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
巴以冲突: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加快向加沙平民运送人道物资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份由阿联酋提出的决议草案。
以色列有可能“消灭”哈马斯吗?
2024年3月5日
联合国称,四分之三的加沙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联合国称,四分之三的加沙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多次表示要消灭哈马斯,指该国在加沙的目标是“摧毁哈马斯的执政和军事能力”。
战事已持续五个月,加沙卫生部门估计有近三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以色列方面表示已取得重大进展,必须继续争取“全面胜利”。
但哈马斯不仅是拥有军事能力的组织,它还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那么,以色列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标是否现实,甚至是否可能?
在TikTok与X上蔓延的以色列—加沙冲突
以巴和平进程还能重回正轨吗?
叶海亚·辛瓦尔:谁是哈马斯领导人?
战场上发生什么?
以色列表示已经摧毁加沙24个哈马斯营中的18个,并“完成了对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北部军事框架的拆除”。
以色列国防军 (IDF) 表示,去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时,造成约 1,200人死亡,劫持约250名人质。该组织当时约有3万名武装分子。
哈马斯掳走的以色列人质:他们都是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以色列称 ,10 月 7 日有 253 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被哈马斯绑架,其中 130 人仍下落不明。
以色列称已杀死13,000名武装分子,内塔尼亚胡2月初表示,以军“杀死、打伤或抓获了20,000多名恐怖分子,占哈马斯战斗力量超过一半”。
BBC无法核实上述数字,以色列国防军也没有回应有关数字如何计算。而以色列和加沙的数字有明显矛盾,加沙卫生部门数据显示,加沙死亡人数中只有约9,000人是包括平民在内的成年男性。
哈马斯政治办公室对BBC表示,拒绝接受以色列的说法,又指其军事部门继续在加沙“所有地区”进行“武力”行动。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土报》一篇报道称,哈马斯已开始恢复一些营队。
《简氏防务周刊》中东编辑杰里米·宾尼(Jeremy Binnie)表示,哈马斯可以“非常轻松地招募新战士,因此这可能不是我们要考虑的最重要指标”。
以色列雷克曼大学国际反恐研究所的以色列退役上校米里.艾辛(Miri Eisin)指出,以军已经“击毙指挥官”,发现 “武器储藏处”,并正在“有计划地炸毁地下恐怖系统”——这指的是哈马斯的地道网络。
但《简氏防务周刊》的宾尼说,地道系统 “比以前估计的要大得多”,以色列人要摧毁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人质还有机会被劫持在那里。
他续指,在加沙北部,以色列给人的印象是,其行动似乎是“一个持续镇压的开放式进程,而不一定是彻底消除”。
以色列被指违反国际法,国际法庭也在考虑种族灭绝的指控。以色列称这些指控“严重歪曲”,内塔尼亚胡也坚持以色列必须继续解决剩余的哈马斯部队。
伊朗美国阵营分裂中东之际,为何这次以色列-加沙战争不同寻常
以巴冲突:加沙人道主义状况每况愈下,拜登政府内部异议陡升
意识形态能灭绝吗?
许多西方国家视哈马斯为恐怖组织,指哈马斯领袖仍在呼吁摧毁以色列,但在阿拉伯世界部分地区,哈马斯则被视为抵抗运动。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Skip podcast promotion and continue reading
BBC 時事一周 Newsweek (Cantonese)
BBC 時事一周 Newsweek (Cantonese)
BBC國際台粵語節目,重溫一周國際大事,兩岸四地消息,英國境況。並備有專題環節:〈記者來鴻〉、〈英國生活點滴〉和〈華人談天下〉。
分集
End of podcast promotion
哈马斯在2006年赢得选举,并暴力驱逐竞争对手法塔赫,2007年起开始统治加沙地带。
此后,以色列一直封锁加沙地带,埃及也实施一定程度的封锁,两国都表示是为了安全。
过去二十年,巴勒斯坦组织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有时是为了回应以色列军队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或东耶路撒冷发生的暴力和冲突。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休·洛瓦特(Hugh Lovatt)表示,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运动,也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而是一种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是无法根除的,当然也无法通过以色列的武力而根除,”他说。
“在当前形势下,巴勒斯坦人确实感到不再有实现自决权的政治前景,”他说, 该组织对武装抵抗以色列的支持“现在尤其能引起共鸣”。
位於约旦河西岸的阿拉伯美国大学国际关系讲师阿姆贾德·阿布·埃兹(Amjad Abu El Ezz)博士表示,许多巴勒斯坦人支持哈马斯,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
几乎从政以来,内塔尼亚胡总理就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对外的理由是安全问题,以及指哈马斯不承认以色列。但他所属的利库德集团及其政府中的极右派人士,认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属于以色列。
据以色列活动组织立刻和平(Peace Now)称,去年以色列政府批准在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点建屋数量,创了历史新高。
2023年,至少有507名巴勒斯坦人在西岸被以军和以色列定居者杀害,其中包括至少81名儿童,这是自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CHA)自2005年开始记录以来,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联合国记录也显示,36名以色列人在约旦河西岸因为巴勒斯坦人袭击致死。
此外,人们对由法塔赫主导并管理西岸部分地区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Palestinian Authority,PA)深感失望。许多巴勒斯坦人认为,面对以色列的占领,该机构腐败且软弱。
阿姆贾德·阿布·埃兹博士表示,10月7日之前,生活在封锁下的加沙巴勒斯坦人觉得自己“在一座大监狱里”。他补充指,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对犹太定居者的袭击、土地被吞并以及缺乏就业机会感到愤怒。
他指出,巴勒斯坦社会中年轻人比例很高,在没有和平进程的情况下,其他各方“没有什么可以吸引巴勒斯坦年轻人。”
“只要有占领,只要有暴行,只要有杀戮,很多人都会听从哈马斯的说法——因为他们在寻找希望,”他说。
哈马斯支持率如何?
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在10月7日事件后付出了巨大代价,但2023年底一项民调显示,巴勒斯坦人对哈马斯的支持率有所上升。
以色列因战争对平民的影响而面临严厉批评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以色列因战争对平民的影响而面临严厉批评
根据对西岸750名巴人和加沙481名巴人的调查,哈马斯在西岸的支持率从9月的12%,上升到12月的42%。
民调来自位于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策与调查研究中心,负责人哈利勒-希卡基(Khalil Shikaki)博士说,哈马斯的支持率一般会在战事期间飙升,但这次增长是“戏剧性的”。
他指出,在11月哈马斯和以色列休战期间进行民调时,以色列监狱里的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获释。这让一些人认为哈马斯使用暴力在实现巴勒斯坦目标方面“非常有效”。
希卡基博士指,定居者的袭击和对巴权力机构应对战争的不满,也有利对哈马斯的支持度。
以巴冲突:加沙的战火之外 约旦河西岸的社区正在分裂
然而,加沙情况有所不同,民众对哈马斯的支持度仅从38%略升到42%,落在民调的误差范围内。
而被问到哈马斯发动10月7日的袭击是否正确时,加沙受访者有57%的人支持,反观西岸受访者有82%支持。
希卡基博士说:“很明显,那些因哈马斯在这场战争中的决定而受苦的人,对哈马斯的批评要多得多。”
2月初之前一直在加沙采访的BBC记者注意到,近月当地人对哈马斯的不满有增无减。
一些加沙人表示,亲人死亡、家园被以军摧毁以及饥饿,令他们对哈马斯感到愤怒。
他们还说,很多人对公开批评哈马斯感到担忧。
新一代战士?
