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大談改革開放 要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2023/12/3 23:00
一场新金融战开始 习近平强化控制金融体系(图)
【看中国2023年12月11日讯】習近平大談改革開放 要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2023/12/3 23:00
(中央社台北3日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赴上海考察,強調上海要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競爭力;要全方位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中國官媒央視、新華社晚間報導,11月28日至12月2日,習近平先後來到金融機構、科技創新園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等進行調研。3日上午返回北京途中,他則特地到江蘇省鹽城市參觀新四軍紀念館。
習近平指出,上海的重要使命是建設「五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以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保障,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
他強調,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要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競爭力。
他宣稱,要全方位大力度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扎實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在臨港新片區率先開展壓力測試,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他說,要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提升製造業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能級,繼續辦好進博會等雙向開放大平台,「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政策和制度體系」。
習近平還表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落實保障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政策措施,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對國內外高端資源的吸引力。
在城市建設方面,他表示要加快城市數字(數位)化轉型,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路。
此外,習近平也重申自己多次提倡的理念,參觀保障性租賃住房時提到,「我們社會主義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在談到城市治理時說,「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築牢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不過,習近平談的「改革開放」並非思想和意識型態的活潑多元化。他強調,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在各種文化交匯融合中進一步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並提及要傳承弘揚「紅色文化」。
今天上午,習近平到江蘇鹽城市參觀新四軍紀念館,他稱這是展開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要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
除了地方官員陪同,習近平這次上海行由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陪同考察,中央組織部部長李干杰、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分別參加有關活動。(編輯:張淑伶/陳鎧妤)1121203
一场新金融战开始 习近平强化控制金融体系(图)
【看中国2023年12月11日讯】2023-12-11 23:14
中共党刊称,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服从习近平的领导。(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12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连续发布报告,调降中国主权及银行等评级,分析指这是一场金融战。中共党刊《求是》杂志则发文称,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服从习近平的领导。
穆迪下调中国相关评级 评:“这是一场金融战争”
过去一周,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连续发布报告:12月5日穆迪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1不变,但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12月6日穆迪将香港、澳门政府的信用评级维持“Aa3”不变,但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值得一提的是,穆迪对香港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时提到,有迹象显示,香港政治和法律机构的自主权有所削弱,特别是在2020年实施《香港国安法》及香港选举制度发生变化之后;该机构预计香港在政治、机构和经济方面的决策权将继续逐步削弱。
此外,穆迪还把18家中国企业和8家中国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至“负面”。企业名单上有13家央企及其子公司、两家地方国企及子公司,以及三家民营企业,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银行名单上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和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上次类似动作是2016年3月,穆迪同样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更严重的举措是2017年,穆迪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
英国BBC报道称,一连串动作引发中国、香港政府的反对,同时中港股市连续下跌。外界则探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明年的经济复苏延续今年疲弱的态势?
“这是一场金融战争”,泷韬资产创始人和投资总监袁玉玮认为,穆迪此举将引发外资减少中国资产,也将推高中国的融资成本,可能导致资产质量恶化。
经济学人智库(EIU)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苏月称,“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信心依然脆弱,任何(哪怕是轻微的)冲击都有可能使需求再次放缓。低通胀环境不仅会刺激人们推迟消费,还会阻碍工业利润的增长,尤其是在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穆迪可能会再次下调评级
分析人士表示,穆迪还可能会进一步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主权债务信用是中国资产价值的基础。继续下调无疑将会影响到人民币的汇率,降低投资人对风险的承受度。
美国知名理财网站The Motley Fool的投资分析师亚西尔·阿尔希米(Yasser El-Shimy)表示,“穆迪下调中国债务前景的决定是最近出现的一系列令中国证券投资人深感失望的消息里最新的一个。”
中国经济复苏在今年年初出现后不久即显出败像,这跟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债风险升高和全球经济增速减慢有密切关系。
尽管中国的债务问题和房地产泡沫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由一家国际知名信用评级公司直接发声,指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这对市场还是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引起一波抛售中国资产并让中国国有银行对市场采取一些行动。
中国监管当局今年以来采取了许多扶持市场的举措,比如降低印花税、放慢上市步伐、组织“国家队”为股市护盘等。
不过,路透社报道说,在贸易方面,中国经济前景低迷将很难改变市场信心不足的局面。
荷兰国际集团(ING)亚太研究部主任罗布·卡内尔(Rob Carnell)表示,中国已经动用了许多工具刺激需求,但效果很有限,“所以让人们重拾对市场的信心将会非常困难”。
分析人士警告说,如果北京能够拿出一个可信的长期规划,解决限制经济增长潜力的结构性疲软问题,才能够有意义地稳定人们对市场的信心。
习近平进一步强化对金融体系控制
在担任中共总书记的十年间,习近平一直主张由他和中共掌握更多的经济大权。现在,习近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这种权力扩张到中国的金融体系。
中共党刊《求是》杂志日前发表了一篇主张意识形态的文章,作者署名是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这是中共掌控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
文章明确要求中国的银行、养老金金融、保险公司和其它金融机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并服从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
文章认为,十年以来,中国金融业没有发生系统性危机,并不是没有遇到风险,但文章归功于“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时刻把防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而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
文章被中国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高度重视,它可能与北京当局对外的摆出的姿态背道而驰,即中国经济是欢迎外资的。
据《纽约时报》报道,长期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者巴里·诺顿表示,《求是》杂志文章表明,金融部门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并被迫更积极地为政府政策服务。“不能再期望金融部门推动市场化改革,甚至连利润最大化也不一定能实现了,”他说。“作为一项金融规划,它雄心勃勃、令人失望,同时也带了点不祥意味。”
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摩根大通等西方银行在中国大陆拥有规模可观的业务,而这些业务都属于北京监管机构的管辖范畴。但部分金融机构已在缩减规模。花旗银行在10月宣布,将把其在大陆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出售给汇丰银行。先锋集团也一直在从大陆撤出其有限的业务。
《求是》的文章让支持市场导向的经济学家越来越紧张。
“政治必然将进一步支配中国的金融,使中国更加接近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前的状态,”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表示。
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朱天表示,这篇文章应被视为一份政治声明,而非政策办法。“政治影响了一切重大领域,经济或金融问题本身就是政治问题,”他说。
记者›李正鑫
#上海#中共中央辦公廳#習近平#蔡奇
習近平
習近平大談改革開放 要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2023/12/03 23:00
白俄總統將訪北京見習近平 今年第2次
2023/12/03 16:54
習近平:持續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 擴大制度型開放
2023/12/03 13:10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