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列表
言論熱門新聞
尚青論壇》共軍潛艇任務頻密 後勤保障策略變招(陸文浩) - 尚青論壇 - 言論
中時社論》禮義廉恥應掛在總統府面前 - 中時社論 - 言論
時評》老大哥選前添亂 - 中時社論 - 言論
中時社論》民進黨抹紅劇本 人民早已厭煩 - 中時社論 - 言論
中時社論》政黨輪替必須徹查的十大弊案 - 中時社論 - 言論
看兩岸》一位大陸妹子嫁去台灣的這六年 - 兩岸徵文 - 言論
時論廣場》麥卡錫回來了 美國還能是民主典範嗎?(廖元豪) - 時論廣場 - 言論
時論廣場》吳釗燮慢走不送(呂志翔) - 時論廣場 - 言論
時論廣場》貿易正常化 別再吃大陸豆腐(杜震華) - 時論廣場 - 言論
國戰會論壇》避免賴清德成為真的「引戰者」(王崑義) - 海納百川 - 言論
中時社論》政黨輪替必須徹查的十大弊案
22:002023/12/15 言論 主筆室
賴清德呼籲國人要走對的路,選對的人;如果說,貪汙腐敗是正確道路,2024當然唯一支持賴清德。但,如果台灣不該續走不歸路,那麼,政黨輪替就是拒絕沉淪的第一步;更重要的,無論侯友宜或柯文哲誰當總統,都必須徹查蔡政府重大弊案,對內震懾公部門回歸吏治清明,對外重建人民信任,更要「以恥為鏡」重塑典範,遏止權力者不再重蹈覆轍,讓國家得以撥亂反正。
寡廉鮮恥不是台灣美德
賴清德前親信王敏行具名檢舉,2010年曾受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之命暗助議長賄選,此事若早些年披露必定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然而,近年國人歷經大量光怪陸離的弊案洗禮,神經愈來愈大條,甚至麻痺到把異常當正常;小人得志,君子道消,「有政府,幹壞事」成為執政顯學,以致於賴清德傳出涉入議長賄選似已不令人意外。
然而,以醜為美是民主國家該有的現象嗎?當是非觀淡薄,久而不聞其臭,難保哪天不會出現更多「游錫們」,把禮義廉恥視為反民主象徵,顛倒黑白也毫無自覺。如果權力腐化不應是民主出路,寡廉鮮恥不該是台灣美德,就必須檢討是哪些人、哪些事造成今天這番局面?
蔡政府敗行劣跡雖罄竹難書,但2024若能政黨輪替,有十件指標性弊案、疑案,無論侯友宜或柯文哲,都必須回頭徹查不容掩蓋。
一、誰用疫情發國難財?蔡政府砸8400億防疫紓困預算,卻讓民眾遭遇口罩荒、疫苗荒、快篩荒。因此,被衛福部以密件封存30年的高端採購合約必須解封,究責有誰從中牟利;又高端未通過3期臨床試驗,食藥署卻緊急授權專案核准,背後貓膩及內線交易爭議必須重啟調查;而小吃店如何拿下16億快篩標案、釀成破口的3+11政策隱藏多少人謀不臧,同樣得究責。
二、誰靠蛋荒賺得盆滿缽滿?農業部找資本額50萬的一人公司進口近9000萬顆雞蛋,獨攬6成專案量,價金達4.7億,最終雞蛋竟又大量銷毀,行政部門與業者的人脈、金流必須清查。
三、政府如何靠綠能製造黑金溫床?蔡政府讓台電以遠高於售電價的金額購買綠電,累積虧損4000億,民進黨派系因此發大財,雲豹子孫公司年收破百億;光電利益衍生88槍擊案,官員、民代與業者、綠能蟑螂之間如何合作修法、圍標、爭取補助,盤根錯節的黑金結構必須破除。
四、潛艦國造水有多深?潛艦國造總經費近500億,全案召集人黃曙光捲入弊案,遭告發涉犯洩漏國防祕密及貪汙,牽涉層級之高,新政府必須恢復特偵組才可能查出真相。
政黨輪替就是拒絕沉淪
五、NCC箝制媒體是否涉及利益交換?NCC羅織罪名撤照中天新聞台,全案由北高行宣判撤銷處分,NCC主委陳耀祥卻已將空出的52台護航華視進駐;更甚者,他讓鏡電視奉旨設台,背後是否為府院高層授意,或存在政媒利益交換?違法亂政之嫌必須清查。
六、蔡英文博士論文遭疑不存在,教育部竟將當年送審資料機密封存30年,此事攸關元首誠信,牽動學術求真風氣,世紀懸案不容封鎖。
七、蕭美琴的國籍爭議,她曾多次自述只有美國籍,依《選罷法》規定回復國籍或歸化取得國籍不得登記參選,中選會卻迴避核心問題,只拿「查無候選人具有外國籍」搪塞,此事牽涉總統選舉是否存在詐騙漏洞,及選務機關有無違背行政中立,民主遊戲規則不容扭曲,不該船過水無痕。
八、綠營高官、檢警調與吸金90億的imB詐騙首腦過從甚密,蛇鼠一窩,儼然成為詐騙幫凶,法律不該只辦黑道、不辦白道。
九、蔡政府提出11項特別預算金額達2兆955億,多以舉債支應,踐踏財政紀律,更不乏撒錢綁椿,代價是債留子孫,行政與審計部門如何交相賊必須釐清。
十、蔡政府成立40個國家隊,以特別預算及專案名義閃避《政府採購法》,用民脂民膏遮掩執政缺失,甚而屢傳政黨綁樁,國家隊之謊不應被縱放。
