解到“城邦自治”舆市民(自然)社会的“元民主”的真义!所以,【真民主】必然是以人、社区、城市舆国家自主自治为基础,为精神原则要义的!故而,对台湾的民主,外在人(局外人)只有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一种正确态度,并作出深入的学理探索。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识舆裨益。 四、基于对民主政治的运作,对权力结构体系舆各种政治派别权益争夺的历史的认知舆掌握。我们才能够对民主转型之中的台湾政治发展舆进步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其中:制度历史的演变、社会的进化、文明程度的提升舆变迁及其诸多深层关联性,是一般常识性观察所难以企及的{认知门槛},不易跨越;但惟此才能够引导我们去观赏、思考和探究台湾民主化的经验舆“利弊得失”,以及給世人带来的启迪舆助力! 五、在国际关系环境和世界大势舆演变之中观察思考:须从国家舆国际背景常态、实力较量舆平衡的真谛;认知民主政治既是一种权益竟夺,又是一种民心社愿势态的轮回舆转变;更是一种理性政治的智慧舆政治技艺的规则下的较力和整体不断改造进化提升的过程。所以,这种现代民主政治是值得深入探究舆品味的。 六、从台海情势舆国际大势来解析评判 台湾民主化仅仅只是开始;一个成熟的“法治民主”国家社会,可能还要再经历三五次“政党轮替”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能逐渐成熟舆完善现代文明国家社会制度体系的实践建构完化。所以,必须“风物长宜放眼量”,整个社会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成长舆成熟! 如何评价政治人物?如何理解“庙堂之上人物”的性格、作为舆品行和功过是非?如何看待政党舆政党政治?如何认知舆理解民主化进程中的大众、新闻媒体和选民?及其正确评价民主进化舆政党执政和轮替的结果舆体制建树?乃至对社会大众心性意识的激荡舆形塑?在在都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富含深意的社会进化过程中的有意义的课题。 简而言之,需要全新的思维和对传统观念的扬弃、改造和自我升华!需要作基本全面的综合辨析和判断!客观、全面、即能够真正深入其中,又能超然其外;才能体察台湾民心社愿所向,又能够从中学习到当今世界大势舆国际社会自由民主法治的国家社会建构的真知卓识。超越党派、超越传统政治思维、超越自我,才有可能为我们舆年轻人,建构和平繁荣的新世代和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精神家园! {歐都論壇}台湾议题的法理思考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4-01 13:52 已读 311 次 1赞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歐都論壇}台湾议题的法理思考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 台海危机专题:法理中国的建构与海峡两岸和平前景的法理解析 (大陆“两会”议题法理思考之三) 一,台湾议题的法理思维框架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二,以联合国体制架构,解析台海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三,透视历史现状,展望未来前景:一个法理政治“共识集合”原则框架的构想 一, 台湾议题的法理思维框架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従所谓的中共二十大“台湾方案”,传言王沪宁将主导新论述(在会见国民党代表之言,早已显露政治偏激和无能);再到王毅在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谈台湾问题,和“两会”新任外交部长秦刚的外交秀。一个共同特征:即表现出中共党人没有法理素养和政治智慧的特色! 中共对台方针路线与策略其实并没有也不可能有大改变。不管是早期的老三段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三段”,以及当下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八九不离十,即所谓“一中原则”。加上九二年辜汪新加坡会谈的“一中共识”(台湾前总统李登辉时期制定有《国统纲领》和台湾现行《中华民国宪法》皆有中国条款)。若依大陆与台湾的宪法法律,应该都不是问题。那么关键在哪里呢?换句话说,两岸政治分歧与争议的焦点或关键在哪?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具有几个层面上的解读和认知上的陷阱需要澄清,并加以正确的认定。 首先从政治分歧来解析:什么是大陆中共坚持的所谓的“一中原则“? 目前两岸的现状如何?而”九二共识“(两岸准官方机构的会谈及其达成的非完整确定的基本共识前提或默契)究竟能否成为台湾全民共识?以及构成台湾和大陆交流的”绝对的前提条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或者说,是当下台海危机的症结所在。对此,人们必须深入到大陆中共主张的”一中原则“的实质;以及与台湾人民坚持的政治主张的根本区别方面,来深刻认知把握并从政治法理上进行全面的解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找寻到解决两岸冲突/分歧的有效途径。 所谓“共识”中文词意是“一致同意”或相同认知。而对于两岸敌意和分裂几十年,各依双方宪法法律在政治上寻得一种默契,而不是“完全同意”的前提,来进行会谈,达成几项民间社会经贸交流的协议,很正常,但不应过度强调!更不应该视为“绝对原则”。因为政治对话并未开启;而大陆中共除了温和派胡锦涛主席执政时对“一种各表”有过一次基于台湾宪法谈话有提及认同外(新华社英文稿),其他再无第二例。说明在中共政治意识中,根本就没有符合台湾人的“共识”。由此可见,若论“政治共识”,两岸必然有政党之间/政府之间和人民三个层面之别。 而按照台湾民主法治论,其实要达成真正的两岸共识,必须要有三个层面的法治与程序保证:政府间对等且不预设前提;交互协商研判;政府间协议并交两岸人民分别以绝大多数批准!形成两岸人民共同的决断! 虽然,这之前可能主要是台湾民进党的民主主张。其实,当下也为所有真正坚持民主法治的国民党人和其他党派所认同;台湾人民当然赞成。国际世界自会认同接受。所以,区别可能只是政治策略与党派利益算计。事实上台湾政治人物敢于公然反对者寥寥(策略性迂回者不在此列)。 所以,大陆中共当局要真正面对的就是这一台湾民意共识/政治底线!而不是“台湾属于大陆的”“一中原则”!最近连战于自传发表会,接受采访时也说道:(大陆)倘若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那么两岸就没有和平。其言铮铮!这可能是台湾一代老人们(和几代人的梦)致力于两岸和平交流几十年的肺腑之言。值得珍惜和认真思考面对。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似乎只在执政者的“一念之间”;但根本还在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的差别。能够治愈大陆权力政治顽症和未开化的战争病魔的,惟有当代法理秩序的精研与把握。 就此而论,中共长期以来狂批“法理台独”,根本就是逆天和违逆两岸民意的荒唐之举!无论是国家治理还是国际秩序,甚或人心与民意社愿,其真谛就尽在人类理念光辉的法理之中。法理通万事通,人类法治历史蕴涵着的力量之源就是法律背后或之中的法理精神:体系的制度的社会关系的秩序之基。两岸关系一如国际社会关系一样,打开祂的钥匙,化解两岸冲突之门,尽在当代法治信仰与法理科学之中。 二,以联合国体制架构,解析台海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由此,要在法理层面给出准确的解答,当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世界法理秩序为依循:在进行法理解析之前,有必要对大陆中共的“一中原则“的真实意涵与表述加以简约概括。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共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老三段论)。这就是中共主张的”一中原则“的根本;其后的一系列政府《白皮书》的新表述,都只是其政治策略或伎俩而已。其依据的就是”历史中国“和祂颠覆/分裂了《中华民国》获得了大陆的统治权。以及在联合国夺取了”中国代表权“/席次。 所以,要有效拒绝中共的政治主张和诉求,就必须破解中共”一中原则“魔咒的两点关键认知:显然,首先{历史中国}概念并不能否定两岸七十多年分裂和互不隶属的{现状}事实。其次,一九七二年大陆中共国获得联合国席次和代表权,但联合国并不具有权力,事实上也没有判言:认定台湾不是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政治实体现实。相反,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其主张的人民自决权,以及祂事实上包容承认和容纳了:东西德/南北韩/南北越等统一民族的两个不同国家实体的存在。 由此,就事实上否定了大陆中共声称和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以及对台湾的主权诉求。若从联合国所代表的当今国际秩序论,中共一直声称遵守。那么,台湾中华民国作为一个被中共颠覆但并未完全取代的”主权国家“实体就依然存在,并应享有和大陆中共国一样的主权国家地位(因为国际法上,主权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联合国同时接纳的东西德/南北韩/南北越作为主权国家的共同存在就是事实明证)。两岸关系特殊,在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葛和法统之争的坚持,以致并未达成终战和平协议。但法理上这并不能成为中共武装犯台的正当理据。 至于两岸未来的整合或统一,不管两岸政府最终采取什么方式达成什么协议,依据国际法法理原则,就必须获得台湾人民的同意/需经民主程序批准,这其实是天经地义和不容拒绝的。 对此,有两点必须强调:即一是联合国”和平最高原则“(解决冲突与政治分歧);其次,必须认知国际关系现实与原则精神,及中共国的外交国际关系现实与本质。台湾在艰难中,依然保有一二十个正式邦交国;而美国与其他和大陆中国建交的联合声明中的”一中政策“大都是以”认知两岸双方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为前提条件的;换句话说,是在中共的政治”底线坚持“和挟持下达成的;同时也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政府的法统政治秉承所致。否则,台湾中华民国保留联合国席次也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无论中共如何自圆其说,但都不能否定中华民国(台湾)存在的历史现实事实。相反,还必须认知和接受“台湾民主转型“后台湾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行使最终决定权的民主法治政治现实。所以,从现代法理层面来进一步解构两岸关系的几个关键难题:一是,正如前东西德/现南北韩/前南北越各国都有各自的宪法,以及都不同形式的保有国家统一条款一样,两岸也都有各自的(一中)宪法。有鉴于中共的威胁,没有行施人民立宪权而已。所以,互相应该不否定对方作为主权国家形式的存在! 当大陆新任外长秦刚举起大陆宪法时,是否也意识到台湾也有台湾的宪法?而大陆的宪法无论从国际法还是法律的基本原理方面论,都对台湾没有法律效率!正如,现在的台湾人,也不再坚持祂对大陆有效。相反在这四十多年交往中,台湾人民较大陆民众更加尊重大陆宪法对大陆的治理权威。所以,两岸和平交往正是在这种相互尊重和政治法律事实承认的实质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意义上说,也是联合国与国际法秩序的法理精义和真谛,建构了两岸和平的基础。而不是什么”一中原则“和经济让利所能够”兜住“的。 倘若大陆能够真正明确当今国际法理政治秩序的原理和原则真谛及其现实势向,那么,就可能摒弃不正当的非法律意识的专制政治的偏执与疯狂,就不会再以对联合国国际法秩序和国际关系现实的不正确解读,来错误的作外交折冲和争斗;更必须放弃打压和武吓台湾人民,不要再声称”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大陆宪法统辖台湾等等。 而就当下国际情势论,要认知台湾与美欧国家之间的密集官方与非官方交往层级的不断提升,一方面是大陆不断的提升武吓威胁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大陆中共事实性的改变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迈向中俄结盟的老路而不惜与整个世界体系对抗的结果。因为,台湾要有效抵抗大陆武力侵犯,只有既依赖自身的实力,又要借助美欧同盟国际体系的奥援与支持,才能有效吓阻中共武力犯台。这就是中共战狼外交路线的一个必然结果。 虽然,俄乌战争的启示,或许可能改变中共一时的“妄念”,但更重要的是:中共必须从政治意识形态路线方面改弦更张;充分学习和精进当代国际法理政治认知慧识,从而对联合国法律体制原则精神和国际法理秩序的精义与原理有更深入的把握和遵循。从而才能够在现实国际政治关系中,不再显得执着/偏狂/和无知。秦刚们应该先下岗去法学院专攻补习几年法理课和国际法秩序学。当然, 首先长期主掌意识形态的王沪宁早就应该下架。一是对大陆长期以来意识形态政治的过失和由此造成的内外交困的困境负应负之责;二是,以其主掌对台事务,根据其抗美理论和对抗世界体系的胡编乱造说辞及其排拒台湾民主的政治秉持,怎能获得台湾人民的认同?! 当然,首先应该反省的是习总书记,二十大“逆势而不自愿下架”,那么,他也不会让“意识形态”得力干将王沪宁下架(反而是预先强调党的全面领导,防范被政协选举淘汰),这可能就是大陆和台湾人民的“悲哀之处”!当然,从目前大陆中共内部也看不出有历练有学识的合适人选吧(笑)。因为习惯于“独断和定于一尊”的习强人之下,遮蔽了能人贤将也。但我认为最关键还是中共体制之殇,加之习的“政治清零”一系列操作,堵塞了言路和学术政见,扼杀了社会生机。 三,透视历史现状,展望未来前景:一个法理政治“共识集合”原则框架的构想 有关台湾议题,本人曾经撰写过系列文章,也似有“鼓吹法理台独”之嫌(笑);其实,我因家世与家父在世时对台湾亲人的思念,对台湾有着另类的别样情感。正如本人有关香港议题的系列法理论述一样。现在总结起来,就是吾独好法理思考和探究也。关键命题是:在法理与政治之间思考。构建法理政治的理论主张。 最近,观看了王毅在慕尼黑的讲话视频,随笔写下了一点观感:主题就是回顾和简约以前论述的关于台海关系建构的“两岸政治共识集合”的原则框架的主张。现并合在这里。我认为,王毅的讲话系官方觀点,由來巳久,但是在国内国际情势胚变下的战狼式“激烈言辞”。指出关键要对“歷史中国~分裂国家的现状~人民的选择/認同與决定權~邁向整合的最佳~可能的途径/對称公允的原则/與理念方法范式等问题”展开讨论。 强调本人曾于2005~2006年撰文,論述了两岸整全之政治「共识框架」,在许多报刊~綱路上被转载。