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新“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呼吁废除港版国安法 港府:坚决反对英国恶意诋毁
2023年5月26日
【杜耀明評論】從微觀個人進而宏觀社會: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歷史探討
2023.06.15
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WhatsApp
【杜耀明評論】從微觀個人進而宏觀社會: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歷史探討
粵語組製圖
00:00/00:00收聽節目 聲音下載
2019年反修例運動,最後由北京及香港當局聯手鎮壓收場,香港匆匆進入國安法治港的年代。四年來,整場運動沒有公正公開的調查,彷如權力代替真相,群眾運動被污名化為「黑暴」,為二次回歸後鐵腕統治明鑼響道。不錯,當權者的動機可以理解,但官方的論述,對於運動何以深得市民廣泛支持、何以由和平轉向激進,而市民又何以不分派別團結一致對抗武力鎮壓,始終欠缺一個合理的說法。
至今,當局一直堅持當初6月12日的看法—反抗即暴動。不過,掌權者何有自問,甚麼招致群眾的強烈反抗,冒着警方槍林彈雨卻依然包圍立法會,沒有擲出一塊石頭,他們為的是甚麼?北京當年8月一口咬定反修例運動出現「恐怖主義苗頭」,但所言若果屬實,就更莫名其妙,一個恐怖主義運動何以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支持,甚至「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人士也不離不棄?結果近二百萬市民在區議會選舉中支持抗爭派候選人,取得壓倒性勝利,又何以解釋?
官方拒絕調查,不等於可以埋沒真相。幸好一批隱姓埋名的香港學者在反修例期間,與56位社運參加者深入訪談,寫成《香港人為自由而戰:2019反修例運動的聲音》(Hongkongers’ Fight for Freedom: Voices from the 2019 Anti-extradition Movement)一書,近日在海外出版,為這場史無前例的社會運動,填補認知上的一些空白。作者根據參與者的思想、經歷、判斷、價值、憂慮、想像,從而了解他們參與反修例運動的原因和動機,角色和行動,組織的方法和策略,以至感受、期望與反思。
換言之,有別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受訪者經歷,也有別於只有歷史沒有個人的恢宏論述,這項研究是藉微觀的個人角度,來探索宏觀的社會運動的出現和發展。無疑,56人只屬參與者當中的極少數,但在這場沒有領袖又不斷變化的如水抗爭之中,深入了解這批人的所想所思,尤其是各人的背景專長思考以至參與角色都不同,更能如實了解到一般人起初何以投入這場運動,以至其後不約而同,投入愈來愈深,當中看到各人的行動和角色也在不斷變化,而這些思想和行動的變化,亦有助了解運動路向和形式的演變,不但抗爭行動一天比一天激烈,目標亦由起初針對政府修例,走向爭取雙普選。
在初始階段,受訪者都不約而同指出,政府的冥頑不靈和警察的暴力鎮壓,是推動他們參與反修例運動的兩大主因。6月9日,過百萬人遊行的人群仍未散去,政府急不及待宣布「送中條例」三日後如期提交立法會三讀通過,令不少人震驚、反感和憤怒,也激發他們更大的反抗決心。三天後,群眾包圍立法會阻止三讀通過,政府決定暫緩立法但不打算撤回,警方則以暴力清場多彈齊發,導致多人受傷及被捕,事後更指責示威是暴動,示威者是暴徒,進一步撕裂官民之間不可逾越的縫隙,引動民眾投入一場沒有和解的抗爭。
在往後個多月,抗爭者飽受警暴肆虐,連「和理非」參與者也被拉向暴力邊緣。年青受訪者表示警暴遭遇令他們走上前線,以暴抗暴,其他人雖然自己沒有變得勇武,但對抗爭者使用暴力自此顯得更為包容,因為他們發覺警察已失去保護市民的功能,一切只有靠自己了。7月21日,黑幫在元朗車站無差別襲擊市民,警方看來無動於衷,也難避偏私嫌疑。再到8月31日太子站,警方在鏡頭下無差別襲擊乘客,令到不少受訪者看得儍眼,進一步印證當時的猜想,即警方已失去維護社會秩序的職能,甚至成為問題的一部份,反映了香港法治的禮崩樂壞,而和平示威也宣告失效,因此抗爭運動必須升級。
其實所謂升級,並不限於行動,也包括訴求的升級。不少受訪者指出,警方暴力不能制止,官方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至政府遲遲不正式撤回修例方案,關鍵都在於現行政制下政府無須聽取市民的聲音,因此正本清源,必須努力爭取政制民主,只有當雙普選落實,才能有效制衡政府和警方,才能保住香港人珍而重之的法治和秩序。
全書還有不少章節,例如參與者角色的不同選擇和演變、五位參與者詳盡的親歷過程、今次運動的整體總結等等,都值得一讀再讀。其中一章談及受訪者對中港差別的反省,不少人指出中港分隔在所必須,否則香港信守的核心價值將無險可守,這正是起初「送中條例」挑起極大的民間恐懼和憤恨的根本原因,也有市民因此視此社會運動為生死攸關的一戰,言下之意,這關守不住,也許將失去一切。
不幸的是,這一切已成歷史。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英国最新“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呼吁废除港版国安法 港府:坚决反对英国恶意诋毁
2023年5月26日 18:00
金谷
2023年4月15日是香港“国安法”宣传日。工作人员正忙着搭建开幕仪式的舞台道具。
2023年4月15日是香港“国安法”宣传日。工作人员正忙着搭建开幕仪式的舞台道具。
台北 —