阿布·艾兹博士认为,加沙许多年轻人现在“对以色列和占领充满仇恨”。
“我认为下一代人将加入这些军事团体以复仇,因为他们失去了家庭,他们失去了孩子、母亲和儿子……他们的兄弟姐妹,”他说。
但艾辛上校表示,不应该因为担心哈马斯获得更多支持,而影响军事目标。
她形容10月7日发生的袭击事件“极端、恐怖、残暴”,“他们本来已经如此激进了”。
“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首先要尝试消除他们的能力。这不会让意识形态变得比现在更糟糕,”她说。
然而,希卡基博士说:“一场大战不一定会使年轻人拿起武器——如果战争之后是和平。”
战后会发生什么?
内塔尼亚胡概述了战后计划,以色列将无限期掌管“非军事化”加沙安全,而与以色列敌对组织没关联的巴勒斯坦人将管理该领土。
艾辛上校表示,哈马斯“总是会有所表现”,但相信以色列将能够消除“他们的大部分——他们的威胁”。
洛瓦特表示:“如果真想边缘化和削弱哈马斯,唯一办法就是建立可行的政治轨道。”
但两国方案的前景仍然黯淡。
内塔尼亚胡最近在X(推特)上表示,他“不会在以色列对约旦以西整个地区的全面安全控制上妥协——这与巴勒斯坦国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这与以色列的主要盟友美国公然相悖,美国表示,以巴冲突的长远解决方式,“只能通过包括建立巴勒斯坦国在内的区域性方法来实现”。
拜登政府强调,以色列不应无限期占领加沙。如果不改变现状,未来暴力升级的风险确实存在。
“我只是看不到以色列人胜利的一天,"中东问题专家宾尼说。 “他们可以大规模削弱哈马斯,但关键是如何防止哈马斯战后再次崛起?”
相关主题内容
以色列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
更多相关内容
Yahya Sinwar
叶海亚·辛瓦尔:谁是哈马斯领导人?
2023年11月22日
Narissara
卷入以巴冲突的泰国人
2023年10月25日
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视频,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2023年11月28日
2023年12月22日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安理会今天就巴以冲突举行紧急会议,并以13票赞成、0票反对和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份由阿联酋提出的决议草案,要求冲突各方促成向整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直接大批量运送人道主义援助,并为可持续停止敌对行动创造条件。决议还请秘书长在加沙地带设立一名协调员,并设立相关联合国机制,以通过非冲突方国家加快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救济。
表决结果如下:
赞成:13票(中国、英国、法国、日本、加蓬、阿尔巴尼亚、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莫桑比克、巴西、阿联酋)
反对:0票
弃权:2票(美国、俄罗斯)
决议主要内容
决议表示深为关切加沙地带严峻和迅速恶化的人道主义局势及其对平民的严重影响,重申强烈关切这场冲突对儿童、妇女和其他处境脆弱平民的生命和福祉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
决议再次要求冲突各方遵守其根据国际法,包括国际人道法所承担的义务,包括有关敌对行动、保护平民和民用物体、人道准入、保护人道主义人员及其行动自由的义务,以及适当履行保障平民的粮食和医疗用品等物资的责任,申明本决议的任何内容均不免除各方的这些义务;
决议重申根据国际人道法,冲突各方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承担义务,要求冲突各方允许、协助及促成立即、安全和不受阻碍地向整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直接大批量运送人道主义援助,为此呼吁紧急采取步骤,立即允许安全无阻的人道准入而且扩大此种准入,并为可持续停止敌对行动创造条件;
决议请秘书长为加快向加沙地带平民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任命一名人道主义和重建高级协调员,负责酌情在加沙促进、协调、监测及核查通过非冲突方国家向加沙提供的所有人道主义救济物资的人道主义性质,还请该协调员与所有相关各方协商,迅速建立一个联合国机制,以通过非冲突方国家加快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救济,从而缩短、简化和加快提供援助的过程,同时继续帮助确保援助物资送至平民,此外要求冲突各方与协调员合作,毫不拖延或阻挠地履行它们的任务;
决议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人道准入,以解决所有人质的医疗需求;
决议呼吁各方遵守国际人道法,在这方面痛责一切针对平民和民用物体的攻击和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敌对行动以及所有恐怖主义行为;
决议反对违反国际法,强迫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流离失所;
决议重申坚定致力于两国解决方案构想,依照国际法和联合国相关决议实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民主国家在安全、公认边界内毗邻共存,在这方面强调必须将加沙地带与西岸统一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之下。
修正案遭到美国否决
草案付诸表决前,俄罗斯对该决议草案提出了一份口头修正案,希望把案文执行部分第2段替换为以下段落:
“重申根据国际人道法,冲突各方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方面承担义务,要求冲突各方允许、协助及促成立即、安全和不受阻碍地向整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平民直接大批量运送人道主义援助,为此呼吁紧急中止敌对行动,使人道主义援助能够安全无阻地进入,并呼吁采取紧急步骤,促成可持续停止敌对行动;”
这份修正案获得了10票赞成、1票反对和4票弃权,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修正案未获通过。
▌阿联酋代表:解除救生援助所受到的阻碍
阿联酋常驻联合国代表努赛贝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阿联酋常驻联合国代表努赛贝(Lana Zaki Nusseibeh)对决议的通过和安理会的支持表示欢迎。
她表示:“我们认为,援助受限已导致加沙50万人民面临饥荒,这一决议的通过可以解除救生援助此前所受到的阻碍。此外,这项决议最终‘迫使’国际社会共同分担埃及至今一直单独承受的重担。要求我们所有人都致力于打破对加沙实施的长达16年的残酷封锁。”
努赛贝在发言中还呼吁采取紧急行动,挽救两国方案。她指出,该决议给了国际社会一个表明立场的机会,“至少”表明世界不会容忍加沙人民继续被剥夺基本必需品。
她强调,该决议建立了一个现在必要、战争结束后仍将必要的体系,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确保它能够发挥作用。
▌美国代表:苦难中的一线生机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美国对决议投了弃权票。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表示,该决议是“在难以想象的苦难中的一线生机”。
她表示,自冲突开始以来,美国一直不懈地努力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向加沙运送救生援助物资,确保人质安全撤离,并推动保护无辜平民和人道主义工作者,努力实现持久和平。今天,安理会明确表明,必须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必须允许人道主义工作者能够探视每位人质,包括进行医疗探访。同时,所有各方都必须遵守国际人道法,必须保护民用、人道主义和联合国设施以及人道主义人员和医务人员。
格林菲尔德表示,尽管安理会就人道主义危机发声令人感到鼓舞,但美国对于安理会再次未能谴责哈马斯于10月7日发动的恐怖袭击深感震惊。
▌俄罗斯代表:这是安理会的悲剧性时刻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Vassily Nebenzia)对俄方提出的修正案未获通过表示遗憾,指出安理会甚至没有勇气支持结束加沙暴力的最低限度呼吁,反而签署了杀害巴勒斯坦平民的“许可证”。
他说:“这是安理会的悲剧性时刻,远非多边外交的胜利,而是美国对巴勒斯坦人苦难和国际社会希望的公然蔑视,是一种极端不道德的讹诈行为。”
俄罗斯对决议草案投了弃权票。涅边贾表示,如果决议草案没有得到众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俄罗斯肯定会进行否决,因为俄罗斯坚决反对决议的内容,但毕竟阿拉伯国家有能力做出决定并承担责任。
涅边贾还强调,当务之急,安理会应该明确要求全面停火,如果不实现停火,安理会的决定就根本不可能在加沙得到执行。
他表示,无论美国如何反对,如何庇护其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盟友,安理会都将再次明确要求停止敌对行动。
▌中国代表:决议必须切实得到执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表示,中方对安理会表决通过这项决议草案表示欢迎。
他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项决议草案在一些重要方面做了不少调整,与我们努力的方向并不一致,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同时,考虑到当前紧迫形势和加沙地带日甚一日的人道灾难,安理会的这次行动,至少还是为推动人道物资更多、更快进入加沙带来一线希望。当然,能否让灾难中的加沙民众真正感受到这一线希望,还取决于决议能否切实得到执行,决议有关要求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戴兵表示,中方期待根据安理会决议要求采取紧急行动,扩大对加沙的人道援助,希望决议新确立的监督机制尽快到位。与此同时,中方敦促以色列立即改弦更张、停止无差别军事攻击,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作为占领方,以色列有义务保障加沙民众的人道需求,有义务保障在加沙的人道工作者安全。