這十大弊案與疑雲侵蝕台灣根基,絕不能隨政黨輪替而就地掩埋。依法究責,不是為了報政黨的老鼠冤,而是要用法治替民主除錯,讓正義得以伸張,幫助國家恢復清明樣貌,更示警權力者以恥為鏡,避免重蹈貪腐後塵。
#弊案 #蔡政府 #賴清德 #政黨輪替 #國籍
時論廣場》「保證」使「嚇阻」更有效力(黃介正)
18:492023/12/14 言論 黃介正
台灣走向法理台獨,的確是促發台海戰爭的紅線,但是台灣選民絕不可以認為只要不正式宣布獨立,做什麼都不會有事。(圖/達志影像)
在國際關係中,英文字「assurance」的含意很難翻譯成中文,常用的直譯多為「保證」,如1982年雷根總統對台的six assurances,即被譯為「六項保證」。其實,assurance也包含使人降低疑慮,減少擔心的意義,因此在中文裡就蘊含有「安撫」的意思。
「嚇阻」是讓對手相信,其特定行為必將遭到難以承受的懲罰,因而打消念頭。「保證」是讓對手相信,我方沒有搗毀對手核心利益的政策意圖,從而緩和緊張。兩者的有效關鍵,都在於「可信」。
美中1970年代關係正常化以來的「一中政策」,兩岸1992年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就「一中涵義」認知不同所達成的諒解,李登輝總統1990年代與大陸之間的密使接觸,柯林頓總統1998年在上海講的「三不政策」,都是具有安撫意義的「保證」。
我個人過去17個月赴美10次的親身觀察,對中「engagement」的說法幾乎銷聲匿跡。當美國領袖菁英對於「東升西降」的集體焦慮,加上去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刺激,使得「嚇阻」在華府成為當紅主流,「保證」等過去常用的詞彙就很少再被使用。
「鷹派」或許不在乎挑釁對手,專注強調「嚇阻」來搞壓力測試。至於不願意或無法與北京接觸對話的人士或黨派,也只能跟著喊「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使得雙邊緊張關係螺旋上升。
除了答錄機式的「奉行一中政策」、「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以及偶爾的「不支持台獨」,比起過去,美國的對中「保證」如今確實減少了,「兩岸在非脅迫的情況下,所達成和平解決分歧的協議,美國都將尊重」也已經聽不到了。去年拜習峰會後,北京宣稱美方做出的「四不一無意」承諾,也未出現在美國正式聲明文件。
美國知名中國及兩岸問題專家柯慶生、傅泰林、葛來儀、黎安友以及白潔曦,去年10月即在《外交事務》針對如何避免台海戰爭發表專文,提醒美國在對中「強化嚇阻」的同時,也須維持「可信保證」。今年11月30日,5位作者中的3位,再次撰文進一步強調,融入具有可信度的保證,才能夠使嚇阻真正有效。
美國重量級學者在距離我們總統大選不到50天的當口,再次發表重磅文章,呼籲美國認真思考,不能只威脅中國,而必須也要給予保證。我不認為這篇以台灣為中心的專文,是作者企圖介入台灣選舉;然該文卻也蘊含了對台灣在強化嚇阻之時,卻無法給予大陸保證的隱憂,而全文僅單挑民進黨候選人來討論,更怪不得引人玩味。
台灣走向法理台獨,的確是促發台海戰爭的紅線,但是台灣選民絕不可以認為只要不正式宣布獨立,做什麼都不會有事。習近平在舊金山峰會表示,從未討論在2027或2035年攻打台灣,但是我們也不能以為2024總統選舉怎麼投票都肯定沒事。
關於台灣,北京對美國的一向說法是「台灣問題是中美兩國之間,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核心問題」,近年來已經演化成「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面對拜登政府現階段尋求緩和美中關係的積極態度,以及早已啟動的美國總統大選期程,台灣尤須戒慎避險。
台灣是我們自己的家園,且位處第一島鏈的中心,西太平洋的前沿,對於區域的共同戰略安全環境,自應負有更大的責任。過去18個月來,我常向國際朋友說明,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不能單靠加強戰備與全民防衛,只講「嚇阻」,不想「保證」,而讓兩岸處於不斷的交互壓力測試之中。
具有安撫意義的「保證」,可以緩解敵意,可以控管風險,可以爭取時間,來建構全方位的防衛嚇阻能力。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最新新聞
國戰會論壇》避免賴清德成為真的「引戰者」(王崑義)
00:002023/12/16 海納百川
大陸國台辦本周三再次提出抨擊賴清德為「台獨分子」,稱他是兩岸關係的「引戰者」。但是此時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卻又前往中國大陸訪問,並有可能再度與大陸國台辦高層碰面,而國民黨立即否認夏立言可能與國台辦官員會
