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将访华 中美外長會晤 兩國關係有望轉暖? 6月18日早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北京,並與中國外長秦剛舉行5個半小時的會晤。這也是2018年後首次美國國務卿訪華,也是2021年拜登上台以來訪華的最高階美國官員。不過,布林肯此行不太可能讓處於冷淡的中美關係出現重大轉機。 布林肯與秦剛的會談地點在釣魚台國賓館 (德國之聲中文網)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應在今年2月訪問中國,但是卻因為一枚疑似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領空而推遲了行程。他在當地時間6月18日早晨降落在北京,並且在午後與中國外長秦剛於釣魚台國賓館會晤。 據路透社現場記者報導,秦剛在國賓館一棟別墅的門口迎接布林肯一行,而非按照慣例在屋內迎接。兩人一進門就進行了簡短的英語交談,秦剛詢問了布林肯的長途旅行情況,然後在中美兩國國旗前握手。在進入一間會議室後,新聞記者被短暫允許進入拍攝照片,但是兩名外長都沒有在記者面前發表任何言論。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秦剛與布林肯握手的照片,並配發文字"希望此次會談能夠幫助引導中美關係重回兩國元首在峇里島達成的共識"。華春瑩也參加了釣魚台國賓館的會晤。 去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島參加G20峰會期間進行了一場雙邊會晤,就台灣、北韓等問題進行了直率的對話,但也相互承諾進行更為頻繁的溝通。 布林肯將在中國停留兩天,預計還將在6月19日會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並有可能會見習近平。布林肯此行旨在尋求建立美中之間開放、持久的溝通管道,以確保兩國之間的戰略對抗不至於演變成衝突。外界期待,布林肯與中方的會談能夠為今後幾個月更多的美中雙邊交流鋪平道路,包括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可能的訪問。同時,布林肯也可能致力於為拜登與習近平在今年晚些時候的多邊峰會上舉行會晤奠定基礎。 布林肯與秦剛會晤後,接下來還將會見王毅,並有可能見習近平 布林肯與秦剛會晤後,接下來還將會見王毅,並有可能見習近平 管控風險 就在6月17日,美國總統拜登對外表示,期待在幾個月內與習近平見面。在談及今年2月的氣球事件時,拜登則說,中國領導人當時有可能並不清楚那枚氣球的具體方位以及用途。 氣球事件讓當時剛剛因拜登與習近平會晤而略有回暖的中美關係重新滑入谷底,並直接導致布林肯推遲了原定2月的訪華行程。此後數月,兩國的高層交流幾乎中斷;而且儘管美方一再嘗試,但中國方面並不願意與華盛頓進行定期軍事會談。 美國國務院一名隨行高級官員在經停東京補充燃油時對路透社記者表示,現在,美中雙方都意識到,兩國確實都需要有高級別的溝通管道。"兩國關係正處於重要節點,我認為減少誤判風險,或者如中國朋友經常所說:阻止兩國關係螺旋式下降,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目前,中美兩國在台海、南海、貿易、半導體、人權等領域均存在重大分歧。外界擔心,任何形式的摩擦升級都有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貿易、供應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2月份的氣球事件直接導致布林肯訪華推遲 美方降低期望值 在6月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布林肯曾表示,此次前往北京的三大主要目標是:建立危機管控機制、推動維護美國及盟友利益並直接談論關切議題、探索潛在的合作領域。布林肯說,他還會提及在華被拘押美國公民之議題,美方認為這其中有政治動機。 美國國務院網站則指出,布林肯訪華期間將與中國高級官員會面。布林肯將就"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負責任地處理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做討論。布林肯還將提及中美關注的問題、全球和區域事務、共同面臨的跨國挑戰上的合作可能性等議題。 還有美國官員表示,進一步恢復美中之間商業航班也可能在討論議程上。不過,在本周早些時候的電話簡報中,美國官方試圖淡化外界對布林肯訪問的過高期望,認為"在任何重大議題上都不太可能取得突破"。 (路透社、德新社) ©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日期 18.06.2023 主題 專題報導:習近平訪美, 南希‧佩洛西 關鍵詞 秦剛, 布林肯, 中國外長, 美國國務卿, 中美關係 反饋: 意見反饋 列印 列印此頁 固定鏈接 https://p.dw.com/p/4SjXS 相關內容 U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speaks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after signing a joint statement of Fin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cooperation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6G) at the Ministry for Foreign Affairs in Helsinki, Finland, on June 2, 2023. (Photo by Vesa Moilanen / Lehtikuva / AFP) / Finland OUT (Photo by VESA MOILANEN/Lehtikuva/AFP via Getty Images) +++ Qin Gang, State Councilor and Foreign Minister of China, delivers a speech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Lanting Forum, held under the them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the World, at the Grand Halls, in Shanghai, on April 21, 2023. (Photo by Hector RETAMAL / AFP) (Photo by 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中美外長通話 秦剛暗指雙邊關係困難責任在美方 14.06.2023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預計很快訪華之際,兩國外長通了電話。