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24大选分析】新北執政本命區失守、南部得票嚴重失血 侯友宜一路危機不斷終致敗選
沈粲家 2024年01月13日
德國畫報:抗中候選人勝出 台灣來到「十字路口」
《中时》2024/01/13 中時新聞網 張威翔
赖清德当选总统 分析:两岸关系将受冲击
《早报》2024-01-14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賴清德勝選:國家走在正確路上 告訴世界台灣站在民主這邊【全文】
2024/1/13 20:47(1/14 07:58 更新)
聚焦台湾大选:民进党力拼继续执政,两岸关系成焦点议题
Taiwan Party, Reviled by China, Battles to Prove Its Staying Power
储百亮, AMY CHANG CHIEN
2024年1月13日
12月,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圆山大饭店。1986年,民主进步党就创立于这间酒店的宴会厅。
12月,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圆山大饭店。1986年,民主进步党就创立于这间酒店的宴会厅。
Nearly four decades ago, a group of lawyers, intellectuals and activists assembled in a hotel ballroom in Taipei to found an illegal political party dedicated to ending authoritarian rule in Taiwan.
大约40年前,一群律师、知识分子和活动人士聚集在台北一间酒店的宴会厅,创立了一个志在结束台湾专制统治的非法政党。
No longer a scrappy upstart,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born in that ballroom, is now seeking an unprecedented third consecutive term. It needs to persuade voters that after eight years in power, the party can renew itself while also protecting Taiwan from mounting pressures imposed by Beijing, which claims the island as its territory.
现如今,诞生于那间宴会厅的民主进步党已褪去草根新兴的气息,正在寻求台湾史无前例的第三个任期。它需要说服选民的是,在执政八年后它仍能焕发新活力,同时还能保护台湾免受来自北京越来越大压力的影响,北京宣称该岛屿是其领土。
Led by Vice President Lai Ching-te,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he D.P.P. faces a stiff challenge in an election on Saturday from its chief rival, the Nationalist Party, which favors expanded ties with China. Poll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Nationalists, led by Hou Yu-ih, a former policeman and the mayor of New Taipei City, may have a fighting chance of returning to power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2016, an outcome that could reshape the region’s geopolitical landscape. Election results are expected by Saturday night.
在周六举行的大选中,由现任副总统、也是总统候选人的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面临着最大对手国民党的严峻挑战,国民党主张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民调显示,由前警官、现新北市市长侯友宜领导的国民党仍有可能自2016年以来首次重新掌权,这样的结果或将重塑台湾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大选结果预计将于周六晚间公布。
For Su Chiao-hui, a lawmaker with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the stakes of the vote are especially personal. Her father, Su Tseng-chang, helped found the party when Taiwan was under martial law and later served as a premier in both the party’s two phases in power, including under the current president, Tsai Ing-wen.
对于民进党立法委员苏巧慧而言,投票的结果尤其与她个人息息相关。她的父亲苏贞昌曾在台湾戒严时期参与创立民进党,后又在民进党的两段执政期内——包括现总统蔡英文任内——担任行政院院长。
“I’m a child of the D.P.P.,” Ms. Su, a lawyer, said in an interview, recalling seeing her father take part in pro-democracy protests. “Those are the memories in my bones, my daily life, so I didn’t need to march on the streets to know that politics can have a big impact.”
“我觉得我就是DPP(民进党的缩写。——译注)的孩子,”职业是律师的苏巧慧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她回忆起自己目睹父亲参加民主抗议活动的场面。“那是刻在我骨子里的记忆,是我的daily life(日常),所以我不用透过上街头才知道说,原来政治可以有这么大的影响。”
The challenge for Ms. Su and her generation of D.P.P. politicians is to persuade voters that the party can deliver the right mix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Change in response to concerns about slowing growth, rising housing prices and other livelihood issues.
苏巧慧和她这一代民进党政界人物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说服选民,让其相信民进党能够找到变革与赓续的平衡:变革是为了应对关于经济增长放缓、房价上涨和其他民生问题的担忧。
12月,苏巧慧在新北市向支持者致意。
12月,苏巧慧在新北市向支持者致意。
Yet also continuity: assurance that a new D.P.P. administration would not rock Ms. Tsai’s measured approach to China, and is best qualified to keep Taiwan safe.
赓续则是要保证新一届民进党政府不能动摇蔡英文在中国问题上的审慎立场,同时也最适合承担护卫台湾安全的职责。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question of Taiwan’s future has become a major flashpoint in tens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aping debates in Washington and globally.
过去十年来,关于台湾未来的问题已成为中美紧张关系的一大引爆点,影响了华盛顿乃至全球的政治辩论。
The D.P.P., which has long rejected Beijing’s demands for unification, has been at the heart of transforming the island into a geopolitical bastion against Chinese power. President Tsai has worked to steer Taiwan out of China’s powerful orbit, enhancing ties with Washington and raising the island’s global profile.
民进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北京的统一呼声,是将台湾变为对抗中国力量的地缘政治重要堡垒的核心力量。蔡英文总统致力于引导台湾脱离中国强大的势力范围,加强与华盛顿的关系,并提升台湾的全球形象。
But after two terms, Ms. Tsai must step down this year. Polls indicate that sizable numbers of Taiwanese voters would like fresh leadership. A growing number worry about rising risks of conflict with China, which has denounced the D.P.P. as a party of separatists, and has cast Taiwan’s election as a “choice between war and peace.”
但在两届任期之后,蔡英文必须在今年引退。民调显示,相当一部分台湾选民希望看到领导层中出现新面孔。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台海爆发冲突的风险上升,因为中国批评民进党是台独政党,并称台湾大选是关乎“和平与战争的抉择”。
Mr. Lai has vowed to continue Ms. Tsai’s steady course. Yet even if Mr. Lai wins, his party may well lose its majority in Taiwan’s legislature, giving the opposition greater influence.
赖清德承诺将延续蔡英文的稳妥路线。但即便赖清德胜选总统,民进党也很可能失去台湾立法院的多数席位,从而让反对派拥有更大影响力。
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在本月新北市的一场竞选活动中发表演讲。
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在本月新北市的一场竞选活动中发表演讲。
Ms. Su, 47, is working to persuade voters to give the party four more years of majority rule to allow Mr. Lai to advance his agenda if he wins. She courts voters at night markets and crossroads, accompanied by “Otter Mama,” her bespectacled, pink-clad campaign mascot, who features on a children’s show promoting the local Taiwanese language.
现年47岁的苏巧慧正在努力说服选民支持民进党再拿下四年的多数统治席位,以便让赖清德在胜选后能够推进其议程。她会前往夜市和十字路口拉票,身边是她的竞选吉祥物“水獭妈妈”,这个吉祥物戴着眼镜,一身粉红,是一档宣传台湾本地话的少儿节目的主角。
Her father, Mr. Su, 76, an energetic speaker at election rallies across Taiwan, sees the party’s legacy at stake — as well as his own.
她的父亲、现年76岁的苏贞昌仍在台湾各地的选举集会上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讲,他认为民进党——以及他自己——的政治遗产正面临威胁。
“We have worked so hard to finally get out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finally achieve democracy, freedom and openness,” Mr. Su said. “If we cannot hold onto these achievements and instead turn back, then I’m afraid that the lifelong struggles and striving of my contemporaries will be in vain.”
