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博弈·战略竞争 美两党议员呼吁提高对华关税,并进一步切断美中经济联系 Lawmakers Call for Raising Tariffs and Severing Economic Ties With China ANA SWANSON, ALAN RAPPEPORT 2023年12月13日 中国的一条汽车装配线。该报告的许多建议可能永远不会被采纳,但它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两党就中国问题立法提供一条道路。 中国的一条汽车装配线。该报告的许多建议可能永远不会被采纳,但它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两党就中国问题立法提供一条道路。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Bipartisan lawmakers on Tuesday called for severing more of Americ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ies with China, including revoking the low tariff rate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ranted Beijing after it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more than two decades ago. 周二,两党议员呼吁进一步切断美中之间的经济和金融联系,包括取消20多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给予中国的低关税待遇。 The 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leased a wide-ranging set of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tting America’s economic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The report, which was signed by both House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argued that China had carried out a “multidecade campaign of economic aggression” that had undercut American firms, dominated crucial global industries and left the United States highly vulnerable in the event of a broader military conflict. 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广泛的建议,旨在重新调整双方的经济关系。这份由众议院两党共同签署的报告认为,中国进行了“为期数十年的经济侵略”,削弱了美国公司的实力,主导了全球关键产业,使美国在发生更广泛的军事冲突时极为脆弱。 The 53-page report included nearly 150 recommendations that Congres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could take to offset those vulnerabilities. They ranged from imposing new tariffs on older types of Chinese chips to further cutting off the flow of capital and technology between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es. 这份53页的报告包括近150条建议,国会和政府可以采取这些建议来弥补漏洞。这些措施包括对较老型号的芯片向中国征收新关税,以及进一步切断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资本和技术流动。 Among the report’s other recommendations were requiring that publicly traded American companies disclose ties to China and investing further in U.S. research and manufacturing capacity to counter China’s dominance of sectors like pharmaceuticals and critical minerals. It also suggested developing plans to coordinate economically with allies i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vades Taiwan. 该报告的其他建议包括要求美国上市公司披露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投资美国的研究和制造能力,以抗衡中国在制药和关键矿产等行业的主导地位。它还建议制定计划,在中国政府入侵台湾时与盟国进行经济协调。 Many of the recommendations may never be adopted by a fractious Congress. But the report could provide a path toward some bipartisan legislation on China in the months to come. 许多建议可能永远不会被纷争不断的国会采纳。但在未来几个月,这份报告可能会为两党在中国问题方面的立法提供一条道路。 Representative Mike Gallagher, Republican of Wisconsin and the committee’s chairman, said in an interview that he would like to see Congress come together on a major China bill next year ahead of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He said that while some American firms opposed restrictions on doing business with China — a large and growing market — legislation clarifying what was allowed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many companies. 威斯康辛州共和党众议员、该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希望国会在明年总统大选之前就一项重要的对华法案达成一致。他说,虽然一些美国公司反对限制与中国这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做生意,但立法明确许可范围将对许多公司有利。 “If Congress doesn’t step up and do something legislatively,” Mr. Gallagher said, “we’re just going to bounce back and forth between different executive orders that have wildly different rules that create chaos for Wall Street and the market.” “如果国会不站出来在立法方面有所作为,”加拉格尔说,“那么我们只会在不同的行政命令之间跳来跳去,这些行政命令的规则大相径庭,会给华尔街和市场带来混乱。” The report is a tangible sign of how much the bipartisan consensus toward China has shifted in recent years. 这份报告切实表明,近年来两党对中国的共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The most prevalent argument a decade ago was that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ould be a force for peace and stability. Some — including Biden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 still say that business ties can help stabilize the relationship and promote peace. 十年前最流行的观点是,美中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将是和平与稳定的力量。包括拜登政府官员在内的一些人仍然表示,商业关系有助于稳定两国关系,促进和平。 But that theory has increasingly given way to fears that ties to China could be weaponized in the event of a conflict. It could be catastrophic for the U.S. economy or the military, for example, i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ut off its shipments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pharmaceuticals, minerals or components for weapons systems. 但这一理论越来越让位于一种担忧——一旦发生冲突,与中国的关系可能会被武器化。例如,如果中国政府切断对美国的药品、矿产或武器系统零部件的运输,可能会给美国经济或军队带来灾难性后果。 Beijing’s subsidization of Chinese firms and inciden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 have also become an increasing source of friction. In some cases, China has allowed foreign firms to operate in the country only if they form partnerships that transfer valuable technology to local companies. 