秦剛呼籲美國「停止以競爭為名損害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而布林肯則強調了雙方保持溝通渠道暢通,以避免發生誤判和衝突的重要性。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speaks to members of the media in the Treaty Room of the State Department in Washington, Monday, June 12, 2023. (Mandel Ngan/Pool Photo via AP) 布林肯:支持韓中發展「健康成熟」的關係 17.06.2023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訪華前夕與韓國外長朴振通電話,就美韓、韓中、美中關係以及朝鮮半島問題進行了磋商。首爾方面透露,朴振在通話中可能提到了近期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言論引發的外交摩擦。 May 9, 2023 U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speaks during a bilateral meeting with Britain's Foreign Secretary James Cleverly, not pictured, at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in Washington, DC, on May 9, 2023. (Photo by Mandel NGAN / AFP) 布林肯預計18日訪華 著眼管控風險 10.06.2023 據華盛頓官員透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6月18日抵達北京進行訪問,其間將會晤中國外長秦剛等中國高級官員。這將是2018年以來到訪中國的美國最高級別官員。布林肯與秦剛會談歷時五個半小時 超時一小時至晚上 2023.06.18 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WhatsApp 布林肯與秦剛會談歷時五個半小時 超時一小時至晚上 布林肯(左)與秦剛的會談超時一小時。 路透社圖片 周日早上(18日)抵達北京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下午前赴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國外長秦剛進行會談。兩人先以英語簡單交談幾句後,在兩國國旗前合照,期間並沒有向記者發表講話,便展開閉門會談。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報道,兩人的會談在晚上八時束,持續了五個半小時,較原定時間多出了約一小時,之後兩人進行工作晚餐。而外交部發言人、部長助理華春瑩,「翻牆」透過推特表示,希望今次會談能幫助中美關係,重回兩國元首去年在峇里達成的共識。 美國國務院於會後表示,布林肯與秦剛會談坦誠、實質及具建設性,雙方同意安排秦剛適當時候訪美。而中國中央電視台亦報道,秦剛承認中美關係處於建交以來最低谷,希望美國方面秉持客觀理性,與中方相向而行,冷靜處理意外偶發事件。至於台海問題,秦剛向布林肯闡明嚴正立場,指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根據美國方面公布,布林肯此行討論到台海局勢、俄烏戰爭及美國公民在中國遭遇「司法不公」等問題,不過不論美國方面或外界,對兩國外交首長會面並沒有感到樂觀。中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接受大陸媒體專訪時已指出,布林肯此行只是結束中美間的「僵冷」、而非「破冰」,因為中美高層稍早前已有一些接觸。 其實單從北京接待的規格已略見一斑,五年來的首次高層次訪問,中方只派出了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接機,更沒有鋪設紅地毯歡迎,冷淡味道甚濃。而按慣例,美國國務卿過去訪華,都會獲得中國國家主席接見,今次布林肯的行程中,不論中方或美方都沒有作出相關公布。 責編:李榮添 布林肯访华:中方态度冷淡,双方或持续对抗 As Blinken Heads to China, a Wall of Suspicion Awaits Him 王月眉 2023年6月17日 国务卿布林肯将于周日开启访华之行。 国务卿布林肯将于周日开启访华之行。 PETE MAROVICH FOR THE NEW YORK TIME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J. Blinken makes his long-delayed visit to China beginning Sunday in the hope of slowing the downward spiral of relations betwee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But China’s increasingly assertive, at times outright hostile, stance suggests that the visit will be as much about confrontation as détente. 为了减缓中美关系的不断恶化,国务卿布林肯将于周日开启推迟已久的访华之旅。但中国愈发强硬——有时全然敌对——的立场表明,他此行的主题不仅在于缓和,也在于对抗。 In China’s telling, the United States is a declining, hegemonic power that is seeking to cling to its dominance in China’s backyard and provoke Beijing over its claim on Taiwan, the self-governed island democracy. The country’s leader, Xi Jinping, accuses the United States of leading other countries in a joint campaign to contain China militarily, diplomat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Even as Beijing has agreed to talk, it has also signaled that it is braced for conflict, seeing little chance of — and potentially little use in — a real thaw. 按照中国的说法,美国是个正在衰落的霸权国家,正寻求巩固其在中国后院的主导地位,并以其对台湾问题的主张激怒中国,台湾是个自治民主岛屿。