香港当局周五(5月26日)谴责英国政府呼吁取消中国强加于香港的国家安全法,英国称该法被用来迫害、“压制和诋毁”支持民主的反对派人士。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在英国政府最近一期的“香港问题半年报告”中写道,他于2月份联合国的听证会上,强调香港当局如何利用国安法镇压反对派人士,其中许多人已入狱或被迫流亡。香港主权自1997年由英国移交中国后,英国外交部每6个月会向议会发布一次“香港问题半年报告”。
克莱弗利呼吁北京实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7月一份独立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其中包括废除北京于2020年在香港实施的“国家安全法”。
香港当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英国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下的香港作恶意诋毁和政治攻击,特区政府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强烈敦促英国遵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立即停止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
这位发言人表示,香港的国安法在2019年发生大规模反送中抗争后带来了稳定,虽然香港法律保障某些个人权利,但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这些权利和自由并不是绝对的”。
英国在其报告中提到香港法治逐步被破坏,包括将“曾经属于司法机构的权力”转移给亲中的香港领导人,以及那些面临国家安全指控的人,无法在法庭上质疑政府的决定。
克莱夫利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我们与我们的伙伴站在一起,谴责公民和政治权利以及香港自治权遭持续侵蚀。”
在受到迫害的人中,克莱夫利提到了在 9月将面临国家安全审判、被监禁的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并表示他本月已向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表达对黎智英案件的关注。
现年75岁的黎智英创办了亲民主的《苹果日报》,该报于2021年被港警突袭查封。
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香港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维持“50年不变”,但“港版国安法”彻底摧毁了中英联合声明及香港基本法保障的所谓“一国两制”框架,令香港失去原有的“高度自治”。
自北京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以来,伦敦与北京的关系持续紧张,不过英国商业及贸易大臣庄敦文(Dominic Johnson)本月访问了香港,为五年来英国高级官员首次正式访问香港。
(此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英国发布《香港情况半年报告》 敦促取消港区国安法
2023.05.26 14:15 ET
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WhatsApp
英国发布《香港情况半年报告》 敦促取消港区国安法
英国外相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近期向国会提交了最新的一份《香港半年报告书》,称中国仍不遵守《中英联合声明》,呼吁北京和香港废除香港国安法。
美联社图片
00:00/03:31收听节目 下载声音
近日,英国政府发布《香港问题半年报告》,敦促北京当局取消港区国安法并表达对黎智英案件的关切。但有批评人士认为,英方此举过于"温和",并不能阻止香港法治倒退以及黎智英即将面对的不公正审判。
两年超十一万港人持BNO签证移英 多为高技术人才
港府拟修例赋权 律政司可再告《国安法》脱罪者
据路透社5月26日报道,英国外交部近期向议会提交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中英联合声明》在港执行情况的《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并敦促北京当局取消港区国安法。
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 (James Cleverly,又译:祁湛明) 在这份报告中指出,他在今年二月的联合国听证会上强调了香港当局如何利用国安法镇压反对派人士,其中许多人遭到羁押或被迫流亡海外。他呼吁北京当局,落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7月在一份独立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取消2020年北京在香港实施的《国家安全法》。
克莱弗利还在报告前言中表示,“我们与我们的伙伴站在一起,谴责对香港公民和政治权利,以及香港自治权的不断侵蚀。”
身在加拿大的知名香港活动人士、“香港议会”发起人袁弓夷本周五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英方此举过于“温和”,英国及民主国家应采取更强硬措施,联合向中国政府施压:“英国应该老早去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告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但是英国不敢,而且英国都不敢制裁香港很多官员违反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