北京对中国企业的补贴和知识产权盗窃事件也日益成为摩擦来源。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允许外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前提是双方必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有价值的技术转让给本国企业。 The report sai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d never before faced a geopolitical adversary with which it was so economically interconnected, and that the full extent of the risk of relying on a strategic competitor remained unknown. The country lacks a contingency plan in the case of further conflict, it said. 报告称,美国从未遇到过与之在经济上如此紧密相连的地缘政治对手,依赖一个战略竞争对手的风险究竟有多大,目前仍然不得而知。报告称,美国缺乏应对进一步冲突的应急计划。 “Addressing this novel contest will require a fundamental re-evaluation of U.S. policy towards economic engagement with the P.R.C. as well as new tools to address the P.R.C.’s campaign of economic aggression,” the report said, using the abbreviation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要应对这场新型竞争,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评估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接触政策,并采用新的手段来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侵略活动,”报告说。 This year, the committee hosted a tabletop exercise to simulate how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respond i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vaded Taiwan. It found that U.S. efforts to deter China through sanctions and financial punishment “could carry tremendous costs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port said. 今年,该委员会主持了一场桌面推演,模拟中国政府入侵台湾后美国将如何应对。报告称,美国通过制裁和金融惩罚来威慑中国的努力“可能会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 The lawmakers said that they did not advocate a full “decoupling” of the U.S. and Chinese economies, but that the country needed to find a way to reduce Beijing’s leverage and to make the United States more economically independent. 议员们表示,他们并不主张美中经济完全“脱钩”,但美国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减少北京的影响力,并使美国在经济上更加独立。 The report includes a variety of other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increasing the authority of a committee that reviews foreign investments for national security threats and devising new high-standard trade agreements, especially with Taiwan, Japan and Britain. 该报告还包括其他各种建议,包括为审查外国投资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委员会赋予更多权力,并制定新的高标准贸易协定,尤其是与台湾、日本和英国的贸易协定。 But the report’s first recommendation, and perhaps its most significant, is phasing in a new set of tariffs for China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但该报告的第一个建议,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建议,是在短时间内分阶段对中国征收一套新的关税。 When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2001,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members began offering China lower tariffs to encourage trade. In return, China started undertaking a series of reforms to bring its economy in line with the organization’s rules.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美国和其他成员国开始向中国提供较低的关税以鼓励贸易。作为回报,中国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其经济符合该组织的规则。 But the report argued that China had consistently failed to make good on those promised reforms, and that the “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had granted to China after its W.T.O. succession did not lead to the benefits or economic reforms Congress had expected. The report said Congress should now apply a different, higher set of tariffs to China. 但该报告认为,中国一直未能兑现承诺的改革,而且美国在中国留在世贸组织后给予该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并没有带来国会所期望的好处或经济改革。报告称,国会现在应该对中国征收一套不同的、更高的关税。 Such a move has been debated by lawmakers, and has been backed by former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and other Republican candidates. Last year, Congress voted to revoke 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with Russia after its invasion of Ukraine. 议员们一直在讨论这一举措,并得到了前总统特朗普和其他共和党候选人的支持。去年,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美国国会投票决定取消与俄罗斯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But increasing tariffs on China, one of the United State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s, would provoke more opposition from businesses, since it would raise costs for products imported from China and most likely slow economic growth. 但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提高关税会引来更多企业的反对,因为这将提高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成本,并很可能减缓经济增长。 The United States already has significant tariffs on many Chinese products, which were imposed during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trade war and President Biden is still reviewing. The further changes suggested by Congress would increase levies on other items, like toys and smartphones, that have not born additional taxes. 美国已对许多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是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期间实施的政策,但拜登总统对此仍在进行审议。国会建议的进一步改革将对玩具和智能手机等其他未被额外征税的商品加大征收力度。 