其中尤以美国侨报以整版篇幅转登载比较突出。所谓共识框架即确立/确認双方政治底线~或最高原则為一共同的政治共识集合:以涵括歷史一个中国與歷史现實分裂的~两个對等的政治寶體(现状)~现实及其基本诉求。在此基础上,本着互相尊重~和承诺承認双方人民對双方政府间任何協議的审查批准的最终决定權!从而开啟和形成一个當代「擴展型~地区国家整合」范式。這一具双重规约功能的「共识集合」涵括了對两岸统一舆独立截然不同诉求的包容和约束限定。因为本质上说,大陆与台湾各自的立惕诉求分别具有其歷史~现實的原因,以及可由此开拓當代国家民主体制整合建構的可能性。 所以,被称為「和平建構主義」的两岸整合的基础性思维框架和范型。所以,两岸整合的关键或障碍性因素在于,要不要承诺和尊重双方人民(籍民主决策程序實施)的最终审查批准的决定权?即台湾要完全分裂~独立,必须要大陸人民的同意(當時任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先生讲话的要义:同时指出台湾现行宪法与九二共识的关联性等);與台湾各界對统合选項的普遍一致地坚持:任何改变台海現状的两岸政府间协议,必须要获得台湾绝大多数人民的同意~批准!由此生成了一個两岸和平包容與邁向擴展式民主整合的理念~政治框架。祀显然高于或优于任何一方基于歷史中国事實或分裂国家的现状,而片面强调统一或独立的激進诉求。以致有效防范台海战争与「武力统一」灾难的发生,及明显有违两岸人民和平和民主共同愿望/意志的方案~冒险行动/自私政治欲望。對此,希有识之士共同展开思索探讨。 【原专栏链接】https://www.linkedin.com/newsletters/7038638059176751104/ 探索【台海和平整合】理念舆信仰建构 【歐都論壇】 - Haisen2023 (71 bytes) 05/12/23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206&tid=3530993 论反思“统独观念”超越传统政治思维 【歐都論壇】 - Haisen2023 (51 bytes) 05/12/23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206&tid=3567670 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台海危机的关联性思考----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主 - Haisen2023 (141 bytes) 05/12/23 {VOA}白宫强调有必要与北京建立“新”热线和危机处理机制 - Haisen2023 (1320 bytes) 04/01/23 {歐都論壇}简论台海问题的三个误区舆“台湾共识”建构 - Haisen2023 (387 bytes) 04/01/23 {歐都論壇}台海议题解析:論“中华宪政共同体”法理建构(論纲)2020.6月 - Haisen2023 (149 bytes) 04/01/23 【台海议题】论如何反思“统独观念”舆超越传统政治思维?{序言}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4-29 6:41 已读 240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论反思台海两岸“统独观念”舆“当代宪政共同体”建构 ——超越“传统政治”思维观念: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法理政治哲学思考 作者: 黄永森 {旅歐學者} l {原文链接之一}【爱思想】https://m.aisixiang.com/data/9336-2.html l 以当代宪政理念超越“权力政治意志”思维“定式”的局限以及现实困扰﹐而走出两岸关系建构与整合发展的新路径! l 对称性转换 宪政共同体"理念" 舆“中华民国宪法与宪政的现代转换” l 超越单纯的“统舆独”观念意识,致力于当代法理国家舆民族-区域共同体整合建构; l 台湾2024大选,无疑是一个新的历史节点;民进党候选人赖副总统:台湾没有“统独问题”、民主是最大共识、(两岸)应该有共同愿景目标。民众党在尝试新的中间路线论述。国民党也在访中访美之后,待候选人选定之后,将展开新的竞选论述。拭目以待。 主题词: 统独观念反思 政治思维革新 交互共识的“新整合理念”建构 {原文标题:论两岸关系中“统独观念”——由台湾“终统”及其引致的争议与危机情势所想起(2006-04-05)} 引言: 如何超越传统政治观念思维?--当代法理政治哲学的思考 【旧文新論2023.4.24】原文刊发于2006年,时值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民进党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海危机升级(之前是1997年,台湾前总统李登辉访美国故校康奈尔发表演说之际,大陆中共导弹试射台海,引发的台海危机)。虽然,陈前总统宣誓“三不一没有”政策(主题即任内不会改变“现状”),甚至民进党形成了新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海现状的改变须经台湾贰仟三百万人民同意”),一定程度上说,搁置了民进党章程台湾自决条款。但是,冲突升级的焦点表面上是民进党执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但根源还是在大陆中共的“一中原则”(三段论及其本质)。所以,当下蔡政府执政七年多,台海冲突危机不断升级,本质上仍然是李前总统、陈前总统执政续延下来的,实质是两岸长期历史性的政治对立和理念思维主张方面存在着根本分歧“无解难题”所致。 对此,真正认同台湾民主的人们,不难理解:根源在于大陆中共的专制政治舆思维理念没有根本转变。尤其经历了近年中共不断扩大和强化的武统滋扰和威胁的情势下,台海危机“兵凶战危”,不独让台湾人民深刻感受到即刻的威胁,也让整个世界认清了大陆中共的本来面貌,从而高度警惕、积极备战筹谋和作长期战略布局因应。所以,台湾问题实质“国际化”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态势。其趋向即:两岸“现状”已经和正在被中共打破!不管大陆怎么编造说辞?这都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那么,如何正确认知舆思考有效应对之道呢?两岸冲突舆台海危机,还有“解”吗?!换言之,台海战争如何才能有效防范舆根本化解?我们认为:在目前台湾舆国际形成的有效战略军事遏制吓阻共识前提下,补足和平体系建构方面的短板,或言,进行有效的和平战略理念思维的转换舆深入思考,是急迫而有意义的重大课题!对此,拟从反思大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舆国民党政府开放大陆探亲政策转变,以及马英九执政的八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不足为例,来加以思考研判;同时,从二十世纪大陆中国国共历史冲突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脉络来重新反思判识;并根据本文提出的“中共舆民进党政府政治对立两极化冲突无解的理念思维层面的反思命题”,思索两岸冲突消解的理路,探索两岸“无解难题”之可能正确的根本解决之道! 简短概括:马英九执政的国民政府作为,无疑是受到大陆改革开放及其巨大市场商机的吸引,并且是与整个世界,尤其是美国欧洲的战略认知舆目标相一致相协调的;即“以商促政”舆“先经济后政治”方略主导的;不独台湾国民政府,整个世界都是深陷这一迷思陷阱之中(尼克松-基辛格均衡战略之策)。所以,没有什么可以过度解读舆指责评判的。倘若从现在情势变化,去推断评判和完全否定其努力和作为,大概不是客观舆实事求是的。 那么,现在事后诸葛亮,只能说国民党民国政府,缺乏《国统纲领》战略目标之阶段性变通的,目标体系性预设和实践筹谋及其层次推进的有效作为。而设身处地的思考,也是国民党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历史包袱”所致。如果能够换一种战略思维舆正确面对历史的,早行有作为的战略决断舆举措,直指或破题“未来中国”的建构课题,那么,两岸关系的发展可能会是另一种景观! 当然,身处台湾背景的政党舆政界人物,应该更加明白:台湾问题的本质舆国际阵营的大背景格局的意涵(说早已实质国际化,一点都不为过)。台湾领导人能够有多大自主作为的空间,大概率也是不言自明心照不宣的。所以,2005年前后本人在《亚洲时报》通版的文论中提出:双重战略三角形关系格局说,指出了美中台舆台湾朝野对大陆,分别构成了交互作用的双重三角关系,而实质上两岸关系的关键是美中关系。正如,台湾有“美中共管台湾说”(吕前副总统言)。又如,当下有网文指出:大陆武扰台湾,其“战略意图在剑指、测试舆挑战美国”。其实,从台湾地缘战略地位和处于的冷战对立阵营的位置論,台湾都是在美日及其亚太盟友战略保障之下存在的;没有这层保障,就没有台湾的安全舆发展繁荣。所以,仰赖或依附美国是天经地义的;正如欧洲仰赖美国北约军事同盟的保障一样。就此而論,台湾的前途或台海课题前景,关系着整个全球格局和人类世界命运,是确定无疑的真命题。台海关系无论未来怎样整合建构?必须也必然是美中和整个国际世界共同参与的战略课题。 换言之,倘若没有美国西方联盟的参与和国际保障,就没有台湾真正的安全舆台海的永久和平!无论俄乌战争的启示,还是大陆中共自毁“一国两制”香港高度自治的政治承诺和国际信誉。关键都在于中共国的专制极权体制的“主权者”性质样貌,在这个“一国”即“一中”(主权体状态属性),当其仍然和不断强化其极权体系的“全面统治”的党国专制政治意志“执念”舆统治逻辑下,就不可能有民主台湾的自由舆法治体制的社会国家自治存在。 倘若从国际视野和历史情势論,战后国际秩序体系和自由民主世界的发展进步,无不是舆“美国主导和牵引现象”密切关联的;“美国现象”及其本质势向可能有诸多解读,全球化也确实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但是,仅以美国抑制和管控台湾的“核武器”发展能力論,试想如果台湾今天拥有“核武器”,大陆中共还能“武统”或以武力逼统吗?仅此而言美国就有保障台湾安全的国际责任舆义务。 相反,整个世界都应该反思冷战的起始或强化的哪个关键历史节点:韩战的爆发舆其后的历史演化及其迄今北韩(朝鲜)的“核武器”威胁。韩战正是北韩金日成王朝的“武统”南韩所致。而俄中共产政权一定程度就是始作俑者。而恰恰是韩战,促成了美日美韩同盟舆美国保卫台湾的战略格局。而对韩战对大陆中共国的致命影响的反思,在政策层面,一定程度主导了大陆农村改革的杜润生先生在其回忆录(著作)中曾论述道:“抗美援朝”(致中共一边倒向苏联并和整个西方世界对抗)正是毛统治犯下的最大错误;也是大陆中国走了几十年弯路的根本原因所在。不可谓不是精辟之论!反观今日大陆领导人们及其鼓噪起的反美对抗世界的民族主义“无知狂潮”,就是要将大陆再次引导向灾难的战争深渊! 本文论述是基于当时台海危机情势及其根源问题展开的法理政治哲学思考舆探索;虽比较“學究气”,但今天读来,似乎仍然具有某种启发意味:虽然,台湾经历了两轮政党轮替,台湾的民主逐步迈向成熟。但在某种程度意义上说,仍然存在“民主舆国家理念共识”形成舆有效整合的难题。我们秉持中立立场的超然态度舆深入思考探索“和平理念建构”的可能舆路径,在台湾面临新的政党选举和面对台海严峻情势的当下,各政党候选人们都在进行各自政策主张新的论述的时刻,再刊发此文,并尝试进行历史现实的深入思考求索。 因为,历史似乎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轮回之中;台海危机的当下情势,似乎一再的探问着、呼唤着人们理念政治思维的提升舆创造性发掘扩展,以实现“观念转换”舆“理念思维意识的超越舆升华”的根本性真正不断的文明进步。 台海危机的当下情势和引发的整个国际世界的高度关注和警惕!我们认为其危机根源仍然是本文提出的:两岸政府的政治思维层面某种程度的“类同”;虽然,在理念政治中处于“绝对对立的两级”的几无解的冲突状态!但问题的关键所在:似必须找寻到当代世界国际共通的法理政治秩序的原则-规则基础,才能超脱“历史轮回”和“政治冲突无解”而陷入战争陷阱舆引致人类巨大灾难的“国家间宿命”!来共同探索出台海危机化解之道。 (历史诡讳或定律是:“上帝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俄乌战争殷鉴不远,台海危机将是“更巨大的陷阱”?虽然,大陆面临着更多国际难题:南海争议-战争危机、东亚潜在冲突、舆中印冲突等等,一系列国际危机课题。而台海危机的符合世界和平期待和基本共同标准的根本有效的智慧建构型解决,无疑将是中国真正和平崛起甚或“走向毁灭”的试金石!) 对此,基于良知的历史现实的判断:台海危机难题,既不是“单纯的”民族中国的“两岸家务事”(所谓“内政”问题);也不是两岸政府可以忽视(漠视)两岸人民愿望和民族国家根本利益,而一味对抗不思改变迈向“终极毁灭”的全面战争冲突和世界大战结局!因为,台海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将会引致的国际地缘政治和世界格局的巨大变迁,都是难以想象的超巨型灾难。 所以,全面深刻的反思、探索、开拓创新,实现当代法理政治理念“体系性”体制思维改变,及其进行“未来目标体系”的法理实践建构,成为急迫而有意义的重大课题!为此,大陆中共国必须超越“政治意识形态”藩篱和传统政治思维意识的窒碍,实现体制转型和心性良知的觉醒转换:以舆大陆人民、台湾人民和整个世界“心同其理”实现“当代趋同”;来有效驱动台海整合和区域地缘政治平衡的,朝向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认同的当代宪政共同体{法理中国体系目标}建构迈进!刻不容缓、正当其时。是为序。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206&tid=3567670 贴主:Haisen2023于2023_04_30 9:56:48编辑 以当代宪政理念超越“权力政治意志”思维“定式”的局限,走出现实困境 - Haisen2023 (726 bytes) 04/29/23 对称性转换{范式} 宪政共同体"理念" 舆“中华民国宪法与宪政的现代转换” - Haisen2023 (563 bytes) 04/29/23 超越单纯的“统舆独”观念意识,致力于当代法理国家舆民族-区域共同 - Haisen2023 (486 bytes) 04/29/23 以当代宪政理念超越“权力政治意志”思维“定式”的局限,走出现实困境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4-29 7:12 已读 45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回答: 【台海议题】论如何反思“统独观念”舆超越传统政治思维?{序言} 由 Haisen2023 于 2023-04-29 6:41 以当代宪政理念超越“权力政治意志”思维“定式”的局限以及现实困扰﹐而走出两岸关系建构与整合发展的新路径! l 对称性转换 宪政共同体"理念" 舆“中华民国宪法与宪政的现代转换” l 超越单纯的“统舆独”观念意识,致力于当代法理国家舆民族-区域共同体整合建构; l 台湾2024大选,无疑是一个新的历史节点;民进党候选人赖副总统:台湾没有“统独问题”、民主是最大共识、(两岸)应该有共同愿景目标。民众党在尝试新的中间路线论述。国民党也在访中访美之后,待候选人选定之后,将展开新的竞选论述。拭目以待。 