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思維」習近平要求堅持「極限思維」 準備經受風高浪急驚濤駭浪考驗 2023.05.30 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WhatsApp 習近平要求堅持「極限思維」 準備經受風高浪急驚濤駭浪考驗 習近平在2019年檢閱解放軍。 路透社 00:00/03:17收聽節目 聲音下載 習近平周二(30日)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時,提出多個新的極端口號,要國民堅持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官媒發布消息後,大陸網民反應相當大,都在議論紛紛,中國是否真的要發動戰爭。有評論認為,習近平不斷叫喊出戰備的動員口號,最終只會搞垮中國的經濟。 新華社報道,身兼 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國安委主席的習近平主持了二十大以來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習近平在會上表示,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複雜、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會議指出,中央國安委要堅持發揚鬥爭精神,堅持並不斷發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實現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有效運轉、地方黨委國家安全系統全國基本覆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 習近平認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主動塑造對中國有利的外部安全環境,推動把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深度融合。 魏京生:習近平或會選擇利用戰爭解決內部矛盾 長期關注中國政局發展的民運人士魏京生指出,習近平不斷提升語氣,而且一再重複,說明習近平自己非常緊張。實際也是戰前的一種動員方式。 魏京生:對外吶可能有威脅美國,威脅台灣的甚至對台灣動手的這種可能是有的,是一種戰爭動員。對內他也意識到了反對他的人越來越多,就像當年反對文革的時候,反對江青一樣很普遍,各個階層的人都反對,都對她印象很壞,所以這個也是他很緊張。這兩個可能性都存在。他經濟已經搞不好了,他們自己的官員都承認經濟非常糟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很可能選擇發動一場戰爭,來解決內部的矛盾。這個危險性很大。內部反對他的人,這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他要防止政變。所以他警告大家,這是驚濤駭浪,其實要他自己的人要小心要緊張。 學者:在高度緊張氣氛下難吸引國內外投資者 習近平現在要面對的,不但是國際社會的圍堵,還有國內經濟的迅速崩潰,外資却步、出口訂單萎縮、失業率創新高、民營企業家躺平等。事實上,習近平講話一出,大陸網民罵聲四起,大部分人都擔心這樣下去,經濟無法看到曙光。 前中國公安大學者講師高光俊向本台表示, 習近平只是用這些話來恐嚇西方國家,但這類口號叫得越多越久,最終只會摧毀中國的經濟發展,因為在這樣高度繃緊的氣氛下,不論國內或國外,都不會有人再到中國投資。 高光俊:習近平當權的一個特點,他是不是那麼在乎經濟的發展。儘管經濟發展對國家是非常非常重要,但實際上他的所有的外交政策,還有國內政策都是對國內經濟發展不利的地方,這些造成的中國經濟現在越來越不利,這樣叫囂打仗,別說是外國人,就是中國人自己本身也沒辦法發展經濟,有錢的人都會不斷的要跑掉。 中方拒絕與美國軍方建立溝通渠道 新華社報道還首次提到,總理李強首次以國安委副主席身分出席會議,另外出席的兩位副主席還有趙樂際、蔡奇。 在習近平發表講話前一日,美國國防部發表聲明,指中國已通知美國,中方拒絕了美方5月初,由美國國防長長奧斯汀邀請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在新加坡會面。美國國防部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保持軍方對軍方的公開溝通渠道是重要的,這可以確保競爭不會轉向衝突。 記者:馬立克/溫曉平 責編:溫曉平 【梁京評論】習近平的底線思維與中國的政治文化陷阱(上) 2023.05.30 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WhatsApp 【梁京評論】習近平的底線思維與中國的政治文化陷阱(上) 粵語組製圖 00:00/04:39收聽節目 聲音下載 周末,CNN國際關係節目GPS主持人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在節目中提到了《經濟學人》雜誌不久前發表的一篇文章, 「Is Chinese power about to peak? The country’s historic ascent is levelling off. That need not make it more dangerous」,翻成中文,大意是「中國權勢已觸頂, 勿讓變局太危險」。雖未讀全文,但不難理解作者的用心,代表了當下外部世界對習近平獨裁中國之危險走勢,越來越深的憂慮。一些搭中國崛起便車而名利雙收的留洋「精英」,仍在用「巧舌」描繪未來中國的「美好前景」,卻無法說服任何人,只是彰顯自己的無知和無恥。 事實上,習近平和他的奴才們越來越不掩飾,他們自己也不看好中國。中共目前的一個宣傳重心,就是降低國內外對未來中國的預期,除了重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更宣稱「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那麼,習近平用甚麼來替代他對外宣揚的「偉大復興」,對內承諾的「小康水平」呢?那就是他著名的「底線思維」。從概念上,我相信許多人都能理解習近平的底線思維,就是他「絕不做中國的戈爾巴喬夫,不做亡黨之魁」。但面對急劇惡化的國際環境和有崩盤危險的中國經濟,習近平的底線思維究竟意味著甚麼樣的具體選擇,已經是所有人評估未來風險的難題。 目前華人與美國和西方的最大分歧,就是習近平會不會打台灣。對中國知情較深的華人,多數都不相信習近平會打台灣,認為這完全是自殺,而美國和歐洲的主流精英,則越來越堅定地備戰。這看起來十分矛盾,其實都有道理。美國和西方若不「料敵從寬」,也就是做好打仗的準備,政治家無法對選民交代,因為多數選民對中國的戒備意識已經被喚醒,他們接受了這樣一個判斷(或宣傳),那就是習近平若攻打台灣,將威脅到整個世界的經濟安全,因此不能不防。 由此提出的問題就是,習近平不打台灣,世界就太平了嗎?在這個問題上,華人內部因立場和認知的不同,產生了差別遠大於習近平會不會打台灣的判斷和主張。比較同情習近平的華人,認為既然習不會打台灣,美國就不該升級兩國的緊張關係,而是應放習近平一馬,放中國經濟一馬,這對所有人都有利;而強烈反共反習的人則傾向於相信,習近平治下的中國經濟已無藥可醫,也不該去救。 但我們正在看到的而且將繼續看到的是,儘管代價極其高昂,美國和西方一方面必須繼續加緊備戰,一方面還要盡力維繫與中國的經濟交往,因為誰也無法預料,不這樣做會有甚麼樣的風險和後果。這樣一種尷尬的困境,與習近平底線思維的關係就是,習近平在內政外交都失敗的情況下,仍堅信他的「底線思維」的一個基本假設,那就是中國人只要不面臨餓死的威脅,就不會放棄「好死不如賴活」的理念。可怕的是,中國確實有相當多的人,包括許多已經「潤」出中國的海外華人,也相信習近平相信的這個假設。如何理解這個困境?這個困境能長久嗎?我的看法是,需要引入政治文化的角度,才可能理解和破解這個困境。

评论

热门博文