他指出,实现停火仍是压倒一切的前提。中方对俄罗斯提出的修正案被否决感到遗憾。下一步,中方愿同各位成员一道,推动安理会及时采取进一步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继续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切实落实“两国方案”、实现中东和平稳定作出不懈努力。
▌以色列代表:必须将人质问题置于安理会议程的首位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米勒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米勒(Brett Jonathan Miller)表示,对于伊朗警察遭受的恐怖袭击,安理会仅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天内就对其予以谴责,而自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杀害以色列1300名平民并劫持250名人质已经过去77天了,在这段时间里,安理会仍未发表任何一份谴责哈马斯及其暴行的声明。
他表示,除了安理会未能谴责哈马斯的袭击之外,仍有130 名人质被扣押在加沙,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人质的处境不应该被忽视或仅被视为次要问题。
他强调,必须将人质问题置于安理会议程的首位。每天都有人道主义援助源源不断地进入加沙,但哈马斯甚至不允许红十字会探视被扣押的人质。这是可以想象的最令人发指的战争罪行。
米勒接着告诉安理会成员,以色列已经在为每天数百卡车援助物资进入加沙提供协助,以色列还愿意并能够大幅增加进入加沙的援助卡车数量,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已经开放,从约旦运来的数十卡车援助物资已经进入加沙。
他说,援助物资进入加沙的唯一障碍是联合国接受援助的能力。同时强调,加强联合国对援助的监测或协调无疑是有益的,但这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不能以牺牲以色列的安全检查为代价。以色列不仅有权利,也有义务保障自身安全,以色列对援助的安全检查不会改变。
▌巴勒斯坦观察员:加沙的死亡景象已无处不在
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在安理会发言。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Riyad Mansour)说,在安理会第一次开会讨论本轮巴以冲突的时候,有数百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杀害。而这一次开会,已有超过2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近一半是儿童)、6万人受伤、200万巴勒斯坦人被迫流离失所。如今,加沙无数家园、避难所、学校和医院被炮火摧毁,饥饿和疾病就如野火般蔓延全境。”
曼苏尔表示,在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支持下,阿拉伯和伊斯兰合作组织一直在为立即停火、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援助和消除强迫流离失所这三大目标调动资源。
他说:“今天举行的会议是我们为推进上述目标做出的持续努力,以色列对加沙进行不人道且违法的围困、将关键人道主义作为战争手段的做法必须立即停止。我们真正面对的是以色列想毁灭巴勒斯坦人民并让他们永远离开自己的土地的企图,这是以色列的目标,其真正目的是让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人失去未来,这就是以色列轰炸所有加沙平民和所有一切的原因。”
曼苏尔指出,加沙的死亡景象已无处不在,该决议是为了减轻平民的痛苦。他还对决议中要求建立联合国监测机制以加速提供人道主义救济物资的条款表示欢迎,并呼吁快速执行该机制。
他说:“这项决议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必须得到执行,同时还必须为实现立即停火施加更大的压力。”
回顾:安理会未能通过“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
12月8日,安理会就阿联酋提交的决议草案付诸表决。草案获得了13票赞成、1票反对和1票弃权。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表决结果如下:
赞成:13票(中国、俄罗斯、法国、阿联酋、加蓬、莫桑比克、日本、阿尔巴尼亚、巴西、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
反对:1票(美国)
弃权:1票(英国)
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紧急实施“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及走廊”
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紧急实施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及走廊。
11月16日,安理会成员以12票赞成、0票反对和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份由马耳他提出的决议草案,呼吁“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及走廊”。这是本轮冲突爆发40天来,安理会通过的第一份相关决议。表决结果如下:
赞成:12票(中国、法国、日本、加蓬、阿尔巴尼亚、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莫桑比克、巴西、阿联酋)
反对:0票
弃权:3票(美国、英国、俄罗斯)
此前,安理会有关巴以冲突的四份决议草案均未获通过
俄罗斯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
10月25日,安理会就美国提交的决议草案付诸表决。草案获得了10票赞成、3票反对和2票弃权。由于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表决结果如下:
赞成:10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蓬、阿尔巴尼亚、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
反对:3票(中国、俄罗斯、阿联酋)
弃权:2票(莫桑比克、巴西)
10月25日,安理会就俄罗斯提交的决议草案付诸表决。草案获得了4票赞成、2票反对和9票弃权。由于表决没有获得至少9票赞成,草案未能获得通过。表决结果如下:
赞成:4票(中国、俄罗斯、阿联酋、加蓬)
反对:2票(美国、英国)
弃权:9票(法国、日本、莫桑比克、阿尔巴尼亚、巴西、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
巴西提出的呼吁“人道主义暂停”的决议草案在安理会遭到美国否决。
10月18日,安理会就巴西提交的决议草案付诸表决。草案获得了12票赞成、1票反对和2票弃权。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表决结果如下:
赞成:12票(中国、阿联酋、加蓬、莫桑比克、法国、日本、阿尔巴尼亚、巴西、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
反对:1票(美国)
弃权:2票(英国和俄罗斯)
10月16日,安理会就俄罗斯提交的决议草案付诸表决。草案获得了5票赞成、4票反对和6票弃权。由于表决没有获得至少9票赞成,草案未能获得通过。表决结果如下:
赞成:5票(中国、俄罗斯、阿联酋、加蓬、莫桑比克)
反对:4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弃权:6票(阿尔巴尼亚、巴西、厄瓜多尔、加纳、马耳他、瑞士)
巴以冲突:联大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联大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2023年12月12日和平与安全
联大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今天以153票赞成、10票反对、23票弃权通过决议,严重关切加沙地带的灾难性人道主义状况和巴勒斯坦平民的苦难,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12月8日,安理会就巴以冲突举行紧急会议。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安理会不遗余力地推动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尽一切可能结束加沙人民的磨难。然而,由阿联酋等国提出的一份决议草案遭到了美国的否决。
应多国政府的请求,联合国大会主席弗朗西斯决定于12月12日召开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续会,并就埃及代表阿拉伯国家集团提交的一份决议草案以及奥地利、美国分别提交的两份修正案进行表决。
153票赞成、10票反对、23票弃权:决议获得通过
埃及起草的联大决议草案内容和此前被美国否决的安理会决议草案几乎一致:
决议表示严重关切加沙地带的灾难性人道主义局势和巴勒斯坦平民的苦难,强调根据国际人道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平民必须受到保护;
决议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决议再次要求所有各方遵守其根据国际法包括国际人道法所承担的义务,特别是保护平民的义务;
决议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人道准入。
▌埃及代表:无法制止战争罪行损害联合国的公信力
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大使马哈茂德在联大发言。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埃及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大使马哈茂德(Osama Mahmoud Abdelkhalek Mahmoud)在介绍这份草案时表示,该决议简单明了、观点明确,只包括四个执行段落,但这些事项尚未得到执行。与此同时,加沙悲惨的人道主义状况已经让巴勒斯坦人民苦不堪言。
马哈茂德提到加沙的卫生和人道主义支助系统遭到破坏,并回顾了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在信中强调的悲惨局势。
他说:“通过并执行这项特别呼吁停火的决议是拯救无辜平民的唯一保障。”
马哈茂德表示,阿拉伯国家集团想强调的是,少数国家极力反对当前的国际舆论,是因为觉得以色列有权进行自卫,但根据国际法,以色列作为占领国没有这项权利。在与巴勒斯坦人有关的问题上,这些国家采用了可耻的双重标准。