“我们努力到这样,终于走出威权,终于做到民主自由开放,”苏贞昌说。“如果我们守不住这个成果,又回头,这一辈子跟我们同辈人的这种努力,我们怕化为泡影。”
12月,在新北市举行的竞选活动上,苏巧慧带着竞选吉祥物“水獭妈妈”一起拉票。
12月,在新北市举行的竞选活动上,苏巧慧带着竞选吉祥物“水獭妈妈”一起拉票。
As a young lawyer, Mr. Su, the son of a minor official whose family raised pigs to make extra money, joined a grass-roots movement of pro-democracy lawyers, academics and activists. They were seeking to end the military reign of the Nationalists, who had ruled Taiwan since fleeing there in 1949 after the Communists took control of mainland China.
苏贞昌的父亲是个小官,家里为了增加收入还养过猪。作为一名年轻律师,苏贞昌参与了由民主派律师、学者和运动人士发起的民间运动。他们的诉求是结束国民党的军事统治。在共产党接管大陆政权之后,国民党于1949年逃至台湾并一直统治着这里。
That resistance led to the meeting in 1986, in the unlikely setting of the Grand Hotel Taipei overlooking Taipei. The ornate hotel was established as a symbol of Chiang Kai-shek’s authoritarian rule — he and his wife had their own set of rooms inside — and yet it became the birthplace for the party that hastened Taiwan’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他们的抵抗运动催生了1986年的那场会议,地点在俯瞰台北的圆山大饭店,一个跟会议不太搭配的地方。这间富丽堂皇的酒店本是蒋介石专制统治的象征——他与他的妻子在这里拥有专享的套房——然而却成了加速台湾民主转型的民进党的诞生地。
On a recent morning, Mr. Su showed reporters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around a ballroom of the hotel, recalling the day that the party came into being there. Activists had booked the room on the flimsy pretext that they were a dentists’ association. Hours into their meeting, they approved a decision to form the party, catching the security police by surprise.
前不久的一天早上,苏贞昌带《纽约时报》记者参观了这家酒店的宴会厅,回忆起民进党创立当日的情形。活动人士以牙医联谊会这一信口胡诌的名义预定了房间。会议召开几小时后,他们赞成通过了组建民进党的决定,打了安全部门一个措手不及。
上个月,苏贞昌来到1986年民进党创立现场,也就是圆山大饭店的宴会厅。他在台湾戒严期间帮助创立民进党,后来担任了行政院院长。
上个月,苏贞昌来到1986年民进党创立现场,也就是圆山大饭店的宴会厅。他在台湾戒严期间帮助创立民进党,后来担任了行政院院长。
Though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had already begun to fitfully relax political restrictions, it still outlawed opposition parties. Even so, it chose not to break up the new party, fearing a backlas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ollowing year, it ended four decades of martial law.
虽然当时国民党政府已开始断断续续地放松政治管制,但反对党仍是非法的存在。尽管如此,出于对国内外批评声浪的担忧,政府还是没有取缔这个新党。次年,国民党就结束了近40年的戒严令。
As the Nationalists liberalized and Taiwan moved to democracy, D.P.P. politicians sought to galvanize support by calling for Taiwan’s formal independence. In 1991, the party declared in its platform that its goal was a “Republic of Taiwan as a sovereign, independent, and autonomous nation.” But quickly, questions of what independence meant and how it should be realized caused tensions for the party.
随着国民党的自由化和台湾的民主化,民进党政客试图通过要求台湾正式独立来争取支持。1991年,民进党在纲领中宣布其目标是要“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但关于如何定义独立和实现独立的问题接踵而至,引发了党内的紧张。
That 1991 platform worried both Washington and many of the island’s voters, who then and now, have shunned any move toward formal independence, fearing a wrathful reaction from Beijing.
1991年的党纲令华盛顿和许多台湾选民都感到紧张,无论是彼时还是此时,他们都回避了任何让台湾迈向正式独立的举措,担心招致北京的愤怒报复。
The party, under politicians like Mr. Su, adjusted its line, arguing that Taiwan was already, in fact, independent, because its people had won their democratic self-determination.
在苏贞昌等政界人士的领导下,民进党调整了路线,宣称台湾实际上已经独立,因为台湾人民实现了民主自决。
“China has never ruled us for one day, and no part of us belongs to China,” Mr. Su said, “so we make the point that actually we are already independent, and there’s no need for a further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中国没有一天统治(过台湾),我们也没有属于中国的任何一部分,”苏贞昌说,“所以我们就讲我们事实上已经是独立的,没有再宣布独立的必要。”
When the Nationalists tried to cast the party as a dangerous mob, Mr. Su and other D.P.P. politicians turned to friendly, humorous imagery to try to reassure voters it wasn’t a threat. In one campaign, Mr. Su was accompanied by his mascot, a dancing bright orange lightbulb, its shape mimicking Mr. Su’s bald head.
尽管国民党试图将民进党描绘为危险的暴民,但苏贞昌和其他民进党政治人物转而拿出了友善幽默的姿态,试图向选民保证民进党并不是威胁。在一次竞选活动中,苏贞昌与他的吉祥物一同亮相,那是一个舞动的亮橙色灯泡,模仿了苏贞昌的秃头。
12月,苏贞昌在圆山大饭店与认出他的支持者合影。
12月,苏贞昌在圆山大饭店与认出他的支持者合影。
The party first came to power in 2000, when its candidate Chen Shui-bian won an upset victory for the presidency. But Mr. Chen subsequently drew criticis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for his combative pro-independence moves, and he was later jailed for corruption. In 2008, the Nationalist candidate, Ma Ying-jeou, swept to power.
民进党于2000年首次执政,当时其候选人陈水扁爆冷当选总统。不过陈水扁后来因亲独的挑衅举动而受到美国批评,再后来又因腐败入狱。2008年,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大幅优势胜选上台。
The D.P.P. turned to Ms. Tsai, a politician, who offered a professorial demeanor and a cautious stance toward Beijing. Ms. Tsai reinvigorated the party, and in 2016 she won the presidency along with a majority in the legislature.
民进党转由蔡英文领导,这位有教授风范的政治人物对北京持克制立场。蔡英文重振了民进党,并于2016年赢得总统大选和立法院多数席位。
Mr. Su served as the premier under Ms. Tsai from 2019 to 2023, and he counts among their achievements shielding Taiwan from the worst of the Covid pandemic and legalizing same-sex marriage, the first Asian government to do so.
苏贞昌在蔡英文任内的2019年至2023年担任行政院院长,他认为这届政府最大的政绩包括保护台湾免受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影响,以及让台湾成为首个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亚洲政府。
Mr. Su is still widely recognized by many voters, and his speeches — delivered in a booming, gravelly voice — often win big applause at rallies, where he shouts his Taiwanese-language slogan, “Tshiong! Tshiong! Tshiong!” (“Rush, rush, rush!”)
苏贞昌仍广受选民认可,他在集会上用沙哑的大嗓门发表的演说经常能赢得热烈掌声,他会用台语喊出“冲冲冲”的口号。
最近,苏巧慧(中间穿粉色背心者)与父亲和其他民进党成员在新北市的一场民进党竞选活动中现身。
最近,苏巧慧(中间穿粉色背心者)与父亲和其他民进党成员在新北市的一场民进党竞选活动中现身。
Mr. Su also acknowledges that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oes not have a perfect score” among voters. Higher prices for housing and other economic strains have fueled discontent, particularly among the youth. But, he argues, the Nationalists’ record in power has been worse.
