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分析DW 客座評論:向西轉的中共外交 這段時間習近平的「外交路」可謂顛簸不平。東亞、南海局勢的發展與中共的設想背道而馳,於是北京決定往西發展:中國跟巴基斯坦、阿富汗三方會談就是一個例證, 似乎中南海那裡要再創造一個類似於「沙烏地阿拉伯跟伊朗和解」的案例,並把中巴經濟走廊延長到阿富汗。那麼,中、巴、阿能否在所謂的「一帶一路」上持久地走下去呢? 習近平現在將外交重心放到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資料圖片) (德國之聲中文網)前段時間,北京的外交界興奮了好一陣子,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天,本來由馬克宏起頭的跟歐洲的熱鬧氣氛沒想到卻被撒野的盧沙野攪渾了。至於轟動一陣子的用人民幣替代美元或者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其實也並非那麼容易和順利。而東亞和南海的形勢也變得對北京愈加惡劣。 日本跟韓國的和解,不僅增強了他們對付北韓的力量,也使得中共感到不安。 因為正是這樣,美日韓的軍事聯盟才更完善,而這並不有利於中南海對東亞的設計,尤其是對今後台灣的行動計劃。 另一方面,中共用慣用的灰色地帶的方式,強迫周邊鄰國接受南中國海是中國內海的主張,沒想到現在卻偏偏碰上了菲律賓的小馬科斯總統不服,並決定跟美國、澳洲等國合作,維護自己的海洋主權。於是,中菲關係從此走上不回之路。很難想像,在菲美共同巡邏的情況下,中方今後在南中國海還能像以前那樣行事。 在台灣問題上,面對著美國對台海戰事的防範,同時也面對著台灣軍事力量的增強,中國已決定進一步至少在台灣明年大選前要使盡各種非武力的手段,把台灣「俘虜」過來。 當然,中共自己也明白,這裡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 總之,東亞、南海、台海的局勢的發展,遠不是像北京原來設計那樣。在備受挫折的情況下,習近平領導下的外交部並不氣餒,他們把目光轉向了中亞和西亞。這樣,才出現了中共邀請中亞各國領袖到西安參加中國—中亞峰會的議程等似乎是又一波的外交熱潮。 東方不亮西方亮?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外交部長在上周六在伊斯蘭堡舉行了三方會談,三方已經同意將 "一帶一路 "倡議中的中巴經濟走廊擴展到阿富汗。 巴基斯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和他的巴基斯坦同行比拉瓦爾-布托-扎爾達裡承諾就阿富汗的重建進程開展合作,包括將中巴經濟走廊帶到阿富汗。 應該說,把中巴經濟走廊延申到阿富汗,是個已經講了有幾年的老課題了。 但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而自最近開始,北京似乎顯得更積極起來。 那麼,中國為什麼熱衷於回過頭來啃這塊難啃的骨頭呢? 理由之一,就是上述習近平在東亞和南海等地區的挫折。 理由之二:一帶一路是習近平自以為可以成功、應該成功的傑作。至於中巴經濟走廊更是他執政依賴的一個標誌項目。作為幾乎患有自然資源飢餓症的中國, 對開采阿富汗的礦產資源更有著極大的興趣。 自2002年以來,中國公司一直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從事採礦項目,這讓北京嘗到甜頭。於是便希望將在俾路支省獲得的經驗用於阿富汗和中亞國家,計劃在這些國家開展類似的礦產開采項目。 Afghanistan Kabul | Neuer Alltag | Kleidung kaufen 塔利班統治下阿富汗人的新生活 舊衣變新裝 雖然沒有規定女性要穿布卡(Burka),但很多人害怕遇到麻煩,還是穿上了這種蒙面罩袍。市場上賣的舊衣服很多。許多逃亡者把大部分家當留下了,現在被拿來出售。 誘力與現實 獲取自然資源固然是中國的所謂「一帶一路」的動力之一。2023年1月,阿富汗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子公司簽署了其第一個來自阿姆河流域北部的全球石油生產合同。2023年4月,阿富汗礦業和石油部表示,一家中國公司表示有興趣在該國的鋰礦中投資100億美元。 延伸閱讀——客座評論:中國能否影響阿富汗時局的走向? 但北京心裡明白,阿富汗畢竟是一個治理上失敗的國家(failed state)。中國公民在那裡的人身安全並非能得到保證。 還曾記得, 去年12月12日,喀布爾市中心一家中國外交官經常光顧的中國人擁有的飯店遭到武裝襲擊,造成至少3名襲擊者死亡,21人受傷,其中包括兩名外國人。在襲擊發生的前一天,中國政府要求塔利班政府注意中國駐喀布爾大使館的安全。襲擊發生後,中國發布了一個警告,要求其在阿富汗的國民離開該國。 Afghanistan I Lage in Kabul spitzt sich zu I 15.08.2021 喀布爾陷落之後:恐懼、驚魂、逃亡 塔利班接管了總統府 國際駐阿部隊開始撤軍後還不到三個月,極端伊斯蘭主義的塔利班就已經接管了全國大部分地區。8月15日,塔利班武裝佔領了位於首都喀布爾的總統府。 123456789 鑑於那裡獲得的利潤可能很高,儘管風險也很高,北京還是不放棄繼續嘗試。於是,這次跟塔利班臨時政府的外交部長會談,再次敦促該政府加強反恐,對象包括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東伊運在內。而塔利班政府這次也難得公開許下諾言,積極反恐。對中共來說,如果塔利班政府能成功制止這些組織的活動,中國的新疆地區就會更「太平」,而今後在阿富汗的中國人才有安全保障。 延伸閱讀——謀求加入一帶一路 塔利班繼續向中國示好 其實,在獲得阿方的許諾時,北京心裡明白,即便在號稱「巴鐵」的巴基斯坦,也無法解決其中國人的安全問題,更不用說阿富汗。而且,不僅是所謂的恐怖主義將是中共投資的一塊心病,中方不顧社會效應的投資方式,造成當地民眾大規模的維權運動,也是必然的事。去年,一場巴基斯坦群眾維權運動震撼港口城市瓜達爾。瓜達爾的當地社區一直在抗議他們被排除在瓜達爾及其周圍的發展項目的利益之外。難道中共能保證在阿富汗今後不出現這種抗議? 「大撒幣」的時代已過 理論上來說,連接從喀布爾到中巴經濟走廊的鐵路和公路,因為距離不長,可行性不是太大問題。但即便如此,資金依然是個難題。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的「大撒幣」已經撒了一兆多美元,而現在中國的經濟正是收褲帶的時候,所以這些項目的錢怎麼來還是個問題,更不用說,在阿富汗境內通往被中國看中的礦場的公路和鐵路也需要建起來,況且,強化安全措施,也需要一筆資金。