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指责美国带领其他国家联合开展行动,在军事、外交和技术上遏制中国。尽管中国同意进行对话,但仍表明它做好了应对冲突的准备,对两国关系真正解冻的可能性及作用都不抱太大期望。 “China has thrown away its illusions,” said Zhu Feng, a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Nanjing University. “It’s less and less confident in the idea that China-U.S. relations could improve because of Chinese efforts.” “中国确实是,丢弃幻想,”南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朱锋说。“对中美关系能够在中国的努力争取下变好,这个可能越来越没有信心。” Mr. Xi has recently warned officials to be prepared for “extreme scenarios,” suggesting that external threats are multiplying. Chinese military vessels have maneuvered close to American warships and planes, in what American officials have called unnecessary provocations. And in a phone call this week, China’s foreign minister told Mr. Blinken it was “clear who bears responsibility” for deteriorating bilateral relations. 习近平最近警告官员,要为“极端情况”做好准备,表明中国的外部威胁正在急剧增加。中国军舰故意靠近美国军舰和飞机的行为,被美国官员称为不必要的挑衅。中国外长在本周的通话中告诉布林肯,谁来承担两国关系恶化的“责任是清楚的”。 6月,一艘美国驱逐舰在例行通过台湾海峡时观察有不安全举动的中国军舰。 6月,一艘美国驱逐舰在例行通过台湾海峡时观察有不安全举动的中国军舰。 ANDRE T. RICHARD/U.S. NAVY More broadly, Mr. Xi has been fixated on national security during his decade in power,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self-reliance and suggesting that existential threats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rule are ubiquitous. Rising nationalist sentiment in China — often stoked by the authorities — cheers on Beijing’s hawkish foreign policy.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习近平在执政的十年间对国家安全尤为关注,他强调自力更生的必要性,并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存亡危机无处不在。在中国,通常由当局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愈发高涨,为北京的强硬外交政策欢呼不已。 Washington faces its own domestic pressures not to appear soft; a tougher approach to China has become a rare area of bipartisan consensus. President Biden, even as he has declared his desire for dialogue, has described China as America’s greatest geopolitical challenge. The United States has issued a barrage of sanctions on Chinese officials and companies, and tried to cut off Chinese access to critical technology globally. Some in Congress have accus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still being overly accommodating to China, such as when it downplayed recent reports that China was building a spy station in Cuba. 美国也面临不能表现出软弱的国内压力;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已成为两党罕有的共识。拜登总统在表明希望寻求对话的同时,仍将中国描述为美国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美国对中国官员和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并试图切断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关键技术的渠道。仍有国会议员在指责政府对中国过于迁就,例如试图淡化近来关于中国在古巴设立间谍基地的报道。 With both sides staking out seemingly intractable positions, few officials and experts harbor hope of any major breakthroughs from Mr. Blinken’s visit, the first by an American secretary of state since 2018. It was unclear whether he would meet with Mr. Xi. 由于双方都摆出了看似不可调和的立场,基本没有官员和专家对布林肯的访问能取得重大突破抱有希望,这将是自2018年以来美国国务卿的首次访华。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将与习近平会晤。 