他提到,甚至本月初,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还代表习近平受邀出席英王加冕仪式。
英国政府在上述报告中指出,香港法治受到侵蚀,包括将“曾经属于司法机构的权力”转移给亲北京的香港领导人,以及那些面临国家安全指控的人无法在法庭上质疑政府的决定。
克莱弗利特别提到了今年九月将面临国安罪名审判的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并表示他本月已向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提出了对黎智英案的关切。
纽约港人组织“NY4HK”召集人杨锦霞告诉本台,港区国安法条款模糊,解释权完全归北京所有,这不仅侵蚀整个香港的法治,也并未做到像北京声称的那样“维护了香港的社会稳定”。
“国安法对香港冲击非常大,因为这个法在法律上面没有程序,很多东西都很含糊,它怎么说就怎么样,你做什么东西都可以被法律里的内容控告。”她说,“也与世界上的人权法律、《联合国人权宪章》是有冲突的。对很多人来说,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犯了国安法被判。”
现年75岁的黎智英是香港《苹果日报》的创办人,该报于2021年被警方突击搜查,随后停刊。
面临被以国安罪名审判的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中)(美联社资料图)
本台此前报道,香港法院上周驳回了黎智英有关聘请英国律师代理该案的司法复核申请。依据香港立法机关最新通过的一项法案,香港领导人拥有自由裁量权,以阻止外国律师在香港代理国家安全案件。驳回黎智英复核申请的首席法官潘兆初在判决书中表示,香港法院对国家安全委员会没有司法管辖权,国安委不受司法复核挑战。
杨锦霞欢迎英国等西方国家对香港民主状况的关切,但她对即将来临的黎智英案庭审能否保持公正,并不抱太大希望。
“在黎智英的案件中,一些判了的商业的罪名,中间到底(是否)有证据地控告他,全部都很含糊。”她说:“英国应该多发声,我也很高兴他们终于发声,但是会不会影响到黎智英在判刑的时候会好一点,我真的没有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于英国上述报告反应强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英方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她说:“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绝不是《中英联合声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5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英国这份报告"严重违反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中国外交部官网截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5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英国这份报告"严重违反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中国外交部官网截图)
袁弓夷就此表示:“《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都说明了香港有自主权,什么叫‘干涉内政’?中国不仅违背了《联合声明》,连自己的基本法都违背了,反而指责英国。英国还是太温和。”
香港政府亦对英国《香港问题半年报告》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香港当局25日发布的政府公报批评说,这份报告是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下的香港的恶意诋毁和政治攻击,“特区政府再次强烈敦促英国遵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立即停止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
香港政府发言人还强调,港区国安法及《基本法》等相关法律适用于香港有关规定,即民众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新闻等自由,然而“有关权利和自由并非绝对。”这位发言人还表示,“英国没有类似香港的海外律师专案认许制度,更遑论是容许没有当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办理英国的国家安全案件,对香港的海外律师专案认许申请案件“妄加置喙,是典型的‘双标’。”
但袁弓夷认为,黎智英作为持有英国护照的港人,依法依规聘请外籍律师代理以避免不公审判,完全正当。
外界注意到,自北京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以来,伦敦与北京的关系一直紧张,但英国商业及贸易部国务大臣约翰逊(Dominic Johnson,又译:庄敦文)本月访问了香港,成为五年来首次到访的英国官员。
记者:经纬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
英国发表《香港半年报告》:国安法侵蚀港人自由无孔不入
2023.01.13 04:59 ET