对称性转换{范式} 宪政共同体"理念" 舆“中华民国宪法与宪政的现代转换”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4-29 7:13 已读 44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回答: 以当代宪政理念超越“权力政治意志”思维“定式”的局限,走出现实困境 由 Haisen2023 于 2023-04-29 7:12 对称性转换 宪政共同体"理念" 舆“中华民国宪法与宪政的现代转换” l 超越单纯的“统舆独”观念意识,致力于当代法理国家舆民族-区域共同体整合建构; l 台湾2024大选,无疑是一个新的历史节点;民进党候选人赖副总统:台湾没有“统独问题”、民主是最大共识、(两岸)应该有共同愿景目标。民众党在尝试新的中间路线论述。国民党也在访中访美之后,待候选人选定之后,将展开新的竞选论述。拭目以待。 超越单纯的“统舆独”观念意识,致力于当代法理国家舆民族-区域共同体整合建构。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4-29 7:13 已读 28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回答: 对称性转换{范式} 宪政共同体"理念" 舆“中华民国宪法与宪政的现代转换” 由 Haisen2023 于 2023-04-29 7:13 超越单纯的“统舆独”观念意识,致力于当代法理国家舆民族-区域共同体整合建构; l 台湾2024大选,无疑是一个新的历史节点;民进党候选人赖副总统:台湾没有“统独问题”、民主是最大共识、(两岸)应该有共同愿景目标。民众党在尝试新的中间路线论述。国民党也在访中访美之后,待候选人选定之后,将展开新的竞选论述。拭目以待。 探索【台海和平整合】理念舆信仰建构{旧文新题}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4-09 3:53 已读 198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II.探索【台海和平整合】理念舆信仰建构{旧文新题} 【此次刊发,文字稍有修定。由于当下世界情势和两岸关系的急剧变化,危机和不确定性明显提升。基于我们“和平建构主义”理念主张的原初构想,再次刊发供参考。同时,将与此关联的有关两岸整合的“法理中国”建构的系列論文之一《论“反分裂国家法”的法理困境》一并刊发。作为台海问题思考的一种理路脉络,仅供参考】 III. 论“反分裂国家法”的法理困境{旧文重刊} 【重刊补述:本文舆《试析“反分裂国家法”的法理困境》刊发于《反分裂国家法》订立前后,曾经在当时大陆许多主要法学网站转刊发,引起高度关注舆热议。大陆著名宪法学家姜明安教授在其“《反分裂国家法》的正当性与合宪性”一文(北大学报2007第一期)指出国外学者对此有质疑,引本人文论为证。但答询时告知并非针对我的“法理思考”。见其文【注释】 [1] 黄永森:《试析{反分裂国家法} 的法理困境》,载《观察》2005年2月21日。 另一位大陆著名法学家何(院长)教授,在其网站推贴并附言道: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必须深入思考文章提出的相关问题!建议大家仔细阅读,云云。由此可见当时大陆学术氛围可喜可佳。反观这十多年来,几乎原先的法学网站都已关闭不见了。是一种怎样的“专制政治”复辟舆学术的大倒退?! 此外,介绍一点关于《反分裂国家法》立法背景花絮,在一次海外学术会议上,我专门询问了英国单博士(法学),他何以极力主张并建议立此法?(向访英的国家领导人)。他解释道:当时大陆有主张立《统一法》,来头大呼声烈。相比较而言《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比较保守-折中型的国内法。主要是用于设定底线和应对非常情势下有法可依,云云。当然,大家都知道:台海危机舆两岸难题是【政治性大问题】;关键在大陆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体制根源。而要根本化解和最终解决,就必然要触及大陆政治体制变革问题!所以,法理中国建构命题舆理路,不失为根本之道所在。深入探寻自有其风景前程。是为跋】 II】.思考探索【台海和平整合】的理念舆信仰建构之道{旧文新题} 黄永森{旅歐學者} 一,从布鲁塞尔“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谈起 1999年七月中旬,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大会第六届年会暨布鲁塞尔学术大会,来自欧美和两岸三地学者专家,以“文明融合与世界大同”为主题,进行了“中国统一与欧盟经验”(王鼎熹等),“世界文明整合”(余英时,许倬云,金耀基,葛永光,吴琼恩等)与“中华经济圈”(郑竹园,庄岳)等相关课题的探讨论证与讨论。这是一次比较学术性的会议,是马鹤凌老先生致力于两岸整合与世界和平建设一系列会议的“第六届大会”。 我作为适时居住在比国的一位大陆学子,经友人介绍全程参加了大会,从而认识了马老先生。有机会聆听了与会学者专家们的发言,阅读了相关论文资料,并参与了讨论。 这次会议主题的重要性和它的影响力,可以从一个事件的巧合来作推判:学术会议在比京布鲁塞尔7月7日至9日召开,在9日闭幕的当日,正是当时台湾执政党主席前总统李登辉先生发表“两岸属于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重要讲话之时。随后两岸关系急剧趋紧,大陆铺天盖地的大批“两国论”。结果两岸政治关系频临“冰点”,第二次北京“辜江会/辜汪会”刚热络起来的情势及其后续安排中的“台北辜汪会”,也就此没有了下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建构整合的“老一代人的梦!”,也就有成“了无踪影”之豫。接下来台湾发生了“政党轮替”,执政的民进党政府寓于“政治理念”坚持拒绝大陆坚决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和平几乎更遥远和不可及了。 今天,当我们回顾“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99年会议及其前后共10届年会时,可以获得那些启示?对于长期以来众多各类关联“和平建设”主题的会议及其相关论说著述的政治影响与社会效果,对其互相之间的关联及其是否形成“合力”问题等,究竟应该如何来评断?并由此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能够获得那些有益的启发呢? 二,【和平理念】如何成为新时代中国人的信仰与追求? 在当前两岸关系所处于的复杂、诡诿与相当悖论的情势下,台湾各界关于“两岸和平促进法”立法正展开争议之时,“和平”议题再一次被突显出来。而且,台湾在这一波“和平主题”的探讨中,已经有中研院七院士提出“两岸和平论述共同申明”的具体主张,及其相关学者专家的响应和一些探讨研究成果的支持等等;而大陆政府方面在继与台湾中国国民党及泛蓝政党交流会谈达成诸多共识之后,籍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之际,释放出“还原国民党与中华民国政府抗日历史真象” 的善意,以及一些学者提及“需要新思维,可以思考重返1945年情势状态,来思考两岸中国整合重建的命题”,而民间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中华民国政治情结”和“复归可能性愿望” ,并在两岸政党交流新情势下被历史性“激活”等。应该如何来将“和平整合与建构”这一凝聚着历史血的教训和中国几代人的愿望心智与不懈追求的目标,真正转化成一种“新的和平理念和社会实践运动”,使“和平理念与原则”真正成为中国人新时代的信仰和努力,以及真正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致力于追求实现的神圣目标和伟大使命呢? 在这样的背景情势下,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马老先生十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和平建设的理念与学术实践活动的理路,比较完整地了解和解析其和平理念主张的意涵和内容,可能对于当前台湾致力于两岸和平法立法活动及其推动两岸和平关系建构,都会有所启发。同时,值此马老先生不幸逝世之际,籍此表达我们的永恒的怀念与敬意。 纵览马鹤凌先生筹组“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暨12个国家地区总会,及其先后召开的10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共计历经“14个寒署”。其宗旨即在发扬中华文化精神,和平整合两岸,开创世界华人和平建设新世纪,推动世界文明融合与共进世界大同。用马老的话说,就是要以历史的、哲学的、现代科学的、世界性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来弘扬中华文明精神与继承中山思想理念主张,实现中华一统开万世太平与世界永久和平的新世纪。 客观公正的说,马老这些主张是迄今论述两岸中国关系建构与整合发展主题的各种观点主张中,具有前瞻性和理念哲思性及世界性意义的较为系统的“理念与构想”。经过了长期的多学科众多学者专家的反复论证探讨,经过台湾上下各个政党与政府及两岸一定程度的沟通交流,形成一个多方位多角度多领域广泛视野下,对两岸和平及其中华振兴主题的完整系统地论述势向与基本地理念体系架构。其中,尤以“中国现代化均衡发展”(马鹤凌)主张,“大中华经济圈”(郑竹园)构想与论述,和“中华国协”(陶百川)构想与论述,及其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当代功能意义论述等等,较为突出。(详见马鹤凌先生主编的《文明融合与世界大同——开创华人和平建设世纪的理念与构想》一书,台湾中华书局2000年3月出版)。 其次,马老先生作为有着坚定孙文理念的国民党老人,突出强调中山理念精神在整合两岸中国中的作用与意义:他称中山先生不但学贯中西,有坚定的现代宪政自由民主的理念和系统的中国和平建设的思想主张;既是一位坚强的民族主义者,同时又是具有中国人文主义精神的“天下为公”与主张和追求“世界大同”的世界主义者。同时,又是唯一能为当代两岸和世界华人接受的几近完美的中国政治历史人物。所以,他自许是秉持着“超然公正立场”、“理性开明主张”与“民主科学态度”提出“两岸和平整合、文明融合世界”的“世界永久和平建构”理想的!并且,经过14年来不懈的组织推动和不无苦旨孤心的政治运作。应该说,达到了一定高度与程度的成效。 比较一下迄今学界政界众多关于“和平整合,共进大同”的理念论述与理论主张乃至实践推动来看,马老及其同仁们的努力是具有历史性与世界性意义的,为开世界华人新世纪具有奠基性的基础成效。若再将其提倡的“意旨与目标”与马列主义的共产革命与世界理想相较,孰是“正道”?自可立见分明。即使将其与现代发达的欧美国家学政法律界汗牛充栋的关于“冲突的研究与防范”、“和平的体系建构与发展”的理论方法加以比较。也可以感觉到其理念设计构想的独到之处,和富有中华人文主义现代精神的韵味和底蕴。(补充論:我认为,仅有国学的“王道”vs“霸道”说;以及“以小事大(智慧)、以大事小(以仁)”等,都是远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而是要“改造中华、变革大陆”,建构当代和平民主体制,才是可行之道)。 我相信,祇要有更多专业化的有志于人类社会和平建构理想目标的志士仁人的共同与不懈的开拓努力。那么,具有中华人文主义现代精神的“世界和平建构论”,一定可以在马老们老一辈人努力的基础上,经过两岸与世界华人的共同努力,建构完成其当代理论与方法体系,并经过两岸整合的世纪性伟大实践而奠定完成。这在当今世界秩序与冲突情势混沌,处于一定程度“无序”而又找不到良策的时代,在中国处于经济迅速发展而自身却面临着诸多深层的社会国家危机,面临着政治制度与文明危机的难题之时,对中国人的当代和平文明的理念信仰建设与现代人文主义精神发掘和法治民主化重建提升等,具有关键性意义和作用。 而一个重要关键性难题:就在于两岸中国是否能够和怎样完成“和平整合”与当代文明共同体的建构。对此,马老所提倡的“超然公正”与“民主科学”理念精神,是超越当前两岸政治与意识形态分歧对立乃至冲突危机情势,寻找到正确的即能够包容双方歧见又能有效实现整合建构的道路。不仅是对两岸中华的和平发展与当代文明的整体建构,也必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永久和平与发展,具有同样非凡的贡献与意义。 三,两岸和平区域或当代文明共同体的整合建构 最近,台湾中研院劳思光、于宗先、林毓生、胡佛、张玉法、黄彰健、杨国枢七位著名院士等,发表“两岸和平论述──和平中国运动的起点” 共同宣言,强调提出两岸政府应该将“和平原则”作为“最高原则”来对待与坚持;呼吁推动“和平中国运动” (联合早报网讯,根据台湾《中国时报》十月二十四报道);无疑是正确中肯并将能为两岸人民所接受的有力倡议。因为,它是在相较目前两岸为“一个中国”争议和政治-意识形态化分歧基础上,试图提出和建构一个新的超越分歧与政治对立的“至上性原则”,从而为两岸政治危机与现实困境的化解指示出一条路径。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对“和平”概念究竟是如何定义的。换言之,我们追求的“和平”,仅仅祇是“维持现状”吗?仅仅“维持现状”的短暂和平,实际上是可能持久的吗?如何消除与防范两岸冲突的发生和确保和平的长期维持与发展呢?等等。所以,从这一角度比较而言,马鹤凌老先生们的主张,是在一种大格局和世界视野境域中全盘考量而得出的,赋有远见的理念:即两岸和平建构与发展,是而且必须是在终极意义上的“永久和平的建构”目标。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自古就没有“无条件的和平”存在。真正的“和平与安全”是由许多条件来维系与保证的。而且,其中许多条件都是处于“不确定状态”,都是处在“不确定的动态平衡”之中的,祇要处于“动态的并非确定关系的平衡条件改变”,那么和平也就可能被打破,而进入混乱与政治实体之间的全面战争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有“永久和平的愿望和理想”,而迄今没有找寻到实现“永久和平”的途经和保障所在。所以,既然和平是由诸多条件来保证的,那么,和平的原则,就是一个“体系”,是由诸多不能危害总体关系的一系列“原则”构成的,或曰必须在基本关系明确和得以“确保”的原则基础上,和平及其长久发展才是“可欲的”。 对此,可以从两个面向来解析:一个是从人类迄今最为成功的国家及区域和平的长期建构与发展的历史解析,来探讨“和平建构与发展”的当代经验,并找出其实现和平的根本路径及其理念方法的本质;其二,必须对两岸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维系及其长期发展的本质趋向,进行真实有效的基本解析。以找出两岸和平建构与发展的可靠基础:两岸双方的政治与根本经济社会利益的底线,以及永久和平关系建构与维系发展的基础或共同底线与共识原则所在。 1, 欧盟整合与“体系目标预设性建构”的当代和平整合模式 先来看欧盟整合建构的原初情态,及其将“和平”与消除战争根源作为目标。从而实现一种被称为当代“体系目标预设性建构”的和平与整合模式。由于战后德法两国并不存在主权领土纠纷,但却存在着关于资源(煤炭与钢铁)需求与潜在争夺的历史性战争根源。所以,为了消除这一根源,并采取共同体建构和实现当代“集体安全概念”与“体系/集团性维持和平”的方式等,才从早期的“煤钢联合体”开始,逐步向区域性市场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到货币一体化而后欧盟的形式发展的。