苏贞昌也承认,民进党在选民心中“不是100分”。房价上涨和其他经济压力加剧了不满情绪,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但他认为,国民党的执政记录更糟糕。
The D.P.P. candidate, Mr. Lai, has led the polls in recent weeks, but by a narrow margin. Mr. Hou, the Nationalists’ candidate, has trailed by a few percentage points in many polls. And an insurgent candidate — Ko Wen-je, the leader of the Taiwan People’s Party — has eroded support for both parties, especially among younger voters.
赖清德在最近几周的民调中保持领先,但优势很微弱。侯友宜在多项民调中的落后幅度并不大。而台湾民众党领袖柯文哲势头强劲,分走了民进党和国民党的选票——特别是年轻选民。
The Nationalists have argued that Mr. Lai is less steady than Ms. Tsai, and they cite Mr. Lai’s earlier remarks that he was a “pragmatic worker for Taiwan’s independence.”
国民党声称,比起蔡英文,赖清德不够稳定,并引述了赖清德曾自称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言论。
But in the D.P.P.’s strongholds in southern Taiwan, many of the party’s politicians said there was no groundswell for seeking formal independence. They expect Mr. Lai to stick to the status quo, and support that strategy. Many younger party activists are more passionate about social issues than about talk of independence.
但在台湾南部的民进党大本营,许多该党人士均表示寻求正式独立的呼声并不强烈。他们预计赖清德将维持现状,并坚持这一战略。许多更年轻的民进党活动人士更热衷讨论社会议题而非独立。
“Many Taiwanese people nowadays may not say clearly or strongly ‘I support Taiwan independence or unification,’ but everyone has an understanding that we’re not the same country as China,” said Chang Che-wei, 28, a political aide to Ms. Su. “Of course, I hope to keep the peace, but I think that it would be better to maintain a beautiful distance.”
“现在很多台湾人虽然可能没有明显或者是强烈地说‘我支持台独,或者是我支持统一’,但是大家会有一个认知,我们跟中国是不一样的国家,”现年28岁的苏巧慧政治助理张哲维表示。“我当然是希望维持和平,但是我觉得维持一个有美感的距离会比较好。”
本月,赖清德在嘉义举行竞选活动。
本月,赖清德在嘉义举行竞选活动。
摄影:Lam Yik Fei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首席中国记者,在台北报道中国和台湾问题,重点关注政治、社会变革以及安全和军事问题。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Amy Chang Chien在台湾为《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大陆和台湾新闻。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她的信息。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
关于台湾大选,你应该知道的
2024年1月12日
关于台湾大选,你应该知道的
台湾人如何为选举造势
2024年1月12日
台湾人如何为选举造势
台湾大选前台海上空中国气球激增
2024年1月4日
台湾大选前台海上空中国气球激增
台湾大选的不确定因素:年轻选民
2023年12月5日
台湾大选的不确定因素:年轻选民
德國畫報:抗中候選人勝出 台灣來到「十字路口」
《中时》2024/01/13 中時新聞網 張威翔
)
2024 年1月13日,賴清德參加總統選舉勝利後的集會時的手勢。(路透社)
德國《畫報》報導,抗中候選人賴清德獲勝,而他最強大的競爭對手、親中路線的侯友宜提前宣布敗選。侯友宜主張與中國大陸靠攏。賴清德勝選可能引發中國大陸強烈反應,賴清德支持臺灣從中國獨立,這使得習近平對他產生敵意,習近平甚至威脅將對台動武,專家表示兵凶戰危。
據德國《畫報》(Das Bild)13日報導,宣布當選的賴清德隨即表示:「我要感謝臺灣人民,他們正在為我們的民主書寫一個新的篇章。」中國大陸視台灣為叛亂省份,認為必要時可用武力進行武統,然而臺灣自幾十年來一直擁有獨立和民選產生的政府。」
在本次大選前,中國大陸軍方幾乎每天都派遣戰機和軍艦危險地接近,中國人反覆進行演習,想定對臺灣的攻擊。諷刺的是,中國大陸官媒還在選舉前將批評陸方的賴清德定調為破壞和平的人。
根據民主研究教授格爾拉赫(Alexander Görlach)教授的警告,「賴清德當選後,可能會出現對這個島嶼的長期而激烈的封鎖,對世界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現在要看中國大陸會如何對本次台灣大選結果做出反應。
文章來源:Wahlen in Taiwan: Anti-China-Kandidat siegt | Politik
紐約時報:賴清德當選 北京的重大挫折
朝日新聞:賴清德宣布當選 兩岸緊張局勢恐加劇
BBC:中國大陸眼中的「麻煩製造者」將成下任台灣總統
赖清德当选总统 分析:两岸关系将受冲击
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台湾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在星期六(1月13日)举行的大选中,以逾558万得票数胜出,在三角战中以40.05%得票率当选总统。民进党由此首次得以连续执政超过八年,两岸关系和台海稳定前景则料受冲击。
同时,民进党痛失10席立委,失去立法院过半席次的优势,反映选民不满过去八年的内政治理。作为总统支持度和立法院席位都不过半的弱势政府,民进党未来四年的执政道路将未来面对内外交困的挑战。
赖清德在胜选后的国际记者会上承诺,他将依照“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不卑不亢维持现状。他强调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是他的重要使命,“然而面对中国的文攻武吓,我也有守护台湾的决心。”
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承认败选时说,对个人努力不够未完成政党轮替,向台湾人致歉,并表示将把悲愤转化成监督民进党的力量。
在前年地方选举大胜的国民党在总统一战落败,但在立法院大有斩获。侯友宜得票率33.49%,输赖清德91万4998张选票,但国民党在立法院大增14席立委,有望争取与第三大党民众党合作,以合计过半席次,对政府进行强力监督。
创党四年半的“白色力量”民众党获得年轻人热情支持,总统候选人柯文哲获得369万零466票(得票率26.46%)、区域立委却全军覆没。但民众党的政党票从上届158万张倍增至304万余张,可获分配八席不分区立委,崛起为蓝绿以外的第三大政治板块,未来在立法院和政府扮演关键少数。
柯文哲在败选演说中,强调民众党已成为台湾关键的在野力量,成功向世界证明“台湾不是只有蓝绿”。他也表示要在四年后卷土重来,赢得总统选战。
至于是否支持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前高雄市长韩国瑜出任立法院长,柯文哲表示,他跟韩国瑜的私人交情是一回事,该问题需要党内开会集体决定。
