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即時國際王毅與沙利文會晤逾8小時 未來中美官方將更多接觸? 撰文:外部來稿出版:2023-05-12 20:10更新:2023-05-12 20:12讚好1062011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當地時間10日至11日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晤。從中美會後發布的聲明來看,雙方均認為此次對話「坦誠、具有實質性和建設性」。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撰文:楊蓉 據路透社等會後報道,有匿名白宮高級官員透露,中美雙方都意識到沙利文與王毅會晤的價值,因此很快就籌備了此次會晤,雙方累計進行了超過8小時的交談。該官員還表示,這是其參加過的最具建設性的會議之一。 據中方聲明介紹,在此次連續兩天的會面中,雙方就推動中美關係排除障礙、止跌企穩進行了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王毅就台灣問題全面闡述了中方嚴正立場。雙方還就亞太局勢、烏克蘭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 美國白宮11日也在聲明中指出,兩人就美中雙邊關係、全球和地區安全問題、俄烏衝突、兩岸問題等關鍵問題進行了坦率、具有實質性和建設性的討論。聲明說,這次會議是「保持開放溝通渠道,並負責任管理競爭的持續努力的一部分」。中美聲明都提到,雙方同意繼續用好這一戰略性溝通渠道。美國指控中國對美放飛「間諜氣球」後,本來已緊張的中美關係更趨僵化。圖為2023年2月4日,被美國指控是中國間諜氣球的物體於南卡羅來納州衝浪海灘(Surfside Beach)上空遭軍方擊落。(Reuters) 這是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擊落中國氣球後兩個多月以來,中美官員之間最高級別的接觸之一。此次會晤前,中美雙方都未對外公布相關消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奧地利官員告訴美聯社,這次會議的計劃受到嚴密保護,奧地利政府只提前幾天通知維也納被選中為會談地點。 CNN引述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稱,中美雙方都意識到這種級別會晤的價值,這樣低調的溝通「可以處理雙邊關係中一些更複雜的問題」,因此此次會晤的籌備「相當迅速」,對話時間也相當長,兩天內累計持續了超過8個小時。該官員會後告訴記者,這是其參加過的最具建設性的會議之一。 該官員稱,其認為中美雙方都認識到氣球事件導致了雙邊接觸的暫停。該官員表示,拜登政府「現在正在尋求超越這一點,重新建立一個標準的正常溝通渠道」,美國「試圖從現在開始向前看」,關注如何處理「目前正在進行的其他問題,以及現有關係中的緊張局勢」。圖為2022年11月10日,美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美國白宮出席每日例行記者會。(Reuters) 關於會議具體內容,前述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向媒體表示,沙利文在對話中表示,美國和中國是競爭對手,但美國「不尋求衝突或對抗」。該官員稱,雙方都認識到領導人層面溝通的重要性。該官員還稱,雙方沒有詳細談及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時間,但美方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有更多的中美官方接觸。 「這些會談是一系列小迹象中的最新一次,表明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正在緩解。」美聯社11日寫道。英國《金融時報》12日也指出,氣球事件發生後,拜登政府一直渴望與中方接觸,而沙利文與王毅的會晤可能打破僵局。 此前,美方數次釋放希望與中方增進對話的信號。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本月2日在一場座談會上,呼籲中美恢復高層對話。白宮與國務院也頻頻「吹風」:布林肯月初出席活動時稱,對在今年重新安排訪華抱有希望;白宮發言人讓-皮埃爾本週稱,財長耶倫(Janet Yellen)與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可能在某個時間點訪問中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2023年5月8日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會晤。美國駐華大使館稱兩人討論了美中關係中的挑戰,以及穩定關係並擴大高級別溝通的必要性。(美國駐華大使館Twitter賬號) 此外,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8日在北京會見了伯恩斯,強調當務之急是穩定中美關係、避免螺旋式下滑。