另外还由于,欧盟的建构与发展,是在战后的冷战情势与世界两大集团对抗的背景下发展的。而欧洲国家安全防卫又是在以美国为主导的“ 北约”军事集团体系下维系的。所以,欧盟整合本身长时期都是以先经济后社会一体化整合为主线进行的。它的“安全与和平体制” 基本上是在另一套系统建构完成。 所以,欧盟的经验在两岸关系中的借鉴,必须有一个关于和平关系与安全体系的“目的性预设建构”作为条件。换言之,就是必须先寻求一个确定与稳固的两岸关系模式或预先进行的“目的性预设建构”,以形成一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与体系目标。否则,没有这一基础或缺乏一个稳固的目标体系的支撑,和平与现状及其健康发展等,都可能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条件”的变化而打破。 那么,台海两岸关系建构发展中的“体系目标预设性建构”及其体系模式,究竟是甚么呢?或者说,在目前两岸关系状态下,由于存在尖锐的政治对立与政府政策分歧,以及其背后所存在的国际背景情势和集团势力的影响等。同时,台湾内部存在“追求台湾国家正常化”的政治意愿与诉求。导致原本复杂的两岸关系更形处于“不确定状态”。由此,要确定一个能够保证两岸关系和平得以长期发展的“目标性预设体系”或目标模式,并非容易。或者说,由于两岸各自的目的与政治诉求的实质,存在着“一个中国”与“一边一国”的两个极端差异,而台湾目前多数民意主张和认同的“维持现状”,又是一个祇能在短期状态下坚持的,实际上并非是有效和有利于两岸关系长期和平发展的“终极性理性选择”。 所以,仅在此意义上说,这依然是实际上阻碍两岸和平关系长期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跳出这一“不确定状态”的束缚及其造成的现实困境,必须从两岸关系建构发展的本质与基础上,来探讨能够包容整合两岸政治诉求分歧,而又能有利于长期和平建构发展的“和平体系”(PEACE BULDING)与“模式”(MODEL)。 2,两岸和平中立区构想 拙文《论现代宪政体制中政党与政党制度建构——兼论中国国民党改革与台湾 “现代政党制度” 建构的意义(一个远距离外部视角的透析) 》引论中提出:“两岸政党政治(含政府)交流可以循两条径路开展:一是回复抗战胜利后多党政治协商,共商中华民国宪法与国家建构的那个”历史原点“,为未来两岸政治关系建构”澄清历史,面向未来“ 铺陈开来,并进行两岸和平体系或”台湾永久和平中立区“建构等课题的探索;二是进行两岸政府与政党双向对话,共同探索”经济共同体“ 建构,走欧盟模式的可能与可行性,并扩大和落实两岸经济社会交流互惠,造福两岸人民。 为此,必须对两岸关系的本质与可能最佳的存在状态/形式,及其不同的两岸政治关系势向/形式选择的结果等, 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解析与比较鉴别。 首先,对于台湾激进的“分立/出走论”者而言,因为其触及了“两岸关系的实质底线”即:一方面,分裂的台海对峙的现状之所以可以存在,其条件固然是介乎两岸之间的力量平衡(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仍然存在。其前景虽呈现某种不确定与模糊情态,但似乎又给人一种“确定的遥想与肯定感”:两岸终究是一家,终究都是中国人。而且,关键在于台海无事,没有即刻的战争威胁与名义实质脱离所可能引致的危险。 另一方面,正是两岸存在着“政治争议”的“不确定”问题,而争议本身却也预示/暗涵着“确定的联系”与“实质性历史关联”。不管是两岸长期的政治秉持,还是台湾主流民意的根据;以及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认知”等等,都表明这一状态及其背后内在的意涵或“底线所在”:分立是可以容忍与一定程度被接受/承认的(如现状维持);但大陆中国显然不可能莫视和接受:台湾彻底无条件分裂和“走出去”! 更不可能容忍与接受台湾作为“一个敌国”存在,并成为国际势力“遏制”中华振兴与崛起的“桥头堡”。这就是当代两岸关系的“底线与本质”所在。由此可见,马老在其《遗嘱》中强调“救台、兴中、平世乱、策进大同”的遗志,是有其深刻意涵与远见卓识的。 换言之,台海现状就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台湾作为一个“分立与中立”的存在,是可以被接受的;而就实际意义上,台湾作为连接大陆中国与世界的一个“桥梁”存在,又是有益的。但是大陆中国绝不可能容忍一个与外部世界结盟而又直接“威胁着”或“遏制”大陆国家安全的台湾的“独立存在”。 如果“台海和平中立区”的构想,可以通过台湾方面的善意努力与推动,而又在作必要的政治法律承诺(如在两岸和平立法中规范;或朝宣示台湾和平宪法目标建构方向努力等等)和作两岸政治对话协商的推动等。那么,可以超越当前两岸政治与意识形态对立分歧和冲突的局限,而从致力于两岸永久和平与共同安全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出发,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两岸各种关系的政治协商与法治化制度/体系建构。 从这种意义上说,所谓台湾独立和“出埃及说”,都应该在致力于和平的追求的实质意义中被“扬弃”。不说台湾“出埃及说”歪曲《圣经》历史述说的真义;台湾完全独立论有违历史与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倘若从台湾当下彪升的“主体意识与自主精神”,倘若能够与人类和平的信念与当代追求结合在一起,那么,就会最大可能的使台湾自身自主的诉求,与台湾海峡乃至世界的“永久和平与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既能够使“台湾人民追求当家作主和自立图强的民主精神”得到弘扬,又能够使中华文明与当代精神更加融合,并在追求两岸永久和平建构实践中发扬光大。 反观台湾现实各种激进追求“独立”者,其政治思维及理路,本质上与大陆专制共产式思维并无二致!这可以从大陆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夺权时期的言论行动历史中,一窥其奥。实质都是不顾基本现实状态,网顾当代和平的政治伦理与法理信念以及国家人民长远根本利益,而以激进的政治意识形态化诉求,为了自身的一党之私与一己之见,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不计得失而为之。将其与和平论者比较以及致力于永久和平信念的不懈追求的志士仁人们的努力相对照,真伪良莠不是昭然若揭了吗!若从两岸当下经社民间交往热络,而政府对话协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可以很好的说明其共同的政治思维与意识形态意志主导行为的根源所在。 3,“和平入宪,台湾中立国”VS“台海和平中立区”? 为甚么说要进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超越、转化与提升呢?对此,仅以三个层面的明显例证来说明:一是,从二战后欧洲人的政治观念的变化,将其致力于消除战争根源而重建当代国家和平关系和世界秩序尝试的成功经验,与60年后虽则是姗姗来迟的国共及两岸政党交流的情势加以比较来看,关键在,需要确切的认知这种转变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与当代政治意涵,及其深刻的预示着的人类进步的意义; 二是,在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推动两岸永久和平,弘扬中华文明精神,追求世界文明融合宏大目标的马老先生们所代表的老一辈人理性良知和历史正确方向,这一方面可以与中共一贯地革命政治意识秉持和《反国家分裂法》中“武力犯台”的冷战式思维相比较;另一方面可以与台湾当下以形形色色名目,假民主自由之名而进行民粹化和当代极权化政治行为,不惜任何代价追求“虚幻独立”和不可能的“名义出走”,而失缺当代主体意志精神独立本质和真实意义的“非和平主义”者们的主张加以比较,使我们更加坚信致力于当代和平信念与实践建构,才是所有具有基本人性与人类理性良知者所当为。 三是,在当今世界民主大潮与全球化和平追求高扬的时代,“民主与和平”主题当然须夷不可分割。所以,两岸和平关系的实质,在大陆最终必须实现完全意义上真正的当代民主法治国家建设。但对于现状兼具“国际化和准国家间关系”特征与特殊性的两岸关系和平建构,就需要超脱简单化政治与意识形态化的认知与处置模式,而要从“当代和平信念实践与世界文明秩序重建”的综合层面,来思考与处置两岸关系基本的和终极性目标体制的“预设性建构”! “和平与中立”观念与实践建构,可能是台湾方面思考和应对当前台海复杂情势及其政府间困境的一个“积极的思维进路”。若就当代普遍意义上的“民主国家”概念,大陆的民主化无疑对台湾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也是台海关系永久和平建构的基础。但是,台湾方面必须清醒的认知,大陆的民主化实际过程,并不能保证台海关系一定是在和平的状态下解决!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预知到“激进的”变化过程,将会发生甚么“状态”。尤其是在国际关系的急剧变化影响下,台湾若没有能在基本问题上与大陆达成政治共识与建构互信基础/机制,并在国际对抗中,处于和大陆敌对的位置,那么,首当其冲的,台湾的安全将很难确保,甚至会遭遇极大的乃至毁灭性的破坏,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与事实存在。 而“现状维持”即使从国际政治关系准则言,也即意味着台湾绝对没有“实质挑寡”大陆政治底线和国家利益的本钱。尤其是国际格局和两岸关系情势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台湾尤其是执政的民进党政府要作“重大政策”调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除非其想坚持罔顾违逆民意和国际政治格局及两岸现实情势,一路走向黑(毁灭性战争)!否则除了调整政治思维与政策外,绝无其他“良策”可言。而这从美国最近所进行的战略思考的调整势态(中国时报:美中“新利害关系”影响台海局势, 9月30日);专访国策院院长田弘茂谈台海新趋势 (《新新闻》周报970 期) ;以及台湾独派大老们中,也一再有政治观念主张与政策意向方面的转换,可略见一斑。 最近台湾国策顾问黄文雄在向陈水扁的辞职信中呼吁道:台湾应该“和平入宪,追求建立‘永久中立国’。以坚持人权、民主、和平、与正义,才是台湾长久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道路。”(《中国时报》10月23日报导)。这是从其立场观念方面,对台海和平问题作出的一种回应。而“中立‘国’”还是“中立区”,正如未来究竟是“国家整合”还是“超国家整合”,在名称上争议,并无多大意义。关键在“和平与中立”概念的政治法理意涵及其规范体系究竟是甚么?将如何来建构?并且,还必须有一整套当代和平的政治法律体制建构的理论与方法的支持。可以说,从“两岸永久和平”概念与主张的提出,到政府与政党政治人物的广泛认同,再到坚持不懈的推动实践建构,还有很长的程序与路要走。 所以,当代中国人“和平信仰重建与追求”,既是一项极有意义的使命,更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两岸难题”。而且,是对当今整个世界和平与发展极富意义的“世界性课题”。为了完成这项历史性重责大任和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两岸必须要超越传统政治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化政策理念秉持,以当代中华文明与世界融合的精神,来思考与推动两岸和平建构与发展,以此达到中华文明共同体整合、改造、与共同提升的终极目的。 (2005年11月5-6日) 【该文原标题“和平理念的实践与人文精神的复兴——追忆马鹤凌先生”。此次刊发,文字稍有修定。由于当下世界情势和两岸关系的急剧变化,危机和不确定性明显提升。基于我们“和平建构主义”理念主张的原初构想之一,再次提出供参考)。同时,将与此关联的有关两岸整合的“法理中国”建构的系列論文之一《论“反分裂国家法”的法理困境》一并刊发。作为思考台海问题的一种理路脉络,仅供参考】 【台湾“双英之旅”点评集合】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206&tid=3571387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5-01 8:10 已读 225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蔡总统“过境外交”实质提升与台湾“逆向战略”诌议 ---- “双英之旅”点评之三: 【歐都論壇】2023-04-07 随着“蔡麦会”的顺利展开,蔡总统的台湾邦交国之旅与过境美国的实质外交提升,画下来完满句号。这也被称为是蔡总统任内“七次外交行程”的毕业之旅。 虽然,行前恰逢“宏都拉斯”断交,任内第七国失去邦交。不能不说与中共的打压与国际现实的冲击紧密关联。虽有美国的加持和从中斡旋,但都未能阻止事件发生。 说是中共国的“霸凌”的结果,一点都不为过:非但近年来台海“兵凶战危”的情势,早已让整个世界高度警觉。被称为“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同时,这又与当下大陆权力体制“准战时化”高度极权的事实与势向紧密关联。而有鉴于中共联俄对抗美欧北约的所谓“双重遏制”(习普会语),宣称共同推进“百年未有大变局”,试图改变世界秩序的企图密切关联。 在此情势下,台美的实质外交进一步深化提升,是应对中共“武统”台湾企图的必要而有力的举措。 如果人们不是陷于中共的(一中)“认知标准”的政治陷阱,来正确的理性思考,那么,台湾邦交国外交就是再正常不过而不足为怪的了。之后,我们将剖析“一中标准”政治陷阱的长期危害。 当然,倘若换一个角度来论,台湾要如何“避战谋和”又不失基本价值理念的坚守?确实也是台湾全民和整个世界都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课题“! 面对中共国“二十大”权力极权化改变和”武统台湾“的战略势向,台湾当然有多重选择的条件和可能。这就是我们在“双英之旅” 解析之前提出的两个论断关键所在: 一是,主张先致力于实现台湾内部整合与尝试开启台湾“逆向民主统一大陆”战略思维的可能性;二是,相较于台美的实质外交关系的推进提升,目前的台湾邦交国变化只是“次级性”衍生的非关键课题。 所以,如何有效兼顾?如何“不事小而争千秋”?有魄力的直面大陆中共国的当下挑战及几十年来的“国际外交打压台湾”的根源!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 在此意义上说,马前总统的大陆“祭祖寻根之旅”与青年学子的交流及其中华民国台湾各表的新尝试等,就不失为台湾追求长期和平的重要的战略格局上有意义的步骤。 因为,毕竟台海危机已经处于“兵凶战危”的严峻时刻。而台海紧张情势,虽因台湾蔡总统民进党执政的“两岸政策”改变所起。但毕竟是根源于两岸长期政治对立冲突未能根本消解所致。 所以,蔡总统在这次实质外交有新斩获之旅归来之际,似乎应该对马前总统的“探寻开拓之旅”加以肯定,并尝试思考开拓执政的民进党政府更明确地“两岸政策”的新主张论述! 既展示台湾国际外交战略势向,又能为实现“台湾共识”整合建构奠基筑础。