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WhatsApp
英国发表《香港半年报告》:国安法侵蚀港人自由无孔不入
英国外交部报告指香港国安法下的寒蝉效应渗透社会各个层面,侵蚀自由。图为去年9月香港举办的首届“升国旗”比赛。
路透资料照。
00:00/04:40收听节目 下载声音
英国外交部日前公布《香港半年报告》,指出香港的新特首选举办法背离《基本法》有关的普选承诺,而在国安法下的寒蝉效应渗透社会各个层面,侵蚀自由的情况已限制到普通港人的生活。中国驻英使馆和香港政府则就上述报告表达不满。
英国批评香港“侵蚀自由” 中国谴责
英国外交部每半年发表一次的《香港半年报告》,检视《中英联合声明》中有关权利保障问题在香港的落实情况。最新有关2022年1月至6月的报告在英国时间周四(1月13日)发布,报告形容北京通过多方面措施侵蚀港人的自由,国安法的寒蝉效应已无孔不入,渗透至社会的各个层面,限制普通港人的生活,也使香港的自治进一步被削弱。
报告列举多项事例说明,香港政府在去年上半年继续打压港人各方面自由的情况,包括用国安法的名义,拘捕、监禁和审讯香港的民主派人士;司法机构必须执行北京强加的法律和价值观,使用过时的煽动罪,镇压异议;国安法的效应使香港大批独立新闻媒体被迫关闭;在学校推行国安教育等,都显示国安法对香港人权利和自由的剥夺。
英国外交部新公布的《香港半年报告》(报告截图)
报告: 新特首选举与《基本法》走向普选目标背道而驰
另外,该报告特别提到香港特首选举问题中,北京不理各国的关注和反对,改变香港的选举制度,引入新的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又以疫情为理由把选举日期推迟;安排前特首林郑月娥在选举报名前,到深圳与北京主管香港事务的官员见面,其后宣布不参选连任;现任特首李家超在没有竞争下当选,整个过程都是背离香港《基本法》有关让香港走向普选目标的规定,甚至是与此目标背道而驰,进一步削弱了香港人获得合法代表权的能力。英方对北京不断侵蚀香港人的政治和公民权利,以及香港自治权等深表关切。
英方呼吁中国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其他法律义务行事,敦促李家超尊重《基本法》规定的香港受保护的权利和自由,确保法院系统维护法治。
中国驻英国使馆和港府对英国的最新报告则表达“强烈不满”,强调《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市民依法享有《基本法》保障的合法权利和自由,要求英方停止干涉香港事务。
评论:香港国安法生效再加新释法赋权 等同由港版政法委治港
香港法律界前立法会议员郭荣铿表示,该报告把北京和港府侵蚀港人自由的事项一一说明,但他认为用词太温和。他指出,国安法在香港生效后,设立的国安委已可以用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绕过立法和司法操作。他表示,上月底人大释法后,香港国安委和特首获进一步扩权,情况更让人担忧。
郭荣铿:"修改法律执业条例不仅是不让外国的律师参与国安法的案件,实际上是赋予国安委无限的权力,任意通过有法律效力的指令;指示立法、司法和其他机构执行国安委认为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事。23条、假新闻法的立法已放在台面,全都是用法律挟制港人,国安委已等同在香港的政法委,先把所有事都与国安挂勾,然后都需经过他们通过,不得不执行相关决定。"
评论:国安法对港人生活实际影响 比报告所提更深入
另一名香港民主派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表示,该报告具体说明国安法下港人的权利如何被剥夺,特首选举改变是港人权利倒退的主要指标之一。他表示,在新制度下,特首选举的民主成分和制衡力量完成被剔除,使特首可以在完全不受民意监督下任意拘捕政治犯,甚至按政治需要更改法律条文,造成今天香港的局面。
他表示,报告能点出国安法对香港造成的巨大寒蝉效应,但其中的影响可能比报告提到的更大。
许智峰:"有很多限制公民权利的做法都不是直接运用国安法,但有引用国安法当中的元素。例如,电影审查已加入国安考虑作筛选,使很多电影没办法在港放映;不少专业团体都在国安法下自我约束;在业界选举会用国安考量筛选参选人,这些事例都不是直接用国安法去影响个人权利,却体现国安元素和管治方针已深深影响港人自由。"
许智峰表示,英国外交部的报告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分量,除了显示英国政府对港人的承诺,这份报告与美国国会有关香港的报告都能继续提醒国际社会要留意香港的变化。同时,英美的关注有助一群流亡海外的港人在海外进行游说工作,为港人争取更多救生艇或便利移居的方案。
记者:陈子非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何平 网编:瑞哲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反驳英国所谓“香港半年报告”
新华社香港1月13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12日晚表示,强烈反驳英国发表的所谓“香港半年报告:2022年1月至6月”(以下简称“报告”)中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下的香港恶意诋毁和政治攻击。香港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特区政府再次敦促英国遵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立即停止干涉香港特区的事务。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特区一向依照香港基本法积极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保持广泛联系和促进合作,但前提是对方必须尊重“一国两制”,不得抹黑或诋毁“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不得干预香港特区内部事务。