他指出,防止中美之間出現意外,這應該是中美之間最基本的共識,也是國與國、特別是兩個大國相處必須要守住的底線。中方將堅持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處理中美關係。希望美方深刻反思,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走出困境,重回正軌。 秦剛表示,美方應端正對華認知,回歸理性,扣好中美關係的第一粒紐扣,在兩國各自更好發展中彼此成就。不能一方面講溝通,一方面卻不斷對中國打壓遏制。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必須尊重中方的底線紅線,停止損害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尤其要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停止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停止支持縱容「台獨」分裂勢力。要堅持以冷靜、專業、務實態度處理兩國關係中的意外偶發事件,避免中美關係再受衝擊。要在相互尊重、對等互惠基礎上,推進對話合作。和而不同、和諧共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才是我們應該為之共同努力的中美關係和世界。「秦伯會」後再有「王沙會」王毅沙利文在第三國會晤 俄烏衝突拉動中美溝通破冰?王毅晤沙利文逾8小時 美國官員:氣球事件後中美意識溝通重要性美國官員:華府同樣希望把焦點轉移至氣球事件之外王毅沙利文 Jake Sullivan中美關係中國外交搶先表達62011熱門文章查看更多00:44越南淫狼持刀闖店性侵 美女老闆扮配合幫戴套機智脫險|有片俄羅斯4戰機邊境墜毀 機組人員全罹難美國軍情密件外泄揭澤連斯基好戰 倡襲俄羅斯境內目標TikTok網紅當眾遭槍擊「爆頭」慘死 現場恐怖影片曝光00:59俄軍狂做X手勢投降 烏軍投下包裹回應 結局讓網民鬆一口氣北約在烏克蘭武器彈藥庫爆炸?俄媒:烏前總統顧問稱是俄羅斯海參崴將成內貿跨境中轉口岸泰國大選點票中:反對派繼續領先 前進黨116席 為泰黨113席 國際國際分析王毅沙利文在第三國會晤 俄烏衝突拉動中美溝通破冰?撰文:鄭真出版:2023-05-12 13:37更新:2023-05-12 13:46讚好730040 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5月10日至1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進行了長達8個小時的會晤。此次會晤是間諜氣球事件後和中國政府換屆後,中美高級官員的首次會晤。事態平息後該交流還是要交流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的報道說,雙方同意繼續用好這一戰略性溝通渠道。白宮的聲明指出,沙利文與王毅的會晤是美中「維持溝通渠道暢通並負責任地管控競爭持續努力的一部分」,而「雙方同意維持這一重要的戰略溝通渠道以推進這些目標」。 雙方都提到了「用好」戰略性溝通渠道,說明中美之間持續外交冷戰的局面將有所改善,溝通交流將開始恢復。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5月10日至1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進行了長達8個小時的會晤。(新華社官方網報道截圖) 美國非常清楚今年2月的間諜氣球事件是突發事態,當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訪問行程被推遲而非取消,也為後續接觸留有一定的餘地。此次白宮聲明中談到「這次美中高級官員會晤是建立在拜登總統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的基礎之上」。這一句話的背後是美國希望將溝通的頻率和節奏恢復到間諜氣球事件之前,連續到去年11月之後開啟的接觸勢頭上。 中共二十大之後,去年11月中美領導人在峇里島會晤,代表了中方希望加強溝通的誠意。今年是新一屆中國政府的開局之年,中國在疫情結束之後正開足馬力拯救跌入谷底的經濟增長率,全方位復甦經濟的過程中,希望保持中美關係平穩。間諜氣球事件引爆了中美之間的矛盾和怨氣,但更大程度上是一場偶發輿論戰,事態平息之後,該進行交流還是要交流。換屆帶來的接觸驅動 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對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中國外長對接美國國務卿,這是過去形成的溝通慣例。此次王毅和沙利文的會晤是一次兩國人事的全方位重新對接。前任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退休後,沙利文要熟悉同王毅溝通。 過去一段時間,布林肯希望訪華,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希望接觸中國新任防長李尚福等消息不斷傳出。這些動向的背後也有換屆帶來的接觸驅動色彩。 秦剛擔任美國大使期間布林肯沒有同他進行過親身會晤,已經失去了了解中國這位新崛起的外交明星的先機。