中時社論》政黨輪替必須徹查的十大弊案
22:002023/12/15 中時社論
賴清德呼籲國人要走對的路,選對的人;如果說,貪汙腐敗是正確道路,2024當然唯一支持賴清德。但,如果台灣不該續走不歸路,那麼,政黨輪替就是拒絕沉淪的第一步;更重要的,無論侯友宜或柯文哲誰當總統,都必須
時評》貿易壁壘的機會之窗
20:222023/12/15 中時社論
大陸商務部15日出乎意料宣布台灣對大陸構成貿易壁壘。今年4月12日大陸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預計最快在10月12日完成調查;但10月9日商務部卻決定將調查期限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剛好是台灣
時論廣場》吳釗燮慢走不送(呂志翔)
20:132023/12/15 時論廣場
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自詡他長期肩負「可能是世界上最困難的外交部長職務」,這讓正為俄烏戰爭、中東危機、美中戰略競爭穿梭全球、殫精竭慮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情何以堪。吳釗燮任內創下7國斷交的
時論廣場》國之興亡 必有經濟 (趙政岷)
20:132023/12/15 時論廣場
總統大選倒數計時,《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台灣大選各黨關注多在兩岸問題,但年輕選民對選戰感到疲乏,厭倦了地緣政治,更聚焦在國內民生問題上。年輕選民對租金、詐騙、住房成本、收入成長緩慢等議題更加關心。從目
時論廣場》麥卡錫回來了 美國還能是民主典範嗎?(廖元豪)
20:132023/12/15 時論廣場
我們這些「新興民主國家」,多年來總是把美國當成民主憲政的學習榜樣。尤其美國的多元包容、言論自由、學術獨立,總是讓吾等「後輩」不勝嚮往。美國也不客氣地成天指點評論世界各國的民主水準。然而,這十多年來的政
時論廣場》貿易正常化 別再吃大陸豆腐(杜震華)
20:132023/12/15 時論廣場
中國大陸提早公布對台灣貿易管制的調查結果,認定台灣管制陸方對台方的2509項貨品出口的作為構成了「貿易壁壘」。這個「提早公布」出乎台灣各界預料之外,特別是在大選最後衝刺之際,各陣營都想將它轉變成對己方
時論廣場》賴清德不甩醜聞 寬以待己(郭一鳴)
20:132023/12/15 時論廣場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最自豪的外號「賴神」,是他擔任台南市長時,神預測天秤颱風決定放假時機,神等級的市長封號傳頌一時。如今競逐大位接連爆出介入賄選、為性侵犯聲請國賠及老家違建紛爭,外界才發現在神光環下
旺報社評》就事論事解決兩岸貿易壁壘問題
19:152023/12/15 旺報社評
大陸商務部發表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報告,最終認定台灣對大陸構成貿易壁壘,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回應表示,台灣禁止2509項大陸產品進口,違反ECFA有關雙方逐步降低關稅與貿易壁壘的條款,支持主管部門研究採取相應
海納百川》林智堅論文抄襲與賴清德違章建築(張競)
12:202023/12/15 海納百川
台灣每次選舉都會引爆很多政治醜聞,但是當事者如何面對,不論姿態與手法差異甚大,但其中是否存在某些規則,而吾人是否能從整個應對過程中,解析出政治人物真正品格與性情呢? 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候選人賴
國戰會論壇》美中金融戰暗藏利刄 中國主權信評「將」遭降級突襲(蔡鎤銘)
11:382023/12/15 海納百川
前言 11月中旬的拜習會在舊金山舉行,這次會議原本似乎是一次友好的交流與合作之旅,美中兩國領導人把酒言歡,友好的氛圍仍然回盪在耳邊。然而,繼11月29日美國衆議院全票通過撤銷香港經貿特權的草案,以及
工商社論》全球貨幣政策轉彎在即 市場要繫緊安全帶
04:102023/12/15 財經要聞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最後一場利率決策會議一如預期按兵不動,將聯邦基準利率維持在5.25%~5.5%的區間,且釋出明年可能降息三次的訊號,由於Fed已連續三次會議未調整利率,一般認為美國這波升息周