At the heart of Beijing’s chilly posture toward Mr. Blinken’s visit is its claim that American overtures are insincere, and its treatment of China unjust. When Mr. Blinken postponed his previously scheduled visit in February, over a Chinese spy balloon, Beijing called it an overreaction. China has also dismissed American accusations that it was considering arming Russia in its war in Ukraine, and cited American efforts to rally allies to restrict technology exports to China as proof of a containment campaign. 中方对布林肯访华态度冷淡,根本原因在于它声称美国的姿态并不真诚,给中国的待遇也并不公正。当布林肯因中国监视气球事件而推迟了原定于2月的访问,北京称其反应过度。中国还对美国指控其正在考虑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提供武器进行了驳斥,并将美国号召盟友限制向中国出口技术的举动视为其遏制行动的证据。 2月,蒙大拿州比灵斯上空的中国间谍气球。 2月,蒙大拿州比灵斯上空的中国间谍气球。 CHASE DOAK,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In an editorial last week, The Global Times, a party tabloid, said the United States was “just performing” when asking for engagement. 《环球时报》在上周一篇社评中表示,美国提出对话请求“只是演戏”。 “We not only cannot enable their performance, we also must remain vigilant against the real intentions behind it,” it said. “我们不但不能配合他们表演,还得对演戏背后的真实用心保持必要警惕,”该文章写道。 China’s declaration that the onus was on the United States to repair relations showed that it was increasingly uncompromising, said Drew Thompson, a visiting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the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in Singapore. Mr. Xi, in his heightened perception of risks, probably would be satisfied only by major concession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be unwilling to make — for example, a diminished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Indo-Pacific.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客座高级研究员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中国宣称修复两国关系的责任在美方,表明其愈发不愿妥协。习近平对风险高度警惕,意味着他只想看到美方做出重大让步,譬如减少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而这是美国所不愿接受的。 “It’s clear that Blinken’s visit is not a negotiating session,” said Mr. Thompson, who previously worked on China issues at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t’s going to be an exchange of views so that the two side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and have a better appreciation for each country’s bottom line.” “布林肯的访问显然不是一场磋商,”曾在美国国防部研究中国问题的唐安竹表示。“双方将交换意见,以便更加了解各自的立场,并更加理解各自的底线。” But even that exchange could have limits. Though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has insisted that high-level contact with Beijing is important to prevent competition from escalating into military conflict, China has demonstrated what some see as an increasing appetite for confrontation. 但即便是这样的交流可能也是有限度的。虽然拜登政府坚持认为,与中方的高层接触对于防止竞争升级为军事冲突至关重要,但在一些人看来,中国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抗意愿。 拜登总统和中国主席习近平上次会面是去年在印尼巴厘岛。 拜登总统和中国主席习近平上次会面是去年在印尼巴厘岛。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This month, a Chinese warship cut within 150 yards of an American destroyer in the Taiwan Strait, according to the Pentagon, while a Chinese jet flew directly in front of an American spy plan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n May. Washington called those actions unsafe, while Beijing responded that they were responses to U.S. provocations. 五角大楼称,本月在台湾海峡,一艘中国军舰靠近美国驱逐舰,双方距离不到140米,5月一架中国战机在南海上空直接飞到了美国侦察机前方。