对比蔡英文在上届选举中赢得817万张选票(57.1%)的历来最高票数、民进党当时又抢下61席(总数113席)立委,赖清德将成为弱势总统,并面对在野党强势制衡、大陆强力针对的内外交困局面。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向《联合早报》分析指出,从赖清德的胜选感言判断,北京“一定是非常非常不满意”,因为有关两岸关系的内容,完全没有北京期盼的要素,接下来“文攻武吓大概不可避免”。
赖清德就两岸关系的发言,使用的关键词是“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王信贤判断,这个说法离北京乐见的目标很远,“九二共识”或者“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会更加接近北京的要求。王信贤也评估,两岸问题不是赖清德首要处理的议题,他会遵循蔡英文现有的两岸政策, 但“不会朝向比蔡英文更好的方向”,不会让北京认为有解决两岸问题的空间存在。
路透社报道,针对台湾选举结果,美国总统拜登13日回答媒体询问时说,“我们不支持台湾独立”。王信贤评估,美国会持续施压赖清德,希望他在5月20日正式就职之前,在两岸关系上再表态,往华盛顿和北京所希望的方向“稍微挪动几步”。
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3日说,台湾两项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
台湾行政院陆委会则呼吁北京完全尊重台湾民主选举结果,并理性看待选后两岸新局。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登及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民进党在总统和立法院都不过半,可视为一次惨胜;中国大陆也可能把这个结果理解为反独促统的一个进展,或台湾人民对民进党“倚美谋独”路线的一种反对。
他认为国民党在总统选战中虽然输了超过五个百分点(6.56%),但获得33.49%得票率、立委席次大增14席,也算是止血,若能发挥监督制衡功能,不至于走向泡沫化。
张登及说,民众党获得四分之一的选票之后,未来在立法院扮演关键少数角色,但挑战是需要培养接班人,并争取跨年龄层的支持。
本届投票率71.86%,低于2020年总统大选的74.90%。
紐約時報:賴清德當選 北京的重大挫折
21:352024/01/13 中時新聞網 張威翔
《紐約時報》報導標題稱,賴清德勝選是北京的一大挫折。民進黨強調了台灣的主權,擊敗了贊成與中國大陸接觸的在野黨,賴清德長期受到中國大陸的敵視,這個結果可能促使北京增加對台灣的壓力,同時加劇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
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13日報導,民進黨(DPP)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宣布勝選,民進黨希望繼續領導台灣擺脫北京的影響,而國民黨則傾向擴大貿易關係並重啓與中國大陸的談判。在大部分選票計算完畢後,賴清德的主要對手侯友宜認輸,並在一次政黨活動中向其支持者道歉。
這是民進黨連續執政第3次,這是自 1996 年台灣實行總統直選以來首例。他承諾將堅持現任領導人蔡英文總統的方針:與北京保持距離,同時尋求避免衝突,並加強與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的關係。
自蔡英文8年前就任總統以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不斷升級。陸戰機和軍艦定期試探台灣軍方,如果賴清德獲勝,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這種恐嚇可能會加劇,
文章來源:In a Setback for Beijing, Taiwan Elects Lai Ching-te as President
朝日新聞:賴清德宣布當選 兩岸緊張局勢恐加劇
BBC:中國大陸眼中的「麻煩製造者」將成下任台灣總統
台灣大選》BBC:「全家動員投票」 陸媒低調
賴清德勝選:國家走在正確路上 告訴世界台灣站在民主這邊【全文】
2024/1/13 20:47(1/14 07:58 更新)
2024總統大選結果13日晚間明朗,在其他對手陸續宣布敗選後,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左)、蕭美琴(右)成功贏得大選,兩人晚間一同出席國際記者會。中央社記者趙世勳攝 113年1月13日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3日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今晚8時30分與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舉行國際記者會,自行宣布當選。賴清德說,已經接到對手恭賀的電話,也恭喜他們斬獲國會席次,未來盼能一起團結合作。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順利完成,感謝台灣民眾寫下歷史新頁、也向世界展現珍惜民主體制,這是大家永不放棄的堅持,感謝對手展現民主風度,稍早他已分別接受對手恭賀的電話,也恭喜國民黨與民眾黨斬獲立院席次,希望未來能一起團結合作。
賴清德勝選3大意義 蔡英文8年執政破解8年魔咒
礦工之子當選總統 賴清德延續連勝戰績、打破8年魔咒
他說,台灣大選作為2024世界大選年最矚目的首場大選,台灣獲得民主陣營的首場勝利,這場勝利有3個重大意義,第一台灣告訴世界,民主與威權之間,台灣選擇站在民主這邊,中華民國台灣會與國際民主盟友並肩同行;第二,民眾用行動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因為大家相信「自己的總統自己選」。
第三,賴清德說,3組候選人中,賴蕭配得到最多支持,代表國家會走在正確路上不會轉向也不會走回頭路。
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今天投開票,根據中選會中央選情中心統計,截至晚間8時20分,民進黨正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543萬397票、得票率40.1%,持續領先侯康配、柯盈配;侯友宜與柯文哲稍早已自行宣布敗選。1120113
以下為賴清德國際記者會致詞全文:
國內外的媒體朋友,大家晚安,感謝各位的耐心等待。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以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已經順利在今天完成。
感謝台灣人民共同寫下了民主的新頁,並向世界展現了,對民主體制的珍惜,這是我們永不放棄的堅持。
我要感謝兩位對手,所展現的民主風度,我剛剛也分別接受了他們恭賀的電話;我也恭喜他們所領導的政黨,在國會席次中的斬獲,期待未來能夠為國家團結合作。
作為2024世界大選年,最矚目的第一場大選,台灣締造了民主陣營的第一場勝利!
這場勝利,有三個重大的意義:
第一個意義,台灣告訴全世界,在民主和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這一邊。中華民國台灣,會繼續和國際民主盟友並肩同行。
第二個意義,台灣人民用行動,成功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總統自己選。
第三個意義,在三組候選人中,賴蕭配得到最多的支持,代表國家會繼續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
我們要感謝蔡英文總統,和執政團隊的夥伴們,八年來盡心盡力,為台灣的改革與建設,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賴清德和蕭美琴,將在這個基礎上加倍努力,讓國家穩健前行,讓人民過好日子。
然而在國會選舉,民進黨沒有維持過半的席次,這代表我們努力不夠,的確有要虛心檢討的地方。
選舉結果告訴我們,人民期待「有能力的政府」和「有效率的制衡」。這新的民意,我們充分理解,完全尊重。
面對新的國會結構,台灣必須走向「溝通、協商、參與、合作」的政治,我要在此表達:
第一,我會深入研議兩位對手的政見和主張,只要是福國利民、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我都會納入施政方針。
第二,未來的人事布局,我會秉持民主大聯盟的精神,不分黨派、用人唯才,也歡迎各界推薦專業人才,一起為國家發展來努力。
第三,未來的施政,各黨派有共識的議題,我們優先處理。還沒有共識也沒有急迫性的,讓我們擱置爭議、持續溝通。
