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痛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呼吁推动重大改革 2023年6月17日 23:38 松仁 资料照 -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出席在内罗毕举行的一个记者会。 资料照 -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出席在内罗毕举行的一个记者会。 华盛顿 — 联合国(U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是全球公认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废墟上建立的国际秩序的三大支柱。但是当其中一个支柱的最高领导人,对另外两个支柱提出强烈的批评并呼吁推动重大改革的时候,各界都会颇觉意外。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让富国而不是穷国受益。他还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新冠疫情的反应“完全失败”,从而让几十个国家深陷债务危机。 这并不是古特雷斯头一次对联合国的这两个兄弟组织表达不满,但却是他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问题所做的最为深入的分析。古特雷斯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这两个国际组织对新冠疫情的反应是这两个组织经历的“压力测试”。 美联社报道说,古特雷斯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于星期四和星期五在巴黎召集有关改革多边开发银行等问题的会议开幕前发表上述看法的。 美联社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拒绝对联合国秘书长的批评和建议直接置评,但是古特雷斯的说法呼应了一些体制外批评者的呼声。这些体制外批评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领导层收到控制他们的大国的限制,而联合国其实也被人这么批评过,因此也有人呼吁联合国进行改革。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教授莫里斯·库格勒(Maurice Kugler)向美联社表示,这些机构未能对最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帮助“反映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事方法,那就是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由美国总统任命的一位美国公民担任,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必须是一位由欧洲委员会任命的欧盟国家公民担任”。 国际危机组织驻联合国主任理查德·高恩(Richard Gowan)也向美联社表示,各界对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决策有很强的挫折感,这也让非洲国家的“投票权微不足道”。高恩指出,发展中国家也抱怨说银行的借贷规则也对他们不利。 “公平说来,银行也在努力更新其借贷程序以便化解这些关切,但是所采取的步骤远远不能满足南半球国家的需求,”高恩说。 古特雷斯表示,是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纠正它们历史错误以及“目前国际金融体制内嵌的偏见与不公”的时候了。国际金融体制筹建的时候,现在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殖民统治之下。 古特雷斯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作为根本跟不上全球的发展。他指出,世界银行拥有可用于各国政府发展计划的低息贷款和资助款220亿美元实缴资本。如果按照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来看,这还不到1960年贷款和资助款数额的五分之一。 而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却深陷金融危机,高通胀、高利息以及债务减免的停滞更让它们雪上加霜。 “有些政府为了支付公共部门的员工,被迫在偿付贷款和违约之间做选择—有可能毁掉它们未来多年的信用评级,”古特雷斯说。他指出,“非洲现在偿付债务的成本要高于在卫生健康上支出的资金。” 古特雷斯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贷规则不公平地偏重富国。在新冠疫情期间,总人口约为7.72亿的七大工业国集团(G7)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取了相当于2800亿美元的贷款,而总人口约为11亿的最不发达国家只被分配了80亿美元。 “这些都是按规则行事的,”古特雷斯说。“但是这在道义上是错误的。” 专访余茂春: 投身美中博弈 个人荣辱不惊 2023年6月17日 23:38 许波 嵌入 分享 专访余茂春:投身美中博弈 个人荣辱不惊 嵌入 分享 代码已经复制到剪贴板。 https://www.voachinese.com/a/7140986.html Auto240p360p480p720p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14:461:26:07 1:22:03 专访余茂春:投身美中博弈 个人荣辱不惊 华盛顿 — 在中国大名鼎鼎的余茂春在特朗普任内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革命性转变”,牵头论证“中国是美国的头号威胁”,提出“中国和中国人民是两个不同概念”,因此受到中共官媒的围剿,被骂为“狗头军师”和“汉奸”,但同时也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赞赏。他最近接受美国之音的专访,畅谈他如何从一名学者成为前国务卿蓬佩奥的首席顾问,如何推动对华政策的变革,并且就中共官媒和胡锡进等来自中国的攻击漫骂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应。 余茂春2017年由美国海军学院进入国务院智库,受到时任国务卿蓬佩奥的赏识,成为国务院中国问题首席顾问。特朗普政府之后,余茂春回到海军学院任教,并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担任中国中心主任和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协助彭佩奥,一手促成对华政策的“革命性转变” 余茂春说,其实进入国务院并非他的职业首选,他在海军学院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研究中国问题的成果,许多理念符合当时美国政府中国政策转变的需要,因此他进入国务院算得上是时与势的需要。 他说:“我的办公室就是政策研究规划的一个智库,就在国务卿办公室旁边,给他做幕僚,我与国务卿之间没有任何中介,我的顶头上司就是蓬佩奥。” 