他说,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战争罪行需要得到解决。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种族灭绝被用作战争工具,如果不加以制止,整个联合国系统的公信力都将受到损害。
▌以色列代表:停火只会延长加沙地区的死亡和破坏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在联大发言。
联合国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Gilad Erdan)在表决前要求发言,指责联大对又一项虚伪的决议进行投票。
他说:“这项决议不仅没有谴责哈马斯的危害人类罪行,而且根本没有提及哈马斯。决议通过只会延长加沙地区的死亡和破坏,而这就是停火会导致的后果。”
埃尔丹认为,哈马斯的唯一意图就是摧毁以色列,并表示哈马斯已宣布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其暴行,直到以色列不复存在。
他问道:“为什么会有人想要帮助哈马斯继续他们的恐怖统治,实现他们的邪恶计划?我们都知道,这项决议中所谓的人道主义停火与人道毫无关系。以色列已经在采取一切措施为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提供便利。”
埃尔丹强调必须追究哈马斯的责任,并指出停火只会延续哈马斯的继续存在。
他说:“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会有人在扪心自问后还会支持一项不谴责哈马斯,甚至都不提及哈马斯这一名称的决议。希望各位都能对该决议投反对票。”
▌巴基斯坦代表: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堪比种族屠杀
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克拉姆在联大发言。
联合国
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克拉姆(Munir Akram)在投票前解释了巴基斯坦的立场,他表示相信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都会投票支持该决议。
他说:“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以色列的一些盟友提出了修正案,再次只谴责一方,同时为另一方开脱罪责。”
阿克拉姆表示,相信大多数会员国不会同意只指责哈马斯,而要同时谴责以色列不断轰炸加沙这一“露天监狱”的行为。七天休战结束后,以色列继续向加沙发射了大量炮弹,造成了惨烈的伤亡。
他说:“这是一场针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战争。以色列不仅意图消灭一个民族,还想将整个巴勒斯坦完全抹去。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就是历史上其他殖民政权大规模种族屠杀行动的翻版。”
最终,埃及代表阿拉伯国家集团提交的决议草案获得了压倒性多数支持。中国、法国、俄罗斯等153国投了赞成票,美国、以色列等10国投了反对票,英国、德国、乌克兰等23国弃权。
联大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联合国 联大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
89票赞成、61票反对、20票弃权:修正案L.28未获通过
由于埃及起草的决议草案中没有提到“哈马斯”,奥地利对此提出了一份修正案,希望在案文执行部分第3段“人质”前插入“被哈马斯及其他团伙扣押的”,在“确保”后插入“立即准予”。
▌奥地利代表:应明确谴责哈马斯
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席克在联大发言。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席克(Alexander Marschik)表示,奥地利已经全面审议了今天的决议草案,并对草案中明确要求释放所有人质和确保人道主义准入的建议表示欢迎。
马席克呼吁各国代表们接受奥地利提出的简短修正案,其中提到了哈马斯在煽动本轮巴以冲突所起的作用。
他说:“这项决议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例如没有提及以色列确保其公民安全的权利,也没有点名劫持人质的恐怖组织。安理会都能够在通过的决议中明确点名极端组织哈马斯,联合国大会也应该有这样做的魄力。因此,我们请求各位支持这项修正案。”
这份修正案获得了89票赞成、61票反对和20票弃权,由于赞成票没有超过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修正案未获得通过。
84票赞成、62票反对、25票弃权:修正案L.29未获通过
同样,由于埃及起草的决议草案中没有明确“谴责哈马斯”,美国对此提出了一份修正案,希望在案文执行部分第1段之前,插入以下段落:
“明确反对并谴责哈马斯自2023年10月7日开始在以色列境内实施的令人发指的恐怖主义袭击以及劫持人质行为”。
▌美国代表:必须永久地阻止死亡、破坏和毁灭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在联大发言。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介绍美国的修正案时表示,这是又一项没有谴责哈马斯的决议。
她说:“我们的目标必须是永久地阻止死亡、破坏和毁灭,而这显然不是哈马斯希望看到的未来。”
格林菲尔德表示,美国的外交努力促成了上个月月末为期一周的人道主义暂停,美国与埃及和卡塔尔的接触促进了人质的获释。美国正在努力促成可持续和平,并同意决议的某些方面,例如,当前人道主义形势严峻、需要给予紧急和持续的关注、必须根据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等。
格林菲尔德敦促所有国家支持奥地利的修正案,并一致谴责哈马斯10月7日的恐怖行动。她问道:“为什么谴责哈马斯这么难?”
关于哈马斯在袭击期间和之后实施性暴力的报道,格林菲尔德表示,美国支持立即对这些指控进行调查。
这份修正案获得了84票赞成、62票反对和25票弃权,由于同样没有超过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修正案未获得通过。
背景信息:联合一致共策和平
大会第377A(V)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第377A(V)号决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向安理会提交的有关谴责朝鲜违反联合国决议的草案多次遭到苏联反对。为了打破僵局,美国在其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的领导下成功地说服了联合国大会,大会于当年11月3日通过了题为“联合一致共策和平”的第377A(V)号决议。
第 377A(V)号决议最重要的部分是A节,指出“特决议安全理事会遇似有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侵略行为发生之时,如因常任理事国未能一致同意,而不能行使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则大会应立即考虑此事,俾得向会员国提出集体办法之妥当建议,倘系破坏和平或侵略行为,并得建议于必要时使用武力,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377A(V)号决议的关键内容显然是申明大会在其认为适当时可建议集体行动,包括使用武力。事实上,就这一核心意义而言,这项决议只在朝鲜战争时执行过一次。因为该决议的用语清楚表明,大会在这方面永远不能完全取代安理会。因此, 只能提“建议”,即只能作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声明。
但是,大会决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可以影响会员国的行为,谴责某些有害做法(例如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从而促进国际社会采取行动逆转当地的局势。
自1950年以来,联大共召开过11届紧急特别会议。第11届紧急特别会议于2022年2月28日召开,即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的第六天。
第十届紧急特别会议是1997年4月应卡塔尔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请求召开的。26年来,第十届会议共召开了44次全体会议。
以巴冲突:美国一票否决联合国加沙停火决议案
杰里米·鲍文(Jeremy Bowen)
BBC国际事务编辑 发自耶路撒冷
2023年12月9日
12月8日,加在沙地带中部代尔巴拉赫,巴勒斯坦人从以色列空袭后被摧毁的房屋废墟中救出一名伤员。图像来源,EPA-EFE/REX/SHUTTERSTOCK
图像加注文字,
12月8日,加在沙地带中部代尔巴拉赫,巴勒斯坦人从以色列空袭后被摧毁的房屋废墟中救出一名伤员。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加沙冲突“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提到敌对行动蔓延到“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
古特雷斯触发了《联合国宪章》第99条规定,促使联合国安理会在周五(12月8日)进行表决,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提请安理会注意的非常紧急的问题。
以色列政府对联合国及其秘书长表达了憎厌。
以色列拒绝接受古特雷斯对事态的描述,声称他实际上是世界和平的威胁,因为他在以色列完全摧毁哈马斯之前就试图结束战斗,是在迎合哈马斯。
以色列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不会有所改善,尤其是古特雷斯还提到,还有一个风险是加沙局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以至于大批巴勒斯坦人越过边界进入埃及——这也是埃及政府非常担心的问题。
古特雷斯说,“加沙人道主义支持系统完全崩溃”的风险很高。巴勒斯坦人认为,这正是以色列想要的,因为以色列想要把所有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
以巴冲突:休战结束后,下一阶段战争为何将是决定性
卫星图像显示加沙近10万座建筑可能受损
Antonio Gutteres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以色列不允许记者进入加沙,因此BBC记者无法亲自到那里进行报道,但从我们看到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我们交流的人来看,古特雷斯所言非常准确。