美国称之为不安全的动作,而中国则回击称这是对美国挑衅的回应。 Chinese forces have also prodded American allies in the region. Its fighter jets, in joint exercises with Russia, flew near South Korea’s airspace this month, prompting South Korea to scramble its own planes in response. 中国的军事力量也让该地区的美国盟友深感不安。在本月与俄罗斯的联合演习中,中国战机飞至韩国领空附近,迫使韩国战机紧急起飞以示回应。 Mr. Thompson said that Beijing probably wanted other countries to be unsure about how it would respon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o that they would tread more carefully around it. 唐安竹表示,北京可能是想让其它国家无法确定它在某些情况下会作何反应,因而也就会更加小心行事。 “That’s partly why China restricts engagement,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uncertainty in the mind-set of their adversaries grants them an advantage,” he said. “这是中国限制接触的部分原因,因为他们认为对手犹疑的心态对他们是有利的,”他说。 The fact that China nonetheless agreed to Mr. Blinken’s visit shows that Beijing recognizes the countries’ economies remain highly intertwined, a relationship too crucial to ignore as China seeks to revive its economy. China wants Washington to roll back its tech controls. And Chinese officials have given effusive receptions to prominent American entrepreneurs visiting China recently, including Elon Musk, whom state media cited as expressing “confidence in the Chinese market.” Mr. Xi met with Bill Gates in Beijing on Friday, calling him the “first American friend I’ve met in Beijing this year.” 中国仍然接受布林肯访问的事实表明,北京认识到两国经济依然高度关联,在中国寻求重振自身经济之际,这种关联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国希望美国撤销技术管制。中国官员也热情接待了近来访华的美国企业家,包括伊隆·马斯克,官媒报道称他说“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习近平周五在北京会见了比尔·盖茨,称他是“我今年在北京会见的第一位美国朋友”。 Both governments hope that other senior U.S. officials will visit China after Mr. Blinken, including Janet L. Yellen, the treasury secretary; Gina M. Raimondo, the commerce secretary; and John Kerry, a special envoy for climate. 两国政府都希望在布林肯访华之后,包括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和气候特使克里等其他美国高级官员也能够成行。 2021年,财长耶伦和国务卿布林肯出席了拜登总统与中国主席习近平的会谈。 2021年,财长耶伦和国务卿布林肯出席了拜登总统与中国主席习近平的会谈。 SUSAN WALSH/ASSOCIATED PRESS Perhaps most crucially, Mr. Xi and Mr. Biden could also potentially meet in San Francisco in November, during a leaders’ summit of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group of nations. 或许最重要的还是在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期间,习近平和拜登可能在旧金山举行的会面。 Professor Zhu, in Nanjing, said China was not resisting talks; it simply wanted to ensur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listen to its concerns, for example on access to semiconductor chip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the Chinese side is that the topics of discussion can’t all be decided by the United States.” 南京的朱锋教授表示,中国不是拒绝对话,只是想要确保美国能够听取中方的关切,比如半导体芯片获取的问题。“中方现在最重要的是,话题不能只以美国决定。” Mr. Blinken expects to hear Chinese officials issue strong statements on Taiwan, and is bracing for criticism of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recent ban on exports of some advanced semiconductor chips and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o China, Daniel J. Kritenbrink, the top East Asia official in the State Department, told reporters on Wednesday. 