A study published by Oxford Economics in November and commissioned by the 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 estimated that such tariffs alone would lead to a $1.6 trillion loss for the U.S. economy over a five-year horizon. It would also be likely to cause further friction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here the group’s most steadfast supporters have already accused the United States of undermining its rules. 牛津经济研究院受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委托在1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估计,光是此类关税就会导致美国经济在五年内损失1.6万亿美元。它还可能在世贸组织内部制造更多矛盾,该组织一些最坚定的支持者已经指责美国破坏了规则。 Liu Pengyu, a spokesman for the Chinese Embassy, said that the U.S.-China economic relationship was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that the proposals would “serve no one’s interests.”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美中经济关系“互惠互利”,国会的这些提案“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The report runs counter to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 economy and fair competition, and will undermin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ing order and destabilize global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he said. 他表示,这份报告“违反了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The Retail Industry Leaders Association, a trade group that includes Target, Home Depot and Dollar General, said in a statement on Tuesday that it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recommendations. Raising tariffs on Chinese products would “only harm U.S. businesses and invite retaliation from China,” it said. 包括塔吉特、家得宝和Dollar General等企业在内的贸易组织零售业领袖协会在周二的声明中表达了对这些提议的关切。该组织表示,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只会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并招致中国的报复”。 The lawmakers’ report acknowledged that such a change would be an economic burden, and suggested that Congress consider additional appropriations for farmers and other support for workers. 这份议员报告承认,此种政策变化可能造成经济负担,并建议国会考虑为农户提供额外拨款,并给予工人其他支持。 Mr. Gallagher said that extricating the United States from its “thorough economic entanglement” with China would not be easy, and that Washington should work to develop alternative markets and prepare for potential retaliation from Beijing. 加拉格尔表示,让美国摆脱与中国的“全方位经济缠结”并不容易,美国应开发替代市场,并为中国可能的报复做好准备。 Reaching consensus on the report required months of negotiations between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s, which its authors said should send a message to China. Only one member of the 24-person committee voted against the report: Representative Jake Auchincloss, a Massachusetts Democrat who had concerns about protectionism. 两党需要经过数月协商才能就该报告达成共识,报告作者表示,这应该能让中方明白美方的立场。在由24人组成的委员会中,只有一人投票反对该报告: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众议员杰克·奥金克罗斯,他对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担忧。 “One of the theories that the C.C.P. has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is that we are divided, that we are tribal, that we are incapable of coming together to deal with challenges,” said Representative Raja Krishnamoorthi of Illinois, the committee’s top Democrat, referring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this particular issue of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C.P., we are of one mind.” “中共关于美国的一种说法是,我们是分裂的,我们派系纷争严重,我们没有能力团结起来应对挑战,”该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伊利诺伊州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蒂表示。“但在美国与中共竞争的这个特定议题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Ana Swanson是时报驻华盛顿记者,负责报道贸易和国际经济新闻。她此前在《华盛顿邮报》工作,报道贸易、美联储和经济新闻。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Alan Rappeport是时报驻华盛顿的经济政策记者。 他负责报道财政部并撰写有关税收、贸易和财政事务的文章。 他此前曾在《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工作。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美国会提出在经济技术击败中国的战略(图) 发表:2023-12-13 22:26 【看中国2023年12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美国众议院对美国与中共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周二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包含了一项全面的战略,旨在重新调整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竞争,并帮助美国取得胜利。 特别委员会的报告包含近150项政策建议,旨在重新规定美中经济关系的条款,并阻止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的资金和技术,这些资金和技术助长了中共的军事现代化和侵犯人权。报告还提出了投资技术领导力并使美国及其盟友在经济上更具弹性的方法。 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和伊利诺伊州民主党高级成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写道:“特别委员会通过这份报告表明,两党将共同应对历史的召唤。”“它包含了一个明确的现实,即我们当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关系需要重新调整,以服务于美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同时向国会提供近150项两党立法建议。” 总体而言,这些建议将重新定义我们与中共的关系,阻止美国资本和技术支持其军事进展和侵犯人权的流动,并与我们的盟友和合作伙伴共同建立集体经济弹性,同时确保未来几十年内美国的领导地位。 特别委员会强调,鉴于中国未能履行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下的承诺,有必要重新调整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报告指出,中共继续赋予国有企业权力,同时补贴国内产业并限制市场准入。中国还试图通过以低成本甚至免费资本以及监管支持来支撑行业,从而使美国公司处于不利地位。 该小组呼吁美国通过关税积极对抗中国的经济和贸易战略,以抵制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并减少美国在关键领域对中国进口的依赖。 它还敦促美国在世贸组织中追究针对中国的争端,强制要求原产地标签,并确保中国不能利用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来规避贸易壁垒。它还敦促美国除了针对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和制药成分等领域的特定部门协议外,还寻求与台湾、日本和英国等国家达成双边贸易协定。 