尽你所能地想象,那里平民的处境绝对是灾难性的,因为他们遭受了无情的军事打击。以色列说,他们正在尽其所能拯救平民的生命,但坚持认为哈马斯应该承担把平民当作人盾的负责。
在联合国投票阶段,美国否决了这项呼吁停火的决议,美国人称,以色列已说过会遵守战争规则,避免不必要平民伤亡。但对于那些担心大量生命逝去的人而言,这听起来有些空洞,他们认为以色列的言行之间有差距。
我认为,秘书长决定进行表决——他知道这很可能会被否决——背后的策略是要促使美国人对以色列说:“够了够了,你们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杀了足够多的人,是时候停火了”。
我接触过的一些外交官说,他们可能会再给以色列一个月的时间——我认为古特雷斯的策略是试图缩短这个时间,一方面是通过增加国际压力,另一方面是通过羞辱美国人,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不能继续坚持这个立场,因为它越来越站不住脚。
撤离人员住在马瓦西的临时帐篷里图像来源,FERAS AL-SHAER
今天,随着以色列国防军(IDF)在加沙关押的囚犯被扒光内衣,用卡车运走的镜头的公布,这种压力也在增加。当地社交媒体上的报道显示,这些人可能多达700人,这是一幅残酷的战争画面。
这些消息来源(包括其中一些人的家人)称,他们是从一所联合国学校被带走的,当时他们正在那里避难,还有一些人试图逃离,但被杀害。
昨天流传着一段可怕的视频,视频中六人躺在街上死去,据说他们来自同一地区和同一所学校附近,其中一一具血淋淋的尸体,躺在他携带的一面白旗上面。
以色列国防军说,他们正在努力查明谁是嫌疑人,谁应对10月7日的可怕袭击负责,而且他们一直在遵守有关冲突的国际法。
但是,对于那些对以色列的所作所为没有多少同情心,或者因为加沙的屠杀程度而失去同情心的人来说,这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尊严和健康漠不关心的又一表现。
视频加注文字,
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现在这里天气寒冷,所以被迫穿着内衣在街上走动,有些人像视频中那样被蒙住眼睛,有些人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这无疑是令人不快的。
以色列人说这无法避免,其他人则说这非常野蛮。
Short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决议草案遭美国否决
星期五(12月8日),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
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图像来源,UNTV
图像加注文字,
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
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阻止安理会提交的任何动议。
美国的盟友英国投了弃权票,其他13个成员国投了赞成票。该决议草案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提出,有97个成员国签署该决议草案成为共同提案国。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早些时候表示,加沙局势正处于崩溃边缘,现在是“世界和历史的眼睛都在关注”的时刻。
该决议草案遭否决后,美国寻求捍卫其决定,而其他国家则继续提出批评。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称该决议“是一份脱离现实的不平衡决议”,并补充说,该决议没有包含他们所要求的措辞,包括明确谴责哈马斯10月7日袭击以色列平民的行为。他们还再次呼吁“两国方案”是实现该地区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
美国代表说:“这项决议本质上是说以色列应该容忍这种行为,应该允许这种恐怖行为不受控制。”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利德·埃尔丹(Gilad Erdan)感谢美国总统拜登"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利德·埃尔丹感谢美国总统拜登“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利德·埃尔丹(Gilad Erdan)感谢美国总统拜登“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阻止了要求加沙立即停火的决议。埃尔丹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美国表现出了“领导力和价值观”,而且“一点光明驱散了很多黑暗”。
英国代表解释了为何对停火决议投了弃权票,表示不会投票赞成一项不谴责“哈马斯所犯暴行”的决议。
英国代表表示不会投票赞成一项不谴责“哈马斯所犯暴行”的决议。图像来源,UNTV
图像加注文字,
英国代表表示不会投票赞成一项不谴责"哈马斯所犯暴行"的决议。
这位代表表示,“以色列需要能够应对哈马斯构成的威胁”,但他补充说,以色列必须遵守国际法。英国并重申了为实现“两国方案”做出切实努力的重要性。
美国的否决遭到中国和俄罗斯的批评。
该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中国在发言中称,北京对这一草案被美国否决“表示了极大的失望和遗憾”,该草案的核心是要求加沙立即停火并释放所有人质。
北京还指责美国拒绝支持停火草案的作法是“双重标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需要指出,一边纵容战事延续,一边声称关心加沙民众的生命安全和人道需求,这是自相矛盾的。”
而俄罗斯则指责美国“偏袒自己的盟友”,称他们“无情”,并表示投票反对停火决议的决定是对巴勒斯坦人的“死刑”。他告诉安理会,“我们不能也决不能”让无辜平民受到“地缘政治游戏”的摆布。
拥有联合国常驻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国称该决议未能通过是“历史的转折点”图像来源,UNTV
图像加注文字,
拥有联合国常驻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国称,联合国无法通过一项新的决议来履行其职责,“是令人遗憾的,也是灾难性的”。
支持该决议草案的巴西则表示,它担心如果不在加沙采取紧急行动,两国方案将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
拥有联合国常驻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国称该决议未能通过是“历史的转折点”,并指责安理会在巴勒斯坦平民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却无法通过一项新的决议来履行其职责,“是令人遗憾的,也是灾难性的”。
该代表指出,“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岌岌可危,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且值得拯救的”。
加沙的哈马斯官员此前表示,以色列在行动中杀害了超过17177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敦促以色列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平民,他称其承诺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人权观察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人权观察表示,美国利用否决权阻止联合国停火决议,有成为“战争罪同谋”的风险。
该人道主义组织的联合国主任路易斯·夏博诺(Louis Charbonneau)表示,“在以色列犯下暴行时继续向其提供武器和外交掩护,包括集体惩罚加沙的巴勒斯坦平民,美国就有可能犯下战争罪。”
美国乐施会首席执行官艾比·麦克斯曼(Abby Maxman)表示,拜登政府错过了“兑现其支持人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崇高言论”的机会。
麦克斯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世界“已经准备好结束加沙的可怕大屠杀,并集中精力释放人质并帮助巴勒斯坦人重建生活”。
视频加注文字,
以色列在加萨南部发动地面进攻
Short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美国在联合国捍卫以色列而遭到孤立
BBC记者纳达·陶菲克(Nada Tawfik)发自纽约联合国总部
美国在历史上一直保护其盟友以色列免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几乎所有批评。因此,从很多方面来看,今天的结果都是意料之中的。
不过,鉴于加沙人民遭受的严重苦难,许多非政府组织认为,美国在今天的否决损害了其在人权方面的信誉。
医疗慈善机构“无国界医生”将其称为“反人类的一票”。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立。在不到24小时内,97个国家签署该决议成为共同提案国——象征性地与迫切希望停火的13个安理会成员国一起投票。
拜登政府认为停火将使哈马斯获益,美国加大了对以色列施压以保护平民。但联合国的一些人指责美方是以色列军事行动后续事件的同谋。
风险在于,这场冲突将被视为美国的战争,而不仅仅是以色列的战争。
Short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相关主题内容
美国
政治
军事
巴勒斯坦地区
联合国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
联合国安理会
更多相关内容
站在加沙城被毁建筑物周围的女孩子
卫星图像显示加沙近10万座建筑可能受损
2023年12月2日
2023 年 11 月 15 日,汗尤尼斯,暴雨过后,男孩走过一个大雨坑
以巴冲突:休战结束后,下一阶段战争为何将是决定性
2023年11月26日
走在汗尤尼斯废墟中的居民
4:26
视频,以巴冲突:以色列向加沙南部发动地面进攻, 节目全长 4,26
2023年12月4日
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9:11
视频,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节目全长 9,11
2023年11月28日
玛雅安上尉
以巴冲突:强奸、肢解、焚尸……BBC获悉这些在哈马斯袭击期间的暴行
2023年12月6日