发挥智慧,化危机为机遇,以有效应对大陆的挑战和世界和平的期待。 其实,在“双英之旅”的同时,尤其是在“蔡麦会”的关键时刻。人们看到了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主席冯特莱恩的北京之旅(及其西班牙总理和新加坡李显龙总理等访陆),在在凸显了,此时此刻,一种国际格局对冲以求平衡的态势。 这在当下世界种种危难情势下,展示了世界理性平衡和追求和平可能的国际主流势向。所以,值此俄乌战争的世界危机阴影下,各主要国家仍然在追求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展示了维持交往和追求和平的努力。这对于处于台海危机之中的台湾和大陆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由此可见,大陆中共虽仍然对蔡总统会麦卡锡议长表达了“愤怒”,但实际动作有限。这既表明了“双英之旅”的台湾外交战略对冲平衡(即使存在着民主选择的内部较力意味)起到某种实际作用;又能体悟到国际关系中战略平衡和危机缓冲的世界主流势向与实际努力。同时,拟应该注意到中共同日开启的台湾海峡巡查的危险信号。 就此而论,台湾更应该深刻思考与发挥大智慧,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开拓国际外交空间的同时,致力于内部民主整合和开拓“逆向战略思维”的理念洞见卓识,在战略与策略方面,开拓积极应对大陆挑战并实现促进大陆变革的“良谋善策”是为上上策。以确实承担起维护台湾安全和区域和平稳定的责任。又能有效应对中共不断变换的威胁和改变现状的动作和伎俩。 {歐都論壇}“双英之旅”点评之二: 简论台海问题的三个误区舆“台湾共识”建构 l 一.所谓“一个中国”原则及其实质意涵的误区-政治陷阱 l 二.“法理台独”的误区 l 三.所谓“共识”(九二)的误区 一,所谓“一个中国”原则及其“真实意涵”的误区: 虽然,这是大陆中共的一贯“强权意志”舆政治原则主张及其共产党专制政治教化所决定的结果;明显在法理现实方面和国际关系秩序-世界国际法公认原则原理不相符合。但是,基于当下国际政治格局和情势,即主要依靠国家实力和国家间政治来定义和平衡各国家间关系的现实世界状况使然。 所以,台湾处于了一种“痛苦的不完全‘国家状态’”这既是一种历史现实的处境,是不争的事实;又处于任何意义上的的“主权国家”实质状态。因为,无论从主权国家的基本条件(领土、人口、有效政府、司法管辖)和特征言,台湾中华民国当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祂是被中共颠覆分裂而成的;不论GDP世界排名第二十一位;还是其科技人文水准方面)。 至于说道:两岸的历史纠葛舆民族血缘的联系,这都不能构成台湾不能作为优良的主权国家自立于世界之林。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大陆中共政治方面。这是台湾和世界必须正视和要“智慧应对”来解决的问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中共及其治下受蒙骗的大众,思想意识中就只有中共的“一个中国”(三段论),这一政治现实;就是要“解放台湾”(毛治二七年如此;改革开放之后有所变化,但国民政府没有抓住机会;世界也未能有效促进中共改变)。 无论“和统”还是“武统”,或是招降纳叛-内讧台湾,形式手段可能各异。但目的只有一个:要台湾成为大陆中共的“一个省”!因为迄今祂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政治统治的终极“宏大目标”,是仍然是“解放全人类”颠覆整个世界秩序。中俄“背靠背、无上限”的战略结盟,反抗美国北约欧盟等西方国际体系之目标早已清晰明白无误。所以,台湾面对的首要课题:是如何破解中共的“一中原则”魔咒-陷阱? 二,“法理台独”的误区陷阱 所谓“法理台独”的误区陷阱,即在“一中原则”下,不但台湾属于大陆中国;台湾现政府也是非法的(只有中共将来任命的才是“合法政府”)。所以,蔡英文总统过境美国也要“受限于”中共的遏制打压。大凡认同台湾民主政治和中华民国者,就被“封为”台独分子,遭到封杀打压,连台湾艺人也不例外。 其实,中共的强权政治逻辑,早已是世人皆知,无以复加。而且,中共上下皆是这一个“德性”:因为是中共政治高压舆强制教化所致。虽然,中共改革派舆有良知的中共党人或“温和派”中不凡有“友台”和善意对待台湾大众者。但正如“改革强人”朱镕基也会喊出“台湾人民要注意啦”的“怒吼”(试图影响台湾大选)。实非本能(意),是由中共本质舆残暴政治教化洗脑决定的。 因为,超越中共的政治意识形态秉持,无论从国际法理政治和一般民主政治法理論,台湾都是“法理独立”事实存在的主权国家(人民主权观舆制宪权;宪法舆事实存在状态的长期悖离情势等);应该享有舆自身主权国家相匹配的国际外交和国家尊严。所以,“台独”或“谋独”其实是个“假议题”!从外部言,是陷于中共政治陷阱和疯狂打压下的台湾内部存在“接受或认同”现象的一个“政治冲突变异的非正常状态”。从内部論,是台湾民主政治转型过程产生的新的“国家认同”问题和党派之争恶斗的产物。理论上说,即是台湾新国家认同和台湾内部全民“政治共识”有待整合和建构的大课题。所以,要有超越党派利益偏见的胸怀和政治大智慧的“台湾共识”法理建构的国策和正确方式举措。 就此而论,如台湾“邦交国”现实的多寡变迁,虽是个严峻的政治现实问题,但并不是攸关台湾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换言之,台湾外交其实存在著“面子舆里子”反差不符:确实存在大陆打压的根源问题,但其实是随着国际情势的变化而在发生着变化的。试想,大陆若冒天下大不韪,武力犯台!那么,大陆和台湾的国际外交将大反转大逆袭,当是大概率趋势。所以说,就目前情势言,尚是“伪命题”!关键在,台湾执政党蔡英文政府的大格局舆政党政治“国家认同”的“台湾共识”的全民整合建构如何可能的难题,如何有效开启舆解决以达至新的境界?换个角度論,自由理念法理政治的品质提升,是背负着历史传统包袱和政党恶斗陋习的台湾民主政府所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民主质量”和全民素质的课题?更是面对大陆中共“恶邻”强权意志威胁之下的台湾,朝野全民都有共同应对责任的政治课题。 三,所谓“共识”(九二)争议的误区 有关“九二共识”历史的看,也是当时台湾国民政府依宪和迫于形势舆大陆交流的一项国策(蔡英文总统和马英九前总统都是陆委会草拟《国统纲领》的参与者)。所以,关键在“各表”;既然大陆中共“羞于承认各表”,那么,当然是祂的“软肋”所在;也自然是台湾可坚持有发挥的空间。虽然,执政的民进党政府不愿意继续这种游戏也有其理由,但遭遇了大陆中共的“疯狂”反扑和“无所不用其极”打压。似乎“针尖对麦芒”(其实蔡习两人的性格还是有点“相仿”滴-笑!-猜想:蔡习会,那将如何?其实很“有意义”的问题)都意志顽强斗得找不到“北”了。 当然,这里确实是“民主舆专制”的“生死较量”(本质上如此)。问题在,大概整个世界有良知有理念的人们和各政党国家政要,都不会认同大陆中共的“台湾是大陆中共国的一个省”的“一中原则”(姑且视为大陆中共国的“一表”)!而台湾民进党政府,正好既可以利用《国统纲领》和“一中宪法”来捅大陆中共的“软肋”,要其公开承认;同时,也间接堵了深蓝政客们的嘴;更重要的在于籍此进行台湾“民主法治国家认同”之“全民共识”的法理建构。于是乎,既致力于长远民主政治品质和执政者“大格局”的形塑,又以“不事小而争千秋”的气魄,开启舆大陆中共甚或在野党“一中各表”的政治大博弈。因为,如何整合?牵动着区域和平稳定和世界格局演变,台湾不是“棋子”而是台海变局的主角!一方面牵动着整个世界大格局;一方面肩负着牵引大陆自身民主法治体系变革的“重任”!因为,两岸关系中倘若能够朝向当代“宪政共同体”和“扩展型区域国家共同体整合(如欧盟)”的体系目标开拓展开,那么,就有可能成为“改造中华”、变革大陆、升华台湾的有利于整个亚太和世界的“千秋伟业”。 而台湾民进党要有自信,回归“任何台海现状的改变必须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民”(绝大多数的)批准!这条民主底线坚守的初衷。开启以“一国良制”为目标诉求的两岸民主政治大博弈!倘若以此为基础进行台湾内部“民主政治国家认同”的“台湾共识”的形塑和建构。那么,试问进一步展开两岸未来整合“宪政共同体”商谈建构的“台湾共识”运动,是否可以激发大陆民众对未来国家或两岸共同体整合建构的“真理”大讨论舆体系目标“共识”建构的理念政治追求呢? 总之,两岸整合舆当代自由民主法治开拓发展息息相关。既舆大陆和台湾的命运息息相关,又舆整个世界和亚太区域和平稳定息息相关。所以,台湾要拒绝大陆“一国两制”被收复的命运,关键在必须思考回应如何“变革舆重构”这“未来国家-共同体体制”。香港之变的教训,不在“两制”(两岸现实就是两制-整个世界都是两制之下的对立博弈),问题在“一国”(主权体状态属性)决定了彼此的前途命运。倘若换一个角度論,若依台湾蓝营舆国民党“中华民国”主张谈整合,未来的重中之重,仍然在“宪政共同体”将如何建构? 那么,就当代法理中国建构論,民进党政府舆国民党一起和大陆中共国博弈,要好于没有“台湾共识”的博弈。而当代共同体法理整合建构原理之要,在于必须满足“弱势方”的基本诉求。如果能够商谈确定为“开放式扩展型”的整合建构,那么欧盟体经验参与、联合国的介入乃至美国等更多相关方的参与,都是两岸未来共同体建构可资思考借鉴使力并获得有效保障所在。当下最关键的就是探寻有效破解大陆中共国“一中”概念魔咒的“各表”的最佳和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兹事体大,非不知“庙堂之奥”的草民所能参透其密辛所在。但面对中俄战略结盟的“历史逻辑”之强权意志和企图心,台湾实现超党派“全民共识”建构,可能是一步有意义的应对之策和赋涵价值意义的举措。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bbsid=2206&tid=3571387 {附相同议题文论} l #台湾议题的法理思考与「和平建構主義」的主张2023.3. l ##台海议题解析:論“中华宪政共同体”法理建构(大纲)2020.6月 https://www.linkedin.com/newsletters/7038638059176751104/ {歐都論壇} 如何思考"俄乌战争"复杂问题?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3-31 21:04 已读 139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如何思考"俄乌战争"复杂问题? 俄乌战争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是這样认为的,欢迎讨论。 6park.com 一是要有同理心,二是要有基本正义感,三是世界道义~公正的国际法理秩序~層面的认知和判断。 *同理心,如果是自己国家领土被侵占~分割,你会怎么想?或有良知的人都会怎么做? *正义感:不是“大道理”,而是指人的基本良知与价值认同~追求; *世界法理秩序方面的课题:比如思考和平如何可能?何为正义公正的国际法理秩序的标准和基础?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国家间战争与冲突?等等。 6park.com 對此,可以从联合国對俄乌战争的两次决议为基础~起点来展开自由~但理性的讨论~争辩。 我将其定义为,世界道義~正當秩序之基*命题。然后再来分析各种观点理念和说辞。由此,可以导出我称为“和平建构主义”的理论命题~基本原理和比较正确的观念方法。 依此,我解析了俄乌战争~台海危机~大陆变革走向(含香港问题的根源与症结)等一系列课题。有兴趣者可以共同深入交流探讨。 我的基本观点是,疫情之下/之后~去全球化~科技的亢奋~生态经社种种危机~俄乌战争台海危机等等,显示人类面临的诸多~凡此種種~显在潜在的深刻危机。 所以,不是简单的言说或常识性的认知,可以准确判断和解释解决的。 首先,必须要有基本的道义~是非观,然后才能思考诸问题解决的有效径路和方法。這是何以建構世界永久和平秩序體糸与保障?消除冲突与战争的大课题。 *AI的啟示是,光凭人类自身的智識与能力,大概率是解决不了這一“上帝的難题”的!所以人世间悲剧总是一再重复上演。 我對俄乌战争与台海危机根本解决的看法是:不是简单的民主~政权更替(偏西或向東)的问题。而是关联着尚处于丛林法则中的现实世界的无休止的争夺状态下,極端對立冲突的政治理念体制差别~地缘战略生死竞夺~國際关系體糸性再對抗成型。更大的戰争似乎難以避免! 尤其是焦躁的世界與人心不古/歷史心理情结驱使下,俄乌战争大概率要战场上决勝负,结局可想而知。 这不是小民们要和平不想战争愿望能够解决的;也不是只怪美歐北約,你想想,美歐的實力~尚未完全激活的德日英法的战争潜力。 ※所以,联合国决议是一个基本思考点,中俄不是申言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吗?要國際民主秩序吗?那么就从遵循绝大多数國家/人民的意愿~决議开始吧!(當然不太可能。因为中俄的"歷史逻辑"诉求,只是绝对自我的一种"執念"。却解决不了俄乌与台海冲突问题。因为,不是在现实世界人心舆歷史正确的一邊嘛)。 推巳度人,乌國人能够接受這時這般悲残状况下停止抗争吗?除非只有自认其辱的民族才可能。中国曾经都不会,怎么反尔要求乌克兰人民呢?! 6park.com 所以,球锡回到俄中這一邊:如何给世界一个合理的交待?虽然,美国肯定了中国方案的关键要点部分(维护主权领土完整與反對核戰)。但具体要看习普會之后续发展了。猜猜看可能吗? 由此,突显现了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意图遭遇了世界质疑:一个明显的战略默契是解决俄乌问题与台海问题,中俄互相策應(這是怎样的一種危险关系?在其之下世界還有和平安宁吗?显然在道义方面与正义逻辑上问题严重)。 6park.com 唠叨這麽多,免不了被嘲😊?但在俄乌~台海~香港和法理中国議题方面我们似有些突破性建樹。特别是對俄乌战争提出最终解决的两種方案(建議構想),可能是值得关心和思考的。(相信有些友人已經阅读有关糸列文章,欢迎讨论指正)。[庆祝][抱拳][咖啡] 6park.com {附相关文论}{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台海危机的关联性思考----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大陆中国“两会”相关议题的法理思考之二} 链接:https://www.linkedin.com/newsletters/7038638059176751104/ {歐都論壇}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台海危机的关联性思考 ----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3-31 14:06 已读 197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台海危机的关联性思考 ----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大陆“两会”相关议题的法理思考之二} 【纵览中国-外交纵横】2023.3.17 {原始链接}:https://www.linkedin.com/in/jefferson-huang-8808211a4/recent-activity/all/ Jefferson HUANG March 8, 2023 探索【台海和平整合】理念舆信仰建构 【歐都論壇】 - Haisen2023 (71 bytes) 05/12/23 论反思“统独观念”超越传统政治思维 【歐都論壇】 - Haisen2023 (51 bytes) 05/12/23 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台海危机的关联性思考----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主 - Haisen2023 (141 bytes) 05/12/23 {VOA}白宫强调有必要与北京建立“新”热线和危机处理机制 - Haisen2023 (1320 bytes) 04/01/23 {歐都論壇}简论台海问题的三个误区舆“台湾共识”建构 - Haisen2023 (387 bytes) 04/01/23 {歐都論壇}台海议题解析:論“中华宪政共同体”法理建构(論纲)2020.6月 - Haisen2023 (149 bytes) 04/01/23 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台海危机的关联性思考 ----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草于18/10/2022;最新修改3月15日) #{最新新闻点评}习“两会”后即刻访俄之预期评述! # {大陆中国“两会”相关议题的法理思考之二} #附三篇评论回复: 目录 引论 (一)对战后国际秩序形成与新体系建构的思索 (二)解决俄乌战争危机的两种路径思考: I.