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最高官员康达(Daniel J. Kritenbrink)周三向记者表示,布林肯预计将会听到中国官员就台湾问题发表强硬声明,他也将做好准备面对中国对拜登政府最近禁止向其出口部分先进半导体芯片和制造设备的批评。 Despite the low expectations for any significant agreements, some analysts said restarting substantial diplomacy was itself a worthy goal, at a time when U.S.-China relations are at what many consider their worst in decades. 尽管达成重大协议的可能性不大,但一些分析人士表示,美中关系在许多人看来已经处于数十年来的最低点,而在此时重启实质性外交本身就已经是个值得争取的目标。 During the Cold War,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t least had common expectations and norms of behavior that structured the competition, said Evan Medeiros, a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ofessor who was senior Asia director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in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Those things do not exis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now, he said. 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的乔治城大学教授麦艾文(Evan Medeiros)表示,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至少还在预期和行为规范上取得了共识,从而构成两国竞争的基础。他说,如今美中之间还不存在这样的共识。 “For Blinken, he walks into China under conditions of strategic terra incognita,” Professor Medeiros said. “This is all new ground.” “布林肯访华所面临的是战略上的未知之地,”麦艾文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局面。” 黄安伟(Edward Wong)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的崛起及野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她:@vwang3。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相关报道 布林肯即将访华,欲促成更多高层外交 2023年6月15日 布林肯即将访华,欲促成更多高层外交 中美军舰险些在台湾海峡发生碰撞 2023年6月5日 中美军舰险些在台湾海峡发生碰撞 美国高官密集讨论中美军事对抗风险 2023年6月5日 美国高官密集讨论中美军事对抗风险 为何说美中关系短期内恐难“解冻” 2023年6月2日 为何说美中关系短期内恐难“解冻” 西方对华政策:从“脱钩”到“去风险” 2023年5月22日 基辛格評台海危機:美中互不讓步軍事衝突遲早發生 2023.06.16 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WhatsApp 基辛格評台海危機:美中互不讓步軍事衝突遲早發生 基辛格與中國關係友好,圖為他18年95歲時到北京與習近平見面。 路透社資料圖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出訪北京前夕,有美國外交教父之稱的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接受彭博新聞專訪時表示,美中兩國關係目前正處於「懸崖邊緣」,若兩國不作讓步,台海遲早會發生軍事衝突。 基辛格上月剛滿百歲壽辰,他接受彭博新聞總編輯米可斯維特專訪問,大談對現今世界局勢的看法,當中最重要是台海危機。基辛格認為以當前美中兩國關係的路徑而言,很可能會發生一些軍事衝突,但他覺得這路徑必須改變。 美國政府早已明言,若中共發動攻擊,美國必定會支持台灣。基辛格指華府和北京在這議題上的對峙已到了「懸崖邊緣」,雙方應當稍作讓步。至於最終結局如何?他指目前還不能下定論,因為雙方都沒有真正進行對話,但認為兩個超級強國發生戰爭,只有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才會贏,所以結局是不會有贏家。 基辛格是出生於德國美國政治家,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及國務卿。他一向主張「現實政治」,1970年曾向台灣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承諾,美國永遠不會放棄台灣或與中國大陸政府妥協,但一年後他卻兩度秘密訪問中國,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會談,為72年尼克遜總統訪華鋪路,最終成就了中美建交。中共政府時常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來稱呼基辛格,他亦與多任領導人有交情,即使退休後仍時常訪問中國,其言論常被認為是親北京。 責編:李榮添 網編:江復 美前國務卿基辛格:台海問題「無法解決」 評論:中國被圍堵之際替其緩頰 布林肯警告中國 攻打台灣將影響到全世界 【兩岸關係】《台灣政策法》會否引大陸報復? 台灣智庫認為北京已無計可施 【鄧小平118歲誕辰】網上評論疑似抨擊習近平「開倒車」 日美防長責中國射彈道飛彈 第七艦隊司令質疑中共「不負責任」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终于将访问北京 美中双方各自盘算的政治收获是什么 吕嘉鸿 BBC中文 2023年6月17日凌晨3点56分 2022年7月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尼假胜地巴厘岛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晤。图像来源,AFP 图像加注文字,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本月18日至19日访问中国,他将会是五年来首位访华的美国最高官员。 