该报告还呼吁提高美国公司和投资者对中国风险敞口的透明度,着眼于如果他们突然失去中国市场准入会发生什么——例如如果中共试图入侵台湾并随后与美国发生战争。 它建议国会定期收到金融监管机构关于美国金融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的敞口以及外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报告。美联储将对美国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并提供有关这些评估的机密报告,以及发生冲突时美国金融市场将如何受到对华制裁的影响。 该小组还发现,美国投资者有意无意地支持与中国军方、新兴科技公司以及与侵犯人权(例如针对维吾尔人的行为)有关的实体。为了消除这种担忧,它敦促国会颁布立法,禁止投资美国制裁和危险信号名单上的中国公司。 美国一直依赖出口管制,这种管制阻止公司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向关注的国家或敌对国家如中国出口敏感技术,以防止中共利用这些技术提升其军事能力,并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更大进展。 然而,报告发现,出口管制未能跟上技术和受管制国家努力的快速变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家组呼吁限制关键和新兴技术(如先进半导体)和军民两用技术的流动。 该特别委员会还呼吁国会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提供额外的权力,使其可以用来筛选来自中国的入境投资。它提出的建议之一是扩大法律中“关键技术”的定义。 它还呼吁扩大CFIUS管辖范围内的敏感地点清单,将所有军事和机构纳入其中。情报站点、国家实验室、国防研究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站点;并建议将农业部纳入CFIUS,以便其能够审查有问题的土地购买。 特别委员会的报告还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在关键技术方面落后于中国的担忧。它呼吁优先为涉及国家安全相关技术的同行评审科学研究提供资金,例如生物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供应链。 此外,为了加强美国国防工业,专家组建议美国为来自五眼情报伙伴关系伙伴国家、四方和特定北约国家的外国人提供工作许可,前提是这些工人拥有关键和新兴技术的专业知识。 来源:看中国 中国时间 7:01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联合国大会要求加沙人道主义停火 美国与以色列分歧加深 2023年12月13日 17:27 美国之音 联合国大会2023年12月12日表决要求以色列与哈马斯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 联合国大会2023年12月12日表决要求以色列与哈马斯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 联合国周二(12月12日)表决要求以色列与哈马斯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193个成员国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支持这一举措,不过该决议并没有实质约束力,仅具政治意义。 联合国大会周二针对是否要求以色列对加沙人道停火的决议案进行表决。美国、以色列和其他八个国家一起投票反对该决议。该决议最终以153票赞成、10票反对、23票弃权,在一片掌声中获得通过。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导人在一份呼吁停火的联合声明中表示,“击败哈马斯的代价不应该是让所有的巴勒斯坦平民持续遭受苦难。” 巴勒斯坦驻联合国大使里亚德·曼苏尔(Riyad Mansour)援引世界各地大规模亲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表示,美国不能继续“忽视这个庞大的力量”。他将大会的投票描述为公众情绪的顶峰。 曼苏尔表示:“继续走这条道路是我们的集体责任,直到我们看到针对我们人民的侵略结束,看到这场针对我们人民的战争停止。拯救生命是我们的责任。” 在联合国投票之前,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一场为他2024年竞选连任的筹款活动中表示,以色列由于“无差别的轰炸”而正在失去国际支持。 以色列对加沙进行空袭、实施围困,并发动地面攻势,以报复哈马斯10月7日的袭击。加沙卫生部称,已有18205名巴勒斯坦人丧生,近5万人受伤。 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不具有约束力,但具有政治影响力,反映了全球对战争的看法。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长期以来一直呼吁人道主义停火,并于上周罕见地向安理会发出警告,指出战争对全球构成的威胁。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在投票前向大会表示,美国支持该决议中的某些方面,例如需要紧急解决加沙严峻的人道主义局势、保护平民和释放人质。 但她补充道:“目前任何的停火最多也只是暂时的,最坏的情况则是危险的,对以色列人来说是危险的,他们可能会受到无情的袭击,对巴勒斯坦人来说也是危险的,他们值得拥有机会摆脱哈马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大会决议还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并要求交战方遵守国际法,特别是保护平民的规定。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吉拉德·埃尔丹(Gilad Erdan)在投票前表示:“停火意味着一件事,而且只有一件事,就是确保哈马斯的生存,确保那些致力于消灭以色列和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恐怖分子的生存。” 他说:“停火对无数以色列人和加沙人来说就是死刑”,并向大会表示:“通过投票赞成这项决议,你就是支持圣战恐怖分子的生存和加沙人民的持续苦难。” 今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121票赞成、14票反对(包括美国)和44票弃权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立即、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以实现敌对行动的停止”。 (此文参考了路透社的报道。) Bill Lee 7 小时前 edited 只有彻底铲除哈马斯恐怖组织及其宣扬的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够实现停火,否则这里将陷入恐怖攻击与报复反击的无限循环。此时停火则让加沙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都永远生活在未知的恐惧与危险当中,这才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联合国应该做的是,一解救被哈马斯绑架的全部各国人质,二组织联合国武装帮助巴勒斯坦地区清除各种形式的危害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恐怖主义力量,三帮助巴勒斯坦建立合法有力的现代民主治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巴勒斯坦及其人民。像这样毫不负责任地要求停火无疑是帮助哈马斯实现停火诉求,实质上站在了支持恐怖主义的一边 媒體看中國 德語媒體:俄烏戰爭的教訓與台海局勢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悍然發動的侵略戰爭,帶給西方世界的一個沉重教訓是,為了達到目的,獨裁政權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那麼,這種教訓是否也適用於習近平對台灣提出的主權訴求呢?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已經在地緣政治層面對西方構成了挑戰,西方必須對習近平政權構成的威脅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並為避免東亞爆發戰爭付出切實的努力。這篇題為《台灣以及2022年2月24日帶給我們的教訓》的客座評論寫道: "儘管習近平很早就已暴露出個人獨裁的跡象,但長期以來,習近平政權的新極權主義特徵卻一直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這樣做的惡果正在逐漸得到體現。習從未對毛澤東、大躍進以及文化大革命提出過批評。2013年的一次講話中,他還對否定列寧史達林的思潮提出過警告。對於發生在新疆的反人類罪行以及維吾爾人所遭受的苦難,習近平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基於他推出的港版國安法,數以萬計的香港人被迫遠走他鄉。而錯誤的清零政策也顯示出,習近平完全誤判了民眾對苦難的忍耐極限。 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地位賦予了習近平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同時還是中央軍委主席。來自美國安全圈的消息稱,習近平已向中國人民解放軍下達命令,最遲在2027年前為軍事攻台做好準備。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的說法,這並不意味著習近平武力攻台的決心已定。但鑑於習近平喜歡鋌而走險的做派,我們必須清楚一點:即民主台灣現在的處境極為危險。 一名海上安全問題專家最近指出,中國正在進行'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海軍擴充'。此外,習近平還在不斷加強中國的抗制裁能力。但他為什麼偏偏要攻打台灣呢?畢竟這個民主島國並沒有對中國構成任何軍事威脅。但是,作為第一島鏈的組成部分,台灣是中國軍隊進入太平洋的阻礙,從而對中國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更何況,自家門前有這樣一個運作良好的民主典範,就足以讓台灣成為中共政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新蘇黎世報》:台灣的處境極其危險。圖為今年四月中國軍隊在台海進行演習。 《新蘇黎世報》:台灣的處境極其危險。圖為今年四月中國軍隊在台海進行演習。 評論指出,習近平已經年近古稀,他不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台灣的民主制度變得更加穩固。