余茂春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学识引起蓬佩奥的注意,当时国务院的同行称他为“国宝级智囊”,华盛顿邮报说他是特朗普政府内一股“强大的幕后力量”。余茂春说,他感谢这些褒奖,他认为他的贡献只在于顺应了美中博弈的需要,促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革命性变化。 “在川普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我会叫它拨乱反正,让美中关系重新回到一种我们认为比较正确的轨道上来。这不仅仅是我们认为,美国两党之间、美国各个派别之间、美国社会都有这种共识,我们使美国社会达成了一种对华政策的共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果。” 拜登政府改变了特朗普政府的许多政策,但却保留了其中国政策的精髓,深刻改变了以往40年美国对华政策的软弱无力,由余茂春所说的“一味求同存异”,转变为“该合作的合作,改竞争的竞争,该对抗的对抗”这种更为老辣的与共产党中国打交道的方式。 余茂春认为,特朗普政府,尤其是蓬佩奥领导的国务院促成了这种“拨乱反正”,他本人很荣幸地行使了美国公民的义务和职责,参与了这个进程,捍卫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牵头论证“中国是美国的头号威胁” 说到余茂春对重塑美国对华政策的贡献,华盛顿邮报指出,他牵头论证“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挑战”,成为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论点,逐渐成为美国两党及全社会的共识。 余茂春说,其实他当时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是美国的头号威胁”,其理由有三:第一,中国一直把美国视为其共产独裁的头号挑战,以消除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头号目标。第二,中国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潜力使它成为唯一有能力威胁到美国全球利益的国家。第三,中国不同于前苏联,它可以通过经济交往和统战等形式对美国进行广泛的渗透。 他说:“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是中国的战略意图,第二是中国日益增长的能力,第三就是它的机会,这方面美国政府现在有高度的一致性,都认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都认识到对付中共的威胁比对付当年苏联的威胁要艰巨得多。” 2022年10月,白宫正式发布新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首次将中国明确定义为:“优先考虑的,唯一的全球头号竞争对手。”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公布新的国防战略报告称,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形成"严重威胁",但中国在未来数十年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最根本的威胁。稍早,美国中情局的报告指出,中国试图扩大全球影响力的行为是华盛顿面临的最大威胁,其次是俄罗斯、伊朗和朝鲜。 中国媒体认定,美国把中国定义为最重要的战略对手,余茂春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 “区分中共和中国人民触到了北京的痛处” 余茂春提出的另外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观点是区分中共和中国人民。据余茂春回忆,这个观点是他最先提出来,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接受了他的建议,首先于2019年在一次演讲中非正式讲出来,然后于2020年在加州的尼克松图书馆发表演讲时正式推出了这个著名论断。 余茂春说:“在川普时期,中美关系之间打了一些舆论上的口水战,中共反应最爆烈的一个论点就是这句话,即中共和中国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对此非常敏感,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们治国方面最大的一个法宝。” 余茂春认为,中共自建国以来言必称人民,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和人民币”、“人民民主专政”到“人民公社”,似乎中共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其实恰恰相反,中共8000万党员和13亿中国人民的利益是断裂的,有时是水火不相容的。 “你比如说,大家现在非常关心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国共产党每年的医疗支出80%以上只是供养人口1%左右的共产党高官,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没有医疗保障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然是有长足的进步,但实际上是富了这个党,穷了这个国家。老百姓也不是说没有经济上的增长,但贫富差别是非常大的。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连中共的总理也说,大概40%左右的中国老百姓每天收入不高于5美元,也就是说每个月的月收入大概是1000元(人民币)左右。” 区分中共与中国人民触痛了北京,其可行性也在美国内部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余茂春说,这个论断正在受到美国政府、全世界人民,包括中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所以他不准备修正自己的观点。 “改变对华政策的不是我余茂春,而是中共自己” 余茂春在美国得到了一位美籍华人学者罕见的荣誉和地位,然而在他的出生地中国,他也得到了中国政府和民间舆论对一位移民海外的华人罕见的对待和围剿。中国官媒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称他是卖身投靠美国政府的“狗头军师”和“汉奸”,声称特朗普政府几乎所有对华“恶毒政策”均出自余茂春之手。 余茂春的回答是,中共官媒显然不了解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程序,过高估计了他的能力和作用:“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一个很公开的过程,在重大问题上,往往是各个部门都有中国问题方面的专家来一起讨论,交流意见,最后达成协议,由总统拍板认定。” 