台灣人看兩岸》兩岸猿聲啼不住
00:002023/12/15 兩岸徵文
話說北宋,有四大書院。分別是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應天書院和嵩陽書院。而我近日隨巫會長,來到北京,北京有盛元書院,自然也是數一數二。有幸在重陽節慶當日,躬逢其盛,和地方父老一起,也就是北京大興區榮
海納百川》第四次工業革命——地緣政治的全新賽局(張淯)
23:182023/12/14 海納百川
近日最受全球矚目的大事,當屬甫於杜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COP28)會議。這個自1992年通過的全球性公約,因為沒有對個別締約方規定具體需承擔的義務,缺少法律上的約束力。 即便如此
海納百川》中越關係升級是順其自然(鄭清和)
22:002023/12/14 海納百川
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吸引各方關注。訪問期間,習近平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舉行會談。雙方宣佈中越兩黨兩國關係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基礎上,攜手構建具有
中時社論》民進黨抹紅劇本 人民早已厭煩
22:002023/12/14 中時社論
台灣的民眾受夠了民進黨抹黑、抹紅的選舉賤招,已經從受騙經驗中覺醒,有了免疫力,可以抗斥病毒侵襲。一成不變的是民進黨,一遇選舉就拚命抹黑他黨候選人,不是發動人格毀滅戰,就是猛扣紅帽,把競爭者打為中共同路
時論廣場》別成為既黑又汙國家(謝英士、鄭佾展)
20:002023/12/14 時論廣場
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已於阿聯酋杜拜落幕,此次大會將輿論高度關注的「去化石燃料」訴求,改為「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統中擺脫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將其
時論廣場》為選舉辦里長 扭曲兩岸交流(吳威志)
20:002023/12/14 時論廣場
總統大選進入決戰階段,報載國民黨籍里長,也是彰化縣村里長聯合服務總會長何吉盛,因組團去中國大陸旅遊,接受落地招待涉及介選遭到檢訪約談調查。由於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才親自授旗給該里長,造成外界諸多
時論廣場》搶灘校園 藍綠不公平的競選(李晴果)
20:002023/12/14 時論廣場
2024大選進入最後1個月短兵相接的激烈交戰階段,其中,校園已成為各政黨最新的一級戰區,搶灘動作不斷。 民進黨賴清德與蕭美琴的「美德配」挾執政之力,享有自由進出校園的特權。不過,賴清德多次在校園
旺報社評》重整政府市場關係 大陸經濟再出發
18:522023/12/14 旺報社評
印度上季GDP成長率7.6%放諸全球相當亮眼,股票交易所市值也史無前例接近4兆美金,反超香港股市。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肯定印度經濟強勁增長、具有韌性的同時,將陸港兩地經濟調降為「負面」。北京面對新興經濟
時論廣場》家的感情與厝的記憶(施正鋒)
18:492023/12/14 時論廣場
家是一種感情,家人在哪裡,家就在哪裡;厝則是一種經驗,人走了,記憶還會存在。老家在霧峰大街正中央,由南投通勤到台中,一定會看到那棟日本時代的巴洛克建築;曾幾何時,因為道路拓寬被削臉,堂前燕不再。「鹿港
時論廣場》「保證」使「嚇阻」更有效力(黃介正)
18:492023/12/14 時論廣場
在國際關係中,英文字「assurance」的含意很難翻譯成中文,常用的直譯多為「保證」,如1982年雷根總統對台的six assurances,即被譯為「六項保證」。其實,assurance也包含使人
觀策站》選舉變牛肉場 台灣民主沉淪(汪志雄)
18:192023/12/14 海納百川
台灣民進黨高雄市立委參選人黃捷,日前在臉書貼了一張裝扮成「山道猴子的一生」超商妹的清涼照片,露胸抬臀,為要爭取年輕選票。照片中的黃議員趴在摩托車上,濃妝豔抹,騷首弄姿,不像是為民喉舌的民意代表,倒像是
奔騰思潮》違反比例原則的「排黑條款」(廖元豪)
17:362023/12/14 海納百川