而俄烏戰爭以及中東衝突也有可能使習近平獲得了提前攻打台灣的勇氣。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一次採訪中,流露出一種觀點,似乎歐洲可以置身於中國、台灣和美國之間的衝突之外。如果馬克宏認為,台灣危機的升級是由於美國一手策劃,中國做出過激反應而造成的,那他就大錯而特錯了。他沒有意識到,捍衛自由、民主以及經濟發達的台灣,不僅符合美國利益,同樣也符合歐洲民主政體的自身利益。 台海戰爭將導致全球供應鏈的癱瘓,引發拋售黃金美債的浪潮,並會導致能源價格的暴漲。榮鼎公司的一項調研顯示,台海戰爭將會造成兩兆美元的經濟損失。那麼應該怎樣去做,才有希望避免這場災難的發生呢?雖然歐洲在東亞並不扮演安全政策方面的角色,但歐洲應當為美國提供有效的支持。也就是說,歐洲應當付出更多努力,確保烏克蘭贏得戰爭。普丁的慘敗將向習近平表明一點,即發動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是不值得的。美國也需要同歐洲進行這樣的分工協作,以便有足夠的精力通過軍事威懾維持台海現狀。這一次,我們不應再次因為為時已晚而追悔莫及。" 由於阿根廷和法國提出異議,歐盟同南方共同市場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一事再度被迫推遲,《日報》發表評論稱,歐盟和南美國家爭執不休,只能令中國從中受益: "很多經濟界代表都希望雙方能夠盡快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一方面是希望開拓新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實現供應鏈的多樣化。問題早已不再侷限於經濟層面。出於應對北京的目的,歐盟希望可以同時為幾個戰略性問題找到解決方案。一方面借助同南方共同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減少對中國的高度依賴,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阻遏中國迅猛擴展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中國對南美基礎設施投入了數以億計的巨額資金。過去十年中,中國對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的貿易額增加了95%,達到1920億美元。無論是銷售,還是採購,在南方共同市場中,中國正在快速超越歐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日期 06.12.2023 評論分析 客座評論:美中台三方再保證建議能否被接受 三位知名美中關係研究學者近日發文,提出在要確保台海穩定,美中台要向對方實行可信的再保證,還呼籲賴清德若勝選應考慮凍結台獨黨綱。該文在兩岸三地引起很大反響。時評人鄧聿文指出,文章在對兩岸提出的再保證上,存在邏輯矛盾。 專攻美國外交政策和全球事務的著名期刊《外交事務》11月30日發表聯合署名文章《台灣與威懾的真正來源》,文章的副標題是「為什麼美國應該安撫,而不只是威脅中國」 (德國之聲中文網)葛來儀(Bonnie Glaser)、白潔曦(Jessica Weiss)和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三位美國學者前不久刊發在外交事務網站上的題為《台灣與威懾的真正來源》長文,提出在美中台三方關係中,要確保台海穩定,使威懾真正有效,美國、中國和台灣都要向對方實行可信的再保證。該文在兩岸三地引起很大反響,尤其它要賴清德當選後凍結台獨黨綱的提議,由於台灣已進入選戰,成為一個話題。 文章對中國建議,為了增強對和平進程的承諾的可信度,北京應該減少在台海周邊的軍事行動,空中和海上演習應該恢復到過去以海峽中線為界的狀態,還應修改反分裂法中有關認為和平統一不再可能時對台灣使用武力的權力的修辭,保證只要台灣不追求正式獨立,就不會使用武力。 對台灣,文章建議,只要解放軍不攻擊台灣,就不會追求獨立或永久分離;避免如舉行公投改變台灣官方,或修改領土主張以排除中國大陸等潛在的挑釁行動,無論誰當選為台灣下一任領導人,都需要令北京確信,它無意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台北不應排除最終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只要這樣的舉動得到台灣人民的同意),也不應採取將這一結果永久封閉的行動;為了防止戰爭,台北還必須讓北京的領導人相信,和平統一仍然是可能的。 三位學者對美國也提出了詳盡建議,比如他們認為,美國政府應該提供一份全面而高層次的聲明,闡述其「一個中國」政策,並用美國人民能理解的語言解釋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機械地重複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更完整的聲明,如由國家安全顧問或國務卿發表的演講,應重申拜登據稱向中國領導人明確表達的立場,包括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不追求「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也不尋求將台灣作為遏制中國的策略的一部分或鼓勵台北走向獨立。這樣的聲明應包括先前政府提供的保證,即美國將接受雙方和平達成、且得到台灣人民同意的任何結果。 文章的邏輯矛盾 以三位學者長期研究兩岸問題,當然非常清楚目前台海局勢很容易導向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所以他們認為有必要在此時拋出這篇帶有策論性質的文章。從外界看來,他們的用意是好的,但問題在於,所提的三方再保證是否能夠被三方各自接受,對此,有加以進一步辨析的必要。 三位學者文章在對兩岸提出的再保證上,存在邏輯矛盾,對中國,建議保證只要台灣不追求正式獨立,北京就不會使用武力;對台灣,建議只要解放軍不攻擊,台北就不會追求獨立或永久分離。然而,這兩個再保證的前提是相互衝突的,誰先邁出第一步就成問題。有人會說,兩岸的再保證可以同時進行,就避免衝突問題。理論上當然可以這樣做,可現實是兩岸恰恰互不信任,尤其大陸,對賴清德完全沒有互信,這種情況下,怎麼做到雙方同時進行再保證? 三位學者也沒有認識到,或者他們不認為(很多人在這點上和他們的看法一樣),習近平是決意要統一台灣的,那美國和台灣怎麼辦?看得出,他們寫這個文章是不願美國軍事捲入可能的台海戰爭,這樣美國和台灣向中國發出的再保證,邏輯上就必然導向中國的和平統一,實際上文中確有這種提議。但賴清德會向大陸發出這種再保證嗎?台灣學者就認為,賴不會在美國壓力下凍結台獨黨綱,否則無法向深綠勢力交代,退一步,即便他真的凍結了台獨黨綱,也不能讓大陸相信他不會去中化,搞事實台獨。 大陸豈止不信任賴,對國民黨的正副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和趙少康同樣不信任。侯趙日前拋出了他們的兩岸政策。趙少康最近到台中市與學生對談時,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希望兩岸和平相處,他與侯友宜都會向大陸要求,陸機不可越過「海峽中線」,陸艦不能繞台,停止對台武力恫嚇,可能還可以要求大陸,讓中華民國的軍事觀察員過去看沿海軍事部署,要求對台部署飛彈要減量,並表示台灣要建立三套防線,決戰境外。趙還在台灣一期政論節目中重申了他的這些兩岸政見。當主持人問他是不是有些一廂情願,他說他向大陸承諾不獨。看趙的意思,我以不獨向你表達了善意,你就應該用這些來回應我的善意。然而他又表示,台灣在軍事還是要靠美國。那麼問題來了,當大陸向他提出台灣停止向美國採購武器,他是否能夠做到,如果做不到,單憑一句「不獨」就能讓大陸相信你的善意,未免太天真了點。同樣,美國在這方面能夠向中國發出的訊號也會很弱,不足以讓北京認為美國會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 美中觀點的差異 這篇文章的主旨實際是要表達,強化美國對中國的威懾效果,美台就要給中國提供清晰有用的再保證。但他們可能又犯了一個美國人通常具有的自以為是的毛病,即迫不得已美國捲入台海戰爭,最終是會打敗中國的,只是代價大了點,所以應該盡量避免。然而,中國不這樣認為。中國信心滿滿,若台海爆發戰爭,美國介入,是討不到便宜的。 對於中美在台海發生軍事衝突,誰最終會贏,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情,只有真正發生才知道。但當中國認為能夠打敗美國的武力干預,美國對中國軍事威懾的有效性不說完全沒有,也是大大減少。事實上,很多中國學者認為,中國之所以強調和統優先,是因為隨著中國實力的繼續增強,和統的機會並非完全不存在。另外,這也是中國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解決台灣問題。而所謂按照自己的節奏,可以把它理解為,先將所有的和統可能性都走完,如果不行,再用非和平手段。 三位學者和民主黨的淵源頗深,因此,他們的文章讓外界認為,可能反映了拜登政府處理台海問題的最新思路。然而,從上面分析看,要實施美中台三方的再保證,太難,事實上是辦不到的。所以,結論是,在明年賴清德當選後,兩岸關係大概率會再次惡化,中美關係也會因之受到衝擊。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中俄联手 美国输的不只是战争 麻烦还在后面 www.creaders.net | 2023-12-10 20:00:15 陆一/香港01 | 16条评论 亲共媒体香港01陆一评论文章:普京宣布将参加202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这一点都不意外。这个阶段的俄罗斯离不开普京。就在普京宣布参选前,短短48小时内与三位中东领导人举行会谈。而在稍早之前,在这个全球敏感时刻,普京访问了北京,与习近平举行会谈,出席“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见各国领导人。 随着普京重返国际政治舞台,大胆判断,俄乌冲突也将进入谈判阶段。而,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随着美西方的制裁逐渐失去威力,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站起来反抗霸权。 乌克兰投降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当地时间12月7日晚,普京与到访的伊朗总统莱希(Seyed Ebrahim Raisi)在莫斯科举行会谈。此前一天,普京先后访问阿联酋和沙特,并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Mohammedbin Zayed al-Nahyan)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穆罕默德萨勒曼(MBS, Mohammed Bin Salman)举行会谈,这在外界看来十分“罕见”。 伊朗是俄传统的战略伙伴,更是中东的军事最强国。沙特、阿联酋则是阿拉伯联盟的领袖国家。普京这一次的中东外交行动,一下就搞定了三个中东大国,其在中东的影响力必然是猛增。