特区政府严正驳斥英国发表的所谓“报告”肆意抹黑香港的教育制度。发言人说,特区政府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中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接受优质的教育,成为守法守规的良好公民。
发言人表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固,金融市场维持稳定,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行业蓬勃发展,金融服务业前景极佳。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社会恢复稳定,加上与内地金融紧密融合,投资者对香港市场更有兴趣,对香港的金融发展前景更具信心。随着香港逐步复常,国际性金融机构均重申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和承诺,并部署拓展在港业务和投资。
发言人说,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个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连接内地与世界,发展前景亮丽。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内地与区内众多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势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商机来源,香港将必继续受惠于这个大趋势。特区政府正全力增强发展动能,提升香港的竞争力,推动香港经济走上更高台阶。
英最新“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呼吁废除港版国安法,中方强烈斥责
英国外交部每6个月会向议会发布一次“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在英国政府最近一期的“香港问题半年报告”中,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呼吁废除北京于2020年在香港实施的“国家安全法”。
发表时间: 27/05/2023 - 00:37
疫情期间,从深圳到香港的一座桥。 REUTERS - TYRONE SIU
作者:法广
香港当局5月26日谴责英国政府呼吁取消香港国安法,英国则称该法被用来迫害、“压制和诋毁”支持民主的反对派人士。
自1997年香港主权由英国移交中国后,英国外交部每6个月会向议会发布一次“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在英国政府最近一期的“香港问题半年报告”中,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写道,他于2月份联合国的听证会上,强调香港当局如何利用国安法镇压反对派人士,其中许多人已入狱或被迫流亡。
克莱弗利呼吁北京实施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7月一份独立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其中包括废除北京于2020年在香港实施的“国家安全法”。
香港当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英国对“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下的香港作恶意诋毁和政治攻击,特区政府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强烈敦促英国遵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立即停止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
英国在其报告提到香港法治逐步被破坏,包括将“曾经属于司法机构的权力”转移给亲中的香港领导人,以及那些面临国家安全指控的人无法在法庭上质疑政府的决定。
克莱夫利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我们与我们的伙伴站在一起,谴责公民和政治权利以及香港自治权遭持续侵蚀。”
在受到迫害的人中,克莱夫利提到了在9月将面临国家安全审判、被监禁的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并表示他本月已向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表达对黎智英案件的关注。
现年75岁的黎智英创办了亲民主的《苹果日报》,该报于2021年被港警突袭查封。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方发表《香港问题半年报告》答记者问
2023-05-26 23:07
记者:5月25日,英国政府发表第52份《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妄称中方继续违反《中英联合声明》以及国安法损害了香港法治和人权等。你对此有何评论?