余茂春说:在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讨论会议上,他所代表的国务院往往是比较有优势的,尤其是在有关中共的相关概念诠释、语言的理解等方面,他有相对的优势,因此他的意见往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他说:“我能在政府里面为自己的国家出力,尽我的所能,我所了解的不是一种攻击性的政策建议,主要是把美国的对华政策建立在事实之上,在一种比较真实的基础之上。比如我曾经给蓬佩奥先生写过一个报告,他问我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总是喜欢用‘斗争’这个词。” 余茂春从列宁主义的词汇中揭示了中共语义中“斗争”一词的来龙去脉,让蓬佩奥得到满意的答复。 余茂春说,“狗头军师”、“汉奸”等污名化是一种无需理会的巨婴行为,不需要认真对待。他说,中国在表述国家理念和外交政策的时候,本可以有理有利地说出来,结果却是采用漫骂攻击的方式,而这种战狼外交对中国形象的损坏是不可估量的。 “实际上,对华政策的改变,最根本的推手不是我余茂春,而是中共自己,他们自己的言行,他们所作的一切行动是美国甚至全世界制定新的对华政策的最根本的因素。 “民间污名化舆论是国家筛选操控的结果,我毫不在意” 除了官媒对余茂春进行个人攻击之外,中国民间一些人受到民族主义鼓动,对他做出人身攻击和个人污名化的举动,比如重庆母校高中的高考状元除名,安徽老家开除族谱,甚至有人仿照秦桧下跪,制作了余茂春的雕像。 余茂春将此类行为斥之为“低级趣味”,表示不屑一顾,对他毫无影响。他说:“真正应该模仿秦桧下跪的像而立碑的不是我,而是中共出卖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各级高官...... 你刚才将我的中学把我文科状元的名字除掉,我倒非常感谢他们,我早就忘了这个事情,我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这样做,谢谢提醒。” 中国网络媒体《知乎》抨击余茂春:“ 他深受国家的教育和社会的培养多年,让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了然于胸,然而这...... 却成了他卖身投靠美国政府的本钱。” 对于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指责,余茂春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他表示,自己移民归化美国多年,美国就是自己的祖国,何谈卖身投靠? 他说:“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标签,中国人、美国人、泰国人、台湾人?一个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他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独立选择的自由和机会。我是中国出生的,我对中国的人民和文化有很深的感情。但是我非常认同美国所代表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这是我个人的选择。” 余茂春表示,中共官媒自不待言,对他进行了疯狂的围剿,而民间舆论对他的漫骂和攻击基本上是官方筛选和操控的结果,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不足为训。 “我来跟你分享一下,几个月前中国大陆的《今日头条》发了一篇批判我的文章,其中大量引用了一些我在你们电台受访时谈到的有关新冠溯源的想法。我的想法都是有理有据的,它把我的想法都引用出来了,结果这篇文章下面100多条评论全是支持我的 ......结果《今日头条》这篇文章马上就被删除了。” “我相信自己比胡锡进更了解当今中国” 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认为,余茂春22岁就离开了中国前往美国,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基本上是1985年之后形成的,所以他对中国的“全部错误认知”在于他不了解当今中国。 余茂春对笔者表示,胡锡进在多个场合对他进行过攻击漫骂,他都没有理会。现在他愿意借此机会回应一下胡锡进这类中共的传声筒。 余茂春说,他认认真真地读过毛选、邓选、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著作。相信自己比胡锡进更了解当今中国。 “胡锡进先生说我不了解中国,我觉得他是真正不了解中国。胡锡进不断地发一些帖子,发一些言论,然后又不断地删除,为什么呢,因为胡锡进这样的人一方面要严格按照领袖的意志来办,写的东西都是中共的官腔,但同时又觉得比领袖更高明一些,总是把一些自以为很高明的问题说出来,最后又总是不放心,所以又把它删除掉,所以他总是前后矛盾。” 余茂春对中国胡锡进一类人的评价是,他们往往是才气大于学问,学问大于道德,知道的多,明白的少,在很多问题上不仅是附庸风雅,而且很多情况下是自作自受。 走出“求同存异”怪圈 把美中关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 最后回到美中关系。外界广泛认为,美中交恶,始于特朗普政府,经历了特朗普政府比较强硬的对华政策之后,美中关系出现螺旋形下降,后来的拜登政府也难以控制美中双边关系持续恶化的趋势。 余茂春不同意特朗普政府的中国政策是美中交恶的始作俑者这种说法,他强调,自己参与制定的对华政策的目标不是为了强硬,而是为了公平,为了把美中关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自1972年尼克松对北京的破冰之旅以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期,我们只讲求同存异,对一些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抛开不管,只强调中共希望我们强调的一些事情,如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技术转让等等,而对其他中共不愿涉及的问题,如知识产权、地区安全、人权、对美国的间谍活动、统战等问题,美国则是一味迁就。” 余茂春说,这种建立在当年联中抗苏基础上的中国政策不是处理当今美中两强并立的美中关系的长久之计。中国已经习惯了美国长期的忍让和迁就,一旦华盛顿触及中国的所谓“核心利益”,北京立刻暴跳如雷,外交部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责任全在美方”听起来滑稽可笑,实际上是美中关系长期以来处于不正常、不现实状态的真实写照,反应了北京的霸道心态。 最近美中两国双边关系似乎出现解冻的迹象,高层人员来往逐渐恢复,国务卿布林肯目前正在北京访问。无论解冻与否,是否缓和,两国关系再也回不到特朗普政府以前的状态,这是美中关系专家们的普遍共识。 余茂春说,这正是他参与推动的美国对华政策出现历史性改变的结果:“现在的拜登政府继承了我们这种接触方式,中国还不习惯,对美国仍然十分强硬。实际上决定美中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美国,而是中国自身的言行。美国政府以往的重大错误,就是美国不断检讨自己对华的态度和温度,而忽视了中共在双边关系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无论是30多年前的六四血腥镇压,3年多前香港抗争之后北京的清算,还是如今台湾海峡的风云紧急,美中关系的低点都是中共自身的恶行所致,无关美国,余茂春如是说。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