【巴以冲突第70天】联合国对以方宣布重新开放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表示欢迎
人道协调厅 凯雷姆沙洛姆口岸。
2023年12月15日和平与安全
以色列内阁今天批准了一项“临时措施”,允许人道援助物资通过以色列与加沙地带接壤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进入加沙。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Stéphane Dujarric)对此表示欢迎。
哈马斯于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了恐怖袭击,随后以色列军队全面围困并入侵加沙,导致加沙地区遭到严重摧毁,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是货物进入加沙地带的主要通道。
到目前为止,有限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只能通过加沙与埃及接壤的拉法口岸进入加沙,但该口岸在功能设计上主要用于人员过境,而且援助卡车一直在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接受检查,这导致救生物资的运送路线既复杂又耗时。
据报道,一旦细节敲定,运送人道援助物资的卡车将被允许在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加沙地带一侧卸货,无需返回拉法口岸。
杜加里克说:“这一协议的快速执行将增加进入加沙的援助数量。”
▌人道协调厅:卫生系统不堪重负
连日来,暴雨造成加沙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淹没,令本就骇人听闻的人类苦难雪上加霜。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指出,加沙北部贾巴利亚的阿瓦达医院(Al Awda)附近也发生了冲突,导致约250名医生、病人及其家属被困。
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中部和南部设立了22个卫生中心,目前有8个仍在运作,近东救济工程处继续通过97个医疗队为收容所中的境内流离失所者提供医疗服务。
每个医疗队仅由一到两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大约591名卫生工作者在卫生中心和收容所为约1.2万名病人提供了支持。
▌近东救济工程处:收容设施严重人满为患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今天报告称,近130万流离失所者在155个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设施中避难。
在加沙中部和南部的近东救济工程处设施和收容所中,境内流离失所者平均人数为12387人,是其收容能力的四倍多。
互联网服务在周四中断数小时后得以恢复,这严重影响了紧急救援人员的工作能力,并切断了数十万人的重要通信路线。
▌秘书长发言人:冲突影响波及红海
在纽约总部举行的午间例行记者会上,杜加里克在回答记者有关航运巨头马士基宣布暂停旗下船只驶经红海的提问时表示,这一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大部分地区,包括红海沿岸,该组织誓言要在关键航道上袭击前往以色列的船只,以支持哈马斯。马士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袭击令人震惊,对海员构成了重大威胁。
据报道,就在今天,两艘船只在红海曼德海峡遭到袭击,一艘被无人机击中,另一艘被导弹击中。
杜加里克指出,马士基的这一决定凸显了胡塞武装“持续袭击”的影响。
他说:“航行自由是国际法的基石,必须得到尊重。那条航道对全球经济和全球商贸至关重要。”
以巴冲突:美国一票否决联合国加沙停火决议案
杰里米·鲍文(Jeremy Bowen)
BBC国际事务编辑 发自耶路撒冷
2023年12月9日
12月8日,加在沙地带中部代尔巴拉赫,巴勒斯坦人从以色列空袭后被摧毁的房屋废墟中救出一名伤员。图像来源,EPA-EFE/REX/SHUTTERSTOCK
图像加注文字,
12月8日,加在沙地带中部代尔巴拉赫,巴勒斯坦人从以色列空袭后被摧毁的房屋废墟中救出一名伤员。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加沙冲突“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提到敌对行动蔓延到“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
古特雷斯触发了《联合国宪章》第99条规定,促使联合国安理会在周五(12月8日)进行表决,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提请安理会注意的非常紧急的问题。
以色列政府对联合国及其秘书长表达了憎厌。
以色列拒绝接受古特雷斯对事态的描述,声称他实际上是世界和平的威胁,因为他在以色列完全摧毁哈马斯之前就试图结束战斗,是在迎合哈马斯。
以色列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不会有所改善,尤其是古特雷斯还提到,还有一个风险是加沙局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以至于大批巴勒斯坦人越过边界进入埃及——这也是埃及政府非常担心的问题。
古特雷斯说,“加沙人道主义支持系统完全崩溃”的风险很高。巴勒斯坦人认为,这正是以色列想要的,因为以色列想要把所有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
以巴冲突:休战结束后,下一阶段战争为何将是决定性
卫星图像显示加沙近10万座建筑可能受损
Antonio Gutteres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以色列不允许记者进入加沙,因此BBC记者无法亲自到那里进行报道,但从我们看到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我们交流的人来看,古特雷斯所言非常准确。
尽你所能地想象,那里平民的处境绝对是灾难性的,因为他们遭受了无情的军事打击。以色列说,他们正在尽其所能拯救平民的生命,但坚持认为哈马斯应该承担把平民当作人盾的负责。
在联合国投票阶段,美国否决了这项呼吁停火的决议,美国人称,以色列已说过会遵守战争规则,避免不必要平民伤亡。但对于那些担心大量生命逝去的人而言,这听起来有些空洞,他们认为以色列的言行之间有差距。
我认为,秘书长决定进行表决——他知道这很可能会被否决——背后的策略是要促使美国人对以色列说:“够了够了,你们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杀了足够多的人,是时候停火了”。
我接触过的一些外交官说,他们可能会再给以色列一个月的时间——我认为古特雷斯的策略是试图缩短这个时间,一方面是通过增加国际压力,另一方面是通过羞辱美国人,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不能继续坚持这个立场,因为它越来越站不住脚。
撤离人员住在马瓦西的临时帐篷里图像来源,FERAS AL-SHAER
今天,随着以色列国防军(IDF)在加沙关押的囚犯被扒光内衣,用卡车运走的镜头的公布,这种压力也在增加。当地社交媒体上的报道显示,这些人可能多达700人,这是一幅残酷的战争画面。
这些消息来源(包括其中一些人的家人)称,他们是从一所联合国学校被带走的,当时他们正在那里避难,还有一些人试图逃离,但被杀害。
昨天流传着一段可怕的视频,视频中六人躺在街上死去,据说他们来自同一地区和同一所学校附近,其中一一具血淋淋的尸体,躺在他携带的一面白旗上面。
以色列国防军说,他们正在努力查明谁是嫌疑人,谁应对10月7日的可怕袭击负责,而且他们一直在遵守有关冲突的国际法。
但是,对于那些对以色列的所作所为没有多少同情心,或者因为加沙的屠杀程度而失去同情心的人来说,这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尊严和健康漠不关心的又一表现。
视频加注文字,
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现在这里天气寒冷,所以被迫穿着内衣在街上走动,有些人像视频中那样被蒙住眼睛,有些人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这无疑是令人不快的。
以色列人说这无法避免,其他人则说这非常野蛮。
Short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决议草案遭美国否决
星期五(12月8日),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
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图像来源,UNTV
图像加注文字,
美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立即在加沙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
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阻止安理会提交的任何动议。
美国的盟友英国投了弃权票,其他13个成员国投了赞成票。该决议草案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提出,有97个成员国签署该决议草案成为共同提案国。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早些时候表示,加沙局势正处于崩溃边缘,现在是“世界和历史的眼睛都在关注”的时刻。
该决议草案遭否决后,美国寻求捍卫其决定,而其他国家则继续提出批评。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称该决议“是一份脱离现实的不平衡决议”,并补充说,该决议没有包含他们所要求的措辞,包括明确谴责哈马斯10月7日袭击以色列平民的行为。他们还再次呼吁“两国方案”是实现该地区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
美国代表说:“这项决议本质上是说以色列应该容忍这种行为,应该允许这种恐怖行为不受控制。”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利德·埃尔丹(Gilad Erdan)感谢美国总统拜登"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利德·埃尔丹感谢美国总统拜登“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利德·埃尔丹(Gilad Erdan)感谢美国总统拜登“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阻止了要求加沙立即停火的决议。埃尔丹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美国表现出了“领导力和价值观”,而且“一点光明驱散了很多黑暗”。