第四,亟待解決的重大議題,例如勞保、健保的財務永續,我會建立政策溝通平台,來擴大討論基礎,廣納民意參與,跨越政黨鴻溝,尋求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我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我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的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然而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我也有守護台灣的決心。
我要再次感謝台灣人民,選擇了賴蕭配,我們深感榮幸,也必定全力以赴,不辜負所託。
選舉已經結束,所有選戰中的衝突和激情,應該要到此為止。2300萬人民,都是一家人,讓我們繼續攜手團結合作,推動國家繼續往前走。謝謝大家。
柯文哲承認敗選但不放棄:4年後再把票投給柯文哲、投給民眾黨[影]
2024/1/13 20:22(1/14 00:58 更新)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前右1)約晚間8時許現身在競選總部,向現場支持民眾喊話。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 113年1月13日
(中央社台北13日電)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今天在開票過程中一路落後,約晚間8時許現身在競選總部,謝謝所有支持他的民眾。他說,邁向永續國家的路上,柯文哲不會放棄,也拜託大家不要放棄,現在已經跨出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柯文哲說,4年後相信支持者還是會自信地把票投給柯文哲,投給台灣民眾黨。
台下的支持者高喊「柯文哲」,柯文哲則回應,謝謝大家。他說,台灣民眾黨也將成為關鍵的力量,謝謝所有的支持者,台灣需要藍綠以外的聲音,請支持者不要放棄,他與台灣民眾黨都不會放棄,「做你們的良心與希望」。
柯文哲說,今晚很難過,但不會因為挫折就放棄,只要堅持熱愛台灣,也就沒有放棄的理由。(編輯:翟思嘉)1130113
侯友宜承認敗選:沒有完成政黨輪替 我讓大家失望了[影]
2024/1/13 19:58(1/14 00:58 更新)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前右3)、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前右2)13日晚間一同現身國民黨開票之夜活動舞台,向支持者宣布敗選、鞠躬致歉。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3年1月13日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新北13日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今天自行宣布敗選。他兩度鞠躬表示,努力不夠,非常遺憾未能完成政黨輪替,「我讓大家失望了,我在這裡深深表達十二萬分歉意,抱歉,對不起大家」。現場支持者紛紛高喊加油、揮舞國旗表達支持。
賴清德勝選:國家走在正確路上 告訴世界台灣站在民主這邊
柯文哲承認敗選但不放棄:4年後再把票投給柯文哲、投給民眾黨
總統立委選舉今天投開票,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今天晚間7時49分抵達板橋第一運動場前廣場的開票現場,包括侯辦執行長金溥聰、副執行長謝政達、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都一起上台。
侯友宜說,對於結果,他努力不夠,非常遺憾未能完成政黨輪替,「我讓大家失望了,我在這裡深深表達十二萬分歉意,抱歉,對不起大家」。(編輯:黃國倫)1130113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前左5)13日晚間與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前左6)、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左4)等人一同站上開票之夜會場舞台,自行宣布敗選,並表示非常遺憾未能達成政黨輪替。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3年1月13日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2024/1/13 23:05(1/14 07:58 更新)
總統與立委選舉13日進行投開票,民進黨在立法院113席中拿下51席,國民黨奪下52席、台灣民眾黨獲得8席、時代力量掛零。(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陳俊華台北13日電)總統與立委選舉今天進行投開票,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據中選會公布,民進黨在立法院113席中拿下51席,國民黨則奪下52席、台灣民眾黨在不分區獲得8席、時代力量掛零,呈現「三黨不過半」局面。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表示,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當選人名單,以中選會審定公告名單為準,預計在1月19日前審定當選人名單。
2024選舉開票結果 區域立委當選完整名單
2024選舉不分區立委當選名單 藍綠各拿13席、白獲8席
時代力量立院席次掛零 王婉諭致歉率決策委員總辭
立院朝小野大 綠失主導性牽動賴政府施政
2024年大選,總統大選三腳督,最終由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當選,但民進黨在立委選舉區域立委只拿下36席、不分區立委13席,平地原住民1席、山地原住民1席,合計共51席。
國民黨則獲得區域立委36席、平地原住民2席、山地原住民1席,以及不分區13席,共52席。
台灣民眾黨部分,雖沒有拿下區域立委,但在不分區席次大幅成長,拿下8席,時代力量在區域全軍覆沒,加上未跨越不分區得票率5%的門檻,無法分配不分區立委席次,宣告席次掛零。
具有國民黨籍、這次以無黨籍參選的苗栗縣立委陳超明、無黨籍山地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2人皆連任成功。
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委選舉今天進行投開票,選出總統、副總統,以及立委113人,其中包括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委34人、區域立委73人、平地原住民立委3人和山地原住民立委3人。確定當選名單,以中選會公布為準。
2020年立委選舉,113席立委(區域與不分區)中,民進黨獲得區域立委46席、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1席,以及不分區13席,合計共61席;國民黨則獲得區域立委22席、平地原住民2席、山地原住民1席,以及不分區13席,共38席。
2020年立委選舉,台灣民眾黨獲得5席不分區立委、時代力量拿下3席不分區立委、台灣基進獲得1席區域立委。區域立委另有無黨籍4人當選、山地原住民也有1名無黨籍當選。(編輯:黃國倫)1130113
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13日出爐,在區域、原住民立委部分,國民黨拿下39席、民進黨獲38席、無黨籍2席。(中央社製圖)
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出爐,在不分區立委部分,民進黨、國民黨各拿下13席、民眾黨獲得8席。(中央社製圖)
#中選會#李進勇#國民黨籍#陳超明#民進黨#立委#立法院#火線議題
延伸閱讀
賴清德蕭美琴2024總統大選勝選獲558萬票 得票率40%
全文/賴清德勝選:國家走在正確路上 告訴世界台灣站在民主這邊
柯文哲承認敗選但不放棄:4年後再把票投給柯文哲、投給民眾黨
侯友宜承認敗選:沒有完成政黨輪替 我讓大家失望了
賴清德勝選3大意義 蔡英文8年執政破解8年魔咒
藍營總統敗選基本盤持續萎縮 總統票低於政黨票
國民黨重回國會多數黨 綠營合縱連橫拚突圍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圖表】
美學者:台灣大選展現成熟民主國家樣貌 打破國際媒體框架