布林肯需要補課熟悉中國新任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美國在2018年曾經制裁李尚福,現如今制裁還未取消,美國制裁造成的溝通困境在先,而取消制裁又不是一句話就可以搞定的。美國比中國更急着解決如何進行溝通的問題。 在王毅同沙利文會晤之後,中美各方面的溝通交流大概率會提上日程。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中國外交部)美國歡迎中國勸和促談是破局關鍵 直接推動王毅和沙利文會晤的是俄烏衝突。近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接待法國總統訪華、同烏克蘭總統通話——一連串事件之後,中國介入調停局勢浮出水面。 美國突然轉變批評指責的態度對中國發揮重要影響力斡旋烏克蘭危機表示歡迎,為全線陷入僵局的中美關係提供了可以討論合作的切入點。 不過,在中美結構性矛盾持續深化的大前提下,中美關係註定會陷入疾風暴雨與豔陽當空交替的不穩定狀態。 此次王毅同沙利文的會晤地點是奧地利維也納,這種不在中美兩國本土的會晤不是第一次出現。拜登政府上台後,時任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的會晤除了第一次是2021年3月在美國本土安克雷奇進行,2021年10月、2022年3月、2022年6月,這三次會晤的地點均在第三國。此次王毅同沙利文的會晤同樣安排在第三國,有避開兩國本土政治氛圍的考量,也有中美堅持平等對話的之意。 因此,中美之間恢復溝通不代表關係狀態良好,拒絕接觸和當面爭吵,只是關係交惡的程度不同。王毅晤沙利文逾8小時 美國官員:氣球事件後中美意識溝通重要性中美突公布王毅沙利文一連兩天維也納會晤 議題包括中美及俄烏等沙利文:美國並非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鈎 並非圍堵中國 原文網址: 王毅與沙利文會晤逾8小時 未來中美官方將更多接觸?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752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王毅晤沙利文「含金」?內地學者:美打破僵局 因對華戰略已到臨界 撰文:上官哲哲出版:2023-05-12 18:43更新:2023-05-13 16:57讚好29221060 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晤。北京外交學者認為,今次會晤官方通稿字數雖少卻「含金量」大。近期中美互動增加,釋出一系列積極訊號,對此可謹慎樂觀。 根據北京官方發布的會晤通稿,雙方就推動中美關係排除障礙、止跌企穩進行了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左希迎指出,「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反映出,中美此番會晤談得比較透徹。「由此可見,中美雙方在恢復接觸和對話的過程中,清晰表達了彼此的關切。」 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孫興傑分析稱,今次會晤進行了8至10個小時,充分體現了「建設性」。可推測,中美就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都進行了盤梳、溝通和意見交換。此外,會晤地點維也納也頗具象徵意義。「雙方不一定出於有心之選,但維也納是18、19世紀的外交首都,維也納體系代表著當時的大國均衡體系。其實,國際社會對中美形成協調的大國秩序抱有期待。」 孫興傑指出,事實上,去年中美關係已經觸底,而關係反彈的明顯訊號是中美元首峇厘島會晤。但是,由於美方今年炒作「氣球事件」,中美關係反彈的趨勢和態勢被打斷,徘徊了一段時間。 左希迎認為,中美兩國在「氣球事件」後陷入僵局,現在美方主動打破僵局,發出了一系列調整中美關係的訊號。尤值一提的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A. Milley)3月31日表示,目前美政府和國會的對華言論已經「過熱」,急需「降溫」。「這是美國軍方故意調低調子,壓制好戰『鷹派』,對中國示好的訊號。」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陸軍上將米利。(REUTERS) 孫興傑指出,4月末、5月初以來,中美關係的積極訊號增多,包括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演講,沙利文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演講,以及秦剛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等。他表示,美國對華戰略已到臨界點,能用的戰略手段都用上了,必須對中美戰略外交關係進行理性再思考了。 左希迎表示,美國從3月底開始,主動伸出修復中美關係的「橄欖枝」,至少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氣球事件」後,中國冷靜處理,向美國發出了義正詞嚴、清晰的訊號,令美方逐漸意識到,當下繼續挑釁性、好戰性對華政策已對美國自身有害;第二,今年以來,美國國內經濟、外交等多方面都遇到問題;第三,中國今年的外交開局十分順利,在國際舞台主動謀劃,中歐關係有了較大改善,促成沙伊和解,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檔,開展密集的雙多邊外交,對美國構成戰略競爭壓力。