联合国体系功能的扩展式建构舆在俄乌战争区域实施国际托管的可能性 II.学习“比利时和平建国模式”舆欧盟超国家共同体建构理念实践 (三)台海危机的化解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前景 #附三篇评论回复: {该文草于18/10/2022,现补发增言:日前联合国紧急特别会议:再次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再次要求俄罗斯联邦立即、彻底、无条件地将其所有军事力量从乌克兰国际公认边界内的领土撤出,并呼吁停止敌对行动。赞成的141个成员国充分表达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共同的正义呼声和愿望!面对这场攸关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的危险情势和正义的决断,中国人的良知与道义精神何在?考验著人们的认知理念和心性道德水准;同时,也是对中共当局的暧昧立场和主导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诡异意涵的一次大考验。由此,欧美将中共及其挑起的台海危机视为对现行国际法世界秩序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也就不足为怪。值得我们深刻的思考中共政治道义层面的危害议题。 作为曾经遭遇过前苏联核威胁(所谓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计划被美国拒绝)的中国人,应该了解和反思韩战时期,作为世界唯一拥有核威慑能力和强大军事实力的美国,并没有以核威胁或试图发动核战获得军事上的完全胜利!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自由民主法治国家的政治道义力量所在!而世界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极权专制者及其绝对权力的疯狂,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和危险所在。} 引论:无核和弃核的乌克兰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应该受到全世界的尊重与保护;俄罗斯/普京的战争罪与核讹诈/恐吓,是无能与疯狂的表现;对普京的俄罗斯狂想症之根源的剖析(大俄罗斯梦幻与前苏联崩解的心理情结/阴影的揭示);普京的“历史述说”与错误逻辑的本质:诉求含有一定或某种合理性和可洽可议性;但是,其武力征服和试图战争改变国际现状的方式/路径与一系列认知和言说的政治逻辑之误。 #普京的错误与偏激狂妄的行为的危险逻辑批判#有关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俄乌战争)几个问题的分析#关于联合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四个被占领地区/州的“入俄公投”非法无效决议的解析 (一)对战后国际秩序形成与新体系建构的思索 总体上说:是美国主导的划时代理念体系创新的结果;但尚存在诸多不足。所以联合国的功能体系改革始终都是重点课题。需要新思维与国际安全-和平的体系性构设。这需要新理念理论方法和新体系方式路径的开拓。如何看待美国的地位与功能?如何理解现在国际关系/国际秩序体系与美国的关系?美国精神的内政外交方面的关联及其之后的演变? 对于欧美/西方世界秩序及其体系性基础/内核:规则与原则;国际/世界体系一体性与协同性/世界性--自由和开放型世界/国际社会需要深刻的综合的思考。 那么,在这样一个国际体系形成/确立/发挥功能作用的过程中,各国行为vs欧美国家行为的异同:需作全面的制度体系性比较(法律制度性规范领域/范畴/观念-理念的差异比较--国家/政府行为与商业经济体/企业行为,及公民行为等的比较)。 其中,中俄更需要对前苏联/苏东集团体系与制度崩解的根源舆不可抗拒性的再思考!(寻找普习思想根源与认知缺陷及其政治心理情结/潜势等;尤其是政治结盟与无上限战略关系及2022年二月中俄联合声明和新协约国之战略默契/协同的内容与意涵关系;尤其是之后不久俄罗斯普京发动的俄乌战争/特别军事行动--普京隐遁北京冬季奥运会vs习近平隐遁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首领晚宴此其一; 其二,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方面,中共扮演了一个及其复杂/矛盾/和不协和的角色;反映出中俄战略关系的功利性/内在矛盾与不可能协调性/最终必然破裂的结局;其三,面对着俄罗斯普京的侵略乌克兰/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秩序的行为,在其遭遇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和制裁的当下--尤其是联合国对于俄罗斯/普京籍乌克兰被俄侵占的乌东南四个州的“伪公投”之名,宣布纳入俄罗斯版土的非法行径,中共国再次投弃权,这与其声称的“坚决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维护主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中国外交原则/准则,又是大相径庭! 所以,从事件始末与前后行为来看,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存在着战争与武力解决/打破现行国际关系原则和国际法秩序准则的前设/战略默契的共同特征,是不容置疑的;至于,是否存在独裁者之间私下密约/类似二战的轴心国协约?有待观察。 而随着俄乌战争的进程与发展情势/前景论,中俄结盟与试图以战争/武力改变现行世界秩序的目标/行动势向看,对整个人类世界构成最最危险的威胁!对此,欧美北约国家已经高度警惕和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然而,随着俄乌战争态势的转换和朝向乌克兰胜利方面迅速发展情况下,普京的核威胁有可能成为现实。世界将面临核战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危险时刻!在这种情势下,德国前首相默克尔/基辛格等,都再三郑重发出呼吁:不要将普京的威胁视为儿戏!而拜登也一再明确指出:普京俄罗斯有极大可能动用核武!问题关键在于:何时?如何使用核打击?仅仅只是对待乌克兰吗?很显然,如果只是对待乌克兰,维持和保证俄乌战争保持目前状态,或不向俄方彻底失败发展。那么,动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吓阻效果。或者,美国和北约没有能力有效遏制普京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从而,人类首次面临将要爆发核战极端危险情势之中。 而作为无核甚至是弃核国乌克兰,遭受了近八个月的俄乌战争的蹂躏,在长期猛烈持续的剧烈炮火与狂轰烂炸之下的乌克兰人民,不屈不饶,顽强抵抗,体现了英勇伟大的乌克兰民族的意志与力量,战争的最终结局:乌克兰必胜!是不可能逆转的大概率事件。现在的问题在于:整个世界/欧美北约将如何应对:由于俄罗斯普京终将走向失败,而可能发动核战的可能?如上言,假设美国北约还不具备全面遏制核战的能力,那么,最终逼迫乌克兰屈服的妥协和交易选择就必然要发生;换言之,普京俄罗斯的核讹诈丑恶目的行径就有可能达成?!整个现实世界秩序与国际关系状况都将发生巨变/或引发剧烈变化;强权/拥有核武的帝国就将依恃核讹诈来达成其目的吗?哪怕这目的是多么的丑恶无理甚至荒唐!对此,世界能够答应接受吗?不可能;那么,出路何在?人类世界将迈向何方?毁灭还是重生?这是个问题! ##俄乌战争的逆转性变化(最新情势-乌克兰收复赫尔松与全面收复被俄罗斯侵占领土的战略抉择)以及由此导致俄罗斯/普京最后疯狂的可能与整个世界积极有效地建构性应对解决的思路{俄乌战争最终结局的猜想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首先,从对普京说辞和俄罗斯诉求方面来解析一些关键症结或俄乌战争的根源吧;其次,对其最核心诉求和基本的战争说辞的逻辑之错加以剖析揭示;何以不能以普京政治学术的一己之见,来为其对乌克兰实行的侵略占领和最后并吞的非法战争行为辩护? 虽然,普京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不满与前苏联解体后,美欧似有“不东扩”的私下承诺(克林顿/科尔当时设想与安排;北约东扩的历史与地缘政治的推动力/根源及其局限性--参见克林顿最新讲话);但其实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诸小国的安全担忧和集体保障问题,才是北约能够一再东扩的根源!相反,俄罗斯又作出那些努力,来给与这些国家以安全保障和和平不结盟的前景? 加之,大俄罗斯的历史及与这些脱离苏联的前加盟小国的历史恩怨纠葛,才是它们寻求加入北约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所在。当然,对于俄罗斯/普京对乌克兰的特殊诉求/历史纠葛联系问题,以及发生的冲突与是次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性灾难危机的严峻课题,似应该有全面审慎地创新性思考与应对的,致力于长期和平与安全的国际体系性建构的“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构建! 对此,康德“永久和平论”理念主张与戈尔巴契夫的“新思维”论等,以及欧盟超国家共同体建构的历史现实,仍然是整个世界迈向永久和平体系建构可资借鉴的重要的理念精神资源与有效实践径路。值得深刻发掘与创新扩展。这一世界性重大课题的提出,正是当下世界遭遇和面临的复杂多重深刻危机挑战情势下,人类必须正视面对严峻情势和致力于根本解决的危机挑战的难题所在。 若从与此密切关联的台海危机而论,同样提出并凸显了超民族国家共同体建构与世界性地区/国家间冲突危机焦点课题解决,需要崭新的理论思维与冲突危机实际解决的世界性和平体系建构的迫切性与异常艰巨性! 由此,重新阅读康德《永久和平论》,领略其理念思维,理论原则和方法慧智,可对有效化解世界性区域和国家间冲突/战争危机难题,获得重要启迪,理出合理可行的思维与方法途径。 概而言之,摒弃冲突双方的利益纠葛与历史性诉求分歧难题不论,提出并致力于最均衡有效地“永久和平”的世界区域性国家间与超国家共同体的体系建构(理念原则/体系形式/与方法径路等等),就是当下世界与国际秩序改革完善,连续不断地消除冲突热点与根源,追求和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目的愿景的不二法门。 (二)解决俄乌战争危机的两种路径思考: 据此,对俄乌战争最终解决之道与台海危机终极化解路径,提出“和平建构主义”主张和方案的两点构想: 俄乌战争的深刻危机和“终极毁灭之战”式严峻情势及其世界性深远巨大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I,联合国体系功能的扩展式建构舆在俄乌战争区域实施国际托管的可能性 虽然,俄罗斯/普京强调是“有限战争/斯拉夫民族内部‘兄弟国家之间’的(如此残酷毁灭性?)争战”,存在其历史与安全战略的需要考量等等。但是,确确实实是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是对主权国家乌克兰的侵略的非正义战争。遭遇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普遍反对/抵抗,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普京挑战和对抗的是整个欧美和世界体系,而不仅仅只是乌克兰。由于,乌克兰人民坚强的意志与能力;由于,欧美世界体系的强大而且仅仅有限的奥援,八个多月来的战争情势,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倘若俄罗斯普京不再“孤注一掷”继续战争升级,迅速彻底地失败似在所难免! 值此,乌克兰军队最近对赫尔松的收复和俄军已经遭遇的严重损失的情势。以及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遭遇能源和粮食危机的影响等。呈现了尽早结束俄乌战争的呼声和愿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改变了不与普京谈判的初衷,提出了结束战争的四点条件说。虽然,据此条件,俄罗斯/普京似绝不可能答应和满足。而乌克兰鉴于整个国家遭遇的灾难与主权领土的破坏,其不达条件也很难妥协而终战。故此,俄乌双方陷入了对立冲突的“两难绝境”!似乎是人类的宿命之“无解难题”。 根据“解铃还需系铃人”法则,建议俄罗斯普京回归初衷说辞并换位思考:其原本旨在要求乌克兰“中立化”(显然,已经不可能)等。那么,依据此,似可以“反求诸己”,似拟提出将克里米亚和最近战争占领的乌克兰地区,作为整体交付联合国托管的“和平中立国/地区”之目标构设/动议/条件议定等。以此征询并获得乌方谅解和同意,最终达成附带相关内容的和平协议与俄乌双方承诺,以实现结束俄乌战争,并实践自己的国际义务,重构欧洲国际关系。 II,学习“比利时和平建国模式”舆欧盟超国家共同体建构理念实践: 此一建议,系基于“和平建构主义”针对冲突和战争的“共同体”构设原理提出。而世界文明历史中不凡其例,如比利时王国的组成与构建,现实中欧盟共同体建构,等等。对此,作为法律高材生的强人普京总统,似应该再深读康德大师的《永久和平论》与戈尔巴契夫的《新思维》等等。为尽早结束俄乌战争,同时,为俄罗斯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国际关系秩序之和平安全体系的建构,贡献俄罗斯和斯拉夫民族的智慧与魄力。由此,也可以获得靠战争不可能获得的尊严,以及俄罗斯人民的新认同,乃至世界的尊重与谅解。 (三)台海危机的化解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前景 另类思考,往往是政治上冲突对立双方需要把握并有创意的化解危机,实现双向扩展的一把钥匙。