紐時:賴清德當選總統 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
火線議題
藍綠政黨補助款可年領逾2.3億 民眾黨1.5億
2024/01/14 01:12
綠贏總統失立院多數 立委:不滿綠執政氛圍仍在
2024/01/13 23:57
中選會:投票率71.86% 賴清德蕭美琴當選正副總統
2024/01/13 23:30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2024/01/13 23:05
賴清德:感謝蔡總統8年努力 留給我們更好的國家
2024/01/13 22:40
蔡總統:期待新任總統啟動在野溝通 化解分歧
2024/01/13 22:24
#侯友宜
延伸閱讀
2024總統立委選舉開票實況 中央社即時直播不搶快不灌票
區域立委自行宣布當選名單 李彥秀擊敗高嘉瑜、王鴻薇贏謝佩芬
圖輯/賴清德蕭美琴勝出終結政黨輪替魔咒 藍白支持者抱憾落淚
中央社聲明:網傳台南投票日血腥事件假訊息 並非中央社報導
礦工之子當選總統 賴清德大選不敗突破8年魔咒
8年執政成功交棒賴清德 蔡總統破魔咒立小英障礙
柯文哲:承擔敗選最大責任 辭主席民眾黨會四分五裂
藍營總統敗選基本盤持續萎縮 總統票低於政黨票
2024選舉不分區立委當選名單 藍綠各拿13席、白獲8席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圖表】
開票最新
總統不分區立委分裂投票 藍綠白政黨票增小黨團滅
2024/01/14 01:19
柯文哲承認敗選但不放棄:4年後再把票投給柯文哲、投給民眾黨[影]
2024/01/13 20:22
高嘉瑜多次砲口向內 流失綠營選票連任失利
2024/01/13 19:59
侯友宜承認敗選:沒有完成政黨輪替 我讓大家失望了[影]
2024/01/13 19:58
國民黨傅崐萁連任花蓮立委 喊話國會藍白合
2024/01/13 19:50
台北市第5選區立委 吳沛憶自行宣布當選
2024/01/13 19:47
影片來源:民眾之聲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13日晚現身競選總部,鞠躬感謝民眾支持。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113年1月13日
#台灣#台灣民眾黨#柯文哲#火線議題
延伸閱讀
侯友宜承認敗選:沒有完成政黨輪替 我讓大家失望了
區域立委自行宣布當選名單 羅智強擊敗苗博雅、廖先翔贏賴品妤
2024總統立委選舉開票實況 中央社即時直播不搶快不灌票
中央社聲明:網傳台南投票日血腥事件假訊息 並非中央社報導
選戰激烈恐釀心碎症候群 7心法減壓
礦工之子當選總統 賴清德大選不敗突破8年魔咒
柯文哲:承擔敗選最大責任 辭主席民眾黨會四分五裂
藍營總統敗選基本盤持續萎縮 總統票低於政黨票
2024選舉不分區立委當選名單 藍綠各拿13席、白獲8席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圖表】
開票最新
總統不分區立委分裂投票 藍綠白政黨票增小黨團滅
2024/01/14 01:19
政黨選擇 游錫堃相挺 宜蘭陳俊宇立委選戰勝出
2024/01/13 20:32
新竹市選區立委 鄭正鈐自行宣布當選
2024/01/13 20:26
柯文哲承認敗選但不放棄:4年後再把票投給柯文哲、投給民眾黨[影]
2024/01/13 20:22
高嘉瑜多次砲口向內 流失綠營選票連任失利
2024/01/13 19:59
侯友宜承認敗選:沒有完成政黨輪替 我讓大家失望了[影]
2024/01/13 19:58
#賴清德
延伸閱讀
柯文哲承認敗選但不放棄:4年後再把票投給柯文哲、投給民眾黨
侯友宜承認敗選:沒有完成政黨輪替 我讓大家失望了
圖輯/賴清德蕭美琴勝出終結政黨輪替魔咒 藍白支持者抱憾落淚
區域立委自行宣布當選名單 羅智強擊敗苗博雅、廖先翔贏賴品妤
礦工之子當選總統 賴清德大選不敗突破8年魔咒
8年執政成功交棒賴清德 蔡總統破魔咒立小英障礙
柯文哲:承擔敗選最大責任 辭主席民眾黨會四分五裂
藍營總統敗選基本盤持續萎縮 總統票低於政黨票
2024選舉不分區立委當選名單 藍綠各拿13席、白獲8席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圖表】
美學者:台灣大選展現成熟民主國家樣貌 打破國際媒體框架
紐時:賴清德當選總統 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
開票最新
總統不分區立委分裂投票 藍綠白政黨票增小黨團滅
2024/01/14 01:19
國會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可望成第一大黨
2024/01/13 21:08
台中立委席次變化 藍狂掃6席、綠守2席、白無斬獲
2024/01/13 20:54
賴清德勝選:國家走在正確路上 告訴世界台灣站在民主這邊【全文】
2024/01/13 20:47
李彥秀宣布當選立委允堅持初衷 高嘉瑜稱努力不夠
2024/01/13 20:38
賴品妤不敵地方勢力落敗 挾年輕優勢可攻可守
2024/01/13 20:36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圖表】
2024/1/13 23:31(1/14 07:38 更新)
2024年總統副總統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推薦的賴清德、蕭美琴獲40.05%得票率勝選。(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網站)2024大選結果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558萬票當選第16屆總統、副總統。賴清德不但成為台灣總統直選以來,副總統經由選舉成為總統的第一人,也以黨主席身分率領民進黨首度連續執政超過8年,邁入第3個4年。
國會部分,區域立委民進黨丟失10席,國民黨重回國會最大黨,連同不分區總計拿下52席;柯文哲領軍的民眾黨雖然沒有拿下任何區域立委席次,但政黨票得票率翻倍成長至22%,取得8席不分區立委,穩固關鍵少數、第三勢力的地位。時代力量等其他小黨全軍覆沒,得票率皆未超過3%。
區域立委由綠地變藍天的選區有哪些?政黨票在過去3屆迄今產生哪些變化,又如何牽動各黨國會席次?中央社根據中選會資料製作圖表,帶您快速掌握。
賴蕭配得票率破4成
(中央社製圖)
根據中選會的開票結果,2024年總統副總統選舉人人數為1954萬8531人,投票數超過1400萬人,投票率為71.86%,低於2020年的74.90%。
得票率部分,2024年賴清德、蕭美琴的組合以558萬6019票勝出,得票率超過4成(40.12%),其次為侯友宜、趙少康33.45%,柯文哲、吳欣盈26.46%居第3。
這次當選人得票數雖然不到600萬,但並不是最低紀錄。對比2000年「三腳督」選況,賴蕭配得票率略高於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呂秀蓮的39.3%。國民黨雖連3屆敗選,但侯康配得票率仍高於2000年連戰、蕭萬長的23.1%。
賴蕭配台南大勝
(中央社製圖)
2020年蔡賴配票數創紀錄,民進黨也在16個縣市取得勝利,2024年賴蕭配在14個縣市維持不敗。國民黨穩守苗栗、花東、金門、連江縣基本票倉,藍勝綠差距在1成以上。民進黨在基隆、南投2縣市表現不如上屆,在新竹縣兩黨差距較上屆拉開近一成。
賴蕭配在台南大勝,得票率超過5成(50.95%),是民進黨得票率最高的縣市,得票數最高的縣市則是新北市的94萬8818票。以新北市長身分挑戰總統大位的侯友宜失守本命區,在新北僅獲得86萬多票,得票率35%,遠低於他2022年連任市長時超過62%得票率、115萬票的成績。
藍綠在首都台北市的票數勢均力敵,各拿58萬票,差距不到千票。曾任台北市長的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僅獲36萬票,對照他在兩屆直轄市長選舉的表現,柯文哲在台北市得票數由2014年的85萬票(57.15%)、2018年的58萬票(41.06%),持續下滑。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國會藍綠勢均力敵 白成關鍵少數
(中央社製圖)
本屆國會選舉結果,藍綠兩黨態勢翻轉,且三黨都不過半。113席立委席次以國民黨52席最多、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以及無黨籍2席。
民進黨雖連續贏得3屆總統選舉,國會席次卻一路退減,從2016年68席、2020年61席,2024年再減至51席。國民黨靠著區域立委席次增加14席,從2016年35席、2020年的38席,今年一舉突破至52席。