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俄与这三个国家的良性互动可以减轻自身的战场和经济压力,而是意味着伊斯兰世界与美国的进一步疏远,意味着中东地缘政治演变的进一步加速。 尽管俄罗斯逐渐掌握了乌克兰战场上的主动权,毕竟对俄的消耗不小,如今突然爆发以色列与哈马斯武装的战争,极大转移了世界的注意力,美国不得不分心专注中东局势,这不仅极大的减轻了俄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压力,也给俄主动出击给美国制造麻烦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乌克兰投降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 中俄聯手先後出擊中東 美國輸的不只是戰爭 麻煩還在後面 美国一直强调要强力支持乌克兰取胜,美国、北约也一直强调要继续消弱俄罗斯。在美俄严重敌对的情况之下,沙特、阿联酋与俄积极的外交互动。一方面是希望俄积极介入中东局势,另一方面则必然要强化与俄的经贸和国际合作。这本身就表明了与美国关系的进一步疏远。如果说此前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中东国家是采取中立立场,那么接下来恐怕是要支持俄罗斯了。 先是中国再是俄罗斯 美国五味杂陈 俄原本就在中东有较强的影响力,而美国强力支持以色列大屠杀的暴行,在严重疏远中东的同时,俄的影响力将更加突出。这是俄强力介入中东局势的重要本钱。 美国强力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引发了全球的反感。伊斯兰世界则更意识到了美国中东战略的恶劣或破坏性。原本就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疏远,这一次疏远将加剧,必将推动中东地缘政治的去美国化演变。 俄与沙特、阿联酋、伊朗这三个中东大国的外交互动应当是令世界最震惊的事,这与上半年沙特、伊朗在北京签署“复交”声明一样,不仅对中东地缘政治,也对美国的中东战略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中俄先后联手对中东战略出击。 今年上半年,沙特、伊朗在北京漩涡下恢复邦交,签署了“北京声明”。可以说是开启了中东大和解、大和平的新时代。原本是死对头的两个中东大国突然握手言和,一夜之间就使中东几乎所有的分歧矛盾得到了化解。这意味着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大和解,意味着伊斯兰世界的觉醒和大团结。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地缘政治的“去美国化”演变。 从访问行程和结果来看,这一次普京显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称俄沙关系达到了“前所有过的水平”的定位,此前也只有中俄关系中用过这个词。可见俄沙关系的升级有多快多高。普京这次出访中东,可以说是非常令世界意外和震惊。此时的美国恐怕真的是心中五味杂陈。 如果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互动是开启了中东地缘政治的新时代,这一次普京的行动则意味着演变的加速。当然也意味着伊斯兰世界与美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疏远甚至是矛盾冲突的新时代。以色列再强大,恐怕也左右不了中东局势的快速演变和力量平衡,而这正是世界秩序重构的重要组成。 中俄这一前一后在中东强力出手,可以说是击中了美国霸权战略的要害。如果说过去,强大的美军是无往而无不利,也就是只会赢不会输。那么现在就已经变得期望力保不输而不是必须赢的问题了。 美国的麻烦还在后面 对于美国来说,不管是乌克兰战争还是以哈战争,重要的不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而是停战后地缘政治的重建或演变。 在没有实现削弱俄罗斯的情况之下乌克兰停战,也就意味着让俄实现了其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这是美国战略上的重大失败。重要的是,停战后,美国如何面对俄罗斯?如何面对欧洲新安全秩序的重建?停战后,美国恐怕还要面对与一直强调独立自主的欧洲在重建安全秩序问题上的重大分歧。因此,乌克兰停战后,美国的麻烦会更大。 俄与沙特、阿联酋以及伊朗中东三个大国的这一次互动,虽然没有更多提如何针对美国和以色列,但显然这也才是最大的重点。这些还只是俄罗斯介入因素的影响,不要忘记中国也已经是强势的介入。中国的目标当然就是推动中东“去美国化”的地缘政治演变。 中俄联手或战略一致,本就在推动中东演变问题上实力大增,而中东国家与美国的裂痕加深,就更有胜算。中东地缘政治演变加速,美国只能是战略重返。而这不仅彻底打乱了拜登的中东战略平衡计划,也将彻底打乱其全球战略,或者说彻底打乱其大国竞争战略。 如果说大国竞争在此之前一直是美国占据主动,那么此后美国可就要穷于应付中俄联手主动出击了。在当年奥巴马选择“中东胜利大逃亡”的时候,就认为这是美国犯下的重大战略错误。在没有完全控制住中东局势的情况之下就“草草收兵”,必将失去中东的战略控制权。 尽管美国的战略重点东移,可中东毕竟是全球性战略要地,更是世界能源重地。而美国是全球称霸战略,中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失去了中东局势的控制权,或者说控制不住中东地缘政治演变,其全球战略将彻底崩盘。 美國比起「脫碳化」更優先「脫中國」 2023/12/04PRINTEMAIL 【日经】 美國政府明確顯示出「脫中國」比「脫碳化」更為優先的態度。美國圍繞對純電動汽車(EV)購買者的稅優惠,12月1日表示使用中國製造的零部件和礦物的情況將排除在減免之外。汽車企業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並不容易。美國享受優惠的車型預計將減少。 美國政府宣佈自2024年起對電池零部件,自2025年起對鎳和鋰等重要礦物適用新規。圍繞排除中國材料,美國之前就提出了方針。美國産業界提出「這樣將無法製造EV」,要求修改,但此次發表的新規沒有明顯變化。 對於在稀有金屬採購等方面繼續依賴中國、經濟安全保障方面的風險增加,美國政府的危機感強烈。美國白宮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表示,EV原材料「就像1970年代的石油和2022年的歐洲天然氣一樣,存在被用作武器的危險」。這種危機感促成了這次的決定。 但是,隨著「脫中國」的推進,作為EV普及目的的脫碳化的實現有可能推遲。因為汽車廠商很可能無法跟上嚴格的新規。 「享受減免優惠的車型至今仍有限,但今後將進一步減少」,12月1日,在美國政府發佈新規之後,一位日系汽車廠商的高管如此表示。 在此次的新規方案中,包括美國企業的子公司在內,如果從總部位於中國的企業進行採購,將排除在減免優惠對象外。即使是中國境外的企業,如果中國相關資本佔25%以上,也不能成為減免對象。即使不符合標準,只要實際上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就有可能被視為「中國企業」。 對於汽車企業來説,這很有可能成為嚴格的限制。這是因為目前的供應鏈仍然依賴中國。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鋰離子電池2023年上半年(1~6月)同比增長50%,達到60億美元。儘管美國政府計劃將中國拒之門外,但進口仍出現膨脹。 針對EV的減免優惠,汽車企業原本在滿足僅限於北美生産車輛等現有條件方面就遇到困難。在美國銷售的主要50多款EV中,享受優惠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15款。 由於此次追加條件,對象車型有可能進一步減少。稅收減免額每輛車最高可達7500美元。考慮到暢銷EV的價格為3萬~5萬美元,減免金額不小。車型越減少,EV的普及速度就越緩慢。 此次規定的運用也有不明確的地方。企業將摸索如何運用。比如,美國福特汽車計劃在中西部密西根州開設的電池工廠項目。福特為了在這家工廠制造材料便宜的磷酸鐵(LFP)電池,將接受中國大型電池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的技術支持。 9月的北美國際車 工廠由福特全額出資運營。因此,過去一直認為搭載福特在這家工廠製造的電池的EV也可以享受減免優惠。但按照此次的規定,如果美國政府判斷通過技術實際由中國控制,則有可能不能享受優惠。美國政府當局如何判斷有無控制還不明確。 美國政府圍繞規定,將為期1個月左右聽取企業的意見,然後確定最終方案。對華態度強硬的在野黨共和黨以此次的規則方案也有「很多漏洞」為由,加強批評政府。因此,最終方案也有可能更加嚴格。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飛田臨太郎 華盛頓、堀田隆文 紐約 馬自達社長:中國新能源汽車勢不可擋 2023/12/08PRINTEMAIL 日經BP精選 「中國2023年10月的新能源車(在新車銷量中的)佔比已經擴大到了37%,這一趨勢不可阻擋」,説出這番話的是馬自達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毛籠勝弘。2023年11月7日,在馬自達2023財年上半年(4~9月)合併財報記者會上,他流露出了危機感。 馬自達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毛籠勝弘 (圖片來源:日經XTECH截屏的在線發佈會畫面) 由於北美和歐洲市場的銷量增加,馬自達上半財年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均創歷史新高。在美國銷售了18.4萬輛車,歐洲9萬輛。美國同比增長38%,歐洲增長34%。 美國的阿拉巴馬工廠通過採用兩班倒制度,增加了「CX-50」的供應量,2023年4月引入的「CX-90」也為銷量增加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歐洲,「CX-60」和「CX-5」等為銷量做出了貢獻。 與銷售情況良好的北美和歐洲相反,中國和東盟(ASEAN)市場的銷量正在下滑。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馬自達銷量為4.5萬輛,同比下滑8%。東盟的銷量也同比下滑17%,僅為3.8萬輛。尤其是泰國,銷量同比下滑45%,降至9000輛。 中國市場的第2季度累計銷量和份額 份額為0.3%,同比下滑0.1個百分點。(數據來源於馬自達) 與北美和歐洲相比,馬自達在中國及東盟的銷量較少,不能稱之為主要市場。但毛籠勝弘表示:「今後亞洲的人口和平均收入會不斷增加,我認為這是一個有前景的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正如開頭的發言,毛籠關注的是中國新能源車的動向。中國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純電動汽車(EV)及燃料電池車(FCV)等環保汽車定位於新能源車(NEV)。毛籠分析道:「中國政府在本國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想通過向新能源車投入鉅額資金來激活經濟」。