使馆发言人:英方报告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香港国安法以及修改完善后的选举制度的实施,有力推动香港实现由乱到治,并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当前,香港法治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言论、新闻、结社等权利自由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得到更好保障。事实就在那里,岂是英方报告所能抹煞?!
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没有民主可言,各方对此都很清楚。《中英联合声明》的核心要义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没有赋予英方在香港回归后对香港承担任何责任。英方反复拿《中英联合声明》说事,妄议中方治港政策,本质上是要为反中乱港势力撑腰打气,图谋继续祸乱香港。这绝不可能得逞。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
我们再次敦促英方摒弃殖民心态,尊重现实,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停止破坏香港繁荣稳定。
英國政府發布香港報告 籲廢除國安法
2023/5/26 08:00(5/26 08:31 更新)
英國外交部25日向國會發布每6個月一次的香港報告,外交大臣柯維立呼籲北京與港府落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去年7月的建議,廢除國家安全法。(英國外交部提供)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傳真 112年5月26日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5日專電)英國外交部今天向國會發布每6個月一次的香港報告,呼籲北京與港府落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去年7月的建議,廢除國家安全法。港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香港主權1997年7月1日由英國移交中國後,英國外交部每6個月向國會發布一次報告,闡述關於香港的「中英聯合聲明」執行情況。
今天發布的報告內容涵蓋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在前言提到,中方持續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英國將持續堅定要求中國遵守聲明以及其他中方自願接受的國際義務。
根據聯合聲明,香港主權移交後,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北京將確保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50年不變」,並保障香港民眾的人身、言論、集會等自由。
然而,北京持續緊縮對香港的控制,並自2020年起強行實施港區「國家安全法」;近期更著手大幅減少區議會的民選席次,以及修訂「法律執業者條例」,要求不具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必須事先申請並獲特首批准,才有資格參與國家安全相關案件,且特首有權隨時改變決定。
柯維立指出,曾在今年2月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強調,港府利用國安法和過時的「煽動罪」迫害反對政府的民眾,且刻意針對知名民主運動人士、記者和政治人物,逼迫他們噤聲、損害他們的名譽,「遭(港府)羈押的雙重國籍英國公民黎智英就是一個例子」。
柯維立表示,本月稍早他曾向應邀赴英出席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加冕典禮的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提到黎智英案,英國政府「最高層」也曾向港府表達對黎智英案的關切。
報告前言也觸及中方常態性地濫用審前羈押制度。柯維立指出,黎智英、2020年香港民主派初選大搜捕行動起訴的47人、「立場新聞」數名記者及其他支持民主的港人今年將被迫依國安法受審。他們之中許多人已遭羈押超過兩年,此外還有因參與2019年抗議活動被捕的數以千計港人至今仍命運未卜、不清楚是否將面臨審判。
考量香港情勢日益嚴峻,在國會議員和維權組織強力推動下,2021年1月31日起,英國政府開放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移民英國,且在居留5年後,有權於第6年申請成為永久居民。