台灣民眾黨今年雖然沒有贏得任何一席區域立委,但靠著政黨票把席次推升至8席,連兩屆坐穩國會第三大黨,未來也將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時代力量在區域立委推舉3人參選卻未能有所突破,政黨票得票率也從7.75%下滑到2.57%,席次歸零。
綠區域掉10席 藍贏回中台灣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區域立委共選出73席,無黨籍2席為高金素梅(山地原住民)以及被國民黨停權,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陳超明(苗栗第一選區),兩人皆是成功連任。
藍綠雖僅差1席,但國民黨從22席成長到39席,在中台灣大有斬獲,顏寬恒奪回台中第2選區,台中的8個選區民進黨僅保住2席,其餘6席都是藍軍勝出。
民進黨從上屆的48席掉到38席,一口氣丟失10席,新北市羅致政、新北市賴品妤、台北市高嘉瑜、桃園市鄭運鵬、台中市林靜儀、南投縣蔡培慧以及雲林縣蘇治芬皆爭取連任失利,基隆市鄭文婷(上屆為蔡適應)、新北市吳崢(上屆為江永昌)、台東縣賴坤成(上屆為劉櫂豪)也未能守住席次。
藍綠白不過半 時力告別國會
(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製圖)
不分區立委部分,2024年民進黨政黨票拿到498萬票,較上屆481萬票增加,換算比例為36.16%也較2020年的33.97%小幅成長,守住13個席次。國民黨上屆政黨票為472萬票、33.35%,本屆微幅成長到476萬票、34.58%,與民進黨一樣拿下13席。
民眾黨靠著黨主席柯文哲在選前提出藍白國會合作的催票策略奏效,政黨票從上屆的158萬票增至304萬票,得票率也從2020年的11.22%翻倍成長至22.07%,帶動席次從上屆的5席一口氣增加至8席,鞏固國會第三勢力的地位。
綠藍白3黨的政黨票總票數超過1200萬票,比例達92.81%,沒有任何其他政黨達到足以取得不分區立委席次的5%門檻。時代力量本屆得票率未達3%,不僅未能在國會獲得席次,也無法獲得選舉補助款。未來4年,少了國會舞台,藍綠白之外的小型政黨須思考如何以其他途徑延續影響力。(編輯:黃淑芳)1130113
#賴清德#民進黨#侯友宜#柯文哲#國民黨#總統大選#2024大選
延伸閱讀
總統立委選舉歷史數據解析 政黨版圖變動一次看
2022回顧》九合一選舉綠退守南台灣 執政版圖、議會席次選舉數據一次看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賴清德勝選3大意義 蔡英文8年執政破解8年魔咒
外媒:賴清德當選總統 顯示台灣選民不畏中國威嚇
選情分析
賴清德當選 澳媒:打擊北京對民主島嶼野心
2024/01/14 07:30
柯文哲造勢成功甩開棄保 鞏固第三勢力關鍵少數
2024/01/14 00:11
朱立倫可望留任黨主席 立院藍白合挑戰大
2024/01/13 23:35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圖表】
2024/01/13 23: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賴清德當選 澳媒:打擊北京對民主島嶼野心
2024/1/14 07:30
(中央社記者楊淳卉雪梨13日專電)台灣總統大選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勝出。澳洲媒體指出,這打擊了北京對民主島嶼的野心。
澳洲全國性主流媒體「澳洲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AFR)報導指出,此一結果對中國來說是重大打擊。中國將過去4年擔任副總統的賴清德視為麻煩製造者,預計將進一步加劇台海緊張局勢。
報導分析,預期中國短期內不會入侵台灣,不過,民進黨的勝利將使得緊張局勢升級,讓美國、澳洲等盟國,陷入台灣未來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對峙。
雪梨晨驅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指出,民進黨政府贏得連續第3次任期,打擊了北京對民主島嶼的野心。不過,賴清德的當選也可能代表兩岸緊張關係將會在未來4年延續。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發言人表示,坎培拉將繼續與台灣建立非官方關係。澳洲政府不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但與這個澳洲第7大貿易夥伴的民主島嶼維持經濟聯繫。
發言人表示,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尊重選舉結果。和平與穩定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澳洲政府不希望看到台海現狀發生任何單方面的改變。
大選前,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透過澳洲媒體專訪示警坎培拉。他表示,在台灣大是大非問題上,澳方沒有理由不分青紅皂白對某些國家的遏華戰略亦步亦趨。任何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行為,都會給中澳關係帶來嚴重後果,任何人對此都不應該有誤判。(編輯:陳慧萍)1130114
選情分析
賴清德當選 澳媒:打擊北京對民主島嶼野心
2024/01/14 07:30
紐時:賴清德當選總統 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
2024/01/14 05:33
小笠原公布選前預測 賴清德得票率僅差2個百分點
2024/01/14 03:03
紐時:賴清德當選總統 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
2024/1/14 05:33(1/14 07:58 更新)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左)、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右)贏得2024總統大選,兩人13日晚間在國際記者會中同台,賴清德表示,未來他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推動兩岸事務,希望未來兩岸都能夠回到健康有序的交流。中央社記者趙世勳攝 113年1月13日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3日專電)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數月來威脅台灣選民總統大選是「戰爭或和平」的選擇,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仍勝選。北京遭遇挫敗後可能加強施壓,賴清德執政將面對多重變數與考驗。
外媒:賴清德當選總統 顯示台灣選民不畏中國威嚇
圖表/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
紐時分析,強調台灣主體性的民進黨連3次贏得總統大選,台灣選民無視中國揚言票投民進黨就是選擇戰爭的威脅,確認台灣更加遠離中國及其實現兩岸統一的夢想。北京愈是以經濟、軍事手段壓迫台灣,愈是強化台灣維護實際獨立、走出中國巨大陰影的渴望。
台灣13日舉行正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資料,現任副總統賴清德以逾40%得票率當選總統。民進黨總統大選3連勝,打破1996年台灣實施總統直選以來沒有政黨能連贏超過2次的「8年魔咒」。
賴清德勝選感言呼籲團結,並承諾捍衛台灣認同,「台灣告訴全世界,在民主和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這一邊」。
全文/賴清德勝選:國家走在正確路上 告訴世界台灣站在民主這邊
紐時報導,賴清德在台灣危險且可能分裂的時刻打贏選戰,5月就任總統後將面對更嚴峻的治理考驗,包括中國怎麼回應他的勝選、比現任總統蔡英文執政8年期間更險惡的國內政局。在這場選舉中,民進黨失去國會多數,對賴清德施政形成挑戰。
認識賴清德的台灣政界人士說,賴清德並非北京描繪的魯莽煽動者;許多官員和專家說,台海戰爭並非迫在眉睫或無可避免。賴清德競選主軸是延續蔡總統政策,嘗試加強台灣國防,深化與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的關係,同時避免與中國撕破臉。
報導寫道,即使賴清德堅持蔡總統路線,維護台灣安全、團結抵抗中國加強施壓的政治與外交手腕仍可能面臨嚴峻考驗。部分美方官員示警,賴清德擔任台灣總統時,中國企圖動武征服台灣的準備將日益充足。