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新能源車的份額持續擴大。 馬自達在中國市場上正在銷售「CX-30」的EV版,但與其他車企相比,新能源車的推廣遲緩。毛籠説:「我們將儘快(在中國市場)推出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將在中國擴大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的産品陣容。 目前中美GDP差距是在扩大还是缩小? 赵大夫室 2023-12-05 07:04:56 根据全球GDP排名,位列前三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日本。2022年,美、中、日的GDP分别达到25.46万亿美元、18万亿美元、4.23万亿美元。中国GDP已经达到美国的70%,虽然日本排名第三,但GDP已经不足5万亿美元,被中美甩开较远距离。 中美差距.JPG 从全球来看,中国是目前唯一有望可以赶超美国GDP的国家。不但GDP,而且从政治、军事、工业、科技、文化来看,中国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可以给美国造成全方位压力的国家,这也是美国能够朝野达成共识,打压中国的主要原因。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巨头,其GDP差距一直是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据推测,未来两三年内中国GDP有望突破20万亿美元,距离美国更近,将达到美国GDP的80%左右。但根据两国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前三个季度,中美两国的GDP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中国的GDP已降至美国的65%,引发关注。 1.中美GDP数据 根据两国公布的数据,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4%,前三季度美国GDP已经接近21万亿美元,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全年下来很可能达到28万亿;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其中二季度实现了6.3%的高增长,似乎中美的GDP差距应该缩小,但事实并非如此。 2021年,美国GDP23.32万亿美元,中国GDP17.73万亿美元,差距5.59万亿美元。 2022年,美国GDP25.46万亿美元,中国GDP18万亿美元,差距扩大到了7.46万亿美元。 等到今年,这个差距还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速来看,中国要好于美国,但是为什么在换算成美元后,为何中美GDP差距扩大了? 2.GDP差距拉大的原因 A.通胀率的不同 其实中美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美国的通胀问题,所带来的GDP虚高。 这里有一个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的区别。 名义增速就是看生产的东西对应的钞票数量增长了多少,而实际增速则是看生产的东西实际增长了多少。 世界各国在统计GDP时,所统计的都是名义GDP数据,由于其中没有刨除价格因素,所以往往会含有很多水分。从GDP上来看,虽然消费的实物数量没有变化,但因为物价上涨,贡献的GDP也会大幅增长。 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的通胀持续升高,导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幅度明显上涨,而在中国,CPI增幅相对较低,表现出温和的通胀趋势。 这种通胀率的差异,直接影响了GDP的名义增速。美国的高通胀率,推动了GDP名义增速的提升,而中国的低通胀率则限制了GDP名义增速的上升,这也是中美GDP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B.人民币贬值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也对GDP差距产生了影响。 在今年,由于美联储不断加息导致美元走强,其他货币持续贬值,这导致其他国家在将GDP换算成美元时,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比较吃亏。 而中国方面由于出口下滑、消费乏力、房地产投资低迷等因素影响下,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走低。使得中国GDP在兑换成美元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缩水。这也为中美GDP差距的扩大埋下了伏笔。 3.中美GDP拉大对国际的影响 这一事件将将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表现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国际投资者、市场参与者也会密切关注中国的政策调整和经济动态。 中國已出現汽車銷售恢復的跡象。馬自達2023年9月、10月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慢慢恢復,銷售的低迷「已經觸底」。從2023年第二季度的銷量來看,5月下旬上市的CX-50及MAZDA3的銷量比第一季度增加。在推出新款電動車之前,將通過重建銷售網,努力恢復銷量。毛籠自信地説:「走出(銷量低迷)的可能性很大」。 關於東盟(ASEAN),毛籠説每個國家情況都不同。毛籠解釋説:「不是所有國家都像歐洲一樣處在相同框架下,因此需要根據每個國家採取不同的措施」。 在馬自達銷量下滑的泰國市場,中國向泰國出口的電動車不斷增加。毛籠表示將在泰國市場「優先經營品牌價值,整理銷售網路。現在的情況比較嚴峻,還要繼續忍耐一段時間」。他同時表示,「希望以馬來西亞和越南為中心,在東盟其他國家也切實擴大業績」。 伏木乾太郎 日經XTECH/日經Automotive 資料來源:https://xtech.nikkei.com/atcl/nxt/column/18/02619/110800008/ 羅傑斯:中國房地産泡沫過大,需要時間 【日经】2023/12/06PRINTEMAIL 【年度盤點展望】 美國的加息終結預期和中國的房地産不景氣等世界經濟的風險因素正在發酵。著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指出,美國股市上漲等「好時代的終結正在臨近」。作為通膨持續的背景下有潛力的投資對象,列舉了大宗商品,表示正在關注低估的糖和白銀。 記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停止加息的預期正在加強。您如何預測明年的世界經濟? 吉姆·羅傑斯:作為全球經濟指標的美國股市自2012~2013年以來一直在上漲。這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上漲。但終結即將來臨。持續上漲的股票數量越來越少,這預示著糟糕時代的到來。 到明年年底,大多數股市可能都會出現問題。要想在困難時期生存下來,要對投資對象有很好的了解,只投資依靠自己的知識可以理解的東西。 吉姆·羅傑斯 記者:您如何看待房地産長期低迷的中國經濟? 吉姆·羅傑斯:中國政府一直試圖抑制房地産泡沫,但未能採取足夠的措施。泡沫的規模過大,和日本1990年代泡沫破裂時一樣,房地産市場的調整、經濟復甦都需要較長時間。 記者:日本股市正處於33年來的最高點。您認為上漲是否會持續下去? 吉姆·羅傑斯:日本存在人口減少和不願意接納移民等重大問題。債務膨脹也將持續。但並不意味著日本經濟明年就會走下坡路。日本銀行(央行)還有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因此股價下跌的可能性較低)。在日元貶值的背景下,旅遊業等部分行業將受益。 我曾在日本銀行大量購買ETF的情況下持有ETF,但已在價格相當高的階段賣掉。日本新世代開始投資股票,資金流入勢頭強勁。日經平均指數有可能突破4萬點。 貨幣貶值在短期內有積極的一面,但會推高該國的生活費和進口價格,增加國民的不滿情緒。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通過貨幣貶值在長期重振經濟。日本銀行不應該自己操縱利率,而應該交給市場。 記者:在通貨膨脹持續的情況下,您如何看待實物資産的投資價值? 吉姆·羅傑斯:在世界範圍,債券、股票和房地産都呈現出泡沫狀態。剩下的低估投資對象是大宗商品。例如,糖等部分國際商品比最高價下降了6~7成。在通貨膨脹持續、貨幣價值下降的背景下,投資實物資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我進行投資,會選擇低估的白銀,而不是接近最高點的黃金。 記者:在去碳化潮流中,化石燃料的投資方針是否有變化? 吉姆·羅傑斯:煤炭等行業正在面臨壓力。但要讓印度和中國等國家徹底消除煤炭的使用,還需要時間。我還不打算放棄煤炭(的投資)。(去碳化)不會很快發生。神奇的替代品還遠遠不夠。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今橋瑠璃華 新加坡 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 :生於美國。1970年前後攜手喬治·索羅斯成立作為對沖基金先驅的量子基金。作為在周遊世界的同時進行投資的「冒險投資者」而聞名。2007年起居住在新加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相關新聞 失去30年,日本終於要向上了? 中國重蹈日本覆轍?現在判斷為時過早 羅傑斯:有很多困難在等著中國 中國經濟復甦乏力,恢復還需時間 破産企業翻倍,美國經濟轉折點將至 美國商業地産是比中國更大的「雷」 EV供應鏈「去中國化」有哪些後果? 中國EV電池材料展開世界攻勢 鋰電池的原材料都産自哪兒? 三大維度分析電池産業:中日韓激戰 特斯拉的EV電池4成依賴中國 日本企業嘗試EV材料「脫中國」 EV供應鏈「去中國化」有哪些後果? 2023/08/18PRINTEMAIL 受中美對立影響,將中國從全球供應鏈中排除的趨勢在加強。雖然日美正在加緊構建僅在其友好國家間完成原料和零部件採購的新供應鏈,但調查發現除了成本外,由於有限的資源被搶佔,環境和人權方面的風險也將提高。 4月在美國通過的新法案,有可能徹底改變世界汽車製造行業。 純電動汽車(EV)如果符合在北美組裝、電池零部件的採購比例達到50%以上等條件,則每輛車最多可獲得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5.47萬元)的稅收抵免。該舉措意圖是將中國排除在行業之外。到2029年同條件中的比例將上升到100%。減少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保護本國的EV産業,這是象徵了脫鉤的新法案。 「能否靈活調整供應鏈以適應新法案?這將決定汽車製造商的生死」,日産汽車的高管們這樣認為。