英国代表解释了为何对停火决议投了弃权票,表示不会投票赞成一项不谴责“哈马斯所犯暴行”的决议。
英国代表表示不会投票赞成一项不谴责“哈马斯所犯暴行”的决议。图像来源,UNTV
图像加注文字,
英国代表表示不会投票赞成一项不谴责"哈马斯所犯暴行"的决议。
这位代表表示,“以色列需要能够应对哈马斯构成的威胁”,但他补充说,以色列必须遵守国际法。英国并重申了为实现“两国方案”做出切实努力的重要性。
美国的否决遭到中国和俄罗斯的批评。
该决议草案的共同提案国中国在发言中称,北京对这一草案被美国否决“表示了极大的失望和遗憾”,该草案的核心是要求加沙立即停火并释放所有人质。
北京还指责美国拒绝支持停火草案的作法是“双重标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需要指出,一边纵容战事延续,一边声称关心加沙民众的生命安全和人道需求,这是自相矛盾的。”
而俄罗斯则指责美国“偏袒自己的盟友”,称他们“无情”,并表示投票反对停火决议的决定是对巴勒斯坦人的“死刑”。他告诉安理会,“我们不能也决不能”让无辜平民受到“地缘政治游戏”的摆布。
拥有联合国常驻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国称该决议未能通过是“历史的转折点”图像来源,UNTV
图像加注文字,
拥有联合国常驻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国称,联合国无法通过一项新的决议来履行其职责,“是令人遗憾的,也是灾难性的”。
支持该决议草案的巴西则表示,它担心如果不在加沙采取紧急行动,两国方案将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害。
拥有联合国常驻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国称该决议未能通过是“历史的转折点”,并指责安理会在巴勒斯坦平民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却无法通过一项新的决议来履行其职责,“是令人遗憾的,也是灾难性的”。
该代表指出,“数百万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岌岌可危,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且值得拯救的”。
加沙的哈马斯官员此前表示,以色列在行动中杀害了超过17177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敦促以色列采取更多措施保护平民,他称其承诺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人权观察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人权观察表示,美国利用否决权阻止联合国停火决议,有成为“战争罪同谋”的风险。
该人道主义组织的联合国主任路易斯·夏博诺(Louis Charbonneau)表示,“在以色列犯下暴行时继续向其提供武器和外交掩护,包括集体惩罚加沙的巴勒斯坦平民,美国就有可能犯下战争罪。”
美国乐施会首席执行官艾比·麦克斯曼(Abby Maxman)表示,拜登政府错过了“兑现其支持人权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崇高言论”的机会。
麦克斯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世界“已经准备好结束加沙的可怕大屠杀,并集中精力释放人质并帮助巴勒斯坦人重建生活”。
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2023年11月28日
如果您不方便观看视频,以下是视频脚本全文:
“因提法达”(Intifada)——阿拉伯语中“起义”一词的音译,在巴以问题上,特指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的大规模暴动。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支持巴勒斯坦者,称之为第三次“因提法达”;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则视其为“恐怖活动”,以色列随即发动强势反击。
距离上一次“因提法达”,已经过去差不多20年,再次审视以巴关系的国际环境,多了一个新变量——中国。
那么,中国在以巴问题上,究竟态度如何?背后有哪些考量?又能给这个纷乱的地区带来什么?
BBC中文的陈岩采访不同背景专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哈马斯发动袭击之初,中国的表态很模糊,并未点名谴责哈马斯。
这一操作与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北京的态度类似,表面上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但在以色列和其盟友看来,不谴责哈马斯,就是在反对以色列。
很快随着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反攻,中国方的态度开始明晰,总结下来就三点:
以色列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
局势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权益被长期漠视
只有“两国方案”完全落地,中东地区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与对俄乌战争反应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明确表示,“将继续站在和平公道一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维护自身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中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总结下来,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历史渊源
中国官方对中巴两国关系定位很高——“中国是最早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抵抗运动并承认巴解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
1964年五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第二年就在北京设立了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宣布在其控制着约旦河西岸地区成立巴勒斯坦国,中国几乎在第一时间宣布与巴勒斯坦建交。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的著名领导人阿拉法特,曾经14次访问中国。其继任者,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自2005年以来五次访华,其中三次是在习近平上台后。
需要区分一下,巴勒斯坦实际上一分为二:
在约旦河西岸,巴解组织为合法政府,受到国际社会承认。阿巴斯是总统,也是中国主要交往对象。
在加沙地带,哈马斯于2007年夺取控制权,该组织被以色列及其盟友列为“恐怖组织”,也是这次袭击的发动者。
相比之下,其实以色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更久远——在1933年至1941年期间,逾2万犹太人为了躲避大屠杀逃往了上海,得以幸存。
这份历史渊源,使以色列早在1950年就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东首个。但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和以色列建交也被搁置,直到冷战结束,1992年中以才正式建交。
第二个原因:国内政治
中国有3000万穆斯林人口,尤其在新疆。
面临北京称的“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挑战,包括“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以及“东突解放组织”等,总部位于海外,被中国视为“恐怖组织”。
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跟穆斯林世界闹僵,那么这些挑战就会大得多。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几乎没有什么穆斯林国家支持新疆的分裂势力,就是中国在国际问题上“偏袒”穆斯林国家的结果。
比较近期的例子是,今年6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华,双方提高两国关系层级,至战略伙伴关系,而阿巴斯在中国关心的几乎所有问题上都表态支持。
比如阿巴斯明确表示,新疆问题不是人权问题,而是反暴恐、去极端化和反分裂,他反对西方国家以新疆问题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
第三个原因:中国对新秩序的诉求
1945年二战结束,有历史学家将这一年称为“零年”,意思是现代世界的开始——在此之前,世界秩序取决于实力,强可以凌弱。
二战的惨烈结果使战胜者决定建立一套规则体系,保障弱国和个人的权利。
不过这一秩序运行了近80年,却依然脆弱。比如,此次哈马斯对以色列袭击致上千人死亡,而以色列轰炸加沙造成数以万计平民死亡。批评者称,为何欧美国家不顾及巴勒斯坦的人权,去阻止以色列?
近年, 中国快速崛起,于是就有冲动寻求符合自身利益的秩序安排。那么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秩序 ?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更少互相干预”的秩序,各个国家“各扫门前雪”,这种环境更适合威权统治者生存,中国经常说“互不干涉”、“相互尊重”,都是基于这种诉求。
换言之就是“主权优先”,而非“人权优先”。
基于这种秩序,一国不能以自己的人权标准干预另一国,而西方国家认为人权是超越主权的普世价值。
对于众多阿拉伯国家,乃至相当多的穆斯林国家,中国的这种诉求很有吸引力,中国也希望团结这些新兴国家,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而这些国家几乎无一不是站在巴勒斯坦一方。
再看以色列背后的英美等国,则是现有世界秩序的维护者,也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对手。
基于这一点,中国在中东,乃至俄乌问题上的选择了巴勒斯坦和俄罗斯。
中国在以巴问题上会起到什么作用?