今年5月,立法院通過了所謂的「排黑條款」,一口氣在法律中直接禁止許多有刑案前科的人民參選公職,剝奪了國家「主權者」參與國家政治事務的基本權利。這些規定相當粗糙,而且亂槍打鳥,更打擊到許多「罪不致
奔騰思潮》高政見兌現率是贏得中間選民的關鍵(闕志克)
17:312023/12/14 海納百川
2024年的總統大選到了倒數30天左右,藍營侯趙配致勝的關鍵逐漸清楚,但具體的策略則眾說紛紜。一般相信,年輕選民與中間選民是侯趙配在90%以上藍營選民都已歸隊後,進一步拓展票源的目標族群。年輕選
奔騰思潮》美國大學的脊梁(楊渡)
17:202023/12/14 海納百川
美國哈佛大學經過臨時董事會會議,終於留任校長蓋伊。哈佛大學頂住了外在的壓力,仍堅持言論自由,確是歷史性的大事。因為,在賓州大學校長被迫辭職後,如果哈佛大學也挺不住,那美國的學術自由、大學自主,大
蔡正元快評》菜英文的中央社
14:432023/12/14 快評
習近平訪問越南,中越兩國共同聲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央社假裝訪問一位「越南學者」說,越南把「人類命運共同體」,刻意翻譯成shared future,而不是翻譯成中國的commo
旺報社評列表
旺報社評》就事論事解決兩岸貿易壁壘問題
19:152023/12/15 旺報社評
大陸商務部發表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報告,最終認定台灣對大陸構成貿易壁壘,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回應表示,台灣禁止2509項大陸產品進口,違反ECFA有關雙方逐步降低關稅與貿易壁壘的條款,支持主管部門研究採取相應
旺報社評》重整政府市場關係 大陸經濟再出發
18:522023/12/14 旺報社評
印度上季GDP成長率7.6%放諸全球相當亮眼,股票交易所市值也史無前例接近4兆美金,反超香港股市。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肯定印度經濟強勁增長、具有韌性的同時,將陸港兩地經濟調降為「負面」。北京面對新興經濟
旺報社評》民進黨認知戰 救不了美德配
18:542023/12/13 旺報社評
民進黨總統、副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與蕭美琴的「美德配」,最近強力放送「選對的人、選一個和你一樣好的人」宣傳,聲勢卻呈現下滑趨勢。依照美麗島電子報第87波追蹤民調顯示,「美德配」和國民黨提名的「侯康配」民
旺報社評》世局變幻如棋局 台灣需靈活
19:242023/12/12 旺報社評
時隔4年,中歐峰會終於在12月7日重現面對面會晤場景。連袂飛赴北京的歐盟理事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和習近平主席及李強總理分別舉行會談,試圖為幾經震盪的中歐關係重新找回穩定的航路和座標。
旺報社評》大陸經濟逆風 復甦動能仍在
17:422023/12/11 旺報社評
大陸經濟面臨逆風,特別是在投資方面,由於房地產持續低迷,固定資產投資出現連續8個月下滑,10月來到今年新低的2.9%。不過,拉動經濟的另外兩駕馬車消費與出口,表現不差。代表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年
旺報社評》穩越南觀歐盟 北京重構產業鏈
17:522023/12/10 旺報社評
中歐峰會12月7日在北京舉行,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雙邊會談,同日大陸外交部宣布習近平越南國是訪問行程。一遠一近、一北一南,主帥親征,參照大陸最近
旺報社評》台商須精確布局而非選邊站隊
19:272023/12/09 旺報社評
北京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共吸引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在境外參展商中,美商占20%,亞馬遜、Apple、英特爾、高通、FedEx、GE醫療等知名美企均派代表參會。在陸美國產業競爭激烈,全
旺報社評》兩岸硬碰硬時代迫在眉睫
19:372023/12/08 旺報社評
藍白合破局後,賴清德民調穩固領先,選前若未出現重大變數,或顯著棄保效應,賴蕭配當選可能性最大。北京早已對「賴蕭配」升高調門,透過國台辦、外交部、國防部等發言管道,將此次選舉定位為「和平與戰爭」、「富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