今年一月,美国媒体曾透露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将于2月初访问中国,是他就任此职务的首次访华之行,但随即在二月被美方声称是“中国间谍气球”飞入美国领空的意外事件打断。当时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下令将气球打了下来,美中两国关系跌至冰点。 事隔数月,布林肯准备再试一次,将在6月18日飞抵北京,展开为期两天的访问。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白宫希望借着此行重新稳固与北京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的互信基础薄弱,对许多议题的分歧极大。 此次白宫的愿望能实现吗?布林肯会与习近平碰上面吗?北京中南海终于同意让布林肯此刻来到北京,又希望得到什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对BBC中文表示,布林肯此行一则是为了让北京放心,“更重要的是让美国其他盟友放心”。他认为,美国对此行并没有抱持很高的期望,原因是北京这段日子以来,对美国采取强硬的对抗姿态,没有软化双方外交关系的打算。 他举例说,不久前,北京不同意让两国国防部长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举行会谈。因此,他认为,对华府来说,“若要大幅度修补美中关系,中国必然需要美国作出很大的妥协,此举政治代价太高,白宫没有意愿,亦不会发生”。 美国智库太平洋论坛(Pacific Forum)教授蓝若思( Elizabeth Freund Larus)也持类似看法。她告诉BBC中文,美中在台湾问题、美中贸易及乌克兰战争等许多事情上分歧太多,此次布林肯的访问,她预计双方很难谈出什么很大的协议,或者关系有很大的突破。 不过,她强调,基于台海紧张局势,为避免双方在军事上误判,两国恢复定期面对面的会议,以保持对话渠道畅通却是十分重要。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本月18日至19日访问中国,他将会是五年来首位访华的美国国务卿。 2023年6月16日,布林肯在美国与新加坡外交部长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图像来源,EPA 中国防长李尚福香格里拉对话释放全方位强硬信号 第一岛链:拜登重新串连亚洲盟友与中国的突围 美国为何要终结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中国承认飞行物“误入”美国领空 华府斥侵犯主权推迟布林肯访华 一波三折的访问 在布林肯上任之际,美中关系已经跌至冰点,他就任后,美国延续前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强硬的对华政策,与中国竞争。不同的是,拜登以外交结盟各国盟友,试图全方位地掣肘中国力量在全球的扩张。因此,布林肯上任后,首次访问中国的消息一直引起全球瞩目。 布林肯担任国务卿后的首次访华,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拜登此次总统任期的后半段才敲定,有分析称这也折射了美中关系是如何的不和睦。 视频加注文字, 古巴的秘密基地是否设有中国间谍站? 事实上,自从二月的“间谍气球事件”爆发,布林肯的访华之行意外取消,两国在许多外交事件上持续针锋相对,包括在新加坡,北京不假辞色地拒绝与美国国防部部长举行会晤。五月底,美国印太司令部发出声明,批评中国解放军一架歼-16战机故意逼近美军侦察机,制造危险,北京则强势回应批评。 上周《华尔街日报》又报导,北京与美国邻近岛国古巴几乎达成协议,建立“窃听设施”搜集美东情资,再引关注及相互批评。与此同时,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投票通过一项名为“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法”的法案。 但白宫遏止中国的手段也没有停歇。美国商务部5月12日将43个实体列为出入口管制黑名单,理由是它们涉嫌招募西方机师培训中国军事人员或开发高超音速武器等,在这些实体中,有31个是中国实体。据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抨击美方为了打压中国“歇斯底里,不择手段”。 星期五(5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评论布林肯到访时指美国“不应幻想从实力地位出发和中国打交道,中方敦促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逐步重回稳定发展轨道。” 在这些双方你来我往的外交和军事抗衡的举动下,美国国务院也对此次布林肯的北京之行,没有期待突破的愿望,似乎在降低外界对于此行的“期望值”。 李尚福将军出席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国际战略研究所 (IISS) 香格里拉对话开幕式 图像来源,HOW HWEE YOUNG/EPA-EFE/REX/SHUTTERSTOCK 图像加注文字, 2018年遭美国制裁的中国防长李尚福,在今年拒绝与美国防长奥斯汀在新加坡举行会晤的邀请。 美国的盘算 就在布林肯飞往亚洲的前夕,正在东京访问的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周五(5月16日)表示,美国并不预期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期间,与后者的关系会出现任何突破。 根据路透社报导,苏利文还说,对美国来说,更重要的一场外交活动是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下周的访美行程。 事实上,就在美中相继证实布林肯访华之行后,刚结束北京访问之行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Joseph Kritenbrink)就曾经在记者会表示,布林肯此行不是在美中相处的方式上求得突破或转变,“而是带着现实、自信的态度和真诚的希望,尽可能以最负责的方式管理美中之间的竞逐”。 在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康达又说,美国不会期盼此次访问能够交出很多外交成果,但至少能降低误判风险,避免美中双方冲突,他预期布林肯此行会与重白宫申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立场,也会同北京讨论乌克兰情势。 视频加注文字, 新任驻美大使谢锋称中美关系面临严重挑战 期待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与康达一同召开记者会的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Michael Campbell)则补充说,美中关系正进入密集外交时刻,期待在布林肯访华后一段时间,两国将迎来一系列“双向访问”。