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與日本九州大學聯手,就美國EV的供應鏈,針對有關環境和人權的28項指標進行了調查。分析使用了源自九州大學的初創企業aiESG(福岡市)的人工智慧系統。由於美國的新法案的措施,相當於6成的16項指標2030年將比2022年惡化。 雖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減少14%,但與大氣污染相關的二氧化硫將增加17%,可吸入顆粒物PM10也將增加2%。人權相關方面,低工資勞動和童工等10個風險指標中,有7個出現惡化。 根據調查,美國新法案實施後,2022年接近5成的來自中國的電池相關採購到2030年將降為零,來自墨西哥等國的採購比例將增加。為了獲得補貼,用於電池生産的鋰等礦物也只能從自由貿易協定(FTA)簽署國和日本進口。風險增加的原因隱藏在供應鏈的上游。 南美環保投資滯後 智利在精煉鋰的出口方面排在世界首位。其份額在2021年佔42%,超過居第二位的中國(37%)。智利與美國簽有自貿協定,作為EV車的主要原料供應地,掌握著去中國化的關鍵。預計智利對北美的出口將激增,但部分環保相關措施落後於中國。 美國耶魯大學的調查顯示,對比智利與中國的環境指標,在「大氣污染物排放」方面,智利排名世界第153位,遠低於中國的第91位。用於EV車用電機等的銅産量位於世界第2的秘魯排名第135位。日本九州大學特任助教關大吉指出,「中國一直在加強環境相關設備的投資。而與美國簽署自貿協定的較多的南美國家,在設備更新方面的投資滯後」。 美國羅德島大學的調查顯示,在處理童工等部分人權相關問題上,墨西哥和秘魯等中南美國家遜於中國。特別是在墨西哥,工傷致死等問題尤為嚴重。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顯示,墨西哥的工傷風險排名世界第五。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另一方面,在作為EV車核心的電池方面,中國企業佔有全球市場6成份額。大型車企為了確保中國以外地區的電池和零部件供應,加速供應鏈的調整。豐田將投資約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0.51億元),在美國設立電池工廠。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數據顯示,由於世界分裂導致的供應鏈不暢,將導致相當於全球産值5%的近5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47萬億元)的損失。 原材料採購可視化 負擔不僅僅來自於成本。環境和人權與利潤和品質等一起成為最重要的經營指標,企業出台相應對策互相競爭,但由於區塊化,這一趨勢有可能被逆轉。英國殼牌石油公司指出,供應鏈斷裂將導致創新停滯,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現在上升2.2攝氏度,氣候變暖問題將比主要國家制定的目標更加嚴重。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各國重新認識到經濟安全的重要性。在友邦之間構築供應鏈似乎難以避免,但經濟安保以外的課題還很多。有必要把握供應鏈到末端,確認人權和環境風險。 本田和日産等全球約120家企業正在推進記錄電池製造過程信息的資料庫建立。此舉旨在將原料的産地和保護人權的情況等信息可視化。普利司通也開始監督用於輪胎原料的橡膠的種植園。 包括確保原材料供應在內,掌握由眾多企業組成的供應鏈的全貌並非易事,企業需要做好準備,不應對區塊化的扭曲視而不見。 調查摘要 調查使用了來自日本九州大學的創業公司aiESG開發的供應鏈分析系統。aiESG利用人工智慧針對各産品,推算環境和人權相關的影響度。調查使用了來自主要國家、國際機構和人權相關非政府組織(NGO)等約200種統計數據。 調查就環境和人權方面重要的28個項目,就2022年和2030年進行比較。電池相關的採購比例是由德勤財務諮詢的林力一的估算得出。在環境方面,分析了二氧化碳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工業用水的使用量。在人權方面,將存在童工、強制勞動和工傷等風險的工作時間以「風險小時」作為單位量化後分別計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京塚環、江口良輔、伴正春、綱嶋亨、新田佑司 河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相關新聞 特斯拉的EV電池4成依賴中國 美國要建的"友岸外包"供應鏈科學嗎? 美國對華限制從商品拓展到資金流動 墨西哥上位,中國不再是美國第一大進口地 中國汽車出口量上半年首超日本 「補貼競賽」讓自由貿易暗淡 中國衝擊的虛實,美國貿易之痛被誇大 中國EV電池材料展開世界攻勢 2023/05/24PRINTEMAIL 在純電動汽車(EV)電池的主要材料領域,中國企業正在全球市場展開攻勢。全球最大的隔膜(絕緣材料)製造商雲南恩捷新材料(Semcorp)計劃年內在匈牙利啟動首家海外工廠,到2025年將全球市佔率提高到50%。但要實現進一步增長,將面臨技術領先的日韓企業的競爭、中美經濟安保、供給過剩隱憂等三大難題。 「從中國向匈牙利的工廠派遣了約100名員工,還在當地招聘,正在推進團隊建設」,雲南恩捷新材料的公關主管陳開亞在上海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工廠已基本完工,在2023年內投産,投資額約達3.4億歐元。 雲南恩捷新材料位於上海市的旗下企業的工廠,圖片由該公司提供 鋰離子電池的機制是借助鋰離子在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之間來回移動實現充電與放電。隔膜具有分離正極和負極、防止短路引起的異常發熱的功能。是構成電池的四種主要材料之一。 日本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東京千代田)的數據顯示,在隔膜市場,雲南恩捷新材料2018年超過日本旭化成,在全球市佔率方面躍居第一。2022年雲南恩捷新材料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7%。 恩捷新材料的整體年産能截至2022年底為70億平方米。5月8日剛剛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了第2期工廠的開工儀式,計劃今後繼續在中國逐步新建和擴建工廠。2025年將達到160億平方米,增至目前的2.3倍。 恩捷新材料2022財年(截至2022年12月)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8%,增至125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7%,達到40億元。自201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連續6年保持營收和最終利潤增長。 一直以來,隨著作為主要客戶的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和比亞迪(BYD)等中國車載電池製造商的快速發展而不斷擴大業務。中國企業控制全球車載電池市場的約6成份額,猶如保持步調一致一樣,雲南恩捷新材料的供應量也出現激增。 從日本企業來看,旭化成和東麗屬於領先企業,而在韓國,SK IE Technology(簡稱SKIET)是領先企業。在Techno Systems Research負責調查的藤田光貴表示,「與日韓企業相比,中國企業的隔膜的供貨價格僅為一半左右」。壓倒性的生産規模帶來的成本競爭力是其優勢。 雲南恩捷新材料的客戶還包括松下控股、三星電子等日韓大型電池企業。在出貨量中,對海外工廠和企業的供應佔到整體的近三成。其中包括面向中國企業的銷售,預計面向外國企業的銷售只佔一部分。 但進一步增長將面臨三大難題。電池業界相關人士異口同聲地表示,中國企業和日韓企業的技術實力差距仍然很大。隔膜通過使膜厚均一、均勻捲繞來確保電池的穩定充電能力,但相關人士表示中國企業的質量參差不齊。 旭化成的代表董事堀江俊保表示,「(與中國企業相比)具有長期的穩定性這一優勢,在電池性能方面,旭化成的膜技術正在被重新評估」。據稱旭化成近年來洽購正在增加。 雲南恩捷新材料的研發人員達到約500人。除來自日本、韓國和美國的外國人之外,曾在旭化成和東麗工作過的中國人也很多。雖然在品質方面追趕領先的日韓企業,但電池相關人士表示「與中國的EV市場相比,面向歐洲市場的電池需要更高的技術能力。雲南恩捷新材料在歐洲擴大市佔率也需要時間」,。 第二個挑戰是進入巨大的美國市場的難度。2022年5月,雲南恩捷新材料公佈了將美國視為重要市場,將建設工廠的方針。但投産時間等具體戰略仍不明朗。有分析認為其原因是拜登政府2022年8月通過的通膨削減法案(IRA)。 在北美組裝的純電動汽車購買者可享受稅額減免,但「令人擔憂的外國企業」製造的電池零部件等將自2024年起被排除在減免對象之外。雖然詳細規定尚未公佈,但如果雲南恩捷新材料公司的産品無法享受補貼,將對其美國戰略造成巨大打擊。 第三個課題則是隔膜供應過剩的隱憂正在加劇。已出現「車載電池的庫存正在增加」(挪威的調查公司Rystad Energy)這一事態。如果雲南恩捷新材料繼續進行大規模投資,在擴大市佔率的同時也可能面臨風險。 全球隔膜市佔率曾居第一的旭化成跌至第三位。2015年收購的美國隔膜子公司也出現鉅額虧損。計劃2026年之前在美國建設新工廠,借助美國通膨削減法案,尋找反攻的機會。 在4種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日本企業籠罩陰影 鋰離子電池由(1)正極材料、(2)負極材料、(3)分隔正負極材料的隔膜、(4)填充在各材料之間的電解液等4種材料構成。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預測稱,4種主要材料的全球出貨額到2025年將增至2021年的2.1倍。 從2021年的世界份額來看,中國企業均佔74%~88%,比2012年提高19%~49個百分點,而日本企業的存在感則正在下降。 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統計顯示,從2021年排名前5位的日本企業來看,隔膜為1家(旭化成),正極材料為1家(日亞化學工業、排名第4),電解液為2家(三菱化學集團、排在第4位、中央硝子、居第5位)。負極材料曾有日立化成(現在的Resonac控股),但現在都是中國企業。 在電池材料的市佔率之爭中,今後的焦點將是新一代電池。除了將4種主要材料中的電解質從液體改為凝膠狀的半固態電池之外,還有使用固體的全固態電池。 預計電池性能和安全性將提高,雲南恩捷新材料在這兩個領域都在推進商業化和研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渡邊伸 大連、沖永翔也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相關新聞 三大維度分析電池産業:中日韓激戰 中國企業13類高科技産品全球份額增加 中國企業大量增産EV電池材料 氟離子電池容量有望增至10倍,日本實用化領先 李在鎔三星:被中國企業追趕的焦躁 中企席捲電池材料,日本手握逆襲王牌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