不過,並非所有成功取得赴英簽證的BNO持有人最終都會前往英國或在英國居住較長一段時間。
據英國內政部統計,自2021年1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止,BNO赴英簽證申請總計約16萬700件,其中申請成功的有15萬3708件,實際抵達英國的則約10萬5200人。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國家統計局(ONS)今天指出,在2022年,前往英國居留的BNO持有人估計僅約5萬2000人。
港府至今不承認BNO護照,且多管齊下企圖嚇阻、「懲戒」港人利用BNO移民英國,手段包括禁止香港各金融機構允許BNO持有人提早提領退休儲金。維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今年4月估計,因此遭扣留的退休儲金總計恐高達22億英鎊(約合新台幣840億元)。(編輯:馮昭)1120526
#英國#香港#柯維立
柯維立
英外相預期訪中 鷹派質疑天真高估自身影響力
英外相:台海戰爭將重擊全球經濟 中國首當其衝
黎智英
黎智英案 辯方申請永久終止聆訊
無國界記者要求釋放黎智英 全球逾百媒體人響應
黎智英國際律師團隊領導:英對港作為有倒退疑慮
2023/5/30 05:14(5/30 05:26 更新)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英國公民黎智英2023年稍晚將依港區國安法受審。領導黎智英國際律師團隊的蓋拉格(左1)認為,英國政府在維護香港自由民主上有倒退疑慮。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攝 112年5月30日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9日專電)英國政府近日再次發布「香港報告」,對「黎智英案」有不少著墨。不過,領導黎智英國際律師團隊的蓋拉格告訴中央社,近一個多月以來,英國政府在維護香港自由民主方面有倒退疑慮。
出身愛爾蘭、具英國「御用大律師」(King's Counsel, KC)頭銜的資深訟務律師蓋拉格(Caoilfhionn Gallagher)長期關注人權和媒體自由議題。她近日出席非政府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CFHK)與「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在倫敦針對媒體自由偕同舉辦的交流研討會,會後接受中央社採訪。
蓋拉格指出,黎智英是英國公民,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眼中釘、肉中刺。2019年以後,中共能利用的法律工具更多,黎智英僅因參與和平示威抗議、透過媒體傳播當權者不樂見的資訊,就可能在牢獄度過餘生。蓋拉格強調,「英國(政府)必須更勇於為自己的公民發聲」。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曾說,天安門事件激發他踏入傳媒業。現在的他除了背負蓋拉格口中虛假的「詐欺」罪名,預計今年稍晚還將被迫依北京2020年起強行實施的港區「國家安全法」受審,被控罪名包括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發布煽動刊物等。
蓋拉格今年3月曾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man Rights Council)日內瓦會議發言提到,近年來,港府利用刑法、國安法等法律,以記者、律師、民主運動人士等為重點壓迫目標,將他們入罪。國安法適用範圍寬廣得令人「嘆為觀止」,基本上任何事情都可被詮釋為威脅國家安全,地球上任何一個人都可能被控觸法,就算他從未踏入香港或中國一步。
香港主權1997年7月1日由英國移交中國後,英國外交部每6個月向國會發布一次報告,闡述關於香港的「中英聯合聲明」執行情況。在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指出,他曾在今年2月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以及本月稍早與率團訪英的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會晤時提及黎智英案,英國政府「最高層」也曾向港府表達關切。
在此之前,CFHK曾聲明,黎智英的國際律師團隊自去年以來數次求見英國外交大臣未果,後來更致函求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最後是在媒體大量曝光下,於1月10日獲主責印太區域事務的外交部副大臣級官員屈維里安(Anne-Marie Trevelyan)接見。
當天,英國首相府一名發言人指出,外交部「已協助黎智英一段時間」,「英國政府永遠都會支持自由、權利與法治」。