當然,威權主義的中國,花錢是不用考慮納稅人的利益的。 同時,為瞭解決資金問題,中國會更積極地在國際上努力說服有關各方,解凍阿富汗的海外金融資產。 因為擔心這些資金會被用於恐怖活動,所以阿富汗的海外金融資產被阻止進入並在海外持有。 但即便資金問題解決了,中國慣有的腐敗、賄賂、暗箱操作之風也必然會隨之而來。這在巴基斯坦的不少項目中已有驗證。 Afghanistan | Nach dem Anschlag in Kabul 一年前,阿富汗戰爭結束塔利班重返政權 喀布爾機場發生血腥襲擊事件 8月26日,阿富汗喀布爾機場外發生兩起自殺式炸彈襲擊事件。爆炸造成170名阿富汗平民喪生,13名美軍士兵在襲擊中遇難。這是十年來美軍在阿富汗傷亡最嚴重的事件。 爆炸事件後,「伊斯蘭國」(IS)的一個分支組織聲稱對這次襲擊負責。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DW.COM 客座評論:中國和塔利班的共同利益 並非所有人都逃避阿富汗的新統治者。國際問題專家Alexander Görlach指出,數天來,在阿富汗蒙受恥辱的只是西方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則已經在同塔利班對話。 日期 10.05.2023 作者 張俊華 主題 塔利班, 薄熙來, 專題報導:習近平訪美, 中國共產黨, 專題報導:全景觀看「習馬會」, 中國反腐風暴, 20國集團, 巴基斯坦, 阿富汗, 毛澤東 關鍵詞 習近平, 一帶一路, 新絲綢之路, 南亞, 中國外交,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塔利班 反饋: 意見反饋 列印 列印此頁 固定鏈接 https://p.dw.com/p/4R9ah 相關內容 (230506) -- ISLAMABAD, May 6, 2023 (Xinhua) -- Chinese State Councilor and Foreign Minister Qin Gang meets with Amir Khan Muttaqi, acting foreign minister of the Afghan interim government, in Islamabad, Pakistan, May 6, 2023. (Xinhua/Jiang Chao) 秦剛呼籲塔利班打擊「恐怖勢力」 07.05.2023 中國外長秦剛在印度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議後,前往伊斯蘭堡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最高外交官員會晤。秦剛對塔利班外長說,中國「始終堅定同阿人民站在一起」,並同時要求塔利班打擊包括"東伊運"在內的恐怖勢力。 20/03/2023**This picture taken on March 20, 2023 shows traditional Russian wooden nesting dolls, called Matryoshka dolls, depict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at a gift shop in central Moscow. - Chinese leader arrived in Moscow on Monday saying his first state visit to Russia since the Ukraine conflict broke out would give new momentum to bilateral ties. (Photo by NATALIA KOLESNIKOVA / AFP) (Photo by NATALIA KOLESNIKOVA/AFP via Getty Images) 習近平將主持中國-中亞峰會 專家:深入俄後院 08.05.2023 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下週將登場,習近平將親自主持,中亞5國領導人亦應邀與會。今年適逢「一帶一路」10週年,有專家指出,峰會突顯北京趁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淖,大舉加深其在中亞的影響力。 This photo released by Indian Foreign Ministry shows, from left, SCO Secretary-General Zhang Ming, Pakistani Foreign Minister Bilawal Bhutto Zardari, Russian Foreign Minister Sergey Lavrov, Uzbekistani Foreign Minister Bakhtiyor Saidov, Indian Foreign Minister S. Jaishankar, Kazakhstan's Foreign Minister Murat Nurtleu,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Qin Gang, Kyrgyzstan's Foreign Minister Jeenbek Kulubaev, Tajikistan's Foreign Minister Sirodjidin Aslov and SCO Regional Anti-Terrorist Structure (RATS) Director Ruslan Mirzaev, pose for a group photograph prior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council of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in Goa, India, Friday, May 5, 2023. (Indian Foreign Ministry via AP ) 上合組織外長齊聚一堂 有哪些看點? 06.05.2023 上合組織外長們本周在印度舉行會議,討論地區安全議題。其中印巴外長同框以及中印、中俄外長互動格外引人關注。不過,巴基斯坦外長這次罕見的印度亮相似乎並未能讓這對「老冤家」破冰。北京則向新德裡和莫斯科承諾將「深化合作」。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