本坛曾经对香港危机作过系列的“另类思考和文论”,虽然,对处于非常状态的香港问题的解决,未能发挥影响作用,但相信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思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学术理念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启发的。有鉴于,对台湾问题及台海危机的长期关注和研究,在此,结合俄乌战争的启示,展开进行一些新的探索! 目前台海危机的骤升,引致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与可能超越俄乌战争,将引发关于台海现状被大陆武力片面改变,以及会导致更大范围的世界性冲突危机的普遍担忧和警觉!对此,我们需要客观理性的思考探索,并生发出符合世界大势,时代要求,与具有创意和前瞻性的“新思维”,以超越传统政治思维与意志的“和平建构主义”的理念原则构想!以期为台海危机的化解和两岸未来和平发展,提供有意义和理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思考与方法径路。 概而言之,台海危机实源于大陆和台湾对两岸现状及历史联系的认知分歧:祂首先是政治理念性的和国家认同方面的分歧,但也具有历史文化联系性与民族性的纠葛,等等。就目前情势论,由于七十多年很长历史时期的分隔,和互不隶属的政治现状,形成了国家认同的歧义与由此形成的理念政治任性的对立冲突,似乎很难消解! 更难于整合重构。所以,两岸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具有“同理心”与“换位思考”的大智慧与平等对待的大格局,来继续发展两岸交往和政治交流协商。同时,广泛借鉴人类理念思想的精华与世界实践建构历史的范型,来创造性的实现新的“联系整合的意义赋予”和双方尊严权益的提升扩展! 就“现状”而言,两岸一如前东西德,前南北越,和现在的韩国南北朝(韩国与北朝鲜)。大陆与台湾除却历史联系与联合国因素外,作为两个互不隶属的国家形态或两个政治实体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是一个难以互相否定的政治现实。至于,两岸的特殊历史关联,如中华民国时期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短暂统一,以及两岸宪法之中的“一个中国/主权重叠”条款存在现象,及其他等等。这意味着,两岸人民中存在着的历史文化联系与民族统一的愿望和可能。一如前东西德与现在的南北韩,两个分离的国家宪法中皆保留的“民族国家”统一的条款。但这都没有妨碍他们分别以“两个国家”形态存在与生活在世界大家庭之中。所以,这就是台湾人民追求和向往的“尊严”与“切身权益”的民心所在。是矢志追求两岸统一的大陆政府,应该正确面对的“民心”大议题!所谓“两岸整合的意义赋予”,指的就是在此方面,必须有时代与全球的视野和胸襟,大智慧的思考和找寻到可行之道。 其实,经历了台湾民主化转型的时代变迁,以及大陆武吓,及俄乌战争的反面启示,整个世界都在不同程度的加强了与台湾的密切交流。这彰显了一个事实即:台湾早已以自身的实力与转型力量,融入了世界,尤其是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的国际体系,呈现出区别于大陆的政经分离体制模式,虽然,仍然是中华民族中多元化组成的一份子(国家形态的政治实体)。所以,从整个世界共同体国际秩序角度论,大多数国家尊重政治现实和大陆政策及两岸未来统一的可能性。但是,几乎无一例外的表达着:反对乃至拒绝大陆使用武力和片面改变台海现状!也凸显了台湾在世界体系中深厚的实力地位和被认同的现实。 反之,令人们和世界不解的是:大陆经历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得益于融入世界体系而快速发展乃至崛起;也得利于两岸密切交流,促进了自身经社进步发展的今天,何以会产生“武力犯台”的“全面统一”的梦魇?于情于理皆不合啦!俄乌战争的教训与最大启示在于,专制独裁者总是漠视人民的心声和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总是高估自身统治集团的力量,甚至为了一党之私,而不惜民族国家人民根本利益,乃至整个人类世界的存亡和前景,试图籍发动非正义战争来转嫁危机和与整个世界对抗!否则,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解释中共的连续疯狂的武力扰台,和不断的恐吓台湾人民的非理性不正常行为! 对此,我们籍由哲学大师康德的《永久和平论》中的几段箴言为思考台海关系和平发展与积极建构主义的前景提供借鉴: 康德在论述民主政体公民社会民众具有对发动战争“这种糟糕的游戏”的权衡与选择权(按:如同俄乌战争显现的那样,可能的台海战争应该说是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借助印度总理莫迪对普京的告诫即“现在已经不是战争的时代”了!)----康德《永久和平论》第二节p15. 下同 虽然,客观上这些国家迅速抢搭“北约便车”,某种程度是会给俄罗斯造成安全压力/甚至战略威胁等等;但是,这不能构成俄罗斯侵略和以武力并吞的合法的正当理由。反之,俄罗斯有那么大的疆域国土和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等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实力,并不害怕任何国家/军事集团的冲突威胁嘛!所以,要乌克兰“去军事化/中立化”都只是一厢情愿的说辞;需要考虑的是:这个世界能否接受武力吞并和肢解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核讹诈最终的结果将是什么? 等等。 概言之,2014年普京并吞克里米亚的“辉煌成功”,其实,不但引致了美欧北约的强烈反弹;更造就了乌克兰八年的顽强反抗;由于普京的“大俄罗斯梦”(梦魇成症)。所以,才招致今日之俄乌战争的窘境和世界性重大危机!(一如拜登所言:是人类自古巴导弹危机以来,最接近核战的危险时刻!整个世界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同时,在这巨大危机/终极性人类世界灾难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全面深刻广泛的思考:何以构建世界永久安全和永久和平的有效的国际制度体系保障?!尤其在整个世界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危机的当下,如果人类没有自我反思的信念和自我纠错的能力,那么,在这“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历史时刻”,那么,人类毁灭的灾难就将降临!世界明天将不复存在!对此,我们必须要有真诚/虔诚的反思能力!并尝试着从传统的“对立仇恨永无交集”的思维定式中挣脱出来。无论是换位思考还是超脱性综合权衡考量,但只围绕着一个目标即,如何来构思设计出实现止战息争国际制度体系与有效执行实施的径路与方法! 对此,其实理论学界对战争与和平研究的理论方法颇多;而现实世界的整合与共同体建构也不乏其例;问题似在超脱目前/迄今的理念实践思维的局限和国际关系秩序历史建构的不足:解决如何从主权对立/国家间利益无法调和/民族国家间战争总是不能避免的人类宿命超脱出来?以真实有效的国际关系/国家间和平安全体系的建构,来消解乃至根除战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梦想和超民族国家整合甚或中立/具有效区隔冲突的安全体系的构建(联合国维和概念和作用功能以及组织方式等,必须有新的改变和提升。 同时,各主权民族国家也是摒弃“绝对主权”观念的时候了;是时候思考:地区和国际共同安全体系与机制的有效建构难题了)!为此,思考从主权国家理论向主权体-区域共同体-国际安全关系体系目标建构的新思维理念转换与升华的世界难题!并由此开拓扩展创新建构出一整套协同系统有效的国际/国家间和平安全全面协同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新制度体系。(草于2022年10月) {备注:本文系本人于去年十月中旬的一篇观察思考的随笔/草稿。现发出供关心者参考。虽然,整个情势已经发生了新的发展变化,本人的认知思考探索也已获得了深化,随后将在后续文论中陆续提出。} #附三篇评论回复: 1,是的。如战略性抑制等,因为這巳经是公开的对立抗争的「国际竟争亅时刻了!所以我们需要能够思考与探索其背后的道理与现行国际秩序的精义~即我指的「国际道义」议题。比如对俄乌战争的认知理解。体现了一种基本的道义。尤其是联合国特别会议两次决议,绝大国家的赞成票~形成的共同的抉断~正义的要求,這就是不能回避的世界道义!虽然当下联合国体制和国際法秩序还是以大国强权为主导为基础的,或言在其下的秩序…联合国大会决议也还不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效力等。但无疑是代表着道义~正义的道德力量的,這就是我提出法理思考的意涵。因为公道自在人心。由此才能认知世界大势和中国立场难以被世界接受的原因,這对中国人民来说,无疑不是好兆头。争议的不是名词,而是概念的精义~法理道义! 2,读我发在领英的文章你发现没有? 外交事务杂志 发的这篇文章中提出:最终由”联合国托管”的观点。正是我前几天发的文章中提出的两种可能的方案之一:即由联合国托管现被俄罗斯侵略占领的地区;再就是"比利时国家形成模式"(和平终战建立新国家)。总之,是在保证乌克兰永久和平舆最大利益前提下;又能防止核战-世界大战-人类毁灭厄运发生的不得已选择。和平还是“共同毁灭”?这是个问题。 3,Answer Grzegorz Król:Thanks for your question, but I wonder if you can read the article? I reposted this Foreign Affairs Magazine (USA) article mainly because he discusses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 Russo-Ukraine war. And put forward the "United Nations trusteeship" point of view. This is really my article presenting the ultimate ideal solution. Of course, this is to be resolved after international rounds on the basis of Ukraine's best results. The purpose is to prevent the worst outcome of the Russo-Ukrainian war: nuclear war -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Read my article for details. See how I blame and criticize Russia's aggression in Ukraine. The article I posted on IN a few days ago was written in October last year. After the latest articles are sorted out, they will be pu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Stay tuned. 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default.php?id=73114 #俄乌战争的启示与台海危机的关联性思考--当代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最新修订稿)# {大陆中国“两会”相关议题的法理思考之二} https://www.linkedin.com/newsletters/7038638059176751104/ {歐都論壇}“雙英之旅”議題點評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奧★★♂] 於 2023-03-30 10:35 已讀 1009 次 大字閱讀 Haisen2023的個人頻道 {歐都論壇}台灣“雙英之旅”議題點評之一 6park.com Status is online 6park.com Jefferson HUANG 6park.com 中華書院 - 首席執行官 6park.com 59 articles 6park.com March 27, 2023 6park.com {歐都論壇}“雙英之旅”議題點評之一: {觀看YouTube“戰情室”節目有感} 該視頻討論了“馬英九赴陸祭祖之旅”,節目蠻有意思滴。編排有新聞熱點和有關背景資料,及各方對新聞的評判(各自不同立場的看法)等。而各位節目參與者,也都能夠暢所欲言,點出一些輿論關注的熱點議題的意涵;這本身就如“雙英”(向西向東)外交戰略折衝平衡,正是台灣民主的風采輿優勢(我說的是,輿論多元對大眾的啟迪功用和事件本身展示的民主台灣的精義)。 但是,感覺不足的是所議所談的層麵輿新聞解析的深度問題,似乎尚待發掘!這幾天瀏覽了各大報刊新聞媒體對該議題的廣泛評論,大概都不同程度存在著諸如此類的“新聞通病”,雖然,也不凡有些意義和價值的點撥之論;但大多還是陷於“立場思維”輿黨派之見:不能夠達至台灣外交戰略域及兩岸關係當下麵臨情勢的戰略思考輿策略應對。 我的判斷和預期是:“馬英九赴陸祭祖之旅”既是其一貫秉持的交流輿溝通的“追求兩岸和平之旅”;更有可能是一次“探尋輿探詢之旅”!從行程安排看,似乎存在一些“暗喻”:如“十二日”對應著大陸俄烏和平方案的“十二條”(笑)。其念慈在慈之內涵大概率是兩岸未來“終戰輿和平協議”的可能性輿可議的草案探詢。以及應對當下兩岸輿國際嚴峻情勢下新的“兩岸論述”可能和大陸“整體方案”關聯的溝通探詢之旅。 但重要的在,我以為,有鑒於兩岸關係發展的難題及其關聯的中美關係、區域安全格局和對國際體係的影響,等等。似乎更應該是一次深具兩岸輿台灣外交國際戰略性的未來法理秩序整合建構方向探詢交流的“探尋之旅”(如若就馬的國際法專業強項論:“南海”、“台灣海峽”、乃至“釣魚島”爭議等議題,無不與未來兩岸“法理中國”體係建構及其輿整個世界國際秩序體係原理相融合-吻合課題相關聯!) 所以,若想既能夠超脫現實政治中黨派之爭的嫌疑糾葛;又能在兩岸關係“曆史定位”方麵有大斬獲。那麼,展開有關方麵的探詢探尋之旅,可能是其此次大陸行可嚐試可深入的議題。當然,正如節目中有談及的:如何避免陷入“中共統戰話語陷阱”,確實是有風險的難題。唯有超越(過去及大陸中共的“意誌輿有違台灣民意的說辭”),並有深具“前瞻性的大格局新思維”,方有可能麵對和化解當下的困局。 這同樣是首先必須完全了解和掌握大陸“二十大”輿“兩會”之後大陸新意圖(整體方略),尤其是“習普會”大陸國際外交戰略的新勢向。。。相信這也是“雙英”戰略層麵的“默契”(台灣最大利益和最佳途徑)和外交戰略交往平衡折衝的深意所在。台灣朝野輿大眾當細細品味其深意、必要性輿可能性。以及民主台灣政治的深蘊和世界的期望。{歡迎閱讀點評【歐都論壇】相關係列文章;我們將持續關注“雙英之旅”並進行點評}。 