他强调,美国预期布林肯此次访问,将强烈主张美中维系军事对话的必要性。 那么,美国此行想要得到什么呢?宋文笛在分析美国战略时对BBC中文说,这次布林肯的访问,美方希望达到的目标是“避免冲突”,“控管竞争”及“探索合作”三大方向。 他说,美国首先希望建立“开放并获得充分授权讨论重要挑战、解决误解和防止误判的沟通渠道”;也希望与北京讨论美国对“一系列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的担忧;此外,美方希望在气候和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等领域,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探索应对跨国挑战的潜在合作。 台湾总统蔡英文(前中)在嘉义视察部队(25/3/2023)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 台湾问题持续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矛盾点。 宋文笛说,预计访问中国时,布林肯预计会向北京保证美方无意挑战中国认为自己的核心利益,譬如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不过,宋文笛强调,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增强美国盟友、伙伴和朋友之间的凝聚力。 布林肯此行是要告诉盟友,与美国结盟的代价是合宜的。因为美国本身的目的不是冲突,而是竞争,是选择性地去风险(de-risking),而非鲁莽地全面脱钩(de-coupling)。” 中国希望得到什么? 虽然北京对美外交一直采取强硬回应或攻势的战略未变,但是北京此次与布林肯的会面,也不仅是在展现大国外交上的姿态而已。外界分析称,商贸问题或是此次布林肯之行中北京最有意愿磋商的领域。 这表现在,星期二(6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 叶伦)在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时作出与中国脱钩将是“巨大错误”的发言之后,布林肯访问中国之行便获得北京确认。 当时耶伦说,美国民众从美中贸易中获益甚钜,中国民众同样获益,与中国的贸易为美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此外,耶伦谈话前一天,《华尔街日报》刊出一篇报导称美国商务部计划允许韩国三星和台湾台积电等的顶级半导体制造商,在不受美国报复的情况下,维持和扩大这些公司在中国的现有晶片代工业务。 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实施了限制,但也为几家台韩大公司,提供了一年的豁免期。此次传出拜登或将同意延长豁免期,分析称能减缓美国对中国技术的出口管制。 虽然美国商务部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但分析认为美国在对中国贸易议题上态度放软,打开了布林肯此次访问北京的大门,也曾为双方此次交手的重要焦点。 美国前国安会台湾、中国及蒙古事务级主任的简以荣(Ivan Kanapathy)便告诉美国媒体称,“北京‘容忍’布林肯访问,以促进与财政部长的会面,因为北京认为耶伦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美国总统乔·拜登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 图像来源,EPA 图像加注文字, 拜登去年10月公布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点名中俄是首要挑战,指中国是“美国最大竞争对手”。 蓝若思也告诉BBC中文,北京希望美国在贸易及台湾问题上有一些让步,这是目前为止可以看出在中美关系上,北京比较有意愿与美国磋商的领域。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则告诉法新社称,目前美中双方都没有表现出做出任何重大和持久让步的意愿,只是做一些被认为必要或有利的事情,以保持其战略或技术上的安全。 目前任教台湾中山大学的国际关系学者沈旭晖则在个人网站评论称,对习近平来说,北京需要布林肯访华,去为国内一切下调的态势进行大内宣,而拜登则为了美国总统大选,需要向华尔街金主交待不会对华脱钩,但同时又对“脱钩派”宣示自己将比特朗普更要“强硬”。 沈旭晖批评论,因此,布林肯访问北京是个“打卡”行,是美中双方对内“各取所需的戏码,与双边关系基本上无关。但正因为平衡建基于如此脆弱的结构,任何突发事情都可以改变,可见现届美国政府根本没有对华长远方略,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已。” 中美关系 更多相关内容 2022年7月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尼假胜地巴厘岛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晤。 美中新冷战持续:即使布林肯访华成行也料“乍暖还寒” 2023年2月3日 古巴小镇贝胡卡尔丛林中的军事基地 3:29 视频,古巴小镇被指设中国间谍基地 北京斥指控属“闹剧”, 节目全长 3,29 2023年6月16日 Australian soldiers queue to get on board a military aircraft headed to Solomon Islands 中美博弈与南太平洋之爭:拜登取消访问巴新 美国是否能抗衡中国影响力 2023年5月19日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 视频,吴钊燮接受BBC专访,谈台海紧张形势、西方援助及中国“认知战” 2023年6月13日 China's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ce Li Shangfu delivers a speech during the 20th Shangri-La Dialogue summit in Singapore on June 4, 2023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释放全方位强硬信号 2023年6月5日 The balloon 中国承认飞行物“误入”美国领空 华府斥侵犯主权推迟布林肯访华 2023年2月3日 中国和美国国旗 中美关系年终回顾与展望:大国竞争将走向何方? 2022年12月26日 美国总统拜登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进行激烈的竞争,但他重申,这种竞争不应转向冲突。 G20峰会:拜习会后台湾问题是否迎来曙光 2022年11月15日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