蓋拉格告訴中央社,英國外交部公務系統確實已「盡其所能」,該被批評的不是他們,而是該展現政治意志與領導力的高階官員,包括歷任外交大臣和首相。
近日曾訪問台灣的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以對北京言詞強硬著稱,她曾在2021年至2022年9月擔任外交大臣,並在2022年9至10月期間擔任首相。
蓋拉格說,事實上,在對黎智英案的立場上,自2020年黎智英遭控違反國安法以來,無論是拉布(Dominic Raab)、特拉斯或柯維立擔任外交大臣,或是強生(Boris Johnson)、特拉斯、蘇納克擔任首相,英國政府的立場都沒有實質改變。
以近期的例子來說,自去年5年以來,黎智英的國際律師團隊數次求見外交大臣,但特拉斯、柯維立,都未曾接見。
蓋拉格指出,拉布在2020年曾就黎智英案批評中方,但隨後約兩年時間,英國政府幾乎默不作聲,直到2022年底才開始有官員推文、國際會議發言等較明顯動作,可惜就連這些有限進展在過去一個多月也被英國政府其他作為逐步抵銷。
柯維立4月下旬發表指標性的對外政策演說,提及英國應積極尋求與中國維持互動、發揮對中影響力,當時CFHK曾批判這反映英國政府對中政策「天真」、一廂情願。
5月以來,商業與貿易部主責投資事務的副大臣級官員強生(Dominic Johnson)等英國官方代表陸續訪問香港,推動金融和經貿合作,儘管北京未曾停止緊縮箝制香港自由民主的鐵腕。
蓋拉格說,令人遺憾的是,就黎智英的遭遇而言,英國政府目前較美國政府和歐盟「安靜低調」,有失對本國公民(黎智英)的責任。(編輯:何宏儒)1120530
#黎智英#英國#蓋拉格
黎智英
黎智英申請終止國安案審訊 遭高院駁回
英國政府發布香港報告 籲廢除國安法
黎智英案 辯方申請永久終止聆訊
2023/5/25 16:49
(中央社台北25日電)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9月將開審,不設陪審團,由3名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處理。據報導,辯方稍早前申請永久終止聆訊,法官將於下週一(29日)頒布書面判詞。
「永久終止聆訊」是指當辯方認為案件出現濫用程序的情況,導致被告無法獲得公平審訊,或審訊繼續進行會有違公義,便可向法庭申請永久終止聆訊。
官方香港電台今天報導,黎智英被控串謀兩項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以及一項串謀刊印及複製煽動刊物罪共三罪,另一項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則獲存檔法庭(控方可以保留再檢控的權利)。
黎智英一方認為,國安案指定法官的任命過程缺乏透明度及保障,沒有公布指定法官的挑選準則、指引及要求,而指定法官任期為一年,卻從來沒有公開指定法官委任、除任、續任以及人數等資訊,也沒有解釋部分法官可獲任命,其他法官卻無被任命的原因,整個過程秘密又完全缺乏公眾問責制,令公眾會產生指定法官任命過程不透明,以及黎智英無法獲得公平審訊的觀感。
報導說,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潘兆初上週頒布判詞,指國安委評估由英國御用大律師歐文(Tim Owen)代表黎智英很大可能會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建議入境處拒絕他的工作簽證申請,並沒有越權,屬國安法規定的國安委權力範圍之內,又指國安委的工作不受任何機關干涉,決定不受司法覆核,駁回黎智英的司法覆核申請。
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中生效後,黎智英因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並因非法集結罪等而被判入獄。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電子信箱
訂閱
黎智英去年就其國安法案件聘請歐文為他辯護,最初獲得高院批准,其後終審法院維持高院的裁決,但行政長官李家超之後提請全國人大就國安法作出解釋。
去年12月30日,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港區國安法第14及47條的釋法草案,內容大致是海外律師能否處理香港國安法案件,屬於國安法第47條的規定,也就是行政長官認定的問題,應當得到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處理。(編輯:周慧盈/唐佩君)1120525
#黎智英#國安委#港區國安法
黎智英
無國界記者要求釋放黎智英 全球逾百媒體人響應
黎智英要求人大釋法不影響聘英律師 高院駁回
歐文
中國經濟不景氣 網約車司機暴增收入銳減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