NEWSLETTER 大陸中國“兩會”相關議題的法理思考 2023年大陸“兩會”是在其內外交困和麵臨諸多嚴峻的危機情勢與空前挑戰下舉行,本欄關注體製性議題並進行法理思考與探索!ww.youtube.com/live/uLFRP4lFoNg?feature=share {歐都論壇}“双英之旅”相关议题解析之二:简论台海问题的三个误区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3-31 14:15 已读 140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舆“台湾共识”建构。 {歐都論壇}简论台海问题的三个误区舆“台湾共识”建构 {“双英之旅”相关议题解析之二:} Status is online Jefferson HUANG{中华书院} - 首席执行官 60 articles March 31, 2023 #简论台海问题的三个误区舆“台湾共识”建构 一.所谓“一个中国”原则及其实质意涵的误区-政治陷阱 二.“法理台独”的误区 三.所谓“共识”(九二)的误区 一,所谓“一个中国”原则及其“真实意涵”的误区: 虽然,这是大陆中共的一贯“强权意志”舆政治原则主张及其共产党专制政治教化所决定的结果;明显在法理现实方面和国际关系秩序-世界国际法公认原则原理不相符合。但是,基于当下国际政治格局和情势,即主要依靠国家实力和国家间政治来定义和平衡各国家间关系的现实世界状况使然。 所以,台湾处于了一种“痛苦的不完全‘国家状态’”这既是一种历史现实的处境,是不争的事实;又处于任何意义上的的“主权国家”实质状态。因为,无论从主权国家的基本条件(领土、人口、有效政府、司法管辖)和特征言,台湾中华民国当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祂是被中共颠覆分裂而成的;不论GDP世界排名第二十一位;还是其科技人文水准方面)。 至于说道:两岸的历史纠葛舆民族血缘的联系,这都不能构成台湾不能作为优良的主权国家自立于世界之林。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大陆中共政治方面。这是台湾和世界必须正视和要“智慧应对”来解决的问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中共及其治下受蒙骗的大众,思想意识中就只有中共的“一个中国”(三段论),这一政治现实;就是要“解放台湾”(毛治二七年如此;改革开放之后有所变化,但国民政府没有抓住机会;世界也未能有效促进中共改变)。 无论“和统”还是“武统”,或是招降纳叛-内讧台湾,形式手段可能各异。但目的只有一个:要台湾成为大陆中共的“一个省”!因为迄今祂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政治统治的终极“宏大目标”,是仍然是“解放全人类”颠覆整个世界秩序。中俄“背靠背、无上限”的战略结盟,反抗美国北约欧盟等西方国际体系之目标早已清晰明白无误。所以,台湾面对的首要课题:是如何破解中共的“一中原则”魔咒-陷阱? 二,“法理台独”的误区陷阱 所谓“法理台独”的误区陷阱,即在“一中原则”下,不但台湾属于大陆中国;台湾现政府也是非法的(只有中共将来任命的才是“合法政府”)。所以,蔡英文总统过境美国也要“受限于”中共的遏制打压。大凡认同台湾民主政治和中华民国者,就被“封为”台独分子,遭到封杀打压,连台湾艺人也不例外。 其实,中共的强权政治逻辑,早已是世人皆知,无以复加。而且,中共上下皆是这一个“德性”:因为是中共政治高压舆强制教化所致。虽然,中共改革派舆有良知的中共党人或“温和派”中不凡有“友台”和善意对待台湾大众者。但正如“改革强人”朱镕基也会喊出“台湾人民要注意啦”的“怒吼”(试图影响台湾大选)。实非本能(意),是由中共本质舆残暴政治教化洗脑决定的。 因为,超越中共的政治意识形态秉持,无论从国际法理政治和一般民主政治法理論,台湾都是“法理独立”事实存在的主权国家(人民主权观舆制宪权;宪法舆事实存在状态的长期悖离情势等);应该享有舆自身主权国家相匹配的国际外交和国家尊严。所以,“台独”或“谋独”其实是个“假议题”!从外部言,是陷于中共政治陷阱和疯狂打压下的台湾内部存在“接受或认同”现象的一个“政治冲突变异的非正常状态”。从内部論,是台湾民主政治转型过程产生的新的“国家认同”问题和党派之争恶斗的产物。理论上说,即是台湾新国家认同和台湾内部全民“政治共识”有待整合和建构的大课题。所以,要有超越党派利益偏见的胸怀和政治大智慧的“台湾共识”法理建构的国策和正确方式举措。 就此而论,如台湾“邦交国”现实的多寡变迁,虽是个严峻的政治现实问题,但并不是攸关台湾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换言之,台湾外交其实存在著“面子舆里子”反差不符:确实存在大陆打压的根源问题,但其实是随着国际情势的变化而在发生着变化的。试想,大陆若冒天下大不韪,武力犯台!那么,大陆和台湾的国际外交将大反转大逆袭,当是大概率趋势。所以说,就目前情势言,尚是“伪命题”!关键在,台湾执政党蔡英文政府的大格局舆政党政治“国家认同”的“台湾共识”的全民整合建构如何可能的难题,如何有效开启舆解决以达至新的境界?换个角度論,自由理念法理政治的品质提升,是背负着历史传统包袱和政党恶斗陋习的台湾民主政府所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民主质量”和全民素质的课题?更是面对大陆中共“恶邻”强权意志威胁之下的台湾,朝野全民都有共同应对责任的政治课题。 三,所谓“共识”(九二)争议的误区 有关“九二共识”历史的看,也是当时台湾国民政府依宪和迫于形势舆大陆交流的一项国策(蔡英文总统和马英九前总统都是陆委会草拟《国统纲领》的参与者)。所以,关键在“各表”;既然大陆中共“羞于承认各表”,那么,当然是祂的“软肋”所在;也自然是台湾可坚持有发挥的空间。虽然,执政的民进党政府不愿意继续这种游戏也有其理由,但遭遇了大陆中共的“疯狂”反扑和“无所不用其极”打压。似乎“针尖对麦芒”(其实蔡习两人的性格还是有点“相仿”滴-笑!-猜想:蔡习会,那将如何?其实很“有意义”的问题)都意志顽强斗得找不到“北”了。 当然,这里确实是“民主舆专制”的“生死较量”(本质上如此)。问题在,大概整个世界有良知有理念的人们和各政党国家政要,都不会认同大陆中共的“台湾是大陆中共国的一个省”的“一中原则”(姑且视为大陆中共国的“一表”)!而台湾民进党政府,正好既可以利用《国统纲领》和“一中宪法”来捅大陆中共的“软肋”,要其公开承认;同时,也间接堵了深蓝政客们的嘴;更重要的在于籍此进行台湾“民主法治国家认同”之“全民共识”的法理建构。于是乎,既致力于长远民主政治品质和执政者“大格局”的形塑,又以“不事小而争千秋”的气魄,开启舆大陆中共甚或在野党“一中各表”的政治大博弈。因为,如何整合?牵动着区域和平稳定和世界格局演变,台湾不是“棋子”而是台海变局的主角!一方面牵动着整个世界大格局;一方面肩负着牵引大陆自身民主法治体系变革的“重任”!因为,两岸关系中倘若能够朝向当代“宪政共同体”和“扩展型区域国家共同体整合(如欧盟)”的体系目标开拓展开,那么,就有可能成为“改造中华”、变革大陆、升华台湾的有利于整个亚太和世界的“千秋伟业”。 而台湾民进党要有自信,回归“任何台海现状的改变必须台湾二千三百万人民”(绝大多数的)批准!这条民主底线坚守的初衷。开启以“一国良制”为目标诉求的两岸民主政治大博弈!倘若以此为基础进行台湾内部“民主政治国家认同”的“台湾共识”的形塑和建构。那么,试问进一步展开两岸未来整合“宪政共同体”商谈建构的“台湾共识”运动,是否可以激发大陆民众对未来国家或两岸共同体整合建构的“真理”大讨论舆体系目标“共识”建构的理念政治追求呢? 总之,两岸整合舆当代自由民主法治开拓发展息息相关。既舆大陆和台湾的命运息息相关,又舆整个世界和亚太区域和平稳定息息相关。所以,台湾要拒绝大陆“一国两制”被收复的命运,关键在必须思考回应如何“变革舆重构”这“未来国家-共同体体制”。香港之变的教训,不在“两制”(两岸现实就是两制-整个世界都是两制之下的对立博弈),问题在“一国”(主权体状态属性)决定了彼此的前途命运。倘若换一个角度論,若依台湾蓝营舆国民党“中华民国”主张谈整合,未来的重中之重,仍然在“宪政共同体”将如何建构? 那么,就当代法理中国建构論,民进党政府舆国民党一起和大陆中共国博弈,要好于没有“台湾共识”的博弈。而当代共同体法理整合建构原理之要,在于必须满足“弱势方”的基本诉求。如果能够商谈确定为“开放式扩展型”的整合建构,那么欧盟体经验参与、联合国的介入乃至美国等更多相关方的参与,都是两岸未来共同体建构可资思考借鉴使力并获得有效保障所在。当下最关键的就是探寻有效破解大陆中共国“一中”概念魔咒的“各表”的最佳和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兹事体大,非不知“庙堂之奥”的草民所能参透其密辛所在。但面对中俄战略结盟的“历史逻辑”之强权意志和企图心,台湾实现超党派“全民共识”建构,可能是一步有意义的应对之策和赋涵价值意义的举措。{2023.3.31} {附相同议题文论} #台湾议题的法理思考与「和平建構主義」的主张2023.3. ##台海议题解析:論“中华宪政共同体”法理建构(大纲)2020.6月 https://www.linkedin.com/newsletters/7038638059176751104/ 台灣議題的法理思考與和平建構主義的主張 (大陸“兩會”議題法理思考之三) {最新点评}习“两会”后即刻访俄之预期评述!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3-03-17 14:56 已读 447 次 大字阅读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最新点评}习“两会”后即刻访俄之预期评述! #中共外交部今日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月20至21日访问莫斯科。 附:牛弹琴大咖博主简评文{最新新闻点评}习“两会”后即刻访俄之预期评述! 习续任第三任期国家主席,是自2018年修改《宪法》,废除国家领导人任期限制以来,毫无悬念但大规模引致大陆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全面胚变、一路向坏;国际外交对抗不断升级日趋严峻的总根源。 为此,大陆中国遭遇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最大的五年多的全面倒退和政治经济震荡的深刻危机。为了实现其续任和开启第三任期的目标,习之中共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手段”,不计成本,不顾及任何政治伦理舆国际外交礼仪而为之: 内有近乎残暴无知的强制“动态清零”,搞得大陆社会“天怒人怨”无以复加;经历了中共“二十大”舆“两会”,世人潘然醒悟:好拙劣的一场“政治清零”运动? 而在国际外交上和独裁政治寡头们结盟,不断挑战国际秩序并与整个自由民主国际体系相对抗;其中,尤以不惜以武力统一台湾,近年来“疯狂扰台”,制造了台海成为“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经济学家》杂志语)。而遭遇了美欧等国家认定大陆中共是“最危险的国际现实体系秩序的挑战者”。从而,开启了大陆中共国内外交困的舆世界全面对抗的“真正的”“习一人之时代”。 显然,习普中俄关系是大陆中共国际外交战略的“重中之重”,习自续任后即刻出访俄罗斯既是明证。当然,关键在是次出访的“结果”将如何?!对俄乌战争发展的影响将是世界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一次“和平之旅”,对缓和世界全面对抗危机有利;还是进一步应验,中俄战略联盟的潜在战略意涵:开启和加速与整个西方世界全面对抗竞争的“危险游戏”?!这个问题是我们对“习之一人时代”两种可能命题的可能性之一的试金石:“向好”还是最坏的?世界将拭目以待!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一个问题是:之前的新闻报道“习将于四月访俄”以及中方不回应关于“华尔街日报与彭博社消息”习访俄时间议题的答问。 这里涉及了两个问题:一是,所谓情报人员(也是常人嘛)分析预期的能力和所谓“情报来源”的可靠性;二是,新闻从业者们基本素养。看来两者都存在严重问题!或言,不要说“中共窃自暗笑”狡猾狡猾嘀。而情报者与媒体人们的错判,皆在于“常识之误”! 因为,正值两会之际,中共国领导人“尚未就位”,表面上文章还未结果。习未就大位之前,如何回应此该“问题”?而如此“小儿科”错漏,是否是对当下情势之紧迫暌违,没有准确认知?由此,误导大国领导和战略家们“估计不到”产生影响或误读?也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 如何观摩台湾2024 大选?. 台灣《中華民國憲法》與美「一個中國」政策. 【現場直播】2024台大選總統候選人辯論會. 2023年全球商业大事记{双语}. 【悼念江平】诗·文111篇. 【悼江平】一种声音、一种思维得不出真理.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目录·摘抄·评论. 联大决议:要求以巴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辜朝明:如何为中国经济形势开出“药方”?. 對联合国就「以巴战争」达成决议可能的思索. 台海危机的法理思考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台湾2024總統大選政見【精华、总汇】. 如何观摩台湾2024 大选?. APEC 旧金山峰会后的几点思考. G20 旧金山峰会后的几点思考. 【法视角】对“李克强猝逝”{案}法的思考. 【新】刑偵專家谈“李克強猝死的十大疑點”. 强烈要求查明李克强死因的公开信{顾万明}. 祭李克强各地大規模民間自发祭奠{视频四则}. 基辛格新论:人工智能軍控之路. 欧盟在联大要求 中国推动乌克兰“公正和平”. G20峰會领导人宣言(新德里). 福山等:北京“一帶一路”的真實代價. 俄羅斯理念的終結(之一). 従“香港之变”到香港之困. 黑海的戰略意義. 【乌克兰和平方案】(吉达会议)半岛电视. 【保羅·克魯曼 】中國會成為下一個日本嗎?. 【精选】美军「黑科技」领先全球70年!. 北約維爾紐斯峰會公報 I. 以译代著、唤醒中华-严复精神百年祭. 汉娜·阿伦特:造梦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宪法跨领域功能的制度分析》. 抚平“六四”历史创伤的思考舆呼吁. 《反思中共执政》选:八九學运的简短评論. 简論毛之文革对中国人心性人权尊严的摧残. 【文革反思二则】历史之恶舆法治的审视. 略谈香港“群体舆个体”案件何以善了?. 由傅華伶教授談香港23条立法所想到🧧. 由傅華伶教授談《基本法》23条立法所想到. 台湾议题的法理思考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従英王加冕谈中华政制“现代转换”. 台湾议题的法理思考舆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探索【台海和平整合】理念舆信仰建构. 俄乌战争舆台海危机:关联思考舆和平主张. 台湾议题的法理思考与和平建构主义的主张. 平凡的“聖人”-兼論“憲政中國”建構. 【歐都論壇】征文:元宇宙类议题舆思考. 简评“两会”习近平全额当选现象. 论反思“统独观念”超越传统政治思维. 従英王加冕谈中华政制“现代转换”. 【台湾“双英之旅”点评集合】. 港议】何以反思“负面作为”效应?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gold&bbsid=2206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