賴清德勝選後,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陳斌華透過書面聲明說,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陸方將與「台灣有關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一道」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聲明祝賀賴清德勝選,並說美國致力維護兩岸和平穩定,期待與賴清德及台灣其他黨派合作,進一步深化美台長期的非正式關係。
華爾街日報報導以「中國最不喜歡的候選人」稱呼賴清德,並說賴清德的勝選延續北京眼中台灣「分裂勢力」的統治地位,未來4年台海可能持續引發地緣政治緊張。
多位官員及外交學者說,美方官員預期中國將在賴清德勝選後加強對台施壓。中方學者在美方外交專家與中國前官員參與的多場會議和線上討論中,描繪出北京施壓計畫輪廓,包括加強軍事演習,中方軍艦闖入台灣領海、無人機飛越台灣上空也是可能手段。
賴清德勝選 美學者:中國將擴大施壓 仍不會接觸
紐時分析,中國將持續嘗試以假訊息、威脅及經濟誘因分化台灣,也可能在艦機頻繁侵擾台灣海空域之餘擴大軍演範圍。
兩岸關係之外,台美關係同樣面臨變數。美國挺住中國施壓,誓言持續以軍售等方式支持台灣。但華府已為烏克蘭和中東戰事煩惱,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也可能為台灣帶來更多變化。
對內方面,賴清德面對比蔡總統執政時更複雜且分裂的國內政局。2016年、2020年大選,蔡總統都獲得過半選票;今年大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得票率分別逾33%、26%。紐時報導,賴清德兩大對手拿到可觀選票,可能削弱他的「權力光環」。(編輯:陳正健)1130114
#中國#台灣#賴清德#美國#紐約時報#陳斌華#總統大選
延伸閱讀
美眾議長將派團出席賴清德就職 拜登重申不挺台獨
美學者:台灣大選展現成熟民主國家樣貌 打破國際媒體框架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圖表】
賴清德勝選:國家走在正確路上 告訴世界台灣站在民主這邊【全文】
賴清德勝選3大意義 蔡英文8年執政破解8年魔咒
賴清德蕭美琴2024總統大選勝選獲558萬票 得票率40%
2024選舉開票結果 區域立委當選完整名單
2024選舉不分區立委當選名單 藍綠各拿13席、白獲8席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外媒:賴清德當選總統 顯示台灣選民不畏中國威嚇
賴清德勝選 美學者:中國將擴大施壓 仍不會與民進黨政府接觸
賴蕭配當選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 國會席次三黨不過半
選情分析
賴清德當選 澳媒:打擊北京對民主島嶼野心
2024/01/14 07:30
紐時:賴清德當選總統 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
2024/01/14 05:33
小笠原公布選前預測 賴清德得票率僅差2個百分點
2024/01/14 03:03
美學者:台灣大選展現成熟民主國家樣貌 打破國際媒體框架
2024/01/14 02:34
台湾2024大选分析】新北執政本命區失守、南部得票嚴重失血 侯友宜一路危機不斷終致敗選
沈粲家 2024年01月13日 22:45:00
2024總統大選國民黨「侯康配」慘敗,大輸民進黨「賴蕭配」約92萬票,重返執政夢碎。(王侑聖攝)
2024總統大選今晚結果出爐,國民黨「侯康配」慘敗,大輸民進黨「賴蕭配」近92萬票,重返執政瞬間夢碎。回顧整場選戰過程,國民黨雖在前年九合一大選大獲全勝,卻未能記取4年前總統敗選教訓,黨內總統提名「類初選」時,又再度錯誤解讀「討厭民進黨」民意趨向,得意忘形重蹈「侯郭之爭」分裂覆轍;後續促成藍白合時更是爾虞我詐,加上侯友宜危機處理能力不足、「產品」人設破滅被看穿手腳,種種負面不利因素,終種下以落敗收場的悲慘結局。
2022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斬獲全台「14+1」執政縣市氣勢大好。然而,在黨內「尊侯」聲浪高漲時,朱立倫卻又引進4年前爭取總統徵召失利、憤而退黨的郭台銘,讓藍營支持者在郭侯相爭之下相互叫囂,重創國民黨氣勢,也讓2020年黨內分裂傷痕再現。
隨後,侯友宜雖靠著訪美表現不俗聲勢鵲起,讓國民黨內部士氣大增,民調一度出現上升趨勢。但當進入「藍白合」深水區後,藍白兩黨爾虞我詐不斷角力、內耗,甚至因統計「誤差範圍」枝微末節爭執不休,讓各自支持者趨於不耐,出現第二個「團結」危機。
「賴蕭配」以558萬票成功延續綠色執政,贏侯友宜91萬票,侯友宜宣布敗選並向支持者鞠躬感謝。(王侑聖攝)
(延伸閱讀:【敗選談話】不會就此消失!侯友宜3度鞠躬致歉 誓化悲憤為監督力量)
形塑「藍綠對決」拼逆轉勝 疾呼「棄柯保侯」未奏效
歷經近一個月歹戲拖棚,藍白郭三方在君悅酒店上演「分手擂台」,柯文哲、朱立倫、侯友宜、郭台銘及作為見證人的馬英九齊聚一堂,遭諷「五漢廢言」。面對郭台銘咄咄逼人、柯文哲出言諷刺,藍營成功營造馬英九受辱、白營毫無合作誠意及柯出爾反爾等氛圍,在野整合最終雖破局,卻意外讓藍軍大幅回流歸隊一致對外,國民黨終於出現空前團結氣勢,侯友宜選情又燃起一線希望。
藍白郭三方在君悅酒店上演「分手擂台」,遭諷「五漢廢言」。(資料照片/陳愷巨攝)
到了選戰後期,國民黨把握大好機會形塑「藍綠對決」力拼逆轉勝,積極向藍白選民喊話「集中選票」,盼藉此徹底邊緣化柯文哲。諷刺的是,國民黨低估青年族群對柯文哲的忠誠度,賣力操作棄保,反激出年輕選民更為積極表態「挺柯」,民眾黨各地活動氣勢驚人,「棄柯保侯」無疑是難上加難。
國民黨想形塑「藍綠對決」力拼逆轉勝,積極喊話「集中選票」低估青年族群對柯文哲的忠誠度操作棄保。(陳愷巨攝
侯危機處理能力不足 「凱旋苑」未能先發制人反遭猛攻
雪上加霜的是,民調封關後10天以來,又爆發國防部「飛彈警報」、馬英九「信習論」及「冒名郭台銘力挺信」等突發風波,瞬間成為侯友宜邁向勝選最後一哩路上的亂流變數。
除了選前急切割馬英九外,侯友宜危機處理能力不足,早已非首次發生。去年5月爆發新北幼兒園餵藥案時,侯慘遭民進黨鋪天蓋地砲轟至體無完膚,只能不斷喊話檢調公布調查內容,將希望寄託於第三方上,雖最後因證據不足而不起訴,但傷害已經造成。
馬英九「信習論」,讓馬在侯友宜的選前之夜「被取消」出席站台,部分藍營挺馬支持者頗有微詞。(王侑聖攝)
此次選戰末期,侯友宜的文化大學「凱旋苑」宿舍爭議,再被綠營大肆「冷飯熱炒」一番。面對6年前選新北市長就被猛攻過的老議題,侯營卻未能掌握先機先發制人,反而選擇轉移焦點、轉攻賴清德萬里老家違建,被民進黨抓準機會狂批猛攻,藉此擴大選民的相對剝奪感。
侯友宜的文化大學「凱旋苑」宿舍老議題,侯營選擇轉移焦點、轉攻賴清德萬里老家違建,被民進黨抓準機會狂批猛攻。(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延伸閱讀:【朝小野大】終結一黨獨大!「雙少數」弱勢總統再度降生 國會不過半成賴清德執政軟肋)
「本命區」選票大幅流失 嘉縣、南市、高市及屏縣大輸63萬票
進一步檢視各地得票狀況,國民黨全台共輸民進黨近92萬票。侯在執政大本營新北市僅獲得86萬票,不僅大幅流失選票,未達前年新北市長連任時的115萬票,若將侯當時大勝對手林佳龍的46萬票,加上此次輸給「賴蕭配」8萬多票,等於倒輸超過50多萬票。
而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等南台灣4縣市,「侯康配」也大輸「賴蕭配」73萬票。本該贏的「本命區」沒贏,南部地區又「輸到脫褲」,國民黨選前高喊的「北票南補」「棄柯保侯」等選戰策略,如今顯得格外諷刺。
此外,今晚國民黨立委「全壘打」的桃園市、囊括6席過半的台中市等藍營執政縣市或優勢區,侯也各小輸1.5萬跟8.9萬票,台北市也僅勉強與賴清德打平,大半選票被「柯盈配」瓜分掉一大部分。
國民黨桃園立委(圖)「全壘打」6席全上,台中市也有6席選上。(資料照片/王侑聖攝)
(延伸閱讀:桃園立委國民黨「全壘打」6席全上! 鄭文燦連輸2場關鍵役政治能量受重挫)
國民黨重演地方大選勝利、總統大選分裂慘敗,藍營內部矛盾不斷、意志不堅,始終不能團結一致對外,成為重返執政屢戰屢敗的沈屙及癥結所在,加諸侯友宜個人準備不足、人設破功等「產品」問題,及號稱「最強總教練」朱立倫、「常勝將軍」金溥聰等人,錯估民進黨議題操作能力及柯營年輕選民結構,最後關頭又搬石砸腳,將馬英九切割晾在一旁,國民黨總統選戰終究無力回天,創下自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徹底在野最長時間的窘迫紀錄,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