采访过程中,两种观点浮现出来:
一方认为,中国不会真正主动推进巴勒斯坦地区和平,因为中东长期处于混乱给中国与西方的竞争带来战略好处,这些区域乱局将极大地消耗民主世界的注意力和资源。
另一方认为,中国几乎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伊朗、埃及、沙特等中东国家都保持相对友好关系的主要国家,而且中国离中东较远,不易与域内国家产生战略冲突。在和谈中有机会扮演“中间人”的角色。
很难预知哪种可能性会成真。但最后我们不妨回顾历史上珍贵的一刻——
1995年11月9日,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秘密前往以色列。
五天前,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阿拉法特冒险前去慰问拉宾的遗孀莉亚·拉宾,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以色列。
两年前,在克林顿政府斡旋下,他和拉宾缔结《奥斯陆协议》,被视作巴以和平的里程碑。
在拉宾的家里,阿拉法特摘下他标志性的头巾,握着莉亚的手,他说自己和拉宾共同缔造的是“勇者的和平”。
确实,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而言,有时候,推动和平比发起战争更需要勇气。
视频加注文字,
以色列在加萨南部发动地面进攻
Short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美国在联合国捍卫以色列而遭到孤立
BBC记者纳达·陶菲克(Nada Tawfik)发自纽约联合国总部
美国在历史上一直保护其盟友以色列免受联合国安理会的几乎所有批评。因此,从很多方面来看,今天的结果都是意料之中的。
不过,鉴于加沙人民遭受的严重苦难,许多非政府组织认为,美国在今天的否决损害了其在人权方面的信誉。
医疗慈善机构“无国界医生”将其称为“反人类的一票”。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立。在不到24小时内,97个国家签署该决议成为共同提案国——象征性地与迫切希望停火的13个安理会成员国一起投票。
拜登政府认为停火将使哈马斯获益,美国加大了对以色列施压以保护平民。但联合国的一些人指责美方是以色列军事行动后续事件的同谋。
风险在于,这场冲突将被视为美国的战争,而不仅仅是以色列的战争。
Short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相关主题内容
美国
政治
军事
巴勒斯坦地区
联合国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
联合国安理会
更多相关内容
站在加沙城被毁建筑物周围的女孩子
卫星图像显示加沙近10万座建筑可能受损
2023年12月2日
2023 年 11 月 15 日,汗尤尼斯,暴雨过后,男孩走过一个大雨坑
以巴冲突:休战结束后,下一阶段战争为何将是决定性
2023年11月26日
走在汗尤尼斯废墟中的居民
4:26
视频,以巴冲突:以色列向加沙南部发动地面进攻, 节目全长 4,26
2023年12月4日
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9:11
视频,以色列vs巴勒斯坦:中国态度的三重考量, 节目全长 9,11
2023年11月28日
玛雅安上尉
以巴冲突:强奸、肢解、焚尸……BBC获悉这些在哈马斯袭击期间的暴行
2023年12月6日
時政風雲
軍隊誤殺人質事件震動以色列
以色列軍隊在加薩地帶的戰鬥中誤殺了三名人質,此事件在以色列造成了巨大悲慟,同時也引發了抗議。另據媒體報導,以色列和卡達就恢復暫時休戰和釋放更多人質舉行了會晤。
特拉維夫舉行示威:要求立刻交換人質
特拉維夫舉行示威:要求立刻交換人質
(德國之聲中文網)以色列總統納坦雅胡將人質的死亡稱作「無法忍受的悲劇」,「整個以色列國今晚都在哀悼」。美國政府表示,人質的死亡是「令人心碎」的「悲劇」。
在加薩地帶北部的謝賈亞,以色列軍隊在與哈馬斯武裝進行交火的過程中,錯誤地將三名人質開槍打死。這三名男子是被恐怖組織哈馬斯綁架到加薩的。
以色列總統納坦雅胡將人質的死亡稱作「無法忍受的悲劇」
以色列總統納坦雅胡將人質的死亡稱作「悲劇」
以色列軍方對「這一悲劇事件表示最深切的遺憾」。軍方發言人哈加裡(Daniel Hagari)許諾將對此事件進行「透明的調查」,他表示以軍士兵當時是「錯誤地將三名人質視為威脅」,才開槍將他們擊殺。哈加裡表示,以色列軍方猜測,這三名人質要麼是從哈馬斯手中逃脫,要麼是被劫持者釋放了。
更加謹慎行事
在此事件發生後,以色列下令要求部隊採取更加謹慎的行事態度。「我們已經告訴士兵,如果遇到身穿平民服裝的人員,一定要更加小心」,軍方發言人康利克斯(Jonathan Conricus)在接受美國CNN電視台採訪時說。目前還不清楚事情具體是怎麼發生的,但該發言人指出,很多哈馬斯的武裝分子都是身著便衣與以色列軍隊交戰的。
三名人質的屍體目前已經被運送回以色列。軍方已經確認了他們的身份,分別是26歲的沙姆裡斯(Alon Lulu Schamris)和28歲的重金屬鼓手哈伊姆(Jotam Haim),二人來自猶太人社區卡法阿薩基布茲,另外一人是25歲的貝都因人埃爾-塔拉卡(Samer El-Talalka),來自尼爾阿姆基布茲。
特拉維夫舉行抗議集會
周五晚上,在以色列軍隊誤殺人質事件公之於眾後不久,數百人在特拉維夫走上街頭進行抗議。從電視新聞畫面可以看到,示威人群在市中心集合,封住了主要街道。人們要求政府為立即解救所有人質做出努力。他們手舉標語和印著人質頭像和姓名的海報,一路行進至以色列國防軍總部大樓前。
特拉維夫的抗議者手舉以色列國旗
特拉維夫的抗議者手舉以色列國旗
據以色列媒體ynet報導,抗議者還將紅色油漆潑在路面上,並高呼口號:「時間緊迫!現在就帶他們回家!」示威者批評納坦雅胡政府沒有為解救人質而做出足夠的努力。
11月底,根據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達成的短暫休戰協議,有大約100名人質得到釋放。
重啟休戰談判?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周五晚間報導稱,以色列情報機構局局長巴內亞(David Barnea)和卡達首相穆罕默德‧阿勒薩尼(Mohammed ben Abdelrahmane Al-Thani)在歐洲舉行了會晤。商討話題包括恢復暫時休戰、釋放更多人質的協議。該報導並未提及雙方會晤的具體地點,以及這次能夠解救多少名人質。
播放影片1:35 min
以色列人質與家屬團聚 拜登盼延長停火
哈馬斯被以色列、歐盟和美國等定義為恐怖組織,在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之後劫持了大約250名人質,並將他們綁架至加薩地帶。在此次恐怖襲擊中,哈馬斯恐怖分子越過邊界闖入以色列境內,對平民進行了殘酷殺戮。作為反擊,以色列軍隊隨後對加薩地帶進行了空中轟炸和地面進攻。根據哈馬斯控制的加薩衞生部門稱,目前已經有大約1.88萬人死亡,其中大約8000名兒童。這些數字無法得到獨立證實。
救援物資從凱裡姆沙洛姆運進加薩
在與哈馬斯交戰期間,以色列對加薩地帶進行了全面封鎖,該巴勒斯坦地區面臨嚴重的燃料和基本物資的供應緊缺問題。在過去幾個星期裡,只有通過拉法過境點才能將急需的人道救援物資從埃及運進加薩地帶。本周五以色列內閣決定,「暫時」允許裝在人道救援物資的貨車從以色列南部的凱裡姆沙洛姆(Kerem Schalom)過境點通過。
很多被迫逃離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在馬瓦西(Al-Mawasi)避難,但那裡條件也十分惡劣
很多被迫逃離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在馬瓦西(Al-Mawasi)避難,但那裡條件也十分惡劣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認為這是「重要的一步」。世界衞生組織的一名發言人也對這個「好消息」表示歡迎,但也指出,必須保證這些裝載著救援物資的貨車能夠抵達加薩地帶的所有區域。
(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播放影片2:12 min
死亡和絕望 加薩人別無選擇
日期 16.12.2023
主題 巴勒斯坦, 加薩地帶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