202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會晤。(中國外交部) 孫興傑則指出,中美關係止跌的訊號,表明中美歐三角關係已經運轉起來。「在中美互動過程中,歐洲扮演重要角色。中美歐三角關係運轉的直接結果,是避免世界走向陣營化對壘和『新冷戰』,這也是中國外交政策的戰略目標,以及始終支援歐洲戰略自主的原因。」 本周,中國外長秦剛在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時表示,美方應端正對華認知,回歸理性,扣好中美關係的第一粒紐扣,在兩國各自更好發展中彼此成就。不能一方面講溝通,一方面卻不斷對中國打壓遏制。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左希迎表示,中國政府的確捕捉到了美方釋出的訊號。不過,美方說什麼固然重要,亦需要做更多有利於恢復中美關係的事。如此,未來才能期待雙方創造更多對話機會。 本文獲《中新社》授權轉載。 王毅沙利文在第三國會晤 俄烏衝突拉動中美溝通破冰?王毅晤沙利文逾8小時 美國官員:氣球事件後中美意識溝通重要性中美突公布王毅沙利文一連兩天維也納會晤 議題包括中美及俄烏等 原文網址: 王毅晤沙利文「含金」?內地學者:美打破僵局 因對華戰略已到臨界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749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觀點01觀點「秦伯會」後再有「王沙會」 撰文:評論編輯室出版:2023-05-12 18:00更新:2023-05-12 21:15讚好740030 「Diplomat」指外交官,「Diplomatic」也有善於打交道、做事有手腕的意思。在Netflix最近落實續訂的《頭號外交官》(The Diplomat),作為美國駐英國大使的主角便被塑造得長袖善舞,甚至能夠改變英國首相以至美國總統的決定。 不管現實中的美國政府是否這樣理解外交官的角色,現任駐華大使伯恩斯似乎被寄予了一定期望。作為職業外交官,曾經官至國務次卿,伯恩斯去年出任美國駐華大使,本來就打破了廿多年來此職位作為政治酬勞的軌跡,意味着國務卿布林肯有意透過他處理對華關係。 如果伯恩斯足夠聰明,去年11月他在北京與秦剛會面及討論中美關係的時候,就應該已猜到這位剛擠身中共中央委員會的中國駐美大使即將接任外交部長。所以本周一(5月8日)伯恩斯與秦剛的會晤,不是兩人的第一次,分別只是去年那次還未舉行「習拜會」,而今次則是在氣球事件之後。 從外交部的訊息可見,外長會見的多數是別國外長,外交部接見駐華大使的通常是副部長。秦剛從巴基斯坦回國、在出發外訪歐洲之前,周一上午與伯恩斯舉行會談,本身已有一定的意味。而緊接其後,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周二至周三(5月9至10日)在北京主持對台工作會議後,周三至周四(5月10至11日)便在奧地利維也納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會晤,似乎顯示伯恩斯與秦剛之會為更高層交流作出了鋪墊。 新華社形容王毅與沙利文「就推動中美關係排除障礙、止跌企穩進行了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以及「同意繼續用好這一戰略性溝通渠道」,從表述看來二人兩日共八小時的會談氣氛不俗。尤其是伯恩斯周四已經約見了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白宮一直希望推進的財長耶倫以及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訪華之行,甚至是稍高級別的布林肯之行,相信已在討論議程上。 縱然如此,沒有人會誇大沙利文與王毅之會的影響。事實上,沙利文曾經在2021年10月、2022年3月及6月,在瑞士、意大利及盧森堡三晤楊潔箎,但後來還是有氣球事件,美國國會亦樂此不疲地推出針對中國的法案。中方所批評的「說一套做一套」,最好例子莫過於白宮一方面沒有解除對中國新任防長李尚福的制裁,另一方面奧斯汀又去信李尚福邀請會面,做法不是矛盾就是虛偽。 現實始終不是劇集,外交官再長袖善舞,也必須面對結構因素。在中美關係上,結構因素就是美國在經濟及科技領域面對巨大壓力,白宮以及國會兩黨一致視中國為最大威脅。美國若不處理好自身的競爭力問題,中美矛盾難以解決。這就是中國經常強調是實事求是。不論是大國關係抑或內政治理,都不能以為打一下交道,做些門面宣傳就能成事。「做人無公關」當然不行,但如果面對發展的瓶頸、民生的需要、社會的怨氣,政府「只得公關」亦行之不遠。這是說給香港官員的提醒。社論|笨蛋,問題是準確落實行政主導!社論|再見,夏寶龍社論|一手好牌打得爛 原文網址: 「秦伯會」後再有「王沙會」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9741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